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生平,戈特弗里德・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7月1日 --- 1716年11月14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外交家、著述家。涉及的领域及法学、力学、光学、语言学等40多个范畴,被誉为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先后独立发明了微积分。

莱布尼茨_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生平


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 1770

莱布尼茨于1646年7月1日出生在神圣罗马帝国的莱比锡,祖父三代人均曾在萨克森政府供职,父亲是FriedrichLeibnütz,母亲是Catherinaschmuck。

莱布尼茨的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伦理学教授,在莱布尼茨6岁时去世,留下了一个私人的图书馆。12岁时自学拉丁文,并着手学习希腊文。14岁时进入莱比锡大学念书,20岁时完成学业,专攻法律和一般大学课程。

1666年他出版第一部有关于哲学方面的书籍,书名为《论组合术》(deartecombinatoria)。

1666年莱布尼茨于Altdorf拿到博士学位后,拒绝了教职的聘任,并经由当时政治家Boineburg男爵的介绍,任职服务于美茵茨选帝侯大主教JohannPhilippvonSch?nborn的高等法庭。

1671年发表两篇论文《抽象运动的理论》(Theoriamotusabstracti)及《新物理学假说》(Hypothesisphysicanova),分别题献给巴黎的科学院和伦敦的皇家学会,在当时欧洲学术界增加了知名度。

1672年莱布尼茨被JohannPhilipp派至巴黎,以动摇路易十四对入侵荷兰及其它西欧日尔曼邻国的兴趣,并转投注精力于埃及。这一时期的莱布尼茨特别研究数学,而发明了微积分。

1672及1673年Boineburg和JohannPhilipp却相继过世,迫使莱布尼茨最后于1676年离开巴黎而转任职服务于汉诺威的JohannFriedrich公爵。之后莱布尼茨就到汉诺威管理图书馆,并担任公爵法律顾问。

1680至1685年间,担任哈茨山银矿矿采工程师。在这期间,莱布尼茨致力于风车设计,以抽取矿坑中的地下水。然而受限于技术问题和矿工传统观念的阻力,计划没有成功。

1685年起,再受继任的公爵ErnstAugust所托,转而开始做其Braunschweig-Lüneburg贵族族谱研究。这项计划一直到莱布尼茨去世前都没有完成。

1686年完成《形而上学论》(Discoursdemétaphysique)。

1689年为完成Braunschweig-Lüneburg族谱研究,游历于意大利。其时结识耶稣会派遣于中国的传教士,而开始对中国事物有更强烈的兴趣。

1695年于期刊发表《新系统》,进而使莱布尼茨哲学中,关于实体间与心物间之“预定和谐”理论,被广泛认识。

1700年莱布尼茨说服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三世于柏林成立科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1704年完成《人类理智新论》,针对洛克的《人类理智论》,用对话的体裁,逐章节提出批评。然因洛克的突然过世,莱布尼茨不愿被落入欺负死者的口实,所以在莱布尼茨生前一直都没有出版。

1710年,出于对1705年过世的普鲁士王后SophieCharlotte的感念,出版《神义论》(EssaisdeThéodicée)。

1714年于维也纳著写《单子论》(LaMonadologie;标题为后人所加)及《建立于理性上之自然与恩惠的原理》。同年,汉诺威公爵GeorgLudwig继任为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却拒绝将莱布尼茨带至伦敦,而将他疏远于汉诺威。

1716年11月14日莱布尼茨于汉诺威孤独地过世,除了他自己的秘书外,即使GeorgeLudwig本人正巧在汉诺威。直到去世前几个月,才写完一份关于中国人宗教思想的手稿:《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

莱布尼茨_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单子论


莱布尼茨改进了帕斯卡的计算机

莱布尼茨认为世界,因其确定(换句话说,有关世界的知识是客观普遍和必然的)之故,必然是由自足的实体所构成。所谓的自足,是不依他物存在和不依他物而被认知。莱布尼茨的前辈斯宾诺莎以为实体只有一个,就是神/自然。莱布尼茨对此不敢苟同,原因之一是斯氏的泛神观和圣经的神学有明显冲突,其次,是因为斯氏的理论没有能够解决由笛卡儿以降的二元论,令世界出现了断层(他虽然强调世界为一,但没有说明这一个看来是二元对立的世界的一统是如何可能)。

莱布尼茨以为实体是多的,是无限多的。跟随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观,他以为实体是一命题的主语。在一个命题S是P中,S就是实体。因为实体是自足的,则它要包含所有可能的谓语,即是“...是P”。实体有四个特征:不可分割性、封闭性、统有性和道德性。

这一种世界的道德观,可以被视为康德的先驱,分别在于莱布尼茨独断的提出了神为道德的完满,把可能性说成了是在神的目光之下的实在,而没有真正的将世界的可能性看作为可能性。而且莱布尼茨对天赋观念(innateidea)的批评,正是黑格尔对康德的批评,在这个意义上说,康德一方面是被休谟(Hume)从莱布尼茨的独断梦中唤醒,可是同时亦到由洛克(Locke)起的哲学病变--对理性界限的审查――所污染。在这一方面,莱布尼茨却比康德走前了一步。

莱布尼茨_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符号思维

莱布尼茨有个显著的信仰,大量的人类推理可以被归约为某类运算,而这种运算可以解决看法上的差异。

莱布尼茨的演算推论器,很能让人想起符号逻辑,可以被看作使这种计算成为可行的一种方式。莱布尼茨写的备忘录(帕金森于1966年翻译了它们)可以被看作是对符号逻辑的探索――所以他的演算――上路了。但是Gerhard和Couturat没有出版这些著作,直到现代形式逻辑在1880年代于弗雷格的《概念文字》和查尔斯・皮尔士及其学生的著作中形成,所以就更在乔治・布尔和德・摩根在1847年开创这种逻辑之后了。

莱布尼茨_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形式逻辑

莱布尼茨是在亚里士多德和1847年乔治・布尔和德・摩根分别出版开创现代形式逻辑的著作之间最重要的逻辑学家。莱布尼茨阐明了我们现在叫做合取、析取、否定、同一、集合包含和空集的首要性质。莱布尼茨的逻辑原理和他的整个哲学可被归约为两点:
1、所有的我们的观念(概念)都是由非常小数目的简单观念复合而成,它们形成了人类思维的字母。
2、复杂的观念来自这些简单的观念,通过模拟算术运算的统一的和对称的组合。

莱布尼茨_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数学家

目前微积分领域使用的符号仍是莱布尼茨所提出的。在高等数学和数学分析领域,莱布尼茨判别法是用来判别交错级数的收敛性的。

微积分


微积分莱布尼茨与牛顿谁先发明微积分的争论是数学界至今最大的公案。莱布尼茨于1684年发表第一篇微分论文,定义了微分概念,采用了微分符号dx,dy。1686年他又发表了积分论文,讨论了微分与积分,使用了积分符号∫。依据莱布尼茨的笔记本,1675年11月11日他便已完成一套完整的微分学。

然而1695年英国学者宣称:微积分的发明权属于牛顿;1699年又说:牛顿是微积分的“第一发明人”。1712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调查此案,1713年初发布公告:“确认牛顿是微积分的第一发明人。”莱布尼茨直至去世后的几年都受到了冷遇。由于对牛顿的盲目崇拜,英国学者长期固守于牛顿的流数术,只用牛顿的流数符号,不屑采用莱布尼茨更优越的符号,以致英国的数学脱离了数学发展的时代潮流。

人们公认牛顿和莱布尼茨是各自独立地创建微积分的。

牛顿从物理学出发,运用集合方法研究微积分,其应用上更多地结合了运动学,造诣高于莱布尼茨。莱布尼茨则从几何问题出发,运用分析学方法引进微积分概念、得出运算法则,其数学的严密性与系统性是牛顿所不及的。

莱布尼茨认识到好的数学符号能节省思维劳动,运用符号的技巧是数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他所创设的微积分符号远远优于牛顿的符号,这对微积分的发展有极大影响。1714至1716年间,莱布尼茨在去世前,起草了《微积分的历史和起源》一文(本文直到1846年才被发表),总结了自己创立微积分学的思路,说明了自己成就的独立性。

拓扑学

拓扑学最早称之“位相分析学”(analysissitus),是莱布尼茨1679年提出的,这是一门研究地形、地貌相类似的学科,当时主要研究的是出于数学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一些几何问题。关于莱布尼茨对拓扑学的贡献,尚存争论。

莱布尼茨在他的形而上学著作中写道,“直线是曲线的一种,其任何部分都是和整体类似的”,他实际上提前两个世纪预言了拓扑学的诞生。至于“填充理论”,莱布尼茨对他的朋友DesBosses说,“你想象一个圆,然后用三个全等的最大半径的圆填满它,后来的三个小圆又可以以同样的过程被更小的圆填充”。这个过程可以无限地继续下去,并由此生发出了自相似性的思想。莱布尼茨对于欧氏公理的改进亦包含同样的概念。

莱布尼茨_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与中国文化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对中国的科学、文化和哲学思想十分关注,他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他向耶酥会来华传教士格里马尔迪了解到了许多有关中国的情况,包括养蚕纺织、造纸印染、冶金矿产、天文地理、数学文字等等,并将这些资料编辑成册出版。他认为中西相互之间应建立一种交流认识的新型关系。

在《中国近况》一书的绪论中,莱布尼茨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相比,面积相当,但人口数量则已超过”。“在日常生活以及经验地应付自然的技能方面,我们是不分伯仲的。我们双方各自都具备通过相互交流使对方受益的技能。在思考的缜密和理性的思辩方面,显然我们要略胜一筹”,但“在时间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拙了”。

在这里,莱布尼茨不仅显示出了不带“欧洲中心论”色彩的虚心好学精神,而且为中西文化双向交流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极力推动这种交流向纵深发展,是东西方人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繁荣进步。

莱布尼茨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毕生的努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虚心好学、对中国文化平等相待,不含“欧洲中心论”偏见的精神尤为难能可贵,值得后世永远敬仰、效仿。

二进制


二进制关于莱布尼茨的二进制与中国的八卦图的关系,有许多的考证,但是对于莱布尼茨是受到八卦图的影响而发明二进制还是单独发明二进制,迄今似乎也没有定论。胡阳、李长铎的著作《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考》给出了比较可信的材料,表明莱布尼茨的二进制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八卦图的启发。

根据莱布尼茨自己的说法,他1679年前就发明了二进制算术,但是1703年4月1日才收到耶酥会士白晋所寄的伏羲八卦图,到这时他才开始正式研究八卦符号,并发现自己的二进制体系与伏羲八卦图的一致性。几天后,他就写了论文《二进位算术的阐述―关于只用0和1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字的意义》,发表在法国《皇家科学院院刊》上。很多的研究者就是根据莱布尼茨自己的说法,认为莱布尼茨不是根据伏羲八卦图的启发而发明二进制的。但是胡阳、李长铎的著作《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考》中,证明了虽然莱布尼茨到1703年才见到白晋带给他的伏羲八卦图,但是并不表示这是他首次看到伏羲八卦图,而是早在1687年,莱布尼茨就已见到伏羲八卦图了。1687年,耶酥会士柏应理出版了《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其中共计13页对伏羲八卦图做了介绍,书中配有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及文王六十四卦图。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及文王六十四卦图中,在相应的卦象上,标有阿拉伯数字1到64。

而在莱布尼茨的二进制中,通过0与1引申,就可以表示一切数字,如000,001,010,011,100分别代表0-4这几个数字。而在易经八卦中,通过阴阳引申,就可以表示宇宙万有的原理。如果把阴爻看作0,把阳爻看作1,所有的卦象于是也就可以看成0和1的组合。比如坤卦就是000000,乾卦就是111111,大有卦就是111101等等。伏羲图的六十四个卦象,也正好可以看作二进制算术从0到63的数字。

而莱布尼茨于《中国哲学家孔子》出版的当年,就阅读了这本书。在致友人冯・黑森―莱茵费尔的信中,向他介绍说自己阅读了这本书。而在这封信中,还出现了“Fohi”的字样,这个词译为中文就是“伏羲”。通过这一些事实,不难证明,莱布尼茨当年就见过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及文王六十四卦图。

但是莱布尼茨在1698年5月17日的一封信中声称,对于二进制的思考已经二十多年了。1703年5月18日回白晋的信中也表示,他二十多年前就发明了二进制。在其博物馆里也有1679年发表的《二进位数学》。根据这一情况,柏应理《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中关于易图的内容,应该对他发明二进制没有影响。

但胡阳、李长铎的著作《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考》也有材料证明,早在1679年之前,也就是他发明二进制最早时间之前,欧洲就有关于八卦图的书籍出版,而莱布尼茨1679年之前也见过易图。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生平,戈特弗里德・

胡阳、李长铎的著作《莱布尼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50103/102295.html

更多阅读

魔兽世界 寻宝合同:德莱尼技师

【魔兽世界】寻宝合同:德莱尼技师——简介寻宝合同其中之一德莱尼技师这个是 大师级遗物猎人成就的其中一个部分【魔兽世界】寻宝合同:德莱尼技师——工具/原料魔兽世界【魔兽世界】寻宝合同:德莱尼技师——方法/步骤【魔兽世界】寻

价格理论--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货币供给理论

Milton FriedmanPRICE THEORY价格理论米尔顿.弗里德曼 著鲁晓龙 李黎 等译译者前言中文版序言序言《价格理论》暂用本的序言第一章 导言第二章 需求理论第三章 税收的“福利”效应第四章 不确定性的效用

声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生平,戈特弗里德・》为网友剑舞天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