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舟女朋友是个聋哑人 舟舟近况

舟舟近况

天才指挥家舟舟:曾一年演出168场 现在不足10场

舟舟,原名胡一舟。

先天愚型儿、天才指挥家,是他为人所熟知的两个标签,也是他身上矛盾又特殊的地方。

1997年,一部纪录片《舟舟的世界》改变了这个智障少年的命运。他无师自通的指挥透过镜头和表演征服了观众,也在媒体的争相报道中成为人气骤升的明星。

随后,舟舟受邀参加残联在京举行的新春晚会,成为中国残联艺术团的重量级演员之一。他和包括施瓦辛格、刘德华等一线演员同台表演,还受到了前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妹妹的邀约。

关于对舟舟的苦心培养,父母的伟大付出等故事紧随其后见诸报端。

“音乐的精灵”――有人这样赞美着这位“年轻的指挥家”,还有人说他是“真、善、美”的体现,是人们眼中的励志人物。

可这只是故事最辉煌的一面。

时隔数年,舟舟还是舟舟,但他已不像从前一样声名大噪。一切归于平静后,《法制晚报》记者在大兴一个民营的艺术团里,再次见到了舟舟和他的父亲胡厚培。

如今,在胡厚培眼里,儿子已被人遗忘。

从大兴西红门公交车站出发,一路向南,穿过数条狭窄的胡同,拐几个弯,记者才在福伟路5条9号找到了舟舟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心灵之声艺术团。

这是一个残疾人艺术团,收留了包括盲人、肢残者、聋哑人等40余人,舟舟是里面唯一的智残人。现在,这里是舟舟的排练场所,也是他生活的地方。

一眨眼,当年的“年轻指挥家”舟舟已经36岁。

“时光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他的容貌,却没有改变他孩子一样的心智和对舞台的热爱。”

副团长孔令珍说,“以前我们都是在电视上看他表演,觉得他是个奇迹。如今看到他本人,感觉他也是一个会哭会笑的普通人。”

平日里,周围任何人的不文明行为都会被舟舟及时制止,生活中的他更像是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礼貌懂事又情感丰富。

前不久,心灵艺术团去山东戒毒所表演,舟舟看到戒毒者痛苦的模样,便忍不住大哭起来,并跑到管教跟前说“你让他们出去吧!”

每天早上不到7点,生活在心灵之声艺术团的舟舟便起床吃饭,准备排练。他没有固定安排的学习和排练,但生活却像孩子一样规律。

对于为什么不留在武汉老家,胡厚培说:“舟舟离不开表演和舞台,在家待不住。”

一年前,胡厚培将在家心情苦闷的儿子托付给这个艺术团的团长,平日在这里生活、排练,只有外出表演的时候,胡厚培才会从武汉赶到北京,陪儿子一同去。

在父子俩分离的日子里,舟舟几乎每天都会打电话给胡厚培。“我很想你,爸爸”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会将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详细地说给胡厚培听,有开心的,也有不开心的。

“虽然想念,但他不愿意回家。”胡厚培说,舟舟已经不像小时候,在家里听听音乐、摆弄CD也能待上一整天,他需要朋友,需要艺术的氛围,只有拿起手中那根指挥棒的时候,他才会高兴。

落差震惊全国一年演出168场

胡厚培至今仍忘不了三十年前第一次见舟舟指挥时的情景,那时的舟舟只有六岁。“在武汉交响乐团的一次排练休息中,乐手们和舟舟开玩笑,问他想不想指挥,舟舟说‘想’便爬上指挥台,举起了指挥棒。”

胡厚培那时还是乐团的低音提琴手,他很意外,面对一群乐手,舟舟煞有介事地敲了敲谱台:“预备,开始!”他模仿着老指挥家的动作,甚至用左手推眼镜架看谱的动作都学得惟妙惟肖,乐手们也纷纷随着他的指挥棒演奏起来。

舟舟很有范儿,指挥完毕后,他还转过身认真地鞠了一躬。

“这也许就是他指挥生涯的开始。”胡厚培说,他无法刻意培养舟舟,但他发现舟舟喜欢音乐,只有拿起指挥棒的时候他才会特别开心。

而这种喜欢持续了几十年,直至今日。对于舟舟曾经的红极一时,胡厚培回忆起来仍然觉得是个奇迹。“我记得当时《美国之音》评价他,说从舟舟身上,看到了中国残疾人生存状态的改善。”

胡厚培说当初没想过要出多大名,可是不知不觉中,就陪舟舟走过全国大多数省市进行了演出,最多的时候一年演出达168场。“那时候他每天的生活都在音乐和演出中度过,非常充实。”

倍感失落现演出不足10场

2006年,舟舟的妈妈去世,对舟舟打击很大。每逢有人在舟舟面前提起妈妈,他都会掉眼泪。

也是从那年起,舟舟的名气渐不如前。“舟舟后来签约的单位都是冲着他的名声,并不是真的做音乐,所以合作不久就分道扬镳了。”此时的胡厚培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儿子唯一的乐趣。

随后他还自己出钱为舟舟组建乐队,但这个乐队在2010年后也因为运营困难解散了。

没有了乐队,就如同没有了自己的阵地。

从2010年开始,舟舟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留在家里,偶尔有演出的时候才能踏上舞台。

“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对他来说就是演出少了。”胡厚培说,无事在家的舟舟总会成天耷拉着脑袋,提不起精神。“能看得出,他有失落感。”

而今,舟舟从每年上百场的演出,已经减少到不足十场。尽管在胡厚培眼里,“舟舟还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但对于眼前,他也很清楚,“舟舟多少被人遗忘了。”

历程有了演出婉拒残联补助

胡厚培说不清楚,舟舟究竟是如何从辉煌渐渐走向沉寂的,但从这些年的经历中似乎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据了解,中国目前有智力残疾人568万,约占总人口的1%-1.3%。国家从1999年起就出台了相应政策:0-6岁有早期康复救助,学龄段的去学校完成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区还会学习一技之长。中残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残疾人每个阶段都有补助,但国家的补助是按照贫困情况定的,且必须要自己申请。”

胡厚培称,武汉残联提出为舟舟补助,但当时他们有演出,条件还可以就拒绝了。后来离开中残联后,只从社区申请了低保。

舟舟曾经是中残联艺术团的重量级演员,中残联艺术团的工作人员说,主要是因为他父亲组织他在外面演出,自己组建了一个乐团,“在2005年离开了艺术团。”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艺术团本身没有乐团,从前舟舟演出都要去当地请乐团来配合指挥,就很麻烦。

“目前中残联有60多名残疾人演员,主要是聋孩子和盲孩子。”工作人员介绍,对音乐有天赋的是20多名盲孩子,而其他40名聋孩子则是由艺术团培养起来的。

“舟舟需要指挥乐团,而盲孩子看不见指挥。因此从艺术团内部组织乐团比较困难。”工作人员的说法也印证了胡厚培之前的考虑:“残联艺术团里没有乐团,舟舟总是无事可干。”

合作失败乐团经营难维持

然而,组建乐团的这条路远没有胡厚培想得容易。2006年,武汉一个演出单位聘请舟舟演出,与他签了一份5年的合同。

“我们和那个单位合作了一年后,由于这个老板不善经营,就将这个活动中心转给了一个做市场运营的人。”胡厚培回忆,这个人在运营期间,拼命降低成本,将原本需要40多人的乐队减少到只有28人,我不愿意让舟舟成为别人挣钱的工具,2008年就和他们分道扬镳了。

这场合作并不愉快。

对此,当年与舟舟合作的李华山向记者坦言,当年的合作的确是不欢而散,但他也有诸多无奈。

“我们当时是根据市场的规律办事,但资金承受不了,我们只能减少人员。”李华山说,像四五十人大乐队的这种演出,是演一场亏一场的,因为现在没有大企业赞助,也没有政府资金的情况下,都是靠市场卖票的。“和舟舟合作的那一年,我们几乎没有挣钱。当时做这件事的初衷也是同情舟舟是个残疾人,想做点好事。”

对于后来胡厚培自己组建的乐团没能经营下去,李华山也认为“他是个做音乐的人,完全没有市场经营的能力。而在没有政府财政拨款的情况下,自己想组织一个乐团,根本是养不起的,成本非常高。”

为了让舟舟继续实现演出梦,胡厚培自己出钱帮舟舟组建了一支52人的乐队。“之前舟舟表演挣的大部分钱都投进了这支乐队,乐队里50多人就靠着舟舟的名气养活。”胡厚培说,在运行了两年后,这支乐队也因资金问题解散了。

困境受条件所限只能隔空指挥

“在舟舟的世界里,这个社会是如何运行的,他不会明白。他只是单纯地从演出的多少,来体会自己的变化。”胡厚培说,所以他愿意到这个艺术团生活,却不愿意回家。“他离不开舞台,离不开指挥。”

采访期间,舟舟坐在一旁很少说话,他总是坐一会儿就起身走出房间,眼神游离,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当团长说请他为大家表演一段时,舟舟立刻有了精神。他大步走在前面,在排练厅门口时突然停住,随后慢慢弯腰,右手轻轻抬起,做了一个“请”的动作,邀请记者进入排练厅。

一进排练厅,他率先跑到放音乐的老师身旁,大声地告诉他:“你看,我爸爸来了!”直到确认老师看到父亲胡厚培,他才走开,坐在一旁,看其他舞者表演。

轮到舟舟表演,他立刻脱掉外套,拿起指挥棒,站在了排练场的中间。

由于艺术团条件所限,没有乐队与舟舟配合,他只能听着音乐进行指挥练习。然而随着音乐声起,舟舟立刻舞动起手中的指挥棒,全情地投入其中。

音乐节奏从缓到急,曲子如何进入,中间怎么发展,如何转换,各个声部怎么交替,最后怎么结束,舟舟都有自己的感觉,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他的身体里就像住着一个音乐精灵,只要拿起指挥棒站在舞台上,就会完全变成另一个人。”孔令珍说,他每次看到舞台上的舟舟都无法与生活中的他相对应,“动作潇洒,完全看不出是残疾人”。

自从来到这个艺术团,舟舟和许多聋哑孩子成了朋友,他不仅指挥,还喜欢上唱歌跳舞,他和伙伴们在排练期间还练起了《小苹果》的舞蹈,舟舟站在一群伙伴中间,左扭右扭。“只要站在舞台上他就高兴。”胡厚培说。

只是,现在的舟舟没有乐队,他只能指挥练习,艺术团的残疾演员就是他唯一的观众。

“其实这样的表演,舟舟以前是不愿意做的。”胡厚培轻叹一声,他说这是不严肃的表演,真正在舞台上的表演都是非常严肃的,必须要有乐队一起配合。“现在实在是条件所限。”

指挥更专业但病患在增多

虽然舟舟的名气渐不如前,但他的指挥能力,在胡厚培眼里“甚至可以接近于那些专业的指挥家”。

“从前他拍纪录片的时候,还不太会数拍子,但现在不同,他的手势和动作非常潇洒。”胡厚培说,也许在很多内行人看来,舟舟还是一个异类,毕竟他没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但是和他接触过的乐团,都很喜欢他。”

事实上,从舟舟渐渐沉寂开始,胡厚培就有着各种担心:“我今年已经73岁了,不知道还能陪他多久。”而舟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不时会发出许多危险的信号。

“他毕竟是基因有缺陷的人,身体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胡厚培说,舟舟现在患有滑膜炎以及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的时候连走道都困难。

“2013年,舟舟去大连演出两场,由于滑膜炎发作,在武汉就不行了,后来只能背上火车。当地医院治不了,只好坐在舞台上完成了表演。”胡厚培说,舟舟即使腿站不起来,也依然要完成表演。庆幸的是,观众对他坐着指挥也能够接受。

未来离不开舞台希望能有乐团和观众

现在对于这位父亲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给儿子的未来做一个好的安排。“但这不是我一个人所能解决的。”

“我希望能给他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最佳的选择是能有一个乐团,让他待在一个自己喜欢的环境里。”胡厚培也常常做最坏的打算,就是让舟舟的妹妹以后来照顾他。“但是那样舟舟可能不会开心。”

对于很多人建议给舟舟找一个女朋友的想法,胡厚培一口否决:“我也是有女儿的人,是我也不会想把女儿嫁给一个智力有残缺的人,即使勉强成了,结果也未必好。”

现在,胡厚培还是会带舟舟尽可能多地出去演出,希望能有好的机会和一些单位或者乐团合作,为舟舟以后的生活打算。

曾经有人质疑:胡厚培整日带着舟舟到处巡演,是为了捞钱。

胡厚培不以为然:“说实在话,舟舟来到这个世界,能有这样的成就,已经是我没有想到的。”他笑着说,我不是一个爱钱的人,但我知道舟舟离不开舞台、乐团和观众。“我只希望我儿子能快乐,一直到他生命结束的那一天。”

胡一舟

别 名舟舟

国 籍中国

出生地武汉

舟舟女朋友是个聋哑人 舟舟近况

出生日期1978年4月1日

舟舟,原名胡一舟,1978年4月1日,出生在中国的武汉,这一天正是愚人节。他是个先天性愚型儿。智力只相当于几岁的小孩子。舟舟从小偏爱指挥,当音乐响起时,舟舟就会拿起指挥棒,挥动短短的手臂,像真正的指挥一样,直到曲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50103/10363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李驰是个挺有意思的人! 政府你挺有意思

原文地址:李驰是个挺有意思的人!作者:冰冻三尺一有人在雪球上问有关李驰的问题?我试着回答一下:@冰冻三尺一:你问一个李驰铁粉关于李驰的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啊?李驰用@释老毛的话说也是骗子,而且是隐藏很深的骗子,似乎被老李深深的伤害过,在雪

阿兰-希勒是个人物 阿兰希勒

希勒是个人物。没怎么看过他踢球,每次看到他都是在BBC穿着西装革履的,在那里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在纽卡最危急的关头,这个江湖大佬挺身而出,但也没有挽救喜鹊,这个“老牌劲旅”降级已经不可避免了。乐观如喜鹊球迷鸡爷,就很嚣张的说:我们

转载 世界是个大市场销售主要面向中国人 出彩中国人玩具销售员

原文地址:世界是个大市场销售主要面向中国人作者:如果把全世界比做一个巨大的市场,那中国(特别是中国内地)人就是最大的顾客群体,各国各地各类商人都把主要的销售目标对准中国人,也就是基本上在做中国人的生意买卖,在打中国人的主意,在考虑中

刘邦的开国大将曾是个“弼马温” 刘邦手下大将

英雄不怕出身低。说起三国,往往要提到夏侯惇兄弟,殊不知他们都是夏侯婴的后人。这个夏侯婴赐爵汝阴侯,当时官拜太仆,也就是刘邦的小车司机,在那时候也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不过如果看看夏侯婴的发迹史,你或许会说,哎这个人也很平常。夏侯

声明:《舟舟女朋友是个聋哑人 舟舟近况》为网友我做不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