东阿县环境保护局 东阿县 东阿县-建制沿革,东阿县-地理环境

东阿县地处鲁西平原,东依泰山,南临黄河,隶属“江北水城”――聊城市。土地总面积729平方公里,人口40万,辖10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工业园区,为中国阿胶之乡、中国喜鹊之乡、中国杂技艺术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被誉为“万户喜鹊吉祥地,千年阿胶福寿乡”。

东阿吧_东阿县 -建制沿革


聊城水城广场

汉置东阿县,属东郡。

三国时期为魏地,隶属同汉。

西晋属济北国;东晋改国为郡,东阿属之。

南北朝时期,因南北分裂,政权迭易,457年东阿并入谷城县。

后魏,恢复东阿县。

北齐省谷城,入东阿,属济州。

隋朝,东阿属兖州济北郡。

621年(唐武德四年),属济州,隶河南道。

742年(天宝元年)更州为郡,隶济阳郡,同年恢复谷城县。

754年改属郓州东平郡。

766年(大历元年),郓州改为淄青道,东阿属之;819年,郓州属天平郡,东阿随之改隶。

五代十国时期,东阿属郓州天平节度使。

宋初,属京东路;1041年(庆历元年)置西路安抚使,东阿随郡改隶;1115年郡升为大都督府,1127年改为东平府,东阿均属之。金代,隶山东西路东平府。

元初,隶东平路。1272年,东平改为下路总管府,司六县,东阿属之。

明初属于东平府,1375年(洪武八年)隶济宁府东平州,1385年改属兖州,隶山东布政使司。

清初,属兖州府东平州;1735年(雍正十三年)改属泰安府。

1912年(民国元年),东阿隶山东东临道。

1932年,东阿与阳谷邻界的部分村庄作了调整。

1928年废道直隶山东省府。

1936年隶山东省第六督察专员公署。

1940年县人民政权建立后,隶鲁西行署运东专署(第四专署)。

1941年7月,鲁西行署和冀鲁豫行署合并,成立冀鲁豫行署,下辖7个专署,东阿隶第四专署。

1942年12月,冀鲁豫行署一、四专署合并为一专署,东阿属之。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隶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

1949年8月,隶平原省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东阿随聊城专署该隶山东省。

1958年12月,东阿建制撤消,各公社分别并入寿长、茌平两县。

1961年7月恢复东阿县,其隶属未变。

1967年专区改为地区,东阿属山东省聊城地区行政公署。

东阿县环境保护局 东阿县 东阿县-建制沿革,东阿县-地理环境

东阿吧_东阿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阿

东阿县位于泰山脚下,黄河岸边。东面距山东省省会济南市50公里,西面距“江北水城”聊城市25公里,地处东经116°02′至116°33′,北纬36°07′至36°33′。土地总面积729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东阿县沿黄河一带有11处残丘,缓平坡地是由黄河泛滥漫流沉积而成,是聊城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地貌类型,在东阿县有大面积分布。主要表现为地势平缓,排水不畅,常有涝灾和盐渍化威胁。浅平洼地是由黄河泛滥时分离主河道的静水沉积而成,主要分布在东阿县的陈集、高集等10个乡镇,表现为排水不畅,雨季容易形成涝灾,在洼地的边缘容易发生盐渍化,适宜种植粮食作物以及发展渔业生产。

气候

东阿县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适中,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4oC,年平均相对湿度64.6,年平均降水量563.3毫米,年平均日照23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36天。

东阿吧_东阿县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东阿县

东阿始置县时,县治在今阳谷县境内。

刘宋孝武大明元年,东阿并入谷城。

后魏,恢复东阿县;北齐,谷城并入东阿。

隋朝置阳谷县,东阿西南部划出属之。

北宋太平兴国后,北部邻边县卢县废,部分划归东阿。铜城镇自宋为东阿地。

明初,县治迁至东阿镇。时县境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32.5公里;东至平阴县界7.5公里,西至阳谷县界25公里,南至东平州界17.5公里,北至茌平县界30公里。

清代,境域略有变动,县境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7.5公里。县城至边界县距离,除西至阳谷县界缩短5公里外,其余与明代同;东北至平阴县界7.5公里,东南至东平县界15公里,西南至寿张县界30公里,西北至聊城县界22.5公里。

民国初期,境域与清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东阿周边地区曾归属平阿、张秋、徐翼、河西等县。

1947年冬,县机关迁驻铜城。

1949年8月,原属东阿黄河以东村镇及西南张秋一带划出,原属平阴、聊城的部分地域并入东阿,茌平与东阿交错为邻的村庄,以赵牛河为界北归茌平、南属东阿。

区划详情

截至2014年,东阿县辖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办事处铜城街道办事处 新城街道办事处

乡镇姜楼镇 刘集镇 鱼山镇

大桥镇 牛角店镇 姚寨镇

高集镇陈集乡

经济开发区 东阿经济开发区

东阿吧_东阿县 -人口

2013年底,全县总人口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96万人。男女性别比106.3:100。人口出生率9.8‰,自然增长率5.1‰。有少数民族22个,564人。

东阿吧_东阿县 -社会事业

教育科技


中国阿胶博物馆前

截至2014年,全县省、市级规范化学校达到16处。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738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生8051人。普通初中15所,在校生2.04万人。小学103所,在校生3.03万人。有各类科技人员10326人,其中科研单位专业人员3800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研成果5项。专利申请量18件;授权专利14件。

文化事业

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

杂技


东阿县第三中学

东阿的中国杂技历史悠久,三国时期,曹操之子曹植为东阿王时,特别推崇杂技。在东阿现有许多杂技村,杂技之家,东阿人曾获得“英航杯”、“金小丑奖”等杂技奖项。

黄河大秧歌

明末在东阿县大桥镇于窝村开始兴起,每逢乡里赶庙会,闹红火时,这种秧歌调便在街头演出,秧歌气氛热烈、曲调浑厚,为当地人民群众所喜爱,久而久之,成为习俗,清朝初期开始盛行。

撒河灯

古时,撒河灯是当时船上商人和船工的一种祈求平安的方式,这种习惯被当地居民效仿并逐渐流传普及开来,慢慢就演变成具有欣赏性、喜庆性、娱乐性、参与性较强的一种庆典活动。这一活动主要分布于东阿县境内黄河岸边,流传于泰安、阳谷、河南等地。

铜城拳术

铜城的二郎拳起自明代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有“拳不打铜城”的传说。

迟庄年画

东阿县迟庄村印制年画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民间艺术活化石”。

医疗卫生

截至2012年,东阿县拥有6处乡镇中心敬老院,县里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县”。开展残疾人救助、就业、扶贫工作,被命名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有卫生机构19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6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730张,卫生技术人员1105人,其中执业医师600人,注册护士164人。

体育

截至2013年,有体育场所1处。

东阿吧_东阿县 -经济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96%。

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00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5.6%;人均消费性支出为3771元,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2968元,增长17.2%;生活消费支出1870元,增长11.9%。

工业

2013年,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阿胶及其系列产品生产企业,阿胶产量、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75%和90%以上。拥有投资10亿元的阿胶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有铝塑板、铝单板等产品为主的东昌集团,以精品钢球、单晶硅为主的东阿钢球集团,以方便食品为主的东阿华丰公司。东阿工业园区为省级开发区和省级重点循环经济园区。东阿县主要产业有阿胶、机械、建材、食品、纺织等,规模以上企业200余家。

农业

2013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农业增加值8.14亿元。粮食总产31.95万吨,棉花总产0.6万吨,油料总产0.1万吨,水果总产1.13万吨, 蔬菜总产42.86万吨。肉类总产3.04万吨,禽蛋总产2.18万吨,奶类总产0.2万吨。

水产品总产1.39万吨,增长34%。全年造林2767公顷,林木复盖率达到15.94%。全县农机总动力93.27万千瓦,增长4.9%。

其他

东阿阿胶养生文化苑暨东阿影视城投资2亿元,2011年拍摄郭宝昌导演的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和《大宅门》第三部,并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园区”。拥有阿胶生物科技产业园5A级旅游项目和梵呗音乐广场。

东阿吧_东阿县 -旅游

中国阿胶博物馆

中国阿胶博物馆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由全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东阿阿胶集团出资兴建,总投资4000余万元,是我国首家以单一中药品种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曹植墓

园内建有子建祠、曹植墓碑、七步路、羊茂台、洗砚池、闻梵处、梵音洞、摩崖刻字、鱼姑庙、观河亭、仙人足印、穿阳洞、浴仙池、龙山文化遗址、中日鱼山友好纪念碑和历代碑刻等古迹。鱼山脚下即是滚滚黄河,隔河面对连绵群山。

曹植公园

曹植公园主要有洛神湖、小鱼山、阿胶亭、洛神桥、游龙亭、鹤鸣轩、寄心桥、赋千秋等景点。2006年曹植公园景区及北关新村被省政府授予“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2007年又被水利部授予“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仓圣遗迹

在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东南1公里处,有一微微隆起的高地,相传就是史书上记载的仓颉墓地。当地人称“仓王坟”。

魏庄牌坊

节孝坊和孝子坊坐落在东阿县姜楼镇魏庄村。两坊相距16米,全部用青石料雕砌而成。节孝坊是为魏庄村一位姓雷的寡妇所立。

武当庙

武当庙位于东阿县姜楼镇邓庙村,庙内供奉着武当、三皇、伏羲、神农、名医等一组宋元以来的石造像。

阳光楼艺术馆

阳光楼艺术馆暨东阿县青少年书画培训基地,位于曹植公园洛神湖畔,占地面积为700余平方米。阳光楼艺术馆的名字是由于茂阳、刘光、娄以忠三位东阿籍艺术家的名字而命名的,展览室内共展示作品120余件。

净觉古寺

始建于北宋大观三年,明正统六年寺僧普锦重修,1920年,由当时山东省督军兼省长的张怀芝出资重建。净觉古寺坐北面南,占地约100余亩。

东阿吧_东阿县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12年,水资源总量460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8亿立方米。地下水矿物质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水比重为1.0038。其中锶的含量达到0.5-0.8毫克/升,经鉴定为“天然优质饮用矿泉水”。地热资源储量丰富,水质优良,对多种疾病具有特殊的辅助疗效。

生物资源

2012年,东阿县拥有小麦种植面积60万亩,蔬菜面积11万亩,大牲畜存栏14万头,肉蛋奶总产量5万吨。全县有林面积达到57万亩,木材蓄积量350万立方米,林木复盖率达到48%。

东阿吧_东阿县 -交通


东阿县

青兰高中西部的发展,巩固山东省“一体”的带动作用,促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及山东速公路东阿界至聊城(鲁冀界)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青兰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五纵四横一环八连”中的“横三”,在山东省“一体两翼”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一体”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青兰高速公路青岛至泰安段已建成通车,本项目的实施对早日贯通山东全境青兰高速,疏导过境和区域交通,加快山东省高速公路网网络化,完善全省乃至全国的骨架路网结构布局,发挥路网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工可报告》推荐的标准、规模:青兰高速公路东阿界至聊城(鲁冀界)段路线起自聊城市东阿县的黄河大桥西桥头,东接青兰高速公路泰安至东阿界(含黄河大桥)段,向西途经东阿县、聊城东昌府区、莘县,西接河北省拟建的大名至邯郸高速公路(工可报告已批复,计划年内开工),到达终点。路线全长约85公里,建设标准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4.5米。本项目投资估算总金额约48亿元人民币(以下“元”均指人民币元)。项目规模、投资等均以有权主管部门核准后的为准。计划2011年开工,建设工期3年。本项目的收费期最长不超过25年。

东阿吧_东阿县 -特产美食

东阿阿胶

东阿的阿胶产业建国后发展迅速,是东阿县最为著名的产品。阿胶因补血养气功效显着,阿胶原料为驴皮,含有19种氨基酸,具有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质的功效,并能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与增殖,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作用。

润惠堂窖枣、秘制阿胶枣

东阿特产润惠堂窖枣,系用大枣精心熏制而成。

润惠堂阿胶枣也是东阿的一大特产,润惠堂阿胶枣采用润惠堂独有陶窑烘焙工艺,柴木生火,陶窑烘焙,既烤出了产品的酥软浓香又保持了产品的天然成分。

牛角店常氏炸鱼

东阿特产牛店炸鱼,呈金黄色,外酥里嫩,香脆可口,可放7天而不绵,闻名于鲁西城乡,深受当地群众欢迎。牛店炸鱼为牛店镇西街常氏首创,至尽已有近百余年的历史。

高集程楼豆腐皮

高集豆腐皮呈淡黄色,以薄如纸,韧如皮,清香爽口而闻名。每斤18页以上,每页可用双手拉长三分之一。取一页平铺地上,人踏过后完好无损,有“胶皮”之说。高集镇制作豆腐皮的村很多,以程楼村制作得最好,所以当地有“高集皮子程楼货”的说法。

姜楼烧鸡

姜楼烧鸡又称方家烧鸡,采用本地生长的土鸡为主要原料,具有外观色泽鲜亮、肉质干松、口感郁香而不腻、长久食之而不厌、自然保存时间长等特点。

东阿吧_东阿县 -名人

程昱:字仲德。初为兖州刺史刘岱部下都骑尉,后归降曹操。因屡立战功,升任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中原统一后,昱辞职回家。文帝即位,昱为卫尉,封安乡侯。死后,文帝追赠车骑将军。

程咬金: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初大将,骁勇善战曾聚众数百人,共保乡里。后随李密参加瓦岗军。武德九年,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中,任左领大将军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东阿县

侯挚:字莘卿,金末大臣。明昌二年进士。泰和八年,官居参知政

事,行尚书省,贞观三年,为太常卿,行尚书六部事。次年,晋为尚书右丞,行省于东平,率军镇压红袄军。

司允德:字执中,元朝人。自幼失父,事母以孝闻。由太学生累官翰林国史院修撰。母卒庐墓,有鸣鹤百余只,翔舞上空,久而始去。后立瑞鹤亭于墓侧,以资纪念。

李谦:字受益。元朝大臣。初侍裕宗,仁宗即位后,召16人智囊,李谦居其首。上疏九事,为仁宗所采纳。任为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 号野斋先生,有《野斋文集》。

高霖:字子约,金东平东阿人。大定二十五年进士。初授符离县主簿,升泗水县令,调任安国节度判官。

张万公:字良辅,喜读诗书,正隆二年登进士,调新郑溥。后多次被提拔,明昌二年官至参知政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50103/101836.html

更多阅读

东老爷山散记 大通老爷山门票

东老爷山散记甘肃省环县旅游局 杜清湘在我出生地5公里处有座“鸡鸣听三省”的道教名山——环县东老爷山,它虽然不能与中国五岳齐名,但我每次上山总有不同的感慨。山体景观天造地设登高远眺:东北,山岳重叠,荒原莽莽,一望无际;西南,万壑

靖海镇惠来县靖海镇 概况介绍 惠来县靖海镇客鸟尾

靖海镇  靖海镇地处惠来县东南海隅,距离惠来县城26公里,境内多是山地,镇区背枕丘陵,面向南海。象崮驮古城,固有象城之称,靖江通湖海,固有靖海之名。可谓古之象城,今之靖海。此外,还有卵洲,靖江城和城之别称。  靖海在唐、宋之时,已有渔民居

金科廊桥水乡缙山美 缙山县

唐析妫川县东境置,隶儒州,治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旧县村。会同元年(938年),入辽。金皇统元年(1141年),废儒州,缙山县改隶德兴府。崇庆初(约1212年),升为镇州。元初复改为缙山县,隶大都路奉圣州。至元三年(1266年),并入怀戎县,两年后复分出,仍名缙山县

新龙县 新龙县-基本概况,新龙县-行政区划

新龙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甘孜州中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川西山原和横断山脉地接触带。新龙县东与炉霍县、道孚县相连,南与雅江县、理塘县接壤,西与白玉县毗邻,北与甘孜县分界,西北与德格县相接,地跨北纬30°23′~31°32′、

声明:《东阿县环境保护局 东阿县 东阿县-建制沿革,东阿县-地理环境》为网友岁月打碎记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