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娘子关 娘子关-交通状况,娘子关-历史沿革

娘子关现存关城建于明代,民国时期修筑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西入晋境太原的正太铁路和今天的315省道在此交汇相辅相成。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堡,似为检阅兵士和了望敌情之用。天然屏障。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祠、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传说为当年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西口,山西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 故得今名。

娘子关_娘子关 -交通状况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太原均有到达娘子关站的火车,石家庄到娘子关车次6031、6033、(均由石家庄北站发车),太原到娘子关车次6032、6034次阳泉到娘子关中巴车程约40分钟,太原到娘子关中巴车程约需1个半小时。自驾车高速路过石家庄46公里处。沿公路下山,40多公里处既是娘子关,水上人家即在此。

娘子关_娘子关 -历史沿革


娘子关的位置

娘子关为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关口之一,唐朝设立承天军戍守处,唐大历年间(767年―779年)修建“承天军城”。宋代建“承天寨”。娘子关之名最早见于金朝的元好问的《游承天悬泉》诗句中“娘子关头更奇崛”之句。明代为“承天镇”。由于明朝时期因边患频仍,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修城堡,专设守备把守,今为当时原貌。清代增建“固关营”,分设把总驻守。因关城处于万里长城内边的“内三关长城”南端,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

娘子关_娘子关 -名称来历

娘子关历史悠久,据记载,隋开皇时曾在此设置苇泽县。唐高祖的三女儿、唐太宗的姐姐--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故名娘子关。山西省博物馆。

娘子关之名,最早见于金人元好问《游承天悬泉》诗,该诗有“娘子关头更奇崛”之句。乾隆二十九年(1764)编修的《大清一统志》是首次收入娘子关这一名称的官修文献。关于娘子关这个名称的来源,有不少传说。明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凡“妇人 服靓妆”经过妒女祠时,“必兴雷电”,大发嫉妒,故为妒女,娘子关因此得名。《元和郡县志》则说,春秋时晋国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焚死绵山,后人为之筑妒女祠。另一个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关在此镇守,并创建关城,因而把此关称作娘子关。然而这些说法皆无信史可据铁路(即石太铁路)建成通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相继修通了经过娘子关的阳井公路和娘子关至旧关的苇旧公路,并完成了石太铁路的复线工程和电气化工程,这些交通设施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们眼前这座娘子关,是明代嘉靖二十年(公元1542年)所筑。有东、南关门两座和长约650米的城墙。东城门为砖券门洞,又称外城门,雄伟坚固,门洞上方镌刻“直隶娘子关”五个字。上为平台,是为检阅士兵、了望敌情而筑。现已修起城楼,蔚为壮观,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十分险要。关外古道,蜿蜒起伏,为著名的燕赵古道。


娘子关

南城门,也称内城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复檐悬有“天下第九关”匾额,雄伟高大,蔚为壮观。门洞上方额书“京畿藩屏”四个大字。城楼建于门洞之上。关城内还有关帝庙、真武阁等古迹。街道、民宅仍保持着唐代风貌。居民多为明清时期的“军户”后裔。娘子关东门里,桃河岸边,有处砖砌石台,传说是平阳公主的点将台。据说,平阳公主在娘子关任帅期间,常常身不离鞍,手不离刀,表现异常勇敢,就在她与柴绍将军结婚以后,仍不忘军中生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中英杰,娘子关与她的英名共存,一直延续到今天。

娘子关,一称苇泽关。它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险要关口。关上有对联云:“雄关百二谁为最?要塞三千此关名。”它有“三晋门户”和“天下第九关”的称号。

娘子关_娘子关 -地理优势

娘子关在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是晋冀的咽喉要地,是长城的著名关隘,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存关城为明嘉靖二十年(1542)所建。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保,似为检阅兵士和了望敌情之用。南门危楼高耸,气宇轩昂,坚厚固实,青石筑砌。城门上“宿将楼”巍然屹立,相传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门洞上额书“京畿藩屏”四字,展示了娘子关的重要性。关城东南侧长城依绵山蜿蜒,巍峨挺拔。城西有桃河水环绕,终年不息。险山、河谷、长城为晋冀间筑起一道天然屏障。另有承天寨、老君洞、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传说为当年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娘子关还以山明水秀的宜人景色闻名遐迩,“娘子关瀑布”悬流百尺,顺悬崖峭壁而下,形成了一幅绚丽的“水帘瀑布”,如喷珠散玉直泻谷底。瀑布旁又有水帘洞、趵突泉等景点,景色极为优美。这里家家流水,处处涌泉,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画卷。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有联曰:“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充分描绘出这座古关名隘的独特风貌和秀丽天成的优美景物。

娘子关村,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原名苇泽关,因唐高祖李渊之女李世民之妹平阳公主统领娘子军在此设防而得名。

娘子关_娘子关 -经历战役


娘子关

唐长庆元年(821年),成德节度使王庭凑叛唐,宰相裴度亲自督师出娘子关讨伐。光化二年(899年),朱温部将葛从周从井陉关攻河东,攻破承天军。五代后晋末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不久,契丹兵灭后晋从开封北归,到恒州后袭击承天军,烧了承天军市邑,后来刘知远把它收复。

明代,北方蒙古骑兵屡次侵入山西向东叩明京畿大门。明末崇祯17年(1644年),李自成军的一部分,自长安入山西后,经太原攻占了此关,然后出井陉关与主力会合。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瓦德西组织了四十六起“讨伐队”(其中三十三起为德军),按当时教徒的记载,“南至正定,北至张家口,东至山海关,均在联军势力圈内,往来逡巡,足迹踏遍。凡拳匪巢穴,无论官衙民居,遇则焚毁,往往全村遭劫。”

在张家口保卫战中,义和团首领大阿吾曾率众设伏于城北烟筒山处,杀死德军指挥官约克上校,导致了德军抢劫明陵计划破产。但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山西娘子关一线,清军将领刘光才、李永钦指挥忠毅军及武功、晋威各营,自光绪二十六年十月至光绪二十七年二月,连续击败上万德军,法军的多次进攻,并歼灭其一部,关于此战役,清方资料记载甚多,但不被人所重视,大约是由于清军一向夸张战果的原因。但根据2000年访华德国学者提供的资料,在1900年10月到1901年4月间,德军在中国死亡近3000人,其中近半是在进攻山西中损失的。也就是说,在娘子关战役当中,仅仅德军就被击毙1400人以上!这实在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从1840年到清朝灭亡,从没有任何一场战役击毙过如此众多的外国侵略军!这也是自明朝末年西方殖民者来华侵略到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军队一次击毙欧洲侵略军最多的数目!

抗日战争时期,娘子关曾再度发挥防守的作用。1937年10月,日军急于从平型关侵入山西占领太原,受到八路军阻击而失败。后来日军便沿正太铁路线西犯,把娘子关作为一时的争夺目标。当时中国军队以包括八路军一部在内的数万兵力在娘子关设防,阻敌西进,但是最终不敌日军,娘子关迅速被日军占领。不久日军从北、东两路进入山西,太原失陷。

1940年8月,八路军进行的百团大战中,娘子关也曾成为战场。当时,晋察冀军区派10个团兵力击破日军占领的正太线,破坏重点为娘子关至平定路段。8月20日夜,八路军主力一度攻入娘子关。

娘子关_娘子关 -建筑结构

城分上关、下关,东为上关,镌有“娘子关”横额;西为下关,上有阁楼,题“唐平阳公主驻兵处”,门额书“秦晋屏蔽”。明嘉靖时重修。关城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垛;南门为石灰岩砌券,额题”京畿藩屏”,上建“宿将楼”。石柱镌刻有两副著名楹联:“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关城东南侧,关门前仅有一条四十五度的石坡古道可通过。

娘子关_娘子关 -相关景观

娘子关有多处飞泉,西北侧的“悬泉”最为出名,又称为娘子关瀑布、水帘洞瀑布。瀑布宽6.5米,落差40米。明代王世贞有诗赞:“喷玉高从西极下,擘崖雄自巨灵来。”郭沫若于1965年游娘子关时有诗《过娘子关》道:“娘子关头悬瀑布,飞腾入谷化潜龙。茫茫大野银锄阵,叠叠崇山铁轨通。回顾陡惊溶碧玉,倒流将见吸长虹。坡地二十六万亩,跨过长江待望中。”娘子关城前后还留有多处与平阳公主相关的历史遗迹,如公主洗脸潭、“点将台”和绵山顶上的“避暑亭”等。


娘子关

娘子关瀑布

娘子关瀑布也名飞泉,位于娘子关城堡东门附近约300米的妒女祠下,瀑布宽6.5米,落差40米。因临娘子关而得名。它是泽发水的源头,人称水帘洞,山坡谷中泉眼累累,形成悬泉。

水帘洞瀑布

位于娘子关城东门东南方向的500米处。飞瀑奔泻,悬流百尺,散缕似珠,山城沟谷中泉眼累累。当地人称为"海眼"的悬泉,是众泉眼中最大的一个。瀑布落差30余米,宽约10多米,"海眼"泉水翻滚,激起层层白色浪花,响声震耳。平地涌出的泉水,从"海眼"旁边的峭壁上直泻而下,汇入桃河,形成水帘洞瀑布。

藏山风景区

藏山因春秋时期藏匿"赵氏孤儿"而名扬天下,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是山西旅游的东大门,此地群峰壁立,峻极于天,鸟语花香,飞瀑流泉,是一个风景绮丽,富于幽趣的地方。

娘子关_娘子关 -相关索引


娘子关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坐落在太行山的娘子关,曾与相对应的坐落在吕梁山西麓的柳林孟门关齐名,有“东有娘子关,西有孟门关”之说,。

孟门关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孟门镇,它东依寨东烽台,西为天堑黄河,南靠军渡要塞,北邻黄河“二碛”,居于秦晋通衢,地理险要,是控山带河的重要关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赵国蔺邑,秦国多次攻打,直到赵武灵王十三年(前313)才“拔我蔺”。据传秦庄襄王曾在此安营扎寨。隋唐时期则是河西绥州与河东石州的交通要冲。孟门关之地龙堡,建于宋初,曾由杨家将把守。清同治年间,武将刘山大镇守黄河时也住此堡。

凭借地利,孟门战国时设“蔺”,为当时全国性大都市;西汉时汉武帝封其代共王子熹为蔺侯;北周大象元年置定胡郡(县);元朝至元八年初改置孟门县,历为县治驻地,其间也曾为州郡治驻地,前后长达1500多年。历史上的孟门县,地跨今柳林和中阳部分村镇、临县三交以南、陕西省吴堡县全境以及今天的孟门镇全境,是陕北与晋中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来往的必经之地。明清时期的孟门逐渐由军事重地转变为商业重镇。今天的孟门镇又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而大开旅游业,这一切都是孟门关之功劳。

娘子关_娘子关 -当地特色

历史沿革 娘子关 娘子关-交通状况,娘子关-历史沿革

娘子关

习俗

1、娘子关镇社火:自古在娘子关镇诸多村庄每年正月十六都要表演,是村民欢度新春佳节的形式:有武打、耍叉等其内容多为模拟古战场故事。在正月十六上午村民自发组织带上长矛、大刀、钢鞭、剑、战旗等道具上街,锣鼓擂起社火便开始,围观人群越聚越多,形式很热闹的场面。

2、娘子关镇河灯:是流传于娘子关的一种古老习俗。每年农历六月六日是河神的节日,俗语有“六月六,大河大水斗一斗”之说,是日,为祈求河神的护佑,村民在晚上成群结队将灯放于河中,河灯随水漂流,灯光与水色互相映辉,构成了一道美妙水乡夜景。

据民间传说,此俗最早参与者为开河磨的人家和水边居住的人家,后来参与者逐步扩大,演变为村民的一种祭典行为。最初的河灯是用木板作为底座,四周彩纸糊贴,中间放麻油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资料:价值特色・核心区生活延续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灯,今日用泡沫塑料作底座,糊纸、点腊,制作也比较讲究。

美食


娘子关娘子关的水磨面有玉米面、豆面、小麦面以及各种杂面,以味道香甜,享誉三晋。成为娘子关的一大特产;石榴和柿子遍布娘子关的村村落落,味美价廉;罗非鱼也是当地的特色,每位来到娘子关的游客都会点一道“红烧罗非鱼”;“娘子脆饼”也是娘子关近几年刚推出的特产,饼子薄而脆,口味众多,是游客们的最爱。

特产

上水石是一种表面粗糙、造型奇异而且能吸水的石头,是制做盆景和假山的上好材料。这种神奇的石块产于娘子关本地,五颜六色,形状奇特,经爱好石刻者精心雕刻,更显其神奇的魅力,如今已成为当地的旅游特产。

上水石天然洞穴很多,有的互相穿连通气,小的洞穴如气孔,这就是吸水性强的主要原因。在上水石上的洞穴中,填上泥土可植花草,大的洞穴可栽树木,由于石体吸水性强,植物生长茂盛,开花鲜艳。上水石可以散发湿气,用它造假山或盆景,都有湿润环境的作用。

娘子关_娘子关 -气候游季

属温带山区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0.6度,最高温度38度,秋季为最佳游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50103/102464.html

更多阅读

邙山区 邙山区-历史沿革,邙山区-行政区划

邙山区是1967年3月郑州市撤销原郊区、金海区成立的一个行政区,是郑州市内5个行政区之一。地处郑州北部,黄河下游开端南岸。就广铁路、107国道纵贯境内,亚洲最长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架通黄河南北;310国道、市北环道横贯东西。全区辖三镇一

关林 关林-历史沿革,关林-主要建筑

关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关林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依伊水清流,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

声明:《历史沿革 娘子关 娘子关-交通状况,娘子关-历史沿革》为网友人约黄昏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