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内容简介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刊物简介,《中国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内容简介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刊物简介,《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于2000年1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中国新闻周刊》定位于信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特点是在新闻性上下功夫,以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报道为主,强化时政新闻的内容,旨在构建中国权威时政传媒。办刊宗旨以为读者提供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报道为主,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时尚、娱乐等领域。内容涉及广泛且富有深度,重点在于挖掘新闻背景和内涵,力争做到比报纸报道有深度、有质量、有系统;比月刊报道有时效,有权威,有观念。

中国新闻周刊_《中国新闻周刊》 -刊物简介


中国新闻周刊创刊于1999年9月、2000年1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的《中国新闻周刊》由中国新闻社主办,定位于新闻时政杂志,以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报道为主,旨在构建中国权威时政传媒,与进步中国同步。
“富有深度、涉猎广泛,重点挖掘新闻背景和内涵”。作为当下有影响力的时政杂志,《中国新闻周刊》既有新闻权威性,又富有知识和趣味性,以提供国内、国际重大新闻为主,注重挖掘独家新闻,作深入分析报道。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时尚、娱乐等领域。每周一出版。强调独立调查的原则,贡献有影响的原创报道,被公认为中国新锐权威的时政周刊。现在,新闻周刊是国内唯一能确定到达中央高层的市场化运作的新闻期刊,是国内唯一能够进入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杂志,是国内唯一一份外国驻华及中国驻外大部分使领馆订阅的杂志。发行超过150个城市。
该杂志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和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以及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公务舱指定阅读刊物。

中国新闻周刊_《中国新闻周刊》 -刊物历史

由中新社主办的《中国新闻周刊》创刊于1999年9月,2000年1月正式出版。当时中国的时政周刊市场正处于培育创刊号期,其竞争远未达到短兵相接的激烈程度,此外,各刊的定位也有所侧重,彼此可替代性不强,这就为《中国新闻周刊》的创办提供了市场空间。《中国新闻周刊》定位于中国的新时政周刊,最初,中新社设想把它办成类似于《北京青年》的大开本刊物,后来这个提议遭到否决,敲定的方案是创办一份类似于美国《时代》周刊的高端时政刊物,它既有别于传媒“古董”―《望》,又不同于《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化特色和《新周刊》的时尚化。可以说,《中国新闻周刊》是在恰当的时机诞生的一本恰逢其时的刊物,遗憾的是,它在寻找与资本联姻的道路时经历了坎坷和曲折。1999年,《中国新闻周刊》和美国成功集团达成合作意向,由成功集团提供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获得杂志的运营权,而中新社负责杂志内容的采编和发布。合作两年之后,由于投资方的资金出现问题,这本以“新锐、前瞻、深刻、权威”为办刊风格的杂志“惨遭滑铁卢”,2001年11月,中新社决定休刊整顿,和成功集团解除合作。经过几个月的阵痛和调整,《中国新闻周刊》于2002年3月复刊。因为有一个很好的品牌基础,并吸取了前一段的教训,复刊后,《中国新闻周刊》很快就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有自己的发行公司、广告公司,在北京还有自己的送刊队伍。最近两年,《中国新闻周刊》的广告和发行都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着。“我觉得中新社当时的决定挺英明,2004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赢利了,这其中虽然有过教训,但最终我们是挣钱了。”总编辑彭伟祥谈到《中国新闻周刊》目前的状况时颇感欣慰。“我们不做社会进步的引领者,而要做中国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彭伟祥为《中国新闻周刊》的使命和理念作出了准确定位。作为中国唯一一本国字号的新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有责任,也有能力来完成这一使命。

中国新闻周刊_《中国新闻周刊》 -刊物特点

办刊宗旨
《中国新闻周刊》是一本既有新闻权威性,又富有知识和趣味性的综合时政新闻读物。《中国新闻周刊》坚持“国际视野,中国立场,原创诉求,专业精神”,给读者更多的内容新锐、理念独到的深度报道。
内容风格
《中国新闻周刊》原执行主编靳丽萍指出,“2002年9月复刊后,从内容上来说,《中国新闻周刊》主要侧重于专题策划等一些概念性的新闻。《中国新闻周刊》的编辑风格、编辑思想、编辑部的内部结构上都做了调整和变化,编辑思路回到了做时政、社会、经济等硬新闻的路上,而在操作层面,强调的不是关注新闻的表相,而是着重于新闻的背景,分析其中的利益矛盾和各种关系,做更深度的挖掘,进行深度的新闻调查。在编辑思想上,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把握,不是跟着热点新闻跑,而是更注重选择什么样的热点新闻,在新闻选择中更清晰地体现价值观念和判断。保持不变的风格是强调理性。虽然是做社会时政的报道,但不希望只做到告诉读者事件的背景、黑幕,而是要把社会时政现象进行深刻分析,告诉读者为什么是这样。目标是将《中国新闻周刊》办成一份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一流的综合新闻类杂志,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读者群
读者群锁定在居于社会主流的“影响力阶层”,主要读者包括中高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关心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智识阶层、中青年才俊等。
发行优势
★同时在日本和美国、加拿大出版发行日文版和英文版。是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是能够达到中央高层和进入人大、政协两会会场的杂志。
★是中国邮政重点推介的畅销刊物。
★是各国驻中国以及中国所有驻外使领馆和重要侨团订阅的杂志。
★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指定机上阅读刊物

中国新闻周刊_《中国新闻周刊》 -栏目介绍

《中国新闻周刊》的主打,是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全面深入的报道――既有独家调查,又有精致的资讯,集权威性和理性于一身。《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广为国内外传媒关注、摘引和转载,经常成为中国社会中高层面关注焦点。
时事新动
每周对国内、或涉及中国的国际重大政治动态做出权威反映。主要侧重在中国外交事务层面,素以简明阐发重大问题的权威观点著称。该栏目深受海内外读者、传媒、政商各界的广泛关注。
新闻人物
直接面对新闻性人物或新闻事件中的关键人物,通过访答的形式开辟新闻事件的独特角度。
社会
追踪记录发生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变化,以及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变革。
商业
以新闻的视角解析经济现象。关注经济热点,追踪重大经济动态,挖掘幕后新闻,对个案进行权威、全面的分析。
天下
以中国人的立场和视角关注和解读国际时事。
文化
关注变革中的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脉动――让事变的透明,让人变的真实。
专题
对富有时代感的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沉淀。
科学
展示人类的智慧,以及人类探索、认知大自然历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科学精神。
健康
描述社会大群体的健康问题和解决方案。
军事
国际军事领域的战术发展及新的装备技术。
新闻浮世绘
《中国新闻周刊》首创、用卡通画报道社会新闻的原创性栏目,被称为“当代的清明上河图”,深受时尚受众的珍爱。
专栏
一流的名家学者对中国社会热点现象的深刻剖析。
往事
名家评点对社会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中国新闻周刊_《中国新闻周刊》 -风格特点

《中国新闻周刊》特点是在新闻性上下功夫。《中国新闻周刊》定位于信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强化时政新闻的内容。关于刊物的内容,《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靳丽萍指出,“2002年9月复刊后,从内容上来说,《中国新闻周刊》主要侧重于专题策划等一些概念性的新闻。《中国新闻周刊》的编辑风格、编辑思想、编辑部的内部结构上都做了调整和变化,编辑思路回到了做时政、社会、经济等硬新闻的路上,而在操作层面,强调的不是关注新闻的表相,而是着重于新闻的背景,分析其中的利益矛盾和各种关系,做更深度的挖掘,进行深度的新闻调查。在编辑思想上,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把握,不是跟着热点新闻跑,而是更注重选择什么样的热点新闻,在新闻选择中更清晰地体现价值观念和判断。保持不变的风格是强调理性。虽然是做社会时政的报道,但不希望只做到告诉读者事件的背景、黑幕,而是要把社会时政现象进行深刻分析,告诉读者为什么是这样。目标是将《中国新闻周刊》办成一份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一流的综合新闻类杂志,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中国新闻周刊_《中国新闻周刊》 -办刊理念

一本杂志就是一部思想史
一本杂志就是一个时代观念的集合
这是一份影响有影响力的中国人的时政杂志
这是一份与进步的中国一同进步的新锐时政杂志

中国新闻周刊_《中国新闻周刊》 -其他语言版本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_《中国新闻周刊》 -日文版

《中国新闻周刊》日文版是由《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与“株式会社日中通信社”联合推出,于2007年5月创刊,已经正式进入日本2.5万余家书店和地铁站、便利店发行销售,创刊号在日本首次发行近5万册。
作为首家在日本拥有正式刊号并通过主流发行渠道参与期刊市场竞争的中国时政刊物,《中国新闻周刊》现阶段名为《月刊中国新闻》,内容涵盖中国政治、经济、环境、能源、文化、教育、体育、社会及中日关系和国际等众多领域,目标受众锁定为受过高等教育、关心国际事务并关注中国发展的日本知识型读者。
《中国新闻周刊》日文版的成功发行,是中国时政类媒体拓展海外发展空间的全新尝试,也是中国传媒用符合市场规律的方法开拓对外传播新局面,扩展中国影响力的重要一步。《中国新闻周刊》日文版是在各方的期待与关爱之中诞生的,它既是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产物,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流的见证者和承载者。

英文版

2008年,《中国新闻周刊》面向北美出版了英文版《NEWSCHINA》,这是继该刊在日本成功发行日文版《新闻中国》后,实施海外发展计划的重要一步。NEWSCHINA关注的话题包括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广泛内容,它将为北美读者提供这些领域各种重大新闻的深度调查和评析,并为读者介绍对世界大事的中国解读。《中国新闻周刊》作为中国新闻社旗下的重要出版物,2000年1月创刊,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时政周刊,在中国享有盛誉。今年,经过紧张的筹备,其英文版月刊《NEWSCHINA》在8月正式面世。这也是中国新闻社历史上首次出版发行英文出版物。
《NEWSCHINA》的读者选择主要针对美国和加拿大高端市场,以对中国感兴趣和与中国有交往的主流社会人群为目标。该刊在美国全彩色印刷。
此前,《NEWSCHINA》曾在北美试刊,得到反响相当正面,被高端人士称为在华盛顿看到的最好的来自中国的英文杂志。
创刊号的封面故事是“爱国的孩子”,为北美读者详细解读了今年发生在中国年轻人身上的所谓“民族主义情绪”的由来。其发刊词说,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个东方国家,中国已经在北美坚实的存在,看看你身边的东西,注意一下他们的产地,是的,它来自中国。不仅仅是经济,与中国密切相关的还有政治和文化。或者和谐,或者对抗。

中意双语版

2010年2月,中国新闻社下属《中国新闻周刊》在意大利罗马创办《世界中国・中国新闻周刊》中意双语月刊。这是中新社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国外创办的第四种外文版《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此次创办中意双语月刊,采取了与意大利当地成熟媒体版权合作的方式进行。它与在意有一定影响的中意双语月刊《世界中国》以版权合作方式办刊。新刊物内容以中意两国时政、经济、文化、社会题材为主,覆盖教育、法律、艺术、民俗、民风、时尚、生活等领域,包括时政论坛、中国经济、中意交流、法律指南、中国文化等栏目。
近年来,《中国新闻周刊》已相继在日本东京开办日文版《新闻中国》、在美国纽约开办英文版《NEWSCHINA》、在韩国首尔开办韩文版《中国新闻》和在意大利罗马开办中意双语版《世界中国・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_《中国新闻周刊》 -荣誉

2012年度媒体官微影响力榜单――《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综合影响力荣获第二,并在覆盖率、互动度、传播力、渗透力等数十个指标中,居于前列。

中国新闻周刊_《中国新闻周刊》 -危机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创刊初期
1999年的中国的时政周刊市场正处于培育创刊号期,其竞争远未达到短兵相接的激烈程度,此外,各刊的定位也有所侧重,彼此可替代性不强,这就为《中国新闻周刊》的创办提供了市场空间。《中国新闻周刊》定位于中国的新时政周刊,最初,中新社设想把它办成类似于《北京青年》的大开本刊物,后来这个提议遭到否决,敲定的方案是创办一份类似于美国《时代》周刊的高端时政刊物,它既有别于传媒“古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50103/101921.html

更多阅读

《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简介,《新闻周刊》-发展历史

《新闻周刊》(Newsweek),美国三大新闻类周刊之一。创办于1933年。经过多年的发展,《新闻周刊》已经成为一个内容广泛的全方位新闻类杂志,其涵盖范围包括了从突发新闻到深度分析的各种内容。美国知名刊物《新闻周刊》于2012年12月31日停止

声明:《新闻周刊内容简介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刊物简介,《中国新闻周刊》》为网友帅气小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