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鸟号(日文:はやぶさ),是日本研制并于2003年5月9日用MV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小行星取样航天器。其探测目标是丝川小行星。它在升空后,即在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的遥控下,沿着外切地球公转轨道、内切丝川小行星公转轨道的预定路线疾驰而去,并于2005年9月初与目标天体交会,最终于9月12日飞抵离丝川小行星20千米的预设位置,成为人造卫星。2010年6月13日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深夜降落澳大利亚。
隼鸟号_隼鸟号 -简介
隼鸟号
隼鸟号(日文:はやぶさ,开发名称为第20号科学卫星MUSES-C)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小行星探测计划。该项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将隼鸟号探测器送往小行星25143(又名“糸川”;Itokawa),采集小行星样本并将采集到的样本送回地球。
隼鸟号原预计于2007年6月返回地球,但由于怀疑探测器的燃料泄漏,延后3年后于2010年6月13日日本时间22时51分返回地球,本体于大气层烧毁,而内含样本的隔热胶囊与本体分离后在澳大利亚内陆着陆。
隼鸟号在宇宙中旅行了七年,穿越了约六十亿公里的路程。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有威胁性的小行星,进行物质搜集的研究,也是第一个把小行星物质带回地球的任务。
隼鸟号是吉尼斯纪录认定的“世界上首架从小行星上带回物质的探测器”。
隼鸟号_隼鸟号 -历程
2003年
隼鸟号
5月9日13:29:25由M-V火箭成功发射至太空,同时正式取名为“隼鸟号”。
9月离子引擎A发生输出不稳定状况,动力改由另外三架引擎联合使用,同时运作时间超过1000小时。
10月末─11月初遭遇观测史上最大太阳闪焰的冲击,虽然发生了太阳电池输出减弱以及内部内存单粒子翻转错误(singleeventupset),所幸不影响任务进行。
2004年
5月19日以极为接近地球的准确轨道进行重力助推成功。
12月9日离子引擎运作时间超过20000小时。
2005年
7月29日第一次捕捉到小行星糸川的模样。
隼鸟号探测器飞经丝川小行星时拍摄的照片
7月31日X轴姿势控制装置故障无法使用,改由化学燃料辅助推进器与剩下两个姿势控制装置联合使用。
11月12日进行降下预演,同时释放出刻有88万人的名字的目标标定球和探测器MINERVA,但皆失败而没有到达糸川小行星上。
11月20日第一次降落,但因为侦测到障碍物而自动停止,之后以每秒10厘米的速度再降落。期间因失去通讯30分钟,当时地面站无法确定是否降落在糸川小行星上。由于降落时着陆终止模式无法解除,采集样本时用来撞起岩石碎片的子弹,因此无法发射。但样品舱可能采集到着陆时,地面扬起的灰尘。
11月26日第二次降落,着地后1秒即离开,地面站显示降落与但采集样本的子弹发射,整个过程正常执行。燃料发生泄漏的现象,在关闭阀门后已停止。
12月9日通讯中断。
2006年
1月23日接收到从隼鸟号传来的无线电讯号。
1月26日确认情况:太阳能电池输出过低、11个锂蓄电池中有四个完全不能使用、燃料也几乎流失。
2007年
1月17日进行样品容器保存至样品舱胶囊作业,隔日确认完成。
4月25日进行返回地球的航程。
2010年
“隼鸟”号探测器的密封舱下降照片
6月13日19:54分离样品舱、22:02进行最后的地球摄影、22:28通信中断、22:30控制室所有指令输入完毕、22:51重返大气层,隼鸟号化为灰烬。
6月14日16:38样品舱回收成功。
6月17日样品舱运回日本相模原,进行开封检查作业。
6月18日取出样品舱内的容器,进行电脑断层扫描(CT)。由于容器为密闭状态,仅能确认没有大于1mm的样本存在(此时不确定内部是否有其他样本)。
6月24日对样本容器(A室)进行开封。
7月6日尝试从样本容器中取出微小样本。
11月16日确认采取的样本为非地球物质,并且发表小行星25143(糸川)形成的方式。
12月7日对样本容器(B室)进行开封。
2011年
1月17日发表日后对样本分析的初步计划。1月22日起在日本兵库县的“SPring-8”研究中心进行初步分析。
隼鸟号_隼鸟号 -动力系统
工作人员正在对“隼鸟号”密封舱进行安全化处理。
重量为510千克、太阳能电池板展后长约5米的隼鸟号探测器是采用离子火箭发动机飞向糸川小行星的。该种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其工质氙从贮箱经过电离室被分解为正、负离子后,带正电的离子流在引出电极的静电场力作用下加速形成射束。离子射束与中和器发射的电子耦合形成中性的高速束流,喷射而出产生反作用推力。在隼鸟号环绕糸川小行星运转期间,仍以离子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直到2005年11月9日,隼鸟号探测器已遭遇过几次困境:太阳耀斑损坏了其电力储存电容器,3个姿态控制仪已损坏了2个,只有1个还在正常运转。
隼鸟号_隼鸟号 -任务目标
“隼鸟”号登陆“丝川”小行星模拟图
1离子引擎推进试验
2离子引擎长期连续稼动实验
3利用离子引擎达成地球重力助推
4自律飞行控制接近微小而不会有重力产生的小行星
5小行星科学观测
6从小行星进行样本采取行动
7样品舱重返大气层并进行回收
8小行星样本回收500分达成
隼鸟号_隼鸟号 -成果
2011年3月10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研究小组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上,首次对外公布隼鸟号带回的微粒的初步分析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微粒中存在橄榄石、斜长石等岩石的大型结晶;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岩石可能曾经历高温。同时,他们还发现,微粒与地球上发现的一种陨石特征一致,而且微粒受热后产生的气体不具备地球物质特征。此外,在对岩石的检测中未检出有机物、碳元素等与生命有关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