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文明建设是指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党的十六大在“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又根据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论断。
三个文明建设是什么_三个文明建设 -简介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就表明,我们已经从“三个文明建设”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展。
三个文明建设是什么_三个文明建设 -推进
[如何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一、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
“三个代表”的首位是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是实现我们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基础,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既为理论创新提供物质基础,也呼唤理论创新的指导。
研究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密切注意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大胆在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功经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多样性和具体性,根据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生产力发展宏微观战略。特别是要探索中国共产党究竟应该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使党能够通过一个科学的机制在把握生产力先进性的过程中当好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面临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在“5・31”讲话中又指出,纵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在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对我们国家现在所处历史时期以及党的历史使命的准确把握。在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前两步的基础上朝第三步宏伟目标迈进,由此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变化、最大的国情,我们制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此为出发点。
探索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新思路。抓住历史赋予我们的战略机遇期,关键还在于能不能根据新形势的新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在宏观目标方面,要集中力量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在经济体制方面,要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发展战略方面,要继续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对外开放方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
江泽民同志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的新概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思想。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权力运行方式的创新,是高度的社会政治文明的标志。但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所限,依法治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理论界探讨,如如何加强立法的科学性,如何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如何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何加强依法行政,如何培育法律自觉意识,等等。只有以创新的精神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完善社会的硬约束机制,才能使我国权力运行方式向现代政治文明迈进。
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来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我党执政方式的创新。在提出依法治国战略的同时,江泽民强调发扬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保证。他还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要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制度,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增加党和国家的活力,充分调动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特点进一步发挥出来。他强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江泽民同志所提出来的所有这些问题,涉及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的核心,需要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其解决方法。
重视和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发展,逐步完善。它的发展和完善,要与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相适应。要真正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就需要不断进行体制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的改革,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加强党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进行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
三、在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
探索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当今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使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立足于时代的新发展,积极主动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大胆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坚持从时代发展和世界文明的走向中去拓宽认识的视野和实践的空间,以博大的胸怀吸取人类优秀文明的一切新成果,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综合创新,永葆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含义,也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之所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想方设法,坚守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阵地,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广大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加强建设与管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主动服务于这个中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切实贯彻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加强管理的方针,强化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健全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深刻阐明了科学技术与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联系和内在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认识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紧跟当代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时代潮流,制定并抓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认识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不断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进行文化创新。在论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时,江泽民提出了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关于“文化创新”的思想是“三个代表”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是我们深入全面理解、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观点。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社会经济和政治总是不断发展的,文化也必然随之而不断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创新精神作为自己的灵魂,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要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面临新的实际,要紧紧抓住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