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著名军事家,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和父亲阿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同时获得荣誉勋章的父子。麦克阿瑟是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也是美国将军中唯一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人。麦克阿瑟被美国国民称之为“一代老兵”,麦克阿瑟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其三个“最年轻”的经历堪称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
麦克阿瑟_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人物简介
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3日),出生于阿肯色州(Arkansas)小石城(Little Rock)的陆军军营,他的父亲因参加南北战争曾获国会勋章。1903年,自西点军校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绩是西点军校创办一百年来最好的,总平均成绩超过98分。后被任命为少尉军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美军第四十二师师长,1919年被任命为美国西点军校校长,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1937年,从军中退役。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被征召回到军中,担任美国远东军总司令,指挥在西南太平洋进行「跳岛战术」,有选择地攻占对美军推进有重要意义的岛屿。1944年,因为战功卓着,晋升为五星上将。
麦克阿瑟_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人物生平
西点高材生
约1890年,学生时代的麦克阿瑟。
1880年1月26日,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郊外30公里一个的军人家庭。其父老阿瑟・麦克阿瑟二世最高曾担任美国陆军三星中将,他是启发麦克阿瑟成为军人的人。
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在校期间既刻苦攻读,又注重体育锻炼。4年之后以98.43分的成绩毕业,创下西点军校的毕业分数记录(此记录至今无人打破),被委任为工程技术兵团少尉;1904年4月23日,晋升为工程兵中尉。
麦克阿瑟的签名
1905年,麦克阿瑟追随其父从事情报工作;1906年,成为美国陆军工兵学校学员,兼任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军事副官;1908年,调任工兵营连长,因训练有方而晋升为营部副官,稍后成为骑兵学校教官1911年晋升为上尉,次年调入陆军参谋部任职;1912年9月5日,老阿瑟・麦克阿瑟二世因心肌梗塞去世,为了纪念父亲,麦克阿瑟把自己孩子的名字取名为阿瑟・麦克阿瑟三世;1914年,被部队派遣到墨西哥的韦拉克鲁斯;1915年晋升为少校;1916年,调任陆军部长贝克的副官,负责与新闻界的联络事务。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各州国民警卫队抽调人员组成第42步兵师,麦克阿瑟出任第42步兵师参谋长,晋升为上校,赴法国参加世界大战,他声称该师人员来自美国各地,犹如跨越长空的彩虹,故该师亦称“彩虹师”;1918年,因作战勇敢和指挥有方,数次获得勋章并升任第84旅准将旅长;6月26日,得到晋升,临时军衔为美国陆军准将;同年11月,在大战结束之后担任彩虹师代师长。战争时期,他与远征军总司令部人员结有怨恨。
陆军参谋长
就任西点军校校长
1919年6月,39岁的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成为该校自创校以来最年轻的校长。他时刻把“责任―荣誉―国家”作为治校的座右铭。学校体育馆的上方,放着一块匾,上面镌刻着他的一句话:今天,在友好场地上播撒下的种子,明天,一定会在战场上收获胜利的果实!
1922年2月,与路易丝・布鲁克斯结婚,但因妻子威胁到麦克阿瑟钟爱的军事事业,所以,他毅然离婚。年底赴菲律宾任马尼拉军区司令。
1925年,麦克阿瑟晋升为少将,先后在亚特兰大和巴尔的摩任军长。同年,麦克阿瑟在米切尔准将(主张建立独立的空军)案件中奉命担任审判官,以至后来不得不在回忆录中为自己辩解。
麦克阿瑟于1927年秋出任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率美国代表队参加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并获得冠军。陆军参谋长为此致电祝贺:“你不仅获得了美国人决不撤退的美誉,而且获得了美国人深知如何获胜的光荣。”此后,麦克阿瑟调任驻菲律宾美军司令。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1930年8月,麦克阿瑟收到陆军部长来电,得知胡佛总统决定让他出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考虑到当时处于世界经济危机之际,和平主义思潮高涨,军费开支必将缩减,惟恐出力不讨好,遂有推辞之意。其母则力劝他接受该职,声称“如果你表现出怯懦,你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会为此感到羞耻。”
1930年11月,麦克阿瑟接受陆军四星上将的临时军衔,宣誓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任内用机械化装备代替马匹,提高了部队的机动能力和速度,制定战争总动员计划;为诸兵种建立统一的采购制度以减少浪费,建立航空队司令部以提高地空部队的协调效率;反对国会因经济原因而欲裁减陆军机构的企图;反对削减军官队伍,声称“一支陆军可以缺乏口粮,可以衣住简陋,甚至可以装备破旧,但如缺少训练有素及指挥有方的军官,则在战时注定会被歼灭。胜利与失败的不同,全在于有无干练而有效率的军官队伍”;每年均成功地阻止削减陆军员额的议案,并为陆军的战备辩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于1932年不惜亲自披挂出马镇压华盛顿的美国退伍军人“退伍金进军”,史称华盛顿惨案。1933年罗斯福出任总统之后,麦克阿瑟继续担任陆军参谋长。
1935年,麦克阿瑟的陆军参谋长任期届满,以少将军衔调任菲律宾政府总统奎松的军事顾问。
1936年8月,获得菲律宾元帅军衔。
1937年,从美国陆军退役。4月30日,与琼・费尔克洛思结婚;12月31日,出任菲律宾陆军总司令,开始组建菲律宾陆军。
战区指挥官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被征召回到军中,担任美国远东军总司
令,指挥美国军队在西南太平洋战场进行“跳岛战术”,有选择地攻占对美军推进有重要意义的岛屿;6月,美国军方采纳“彩虹5号”计划,决定一开始与轴心国作战就把重点放在欧洲;7月,华盛顿下令将菲律宾陆军与驻菲美军合并,将麦克阿瑟转服现役,晋升为中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部司令,下辖温赖特指挥的第1军和帕克指挥的第2军;12月8日, 日军继偷袭珍珠港之后,对菲律宾发动进攻。由于麦克阿瑟判断错误和处置失当,驻菲律宾的美军轰炸机和战斗机大部被毁,空中防御能力丧失殆尽,再加上美菲军兵力有限,装备低劣而缺乏训练,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麦克阿瑟几乎要拿父亲留下的手枪自杀,与菲律宾人民共存亡。
1942年1月,日军进占马尼拉。日军随后多次进攻巴丹半岛,但未能成功。当日本广播电台的“东京玫瑰”嘲笑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时候,麦克阿瑟要求陆军部派遣飞机飞越菲律宾上空以打击“敌人宣传的气焰”,稳定守军士气,然而这种要求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满足;2月8日,罗斯福以国家的名义,再次命令麦克阿瑟及其家属撤离菲律宾;2月22日和23日,罗斯福和马歇尔连续给麦克阿瑟发电,让其撤离,并允诺让麦克阿瑟到澳大利亚指挥盟军反攻;3月,得到增援的日军向孤立无援的巴丹半岛等地的美菲军发起攻势,美国政府为避免麦克阿瑟成为俘虏,命令他将指挥权转交温赖特并赴澳大利亚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指挥该区盟军作战;3月11日晚,麦克阿瑟无奈撤离,所有部队从马尼拉撤往巴丹半岛固守,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4月9日,巴丹美军及菲律宾军约75000人被迫向日军投降;5月6日,巴丹陷落后转移到哥黎希律岛指挥作战的温赖特被迫请求投降,并于次日通过马尼拉广播电台命令所有美菲军队投降。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抵达澳大利亚之后,麦克阿瑟率参谋长萨瑟兰先将司令部设在布里斯班,后又前移至莫尔斯比港,旨在稳住莫尔斯比,与日军在欧文・斯坦尼山那边决战。西南太平洋盟军的陆军司令为布莱梅爵士,空军司令先为布雷特,后为肯尼(所辖空中力量后来改编为美国陆军第5航空队),海军司令为利里。后来隶属麦克阿瑟指挥的还有美国海军第3舰队。美国陆军部队先后有克鲁格的第6集团军、艾克尔伯格的第8集团军和巴克纳的第10集团军(后由史迪威指挥)。鉴于另没有以海军的尼米兹为司令的太平洋战区,麦克阿瑟认为:“在有关这场战争的所有错误决定中,最莫名其妙的恐怕是没有建立太平洋的统一指挥。”经过1942年的中途岛战役和1943年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盟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1942年12月24日,麦克阿瑟晋升为上将。
中途岛战役之后,日军陈兵新几内亚,企图通过直接攻击而夺占米恩湾,通过侧翼运动而攻克莫尔斯比港。麦克阿瑟对此作有正确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作战计划。
1943年,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他在1943年的最后进攻计划,设想从瓜达卡纳尔和巴布亚同时发动进攻,保卫新几内亚东北部和所罗门群岛,集中力量收复拉包尔。盟军采用麦克阿瑟的越岛战术,基本实现上述作战计划。麦克阿瑟称越岛战术“这种战争方式的实际应用,就是避免以大量的伤亡进行正面的攻击,就是避开日军据点;切断补给线,使他们无所作为;就是孤立他们的军队,使他们在战场上饿死。这就是我调动部队与拟定作战计划的指导思想。”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1943年,共和党政客有意让麦克阿瑟成为1944年大选的总统候选人。但是,1944年某些州的预选表明麦克阿瑟得票并不多。因而,麦克阿瑟只好声明无意参加总统竞选。
1944年春夏,盟军攻克阿留申群岛,吉尔贝特群岛,所罗门群岛,新不列颠岛,新几内亚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在此期间,麦克阿瑟与尼米兹就太平洋战争的战略问题发生重大分歧,前者主张先发起以新几内亚一哈尔马赫拉一棉兰老为轴心的战役,进而解放菲律宾;后者主张先夺取棉兰老空军基地,孤立吕宋,再进攻台湾和中国沿海,进而打击日本本土以缩短战争进程。二者分别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海军作战部长金的支持。最后,罗斯福表示支持前者。
菲律宾群岛战役是以麦克阿瑟所部盟军1944年9月的摩罗泰岛和帕劳群岛登陆作战为先导的。10月,盟军以登陆莱特岛开始从棉兰老岛到吕宋岛的跃进,并始终得到美国陆军航空队和美国海军第3舰队的支援。10月20日,麦克阿瑟率部在莱特岛登陆之后,在菲律宾总统的陪同下,在雨中发表了震撼人心的演讲:“菲律宾人民,我回来了!”
受降于日本
1944年12月,麦克阿瑟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
麦克阿瑟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1月,盟军于10日开始在马尼拉以北的仁牙因湾登陆,29日在
巴丹半岛登陆,夹击日军山下奉文部;2月5日,麦克阿瑟履行其誓言,光复马尼拉;直到3月,盟军才经激战而攻克马尼拉,占领巴丹半岛,收复科雷吉多尔;3月2日,麦克阿瑟.乘坐鱼雷艇象征性地回到科雷吉多尔;山下奉文顽抗至9月才率部投降。4月,受命指挥太平洋地区所有美国陆军部队的作战行动;7月8日,出任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总司令;8月12日,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驻日盟军总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被日本人视为太上皇。
日本无条件降书上麦帅的签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麦克阿瑟则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9月2日,盟国在“密苏里号”军舰举行受降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方签署投降书。麦克阿瑟出场代表盟国签字受降,中美英苏等盟国代表亦先后签字受降;麦克阿瑟在签字受降时,特意安排太平洋战争初期即被
日军俘虏的美国将军温赖特和英国将军珀西瓦尔站在身后的荣誉位置,很有意思的是,他准备了5支派克金笔用作签字。他用第一支笔签了“道格”两字,送给站在身后的美军中将温赖特;第二支笔接着写了“拉斯”,然后送给英军司令珀西瓦尔;第三支写了“麦克阿瑟”就收起来,送给美国政府档案馆;第四支笔签了职务“盟军最高统帅”,送给美国西点军校;第五支笔签了年月日后,送给爱妻琼妮。
国军总司令
指挥仁川登陆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发动了波及朝鲜全境的战争
,南朝鲜首府汉城(首尔)在6月28日被攻陷,6月27日,杜鲁门下令美军支援南朝鲜的作战,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起草的决议,组织联合国军参加朝鲜战争,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战争期间,麦克阿瑟组织策划仁川登陆将朝鲜人民军拦腰切断,战争形势被完全逆转。毛泽东接受金日成的请求,以志愿军的正当名义出兵朝鲜,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
1950年7月31日,访问台湾,并与蒋介石达成同台美外交关系;9月15日,策划仁川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10月15日,由于麦克阿瑟告知白宫自己太忙不能回华盛顿之后,他在威克岛会见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杜鲁门只让他打一场有限的战争;10月19日,美军攻占平壤,此时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路秘密进入朝鲜进攻联合国军;10月25日至1951年1月8日,经过三次战役,彭德怀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的“联合国军”由鸭绿江边击退回三八线附近。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将军主张对中国在东北的军事目标进行打击
,必要时动用核武器;杜鲁门恐此举会导致苏联参战而不同意,麦克阿瑟公开反对杜鲁门的决定,派侦察飞机飞入中国领空。志愿军入朝后的前三次战役,联合国军遭到失败,第四次战役旗鼓相当;麦克阿瑟缺乏统一朝鲜半岛有效手段,在李奇微出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并开始扭转战局后,麦克阿瑟越来越令美国军政当局不满。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借口撤了他的职,由李奇微(Matthew B. Ridgway)接任。
老兵永不死
1951年1月28日,麦克阿瑟与李奇微视察战场
麦克阿瑟回到美国后,在华盛顿受到了万人空巷的英雄式欢迎。许多大城市都爆发了支持麦克阿瑟,反对杜鲁门的游行示威活动,杜鲁门支持
率下降到了26%。四个州的议会通过了决议,要求杜鲁门总统收回成命。
1951年4月19日,在国会会议之前的告别演说中,发表演说―― 《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我即将结束五十二年的军旅生涯。我从军是在本世纪开始之前,而这是我童年的希望与梦想的实现。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教练场上宣誓以来,这个世界已经过多次变化,而我的希望与梦想早已消逝,但我仍记着当时最流行的一首军歌词,极为自豪地宣示‘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
1951年6月25日,美国国会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破例通过一个决议,批准为他专门制造一枚金质特殊荣誉勋章,这面勋章上面镌刻着他的肖像和以下文字:“澳大利亚的保卫者,菲律宾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朝鲜的捍卫者”。
麦克阿瑟与韩国总统李承晚
1962年5月2日,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接
受军校最高奖励――西尔维纳斯・塞耶荣誉勋章。在授勋仪式上,他即兴发表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感人的一次演讲《责任―荣誉―国家》:“我的生命已近黄昏,暮色已经降临。我过去的音调和色彩已经消失,它们已经随着往事的梦境模糊地溜走了。往日的回忆是非常美好的,是以泪水洗涤,以昨天的微笑抚慰的。我渴望但徒然地聆听着远处那微弱而迷人的起床号声和那咚咚作响的军鼓声。在梦境里,我又听到隆隆的炮声,噼啪的步枪射击声,战场上古怪而悲伤的低语声。然而,在我黄昏的记忆中,我总是来到西点,耳边始终回响着:责任―荣誉―国家。”
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在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美国陆军医疗中心)因胆结石去世,享年84岁。
麦克阿瑟_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主要成就
重建日本
麦克阿瑟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1945年8月30日,麦克阿瑟向他的幕僚们谈起了他统治日本的设想,归纳为两个要点:第一点:铲除日本文化和行为中对外侵略的因素;第二点:促进民主
在日本成长。
麦克阿瑟抵达日本后,下令释放了被日本政府长期关押的包括许多共产党人在内的政治犯,一贯反共的美国人解放了身陷囹圄的共产主义者。1945年10月,这些出狱的共产主义者合法地组建了日本共产党。
1945年8月25日,美国占领军允许日本妇女建立自己的组织;9月,公布了给予日本妇女选举地位的法案;12月17日,日本妇女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选举权。
1945年10月11日,麦克阿瑟发布公告,解除了对报纸的禁令,日本实现了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麦克阿瑟在公告中还特别指出:要实现宪政体制自由化,要解放妇女,鼓励成立劳工组织,学校实行更自由的教育,实行经济制度民主化。
1945年12月22日,颁布了《工会法》,工人阶级真正地拥有了自己的组织。1946年9月27日,颁布《劳动关系调整法》,其中包括禁止企业开除或歧视罢工工人的条款。1947年9月1日,颁布了《劳动基准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长劳动时间。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国家派出的占领者们却真正地从法律上保障劳动者的利益,保障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麦克阿瑟与昭和天皇会面
1946年1月1日日本昭和天皇在麦克阿瑟建议下发表自我否认神格的声明,即《人间宣言》,诏书后半部分否定了天皇作为“现代人世间的神”的地位,宣告天皇也是仅具有人性的普通人,从某种意义上减弱了长久以来存在日本国民脑中的忠君思想。
1946年2月3日,麦克阿瑟指示盟军总部起草日本宪法样本。美国政府早在1945年9月给麦克阿瑟下达的制定宪法的准则是:日本政府必须绝对由全体选民授权并对全体选民负责。5月3日盟军提交了宪法草案。10月7日,日本国会通过了宪法。11月3日,日本颁布新宪法。这是一个由占领者由外国人由敌人由西方人按照西方的价值观按照西方那一套强加给习惯于东方这一套的被占领者的宪法,但却是给被征服民族被占领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民主自由法治的宪法,带来了和平繁荣昌盛的宪法,带来了幸福的宪法。
“麦克阿瑟”宪法强调了日本人的基本公民权利,把这些权利视为“天赋而不可剥夺的权利”加以保障。这些权利包括:选举权;集会与出版自由;没有律师的即时介入,任何人都不得被逮捕定罪;保障人民居住安全,禁止无端的搜查与剥夺等。当时,除了日本共产党,所有的日本政党都赞成新宪法。
1946年10月21日,国会通过《土地改革法案》。日本政府购买了所有外在地主的土地和在乡地主的多余土地,再把土地转卖给没有土地的农民。对没有钱买地的农民,政府给予抵押贷款。一夜之间,不流一滴血,不杀一个人,所有的无地农民都获得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
1947 年3月31日,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宣布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尊重个人尊严,努力培养人们热爱真理与和平。”教育的另一个目标是“建立一个民主、文明的国家,为世界和平与人类福祉作出贡献。”日本的学校不再被政府所控制,而是由公众选举的教育委员会管理。选择教师、课本和设定课程完全由民间自主决定。
1952年美国占领军当局归政于日本政府。
麦克阿瑟_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亲属成员
道格拉斯・麦克拉斯出生于军人家庭,他的父亲阿瑟・麦克阿瑟二世最高曾担任美国陆军三星中将,是启发麦克阿瑟成为军人的人。
人物关系姓名
父亲
阿瑟・麦克阿瑟
母亲
玛丽・平克妮・哈迪
妻子
路易斯・布鲁克斯琼・费尔克洛斯儿子
阿瑟・麦克阿瑟三世
兄弟
马尔科姆・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_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人物争议
包庇战犯
麦克阿瑟
日本与德国同是发起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国家,战后德国历届政府都对
当年希特勒的罪行表示忏悔,并且坚决禁止、取缔新法西斯主义活动。德国政府这种明确立场,使其与当年被侵略的国家得以尽释前嫌,和平相处。而日本则相反,投降后的日本由美国实行单独占领,而不是像德国那样由苏、美、英、法四大盟国分区实行军事占领,盟国管制委员会行使德政府职能,纳粹制度彻底被铲除。对日本败降的处置,主要是由美国政府控制下完成的,实际上是在麦克阿瑟一手垄断下进行的。“冷战”开始后,美国在对日本的占领和管制过程中,采取两面政策,在打击限制的同时,又部分保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为有朝一日日本为美国的附庸工具埋下了“伏笔”。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判决,可以说是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罪行的最轻微的部分清算,既不完全,又不彻底。1948年12月23日,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日本战犯执行绞刑,荒木贞夫、桥本欣五郎等16名被告,包括天皇的顾问木户幸一被判无期徒刑。被盟国起诉的日本各类战犯约5700余人,被判刑者约4300人,其中920人被处死刑。在狱中的绝大多数日本战犯先后被麦克阿瑟赦免释放了。
1948年12月24日即对7名甲级战犯执行绞刑的次日,麦克阿瑟总部宣布,释放仍在巢鸭监狱中的岸信介等19名甲级战犯嫌疑犯。1949年1月26日,蒋介石国民党释放了以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冈村宁次为首的260多名在押战犯,并将他们送回日本。1949年10月19日,又宣布对乙、丙级战犯结束审判,不再逮捕、搜查战犯嫌疑犯。1950年3月7日,悍然颁布“第五号指令”,规定所有根据判决书仍在日本服刑的战犯都可以刑满前按所谓“宣誓释放制度”予以释放,这实际上完全破坏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不予起诉。1950年11月21日,麦克阿瑟又非法释放判刑已太轻而且刑期未满的重光葵,他不久就当上了外务大臣和副首相,荒木贞夫、田俊六等也被释放,贺屋兴宣甚至重新回到政界。到1958年4月7日,所有日本战犯未服满刑期都最后得到了赦免。从1950年10月到1952年8月,在美国的支持下,吉田茂政府先后为18万左右的军国主义分子解除“整肃”,重返政坛,窃据要职。这些人不仅自己坚持军国主义思想,而且还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岸信介等一大批日本战犯的赦免,并重新走上政坛,为重演过去的历史埋下了祸根。
麦克阿瑟_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经典名言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原文: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我对菲律宾――我从那里过来――的人民说过,我会回来。今夜,我再说一遍那句话:我会回来!”
原文:I said, to the people of the Philippines whence I came, I shall return. Tonight, I repeat those words: I shall return!
出处:从菲律宾抵达澳大利亚之后(1942年3月30日)
“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刻蚀的不过是你的皮肤,但如果失去了热忱,你的灵魂就不再年轻。”
“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
“若无必胜的信心,则战争必败无疑。”
“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
“迎接战争和迎接太阳一样”
“有绝妙的计划,必须不遗余力地实施,而且今天就做。”
“历史,不过是伟大人物的传记”
“我的生命已近黄昏,暮色已经降临。我过去的音调与色彩已经消失,它们已经随着往事的梦境模糊地溜走了。往日的回忆是非常美好的,是以泪水洗涤,以昨天的微笑抚慰的。我渴望但徒然地聆听着远处那微弱而迷人的起床号声,和那咚咚作响的军鼓声。在梦境里,我又听到隆隆的炮声,劈啪的步枪射击声,战场上古怪而悲伤的低语声。然而,在我黄昏的记忆中,我总是来到西点,耳边始终回响着:责任一荣誉一国家。
今天标志我对你们的最后一次点名。但我希望你们知道,当我死去时,我最后自然想到的一定是你们这支部队――这支部队――这支部队。
我向你们告别了。”
“石头是坚硬的 但比它更坚硬的是人的高与意志 它受到理想的指引 它能征服和铸造最坚硬的顽石”
“如果给我一百万再去当一次兵我绝不愿意,如果给我一百万要跟我买当兵的回忆我也不愿意 。”
麦克阿瑟_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着装特色
1、玉米芯烟斗
2、雷朋黑色墨镜
3、卡其布素色军装
4、卡里玛军用皮靴/拉菲尔皮鞋
麦克阿瑟_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演讲原文
国会告别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Farewell Address to Congress
麦克阿瑟将军:向国会告别演说
delivered 19 April 1951
1951年4月19日
Mr. President, Mr. Speaker, and Distinguished Members of the Congress:
主席先生,议长先生和尊敬的国会议员:
I stand on this rostrum with a sense of deep humility and great pride -- humility in the wake of those great American architects of our history who have stood here before me; pride in the reflection that this forum of legislative debate represents human liberty in the purest form yet devised. Here are centered the hopes and aspirations and faith of the entire human race. I do not stand here as advocate for any partisan cause, for the issues are fundamental and reach quite beyond the realm of partisan consideration. They must be resolved on the highest plane of national interest if our course is to prove sound and our future protected. I trust, therefore, that you will do me the justice of receiving that which I have to say as solely expressing the considered viewpoint of a fellow American.
我站在主席台前,感到深深的惶恐和无比的骄傲。惶恐的是在我之前已经有很多美国历史的伟大建筑师们站到了这里给我的压力;骄傲的是这个立法辩论的圣地代表的人类创造的最纯的自由的彰显。整个人类的信仰、热望和希望都汇集于此。我不想作为任何党派事业的倡导站在这里,因为这些问题举足轻重、意义深远非政党考虑所能涵盖。如果我们的事业要保持健全,我们的未来要有保证,那么这些问题必须在国家利益的高度解决。因此,我希望你们能公正地接受我作为一个美国公民提出的肺腑之言。
I address you with neither rancor nor bitterness in the fading twilight of life, with but one purpose in mind: to serve my country. The issues are global and so interlocked that to consider the problems of one sector, oblivious to those of another, is but to court disaster for the whole. While Asia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the Gateway to Europe, it is no less true that Europe is the Gateway to Asia, and the broad influence of the one cannot fail to have its impact upon the other. There are those who claim our strength is inadequate to protect on both fronts, that we cannot divide our effort. I can think of no greater expression of defeatism. If a potential enemy can divide his strength on two fronts, it is for us to counter his effort. The Communist threat is a global one. Its successful advance in one sector threatens the destruction of every other sector. You can not appease or otherwise surrender to communism in Asia without simultaneously undermining our efforts to halt its advance in Europe.
我的讲话里既没有因烈士暮年而充满积怨,也没有尖酸刻薄,有的是一颗赤胆忠心:报效国家。这些问题是全球性的,如此错综复杂,以至于考虑一个领域的各种问题,明显地对其它领域的问题,是不折不扣的引火烧身。当亚洲被公认为欧洲的门口时,欧洲同样被认为是亚洲的门口,对一方的广泛影响,不可能不是对另一方的影响。一些人声称我们的实力不足以应对两条战线,我们要反击这种观点。共产主义的威胁是全球性的。它在一个领域的成功有摧毁其它任何领域的威胁。你无法在亚洲讨好或投降共产主义而不动摇在欧洲阻止共产主义的努力。
Beyond pointing out these general truisms, I shall confine my discussion to the general areas of Asia. Before one may objectively assess the situation now existing there, he must comprehend something of Asia's past and the revolutionary changes which have marked her course up to the present. Long exploited by the so-called colonial powers, with little opportunity to achieve any degree of social justice, individual dignity, or a higher standard of life such as guided our own noble administr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the peoples of Asia found their opportunity in the war just past to throw off the shackles of colonialism and now see the dawn of new opportunity, a heretofore unfelt dignity, and the self-respect of political freedom.
菲律宾战场的麦克阿瑟
除了指出这些不言自明的事,我想把讨论局限于亚洲。任何人在有意研究那里目前的局面之前,他应该深刻了解亚洲的过去和她走向当今的进程在里程碑式的革命性变革。长期受到所谓的殖民主义国家的剥削,几乎没有获得任何程度的社会公正和个人尊严或高生活水平的机会,这些是我们在菲律宾的高尚管理的指南,亚洲各国人民发现他们打破殖民主义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