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方索.卡隆 地心引力[2013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电影] 地心引力[2013年阿方索・

《地心引力》由阿方索?卡隆执导,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主演。剧本由导演阿方索?卡隆与儿子乔纳斯?卡隆共同撰写。影片于2014年3月3日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以及最佳配乐奖七项大奖。影片讲述了一个在探索者号航天飞机上的两名男宇航员和一个女宇航员出舱进行哈勃望远镜维修时,遭遇太空碎片袭击导致飞船发生严重事故后在太空中发生的故事。由于其他同行全部丧生,所以这部在太空领域内的“密闭空间”式电影人物极少,影片后半部分几乎只有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女主角一人,她将面对的是残酷的宇宙环境的人类内心中无限的孤独和恐惧。

地心引力_地心引力[2013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电影] -剧情简介


地心引力在美国太空站,一个男宇航员麦特・科沃斯基和女同事瑞安・斯通出舱修复望远镜时,一阵陨石雨击中俄罗斯的卫星,连锁产生的碎片疾驰在同步轨道上,与航天飞机发生了猛烈撞击,除了出舱的两人,其他航天员全部丧命。之后,漂浮在外、毫无凭借力的两名航天员想方设法地回到空间站,他们遭遇了重重险情,麦特为了瑞安自我牺牲,让瑞安登上了已经空无一人的的国际空间站,并凭此再借力靠近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期间的各种故障让瑞安近乎绝望,但凭借着濒死前看到麦特的幻象,她振作起来,找到方法登上了中国天宫空间站,并最终驾驶神舟飞船返回地球。

地心引力_地心引力[2013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电影] -演职员表

职员表


地心引力出品人: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制作人:大卫・海曼/DavidHeyman
导演:阿方索・卡隆/AlfonsoCuarón
副导演(助理):TobyHefferman;LeonardoCorbucci;EdwardBrett
编剧:阿方索・卡隆/AlfonsoCuarón;乔纳斯・卡隆/JonásCuarón
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EmmanuelLubezki
配乐:史蒂文・普莱斯/StevenPrice
剪辑:MarkSanger

地心引力选角导演:RichardHicks,DavidRubin
艺术指导:AndyNicholson
美术设计:MarkScruton
服装设计:JanyFischer
视觉特效:MattKasmir;RichardMcBride
布景师:RosieGoodwin
发行: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演员表

Dr.RyanStone--SandraBullock(桑德拉・布洛克)饰演宇航员
MattKowalsky--GeorgeClooney(乔治・克鲁尼)饰演资深宇航专家
RussianSpaceStation--CaptainBasherSavage(巴舍・萨维奇)
MissionControl--EdHarris
ExplorerCaptain--AmyWarren

阿方索.卡隆 地心引力[2013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电影] 地心引力[2013年阿方索・

地心引力_地心引力[2013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电影] -音乐原声

作者:Steven Price;发行时间:2013年9月17日

《地心引力》原声曲目Above EarthParachuteDebrisIn the BlindThe VoidAurora BorealisAtlantisAningaaqDon't Let GoSoyuzAirlockTiangongISSShenzouFireGravity

地心引力_地心引力[2013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电影] -幕后花絮

在桑德拉・布洛克之前,安吉丽娜・朱莉、娜塔莉・波特曼、蕾切尔・薇姿、凯瑞・穆里根、玛丽昂・歌迪亚、斯嘉丽・约翰逊都曾是考虑过出演本片。
《地心引力》于2013年8月28日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举行首映,这也是该电影节历史上首部被选开幕片的3D影片。
影片编导卡隆父子自从2006年《人类之子》之后就开始筹备本片,而男主角的最初人选为小罗伯特・唐尼。
片中,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宇航员Ryan最后登上中国的天宫一号未来版,并最终返回地球。
影片彩蛋《安因冈》由阿方索・卡隆的儿子乔纳斯・卡隆(JonásCuarón)打造,时长七分钟。该短片彩蛋展现了灾难发生后,桑德拉・布洛克在飞船里向这位名叫Aningaaq的渔夫求救时的对话。这部短片曾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作为《地心引力》首映的彩蛋播出过,但却没有加到公映版本中。片方华纳决定让该片角逐奥斯卡最佳短片奖。
《地心引力》只有空间站内部的大部分戏份是在搭建的布景中拍摄,而本片中带来逼真感受的外太空其实都是CG的功劳,所有的太空镜头都是CG制作的。
片中的每一个镜头画面都是基于现实。特效总监透露,除了中国的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由于很多内容尚未公布,大部分都是靠想象之外,电影里的其他太空站和卫星等都经过了精准的建模。

地心引力_地心引力[2013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电影] -获奖记录

类别年份名称奖项接收方结果电影奖2014金球奖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获奖[9]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影片提名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获奖
最佳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提名最佳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获奖最佳剪辑Joe Walker最佳视觉效果影片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艺术指导提名最佳配乐获奖人民选择奖最受欢迎电影人乔治・克鲁尼,桑德拉・布洛克提名最受欢迎剧情类电影影片提名2015人民选择奖最受欢迎剧情片
获奖2013电影艺术奖最佳配乐Warner Bros提名电影节2014棕榈泉国际电影节沙漠棕榈成就奖桑德拉・布洛克获奖2013好莱坞电影节年度女演员桑德拉・布洛克获奖2013威尼斯影节数位未来电影影展奖阿方索・卡隆获奖协会2013美国电影学会年度十佳电影影片获奖2014美国视觉效果协会最佳特效电影视觉效果影片获奖最佳真人影片CG背景最佳虚拟摄影最佳模型最佳真人影片模拟动画效果最佳视觉效果合成2013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
影片获奖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最佳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最佳剪辑阿方索・卡隆、Mark Sanger2013纽约在线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获奖最佳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2013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获奖2013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创新电影奖影片获奖年度十佳电影影片杂志2013《时代》年度十佳年度十佳电影影片获奖2013《电影手册》年度十佳年度十佳电影影片获奖2013《娱乐周刊》年度娱乐人物年度娱乐人物桑德拉・布洛克获奖

地心引力_地心引力[2013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电影]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影片剧本由导演阿方索・卡隆与儿子霍纳斯合写,由阿方索・卡隆的老搭档、《哈利・波特》系列制片人大卫・黑曼和传奇影业共同为华纳兄弟公司制作,其主题和意义是对“不可能”的反抗。影片中卡隆需要把难以想象的场面具体呈现出来,超越“这一套我们都见过”的观众预期。
然而这还不是他所面对的最大挑战。经过50多年之后,太空旅行已经有些黯然失色,部分原因或许是电影让我们见怪不怪。已经很久没有什么导演能唤起《2001・太空漫游》给人带来的敬畏,抑或《异形》所带来的恐怖,又或者重新抓住人们对外太空旅行莫名的好奇。这部在太空领域内的“密闭空间”式电影人物极少,几乎只有这两位主演,他们将一同面对宇宙的无垠和人类的孤独――这也意味着男女主角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的演技将面临很大的考验。
导演阿方索・卡隆说:“为了尽可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我查询了很多宇航员的资料,并与之做交流,获取了不少信息。女主角的独角戏难度很大,所以我更关注细节,关注她每一个呼吸节奏。对于特效而言,电影最大的挑战是表现失重的状态,并将其呈现给观众,除了让演员尽可能忘记重力的感觉,我们也用了很多CG动画技术,使之合成更真实。”

视觉效果

影片的60%都将采用CG技术进行制作,并将有一个长达20分钟的片头开场,使用电脑特效的程度堪比《阿凡达》。整部电影中与真实生活有关系的只有桑德拉・布洛克以及乔治・克鲁尼的脸。导演阿方索・卡隆在宣传影片的过程中反复提到,在影片的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之一就是以创作动画片为灵感,让电影向动画片看齐。剧组花了两年半的时间确定灯光,拍摄角度以及动画人物如何有效视觉化,最后才确定举行演员试镜。“我相信每一年我们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动画技术被采用在电影里,”负责奥斯卡短片及动画长片单元的比尔・克罗伊尔表示。

地心引力_地心引力[2013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电影] -影片评价

《综艺》:虽然影片更加写实、更加没有幻想的成分,但是这部电影和之前的3D以及特效大片,如《少年派》等并没什么实质上的不同。仰仗于最新的数码技术,《地心引力》提供了一种梦境般的感受。这是一部给人白热化感受的影片。无论是影评人还是观众,都会被这部电影启发。
《好莱坞报道者》:《地心引力》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科幻片,它充满着张力和令人惊喜的桥段,阿方索・卡隆打造了一部最具现实感和美丽的太空电影。没有外星人,星际空间的大战,也没有反乌托邦情节的设置,只有一个男人和女人在最不利的环境下,应对所面临的问题,但这却构成了十分紧凑的90分钟。
《纽约邮报》:《地心引力》以一种壮观无比的方式描绘了外太空,具有跟《2001:太空漫游》同等的开创性。
《洛杉矶时报》:言语无法描述这部太空歌剧惊人的视觉呈现,其效果只能在电影院里用3D才能完全捕捉。
ThePlaylist《地心引力》基本上是你能在影院里获得的最佳体验了,它是技术奇迹,更是一部有灵魂的大片。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我觉得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太空题材的影片。这种电影,我很久没有看到了。阿方索和布洛克联手送上了一部讲述在零重力空间内一个女人为自己的生命而抗争的故事。这个故事毫无做作的痕迹。
吉尔莫・德尔・托罗:最具设计感、最优雅、最有力量的科幻电影。
《凤凰网》:《地心引力》中,导演一直保持有条不紊的节奏,丝毫没有拖泥带水,每一次转折都具备逻辑性,总能在最绝望的时刻吊起观众的胃口。相对于叙事的简洁,该片的视觉呈现却非常复杂。与不少经典的科幻之作一样,《地心引力》在讲述单一事件的同时隐藏着博大的人类命题。该片选在世外之处回溯生命的伊始,展现生命的状态,“失重”成为离开俗世、回归原始的一种表现方式,并从宇宙的角度反观地球这个人类生存的地方,以宏观的角度令人思索人类的存在价值。连接太空站的绳索,如同连接母体的脐带,宇航员一次次想抓住绳索,又一次次被迫切断绳索,也象征着一次次的生命之始。如导演所言,电影表达的是关于“重生”的两重意义,一个是困境的重生,宇航员在困境中要与己抵抗,如果输给自己,就会选择放弃和死亡,但最终掌握命运的还是自己;另一个是死后的重生,一方面Matt看似牺牲了,但实际上在关键时刻唤醒了濒死的Ryan,在Ryan的心中以另一种方式重生,另一方面,Ryan借着救生舱成功落到海中,最后海水进入舱内,出现很多气泡,是比喻人类的一种进化,因为人类最初本就是从水里的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的,影片的结尾,Ryan从海中缓缓爬到陆地,适应了一下,最终爬起来直立行走,整个过程如同人类进化、生命演变的缩影。

地心引力_地心引力[2013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电影] -电影评价

《地心引力》不仅仅是太空科幻剧情片的一座里程碑,更是一次对影视技术的强力助推,无论是在拍摄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由LED灯所组成的巨大灯箱,还是专门为本片量身定制的“拥有七轴自由轴向,可追踪拍摄长达10.8公尺,每秒移动速度4公尺以及静止距离可到0.08mm精准”由IRIS系统操纵的动态摄影器材Bot&Dolly,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卓尔不群。更不用说CG与真人表演无瑕疵结合,完胜真3D的视觉效果,繁复的灯光处理……

作为一个外行,光想一想就已经不堪重负,更何况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出来,更更何况每一个镜头都这样完美?
如果说昆汀,大卫・芬奇,贾木许的摄影剪辑是鬼斧神工,华丽得亮瞎双眼,那么《地心引力》则是朴实无华到了极致,物极必反产生了一种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形容的无瑕疵的哲学旷远神性的美。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说电影的长镜头。长镜头的美源于真实与现实,描摹的是状态,对应的是现实,感觉是爬坡式的连续递增,是加法;短镜头的美源于浓缩与抽象了的现实,源于虚构的真实,描摹的是瞬间件,对应的是戏剧性,感觉阶梯式的盘旋上升,是乘法,是蒙太奇。
地心引力一开场由大全景展开,用了13分钟完整的长镜头(实质拍摄了17分钟)展现太空的美景与零地心引力失重下人们的行动状态,一切都那么的其妙。
在此处,长镜头最大限度给予了观众真实感,将失重的状态与感觉,而不是失重的事实本身展现在观众面前,无论在时间上与空间上都是一致的同步的,这是蒙太奇手法不具备的优势。
而就算用了长镜头,不同的导演,不同的镜头调度也会产生极大的视觉差别,而从本片长镜头的内部调度来讲,可以说堪称完美,是摄影专业的顶级教科书,最好的范本,没有之一。什么?《2001太空漫游》?别傻了,我告诉你库布里克是可以学的,你信吗?
长镜头的关键问题不在于“长”,而在于镜头内部的调度,这几乎涉及到摄影,灯光,演员,声音,道具等你能想到的方方面面。到底是用固定长镜头还是动态的长镜头,镜头移动时是否会设计升降变化,演员什么时候入镜出镜,什么信息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做到最大化地增强长镜头的信息含量,同时又要将想表达的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观众,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不至于跑偏?
为了配合太空静谧唯美的环境,打造暴风雨前的宁静,营造温馨有趣的气氛,开篇的长镜头是缓慢的移动镜头,如果不是特别注意,你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的。为了展现失重状态,空间站成员的在此状态下的活动,景别多用远景,全景,中景,偶用近景及特写。可如何能让景别变化的跳跃感减少到零,让观众感受不到?导演用了一种看似简单也最需要经验的方法,摇镜头,根据近大远小的变化,轻松便将景别不断调整,可这就存在一个角度的问题,如何最大化的丰富景别,演员之间怎样的构图最好看,就算这些解决了,也要考虑摄影师技巧,相信我,永远不要低估一个蹩脚的摄影师破坏力。
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开始拧螺丝的桥段,那一段及其前后景别及镜头的变化当真极其丰富,行云流水且不留痕迹。没看的请注意,看过的话出蓝光的时候可以重新看看,因为往往只有像我这种双重人格,精神分裂的双子座2B文艺青年才会在看电影时来回掰扯景别。如果恰好你也如此,请与我握爪。有句话咋说来着:你好,原来你也是神经病啊!
主客观镜头转换
简单说了一下长镜头,接着想说一下主客观镜头转换的问题。第一次遭受碎片袭击后,女主角先是跟随航天器的白色摇臂旋转,而后被甩了出去,在空中翻转,与此同时,氧气越来越少。在这部分,出现了一次主客观镜头转换,在我看来很巧妙,事实上,之后很多次主客观镜头运用得极好,更直接,但相对来讲,这段可复制可模仿性更强,分析下权当做笔记了。
一开始是由全景到远景,女主角在空中旋转离我们越来越远,而后又越来越近,由远景到全景。旋转着旋转着,女主角的呼吸开始急促,而后女主角不再旋转,她周围的背景开始旋转。这表面是把注意力由相对运动的一方转向另一方,实质是将参照物偷换成了女主角,为视点转换做铺垫。接着镜头一点点推进,中景变成近景,由近景变成特写再到大特写,镜头突破了太空服的头盔,而后由头盔里转换成女主角的主观视觉,通过主观视觉感受旋转,这一次不是我们看着她翻转,更像是我们在跟着她一起旋转,而后动接动,旋转接旋转,又返回了客观镜头,完成了一次循环。
3D,视觉?感觉!!
本片不同于传统特效大片单纯视觉冲击,还无形中将3D观影体验由视觉上升到感觉。这不仅仅取决于上面提到的长镜头运用,还有一个是静与动的平衡。
平静美好的太空和碎片袭击时的危险就是本片的静与动。
众所周知,动作和奇幻类题材是非常适合做成3D的,前者在于动态的类似爆炸、爆破等具有破坏的冲击力,后者在于画面美感及色彩。举例的话就是《环太平洋》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分别是动与静的代表。
而本部电影的特点在于涵盖了极端的静与极端的动,而偏偏静的部分没有停留在画面层面,动的部分也没有停留在视觉冲击,而是努力找到一种平衡并加以升华。
电影有一段是马特救了瑞恩,两个人试图停留在俄罗斯的联盟号上,因为燃料不足,两人从上向下俯冲,可是都没有抓住,最后瑞恩的脚被电线套住,而绳子的另一端是马特,这绳子成了求生的全部希望。
这一段其实和之前的碎片袭击是很不一样的,不是纯粹的视觉冲击,而是充分调动了观众内心的恐惧,试想如果只看画面,其实并没有什么吓人担心的,或者应该说非常无趣。但在这种担忧下,绳子的每次颤动都显得奇妙无比,不是视觉给感觉加分,而是感觉无形中给视觉加了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充分调动了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及参与度,却使其不自知。
“定时炸弹”的成功运用
除了镜头外,电影在剧作上有一个特别杰出的地方值得学习,就是“定时炸弹”的成功运用,所谓“定时炸弹”有两个关键词――时间及破坏力。定时炸弹是上帝的黑手,是电影中经常存在的外部推动力,它给主角一个强大的压力,迫使他们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并往往带着在一个后缀――“否则就……”
《飓风营救》中,布莱恩只有96小时内救出女儿,否则女儿就会沦为妓女,被卖到他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的地方。《危情三日》中,约翰必须在72小时内解救劳拉,否则劳拉将背负莫须有的罪名入狱。很多警匪,枪战片中经常有定时炸弹,如果多少秒内不拆除,不逃离就会死去。
本片也有,而且大大小小的定时炸弹贯穿始终。
首先就是不断减少的氧气,如果不在氧气没之前到底空间站就会死去。其次是90分钟一次的碎片袭击,如果不按时躲开,会有生命危险。之后瑞恩上了俄罗斯的联盟号,联盟号起火,仍旧存在定时炸弹――必须在几分钟之内将救生船分离。而后到了中国的空间站,再次遭遇袭击,必须利用天宫逃生,必须分钟内迅速操作全中文界面。众多定时炸弹撕扯着观众的神经,让你一刻不得停歇。因为题材所限,很难像伦理片、警匪片设计复杂的人物间矛盾,于是外部助推力成了本片的重要动力。
人物设计
单从单个人物的设计来说,电影的男女主角都很单薄,比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不够深刻,人物关系渲染的强度深度也不够,均为蜻蜓点水。可是又反问自己,果真弄成经典好莱坞类型片的人物模式是否真的会变好,还是适得其反,喧宾夺主让电影窜了味道。仔细思考下,配比还是对的,只是人物部分配料应该重一些。女主角瑞恩丧女的故事难免俗套,其实是可以有更好的方法的。
但其实这并非最吸引我的地方,我觉得男女主角人物的隐喻关系非常有趣。瑞恩的思维是微观的,她渴望安静,她来太空是为了逃避丧女的痛苦,出发点源自自身。而马特相反,思维是宏观的,他爱太空美丽的景色,他欣赏壮丽的一切,这是对宇宙的热爱,直到死去的时候,不忘赞美眼前的景象。
此外,瑞恩更接近人,她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隐藏着内心的伤感。而马特正相反,他更接近神――他不仅无所不知,几次救了瑞恩,更拯救了瑞恩的灵魂,尤其是他具有伟大的牺牲精神。
那段仿似梦境与幻想的片段当真令人动容。
浮华的大片总是需要让你对细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会陷入吐槽的怪圈,可是这部电影在细节处都让你觉得感人至深。
电影最后,女主角双手抓着湿湿的沙子,站起来,迈起步子,我感觉心中一团火在烧,突然觉得充满力量,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清醒。
看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技术吐槽,简单来说,我觉得无聊透顶,而至今听到的各种褒奖,没有一句让我觉得浮夸。还是那句话,我们正书写历史,历史由我们创造。
感谢《地心引力》给我带来的力量,让我又多了一次触摸自己灵魂的机会,让我觉得冬夜里吹的是和煦的暖风,让我觉得与我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都是天使,让我从此不再因为寂寞仰望天空,而是笑靥如花。
照例PS
建议观看导演的其他片子,尤其是《人类之子》,长镜头啊,长镜头。
我深深迷恋上了本片的摄影师。
对乔治・克鲁尼的那句玩笑,我的回答是,从我第一天认识你,就觉得你很帅。
王小叶儿|迷影人。慢热。疏离。敏感。浮夸。妄想症。|2014-07-3018:4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50103/103115.html

更多阅读

《守护精灵》第二部之四十九索卡的烦恼 宠物小精灵第二部国语

索卡的烦恼黑暗之国 城堡里第十一楼窗边,索卡正在非常烦躁的抓着头发:“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自从跟海灵儿正面打过一次仗后,他眼前就一直会浮现出海灵儿美丽的身影,不知道为什么,他一天到晚脑海里都在想海灵儿。因此,他决定,去外面走走,

地心引力 2013 电影 《地心引力》不只是一场视觉奇观

     50年前,雅克·里维特曾在《电影手册》中预言:导演们将会学到如何在某些时候占领银幕的整个平面,用他们的激情来调度这个平面,玩一出既封闭又无限的游戏。  50年后,好莱坞工业正在用其孤注一掷的发明——CGI(电脑生成图像)技术,

卡耐基梅隆 天弘业绩增速居首 纽银梅隆三年连亏

     首批基金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炉  多家控股、参股基金公司的上市公司近日披露2013年半年报,揭开基金公司上半年经营状况的面纱。  几家欢喜几家愁。部分基金公司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实现了收入与利润的双增长,也有公司收入减

2016年上半年重卡销量 2012年上半年重卡企业市场份额简析

     今年上半年重卡市场依旧持续低迷 销量下滑逾三成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我国重卡(包括整车、非完整车辆和半挂牵引车)市场延续了去年的下滑趋势,销量同比下滑31.6%至37.16万辆,与2011年整年(下滑13.4%)相比,降

卡莉6年CEO生涯论得失:管理方式太霸道

  2月9日,中国人的大年初一,卡莉突然下课,一向以铁腕形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的她以如此仓促和被动的方式为其在惠普的6年CEO职业生涯谢幕实在是出乎了许多人的预料。  三件大事论成败  在卡莉出任惠普总裁

声明:《阿方索.卡隆 地心引力[2013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电影] 地心引力[2013年阿方索・》为网友做人要淡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