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地理枢纽 萨那 萨那-历史,萨那-地理

萨那是也门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阿邦山和纳卡木山之间的萨那盆地,平均海拔2200米。萨那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夏季气温一般不超过30℃,冬季气温最低气温0℃,年降雨量约250毫米,萨那一年有两个雨季,每年的三月至四月为小雨季,七月至八月为大雨季,因萨那城市排水设施落后,雨季时常常发生水灾。有2500年的历史,是人类最早定居地之一。萨那(Sana'a)是也门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阿邦山和纳卡木山之间的萨那盆地,平均海拔2200米。人口190万(2005年)。2015年3月被胡塞武装占领,总统哈迪宣布也门东部城市亚丁为临时首都。

萨那_萨那 -历史


萨那

萨那是伊斯兰历史名城,有2500年的历史,是人类最早定居地之一,传说诺亚的长子闪就曾在此地定居,关于萨那最早的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纪。萨那城堡建于古代萨巴王国之地。公元3世纪,在城堡外西南面修建了新王宫,即著名的古丹宫。萨那城则是围绕着这些建筑发展而来,先是在东面,之后向西扩展。公元525至527年,埃塞俄比亚人为防范基督徒入侵,占领了萨那和也门高地,但不久即被波斯人逐走。公元628年起,伊斯兰势力逐渐渗透到阿拉伯半岛南部。萨那成为伊斯兰教义在利比亚到伊拉克之间广大地区的主要传播中心。公元630年在古丹宫西侧盖建了大清真寺。公元8到9世纪,巴格达的阿巴斯德统治期间,萨那北部建立了一座王宫。公元898年,也门历史上最主要的穆斯林教派,载德“伊玛目”教派成立。至今保存的106座清真寺,12座哈玛姆寺和6500间会所,全部建于11世纪前。公元12和13世纪,阿尤布王朝时期,在大清真寺西又盖了一座王宫。1597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初期,在城西建清真寺,在城北建住宅区。历史上,萨那曾先后受阿拉伯波斯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由于人文和自然灾难,萨那城多次遭到毁坏,也曾多

次重建。1962年也门革命成功后,定萨那为北也门首都;1990年5月南北也门统一,萨那为统一后也门共和国的首都。

古代诗人曾把萨那比喻为“阿拉伯的明珠”,由于这里气候宜人,终年鲜花怒放,绿草如茵,又被人们称为“春城”,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游客不计其数。在阿拉伯人中素有“途程虽远,必到萨那”之说,现在许多人称萨那为“也门之门”。

名称来源

关于“萨那”一词,有着多种解释。一说“萨那”是埃塞俄比亚语,意为“要塞”,据说是因为萨那正好处在从印度洋经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的咽喉地带,隔着红海和曼德海峡与非洲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另说,“萨那”一词在阿拉伯文中与“工艺”是一个词根,有“工艺品”之意,因为这里是古代文化中心,有发达的手工业,这里的居民以擅长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而著称。

萨那_萨那 -地理


萨那

环境气候

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北纬12-20度,东经41-54度。其北部与沙特接壤,南濒阿拉伯海、亚丁湾,东邻阿曼,西隔曼德海峡与非洲大陆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吉布提等相望。也门有约2000公里的海岸线,海上交通十分便利。位于西南的曼德海峡是国际重要通航海峡之一,沟通印度洋和地中海,是欧亚非三大洲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位于阿拉伯海亚丁湾的亚丁是历史上有名的港口之一。按自然状态,也门可分为5个区域---山区、高原、沿海地区、鲁卜哈利地区和群岛。

南部属热带干旱气候,一年分凉热两季,4-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37度,11-3月为凉季,平均气温为27度。年降雨量为50毫米。亚丁气温较高,热季气温高达41.8度,凉季气温最低17.5度,年均降雨量94.7毫米。北部气候种类较多,东面缓坡伸向鲁卜哈利沙漠,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气候干燥,炎热少雨;中央高原,海拨1500-4000米高,气候凉爽;丘陵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多雨季集中在3-5月和7-9月;西部红海沿岸是帖哈麦地区,气候炎热而潮湿,夏季气温一般在35-40度,湿度一般为80-90%,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城市划分

萨那市内星罗棋布的街道是按公私不同用途区分的。从城门到住宅街门,从主要街道到集市,这种分类避免了城市规划的杂乱无章。另外还有许多花园与城市融为一体。城墙环绕着一块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石头、砖、土坯、大理石、彩色玻璃-将不同的材料缝隙、颜色、纹理和谐地同时显现出来。塔楼式的住宅,悦目的褐色墙面以及粉刷其上的耀眼白色,与清真寺的尖塔和圆形穹顶相映生辉。

在残缺的城墙内萨那提供了一种建筑风格总体一致的典范,其设计和各个细节反映了具有伊斯兰早期空间特色的一种有序结构,这种结构随时光流逝而日渐珍贵。作为极易损坏的同时期社会变迁遗物,萨那房舍已经成为经典的、独一无二的传统人类活动文化遗产。萨那古城是回历初年伊斯兰教义四处传播最直接最实际的见证。

历史的地理枢纽 萨那 萨那-历史,萨那-地理

市区由老城和新城组成。老城在东区,有许多古老的清真寺和宣礼尖塔。大清真寺内的大图书馆为阿拉伯国家最大图书馆之一。城东为行政、商业区,西为住宅花园区。很久以来,萨那一直以它那独特的建筑艺术和众多的历史古迹而闻名于世。漫步在萨那的老城区,名式各样的清真寺随处可见,狭窄而热闹的街道密如蛛网,给人一种浓厚的阿拉伯色彩。这里的建筑都是用青石、白石或红石垒砌而成,造型别致,上面雕刻着精美的石刻画。最能引起旅游者兴趣的是这些建筑物的窗户,它们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多为半圆拱形,上面镶嵌着花瓣式彩色

玻璃,每当阳光照射,室内五光十色,艳丽夺目;下半部是可以自由开关的普通窗户,窗口在室内距地面大约半米高左右,人们席地坐在室内,大街上的热闹景象可以一览无余。萨那城内有50多座清真寺,其中始建于1300多年前的大清真寺至今保存完好,此外还有遍及各处的神殿。城内最著名的古迹有萨那老城、也门门、叶海亚王宫等,其中萨那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萨那萨那北郊达赫尔谷地的绿色原野上,悄然孑立着一座高20米的巨大岩石,依岩石起伏,上面建造有装饰华丽的四五层楼高的建筑,这就是老教长时代的王宫卡索尔・哈克尔宫,又称“石头宫”。整座宫殿高高耸立,巨大的岩石犹如坚固的台基,周围是一片丛林。王宫四周建有碉堡,王宫后面的建筑群据说是当年老教长寻欢作乐的地方。整座王宫的建筑使人感到气势不凡。

萨那的新城区,向人们展示的是另外一种风格,标志着这座城市正向着现代化都市发展。幢幢高大的楼房,一家挨一家的大型商场。各类小汽车穿梭来往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车水马龙,十分繁华。高入云霄的航空大楼,造型华丽的萨那饭店,喷水池围绕的银行大厦,加上那些正在崛起的新建筑群,构成一幅欣欣向荣的都城风景。

萨那建有电站及纺织、皮革、食品等工厂和宝石加工手工业。附近农牧业发达,为咖啡等产品集散地。有公路通往全国各主要城市和港口。城西的拉哈巴建有国际机场。中国曾援建通往荷台达港的现代化公路和棉纺织厂。

城市结构

另外还有许多花园与城市融为一体。城墙环绕着一块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石头、砖、土坯、大理石、彩色玻璃-将不同的材料缝隙、颜色、纹理和谐地同时显现出来。塔楼式的住宅,悦目的褐色墙面以及粉刷其上的耀眼白色,与清真寺的尖塔和圆形穹顶相映生辉。
在残缺的城墙内萨那提供了一种建筑风格总体一致的典范,其设计和各个细节反映了具有伊斯兰早期空间特色的一种有序结构,这种结构随时光流逝而日渐珍贵。作为极易损坏的同时期社会变迁遗物,萨那房舍已经成为经典的、独一无二的传统人类活动文化遗产。萨那古城是回历初年伊斯兰教义四处传播最直接最实际的见证。

新城组成

市区由老城和新城组成。老城在东区,有许多古老的清真寺和宣礼尖塔。大清真寺内的大图书馆为阿拉伯国家最大图书馆之一。城东为行政、商业区,西为住宅花园区。很久以来,萨那一直以它那独特的建筑艺术和众多的历史古迹而闻名于世。漫步在萨那的老城区,名式各样的清真寺随处可见,狭窄而热闹的街道密如蛛网,给人一种浓厚的阿拉伯色彩。这里的建筑都是用青石、白石或红石垒砌而成,造型别致,上面雕刻着精美的石刻画。最能引起旅游者兴趣的是这些建筑物的窗户,它们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多为半圆拱形,上面镶嵌着花瓣式彩色玻璃,每当阳光照射,室内五光十色,艳丽夺目;下半部是可以自由开关的普通窗户,窗口在室内距地面大约半米高左右,人们席地坐在室内,大街上的热闹景象可以一览无余。萨那城内有50多座清真寺,其中始建于1300多年前的大清真寺至今保存完好,此外还有遍及各处的神殿。城内最著名的古迹有萨那老城、也门门、叶海亚王宫等,其中萨那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萨那北郊达赫尔谷地的绿色原野上,悄然孑立着一座高20米的巨大岩石,依岩石起伏,上面建造有装饰华丽的四五层楼高的建筑,这就是老教长时代的王宫卡索尔・哈克尔宫,又称“石头宫”。整座宫殿高高耸立,巨大的岩石犹如坚固的台基,周围是一片丛林。王宫四周建有碉堡,王宫后面的建筑群据说是当年老教长寻欢作乐的地方。整座王宫的建筑使人感到气势不凡。
萨那的新城区,向人们展示的是另外一种风格,标志着这座城市正向着现代化都市发展。幢幢高大的楼房,一家挨一家的大型商场。各类小汽车穿梭来往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车水马龙,十分繁华。高入云霄的航空大楼,造型华丽的萨那饭店,喷水池围绕的银行大厦,加上那些正在崛起的新建筑群,构成一幅欣欣向荣的都城风景。
萨那建有电站及纺织、皮革、食品等工厂和宝石加工手工业。附近农牧业发达,为咖啡等产品集散地。有公路通往全国各主要城市和港口。城西的拉哈巴建有国际机场。中国曾援建通往荷台达港的现代化公路和棉纺织厂。

萨那_萨那 -旅游

198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V)(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萨那位于海拔2200米的山谷里,当地居民已居住了2500余年。在七世纪和八世纪期间,此城变成了伊斯兰教的重要传播中心。其中的政治和文化遗产包括106座清真寺,12座哈玛姆寺和6500间会所,全部建


萨那

于11世纪前。萨那城的多层塔和庙增添了景点的美丽。

萨那位于阿邦山和纳卡木山之间的萨那盆地,平均海拔2200米。萨那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夏季气温一般不超过三十度,冬季气温有时可低至零度,年降雨量约250毫米,萨那一年有两个雨季,每年的三月至四月为小雨季,七月至八月为大雨季,因萨那城市排水设施落后,雨季时常常发生水灾。

目前,萨那仍保留有许多历史古迹,著名的有萨那老城、也门门、叶海亚王宫等,其中萨那老城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萨那城堡

萨那城堡建于古代萨巴王国之地。公元三世纪在城堡外西南面修建了新王宫,即著名的古丹宫。萨那古城最早建于公元前两世纪。当时这古城内最著名的古建筑是‘艾姆丹’皇宫。据也门古书中介绍,这座宫殿呈正方形,有二十层,每层约高


萨那五公尺,墙面全部用大理石建成,殿顶用半透明的雪花大理石建造。它被誉为阿拉伯半岛的第一座‘摩天大厦’。可惜这座闻名遐迩的古建筑在七世纪已不复存在,只留下废墟。

萨那城周围过去砌有高大的城墙,开有八座城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城市扩建时,大部分城墙被拆除,仅留下一座城门作纪念,这就是着名的‘也门之门’。这座门出名是因为当年先知穆罕默德曾派遣他的弟子穆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60103/104660.html

更多阅读

历史的警告 党员受到警告处分的

历史的警告巫溪庐径..2015-06-02 23:56“天灾”和“人祸”相比,最可怕的还是人祸。而人类所有的“人祸”,包括战争、经济危机、股灾等等都是由“贪婪”引起的。所以,人类最大的天敌是贪婪,以及是不劳而获的本性。试想:如果每一个人不

怎样在QQ隐藏我的地理位置 微信怎么隐藏地理位置

当好友打开QQ,鼠标指向你的QQ图像时,会自动弹出一个你的信息框,在这个信息框的右下角就能知道你现在所处的位置。怎样把自己的地理位置隐藏呢?我们一起来设置一下QQ吧。怎样在QQ隐藏我的地理位置——工具/原料QQ怎样在QQ隐藏我的地理

声明:《历史的地理枢纽 萨那 萨那-历史,萨那-地理》为网友灬灬时光凉透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