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女报杂志社 《女报》 《女报》-杂志简介,《女报》-杂志特色

《女报》是中国大型女性读物之一,半月刊,全年二十四期,16开彩色印刷,以女性美容服饰、情感经历、生活事业为主,生动地描绘了现代都市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生命体验。刊物内容活泼,格调高雅,颇具现代气息,是时尚女性的首选读物。

女报_《女报》 -杂志简介


《女报》

《女报》杂志社是深圳市妇女联合会的直属机构。《女报》杂志社属下现有5本杂志,分别是《女报・生活纪实》、《女报・时尚》、《女报・魅力情感》、《新故事》红版、《新故事》绿版,月销量过百万,是近年来中国内地发展势头最好的杂志社之一。

女报_《女报》 -杂志特色

《女报》以女性为主角的社会纪实故事为报道主体,以都市职业女性为目标读者群。设有五大板快数十个栏目。作为全新的女性生活纪实刊,她以好看、深刻、情趣、品味为目标,拥有一流采编阵容和专家人脉,所有报道都是独家的,所有资讯都是最有价值的,所有性、情探讨都是坦率开放的,并有酬邀请读者参与讨论――给幸福以希望,给爱以扶持,给生活以选择。

女报_《女报》 -女报・生活纪实

人生路难免不顺,为什么有些人从不认命?


女报

因为他们愿意选择。
中国杂志有九千多种,为什么女报生活版能脱颖而出?
因为我们懂得选择。
作为全新的女性生活纪实刊,我们以好看、深刻、情趣、品味为目标,我们拥有一流采编阵容和专家人脉,所有报道都是独家的,所有资讯都是最有价值的,所有性、情探讨都是坦率开放的,并有酬邀请你参与讨论――给幸福以希望,给爱以扶持,给生活以选择。

女报_《女报》 -女报・时尚

最新时尚购物频道开通!美少女全国甄选力度加大!
[Fashion流行]以时尚专题的形式,瘦身、美容、发型、着装,致力于武装潮流女性的每一根头发以及每一寸肌肤。
[Special热门]最流行现象、最争议话题、最时尚展览、最潮流产品、最人气网站……热门生活,一网打尽。
[Love相爱]从1999年创刊伊始,《女报・时尚》培养了系列知名写手,系列作品相继出书甚至被拍成电视、电影。爱情范本、业界权威从来就在《女报・时尚》。
[Growing成长]贴近心灵、关注弱势。来源于真实场景的职场写真,最能触动心灵的人生故事,寓意深远的励志小说。创刊至今,《女报・时尚》的情感故事频繁被《读者》和《青年文摘》等各种文摘杂志转载。
《女报・时尚》――做全国最贴心的成长杂志。
传递力量、信念、温暖
传递流行、资讯、话题

女报_《女报》 -女报・魅力情感


《女报》生命中的所有美好,源于你我心灵的悸动。因为有情,所以有爱;因为有爱,所以有梦;因为有梦,所以不枉此生。
2008年,《女报・魅力情感》让您“爱一次”,给您带来全新阅读体验。
报道都市情感生活,记录错综复杂的男女关系,为处于单身、恋爱、家庭中的女性,提供最真实的情感阅读,营造交流的空间。
从女性立场看待爱情问题,剖析男女交往真相。
记录无限精彩的恋爱故事,温暖人生启迪心灵。
提供精彩的男女交往技巧,实用有效拒绝肤浅。

女报_《女报》 -新故事红版

深圳女报杂志社 《女报》 《女报》-杂志简介,《女报》-杂志特色
《新故事》新鲜,形式新颖,内容新奇。
《新故事》多情,爱情亲情,回肠荡气。
《新故事》有趣,举重若轻,莞尔一笑。
《新故事》敏锐,“故事根据地”选题连续两年与高考作文命题不谋而合,让广大中学生相见恨晚。
《新故事》深刻,《良心是肉做的》一文作为现代文经典,成为茂名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之一。
只有想不到的新鲜,没有不可能的故事。

女报_《女报》 -新故事绿版


《女报》

励志故事、推理故事、悬疑故事、情感故事、职场故事、成长故事、幽默故事、哲理故事
《新故事》绿版,只关注读者最喜欢的故事。
阳光、积极、健康、正面。
《新故事》绿版,一本父亲愿意推荐给儿子、老师愿意介绍给学生看的杂志。

女报_《女报》 -杂志发展历程

《女报》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创刊―1999年为第一时期;1999年至2007年为第二时期;2007年至今为第三时期。

第一时期,创刊到1999年

当时《女报》的口号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女报,有女报的地方就有海风吹来的故事。以及:男人是船,女人是帆,女报是港湾。

在女报创刊的前一年,1991年,最火的电视剧是《外来妹》,在当时,最受人关注的女性正是千千万万活跃在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打工女性。女报从创刊之日起就成为打工女性最贴心的杂志之一。当时《女报》的栏目有“闯世界”,“特区大都会”、“深圳河外望”等。可以说,诉说了打工女性奋斗的甘与苦,乐与怒,为她们呼吁呐喊,拂去她们浪迹天涯的孤独。《女报》的销量也从最初的寥寥几千本,一直猛涨到30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第二时期,从1999年到2007年

这一时期,女报改为旬刊,增加了时尚和魅力情感内容,并与其它刊社合作办刊,有《新故事》、《新生活》两本。《新生活》后因管理费成本太高而中止;《新故事》的合作则非常成功,从最初的单本,到2008年已经办成上下半月两本,月发行量更达到30多万份。

在这些年里,《女报》敏锐地察觉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女性的生活悄然发生着巨变,她们关注生存,也关注工作、家庭、情感、人际关系等更深层面的问题。这一时期《女报》刊物的口号是:相信女报相信爱;我们歌唱友情爱情亲情,我们弘扬正义尊严美德。《女报》开辟了专题策划栏目,关注焦点事件和热点话题,比如说《女大学生的11个私密问题》,《女报》在那时就问出“你谈过几次恋爱?“”在乎你的第一次性经历吗?“等等惊心动魄的问题。2002年,中国第一起反性骚扰案在西安立案,《女报》也马上做出反应:《中国女性开始反击性骚扰》,话题火辣,回声经久不息。

1999年推出的时尚内容,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崭新的时尚口号:时尚,但绝不高高在上。这正切合当时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大家渴望时尚,但又无法接受过于时尚。《女报》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让时尚迅速成为无数大学女生和初入职场的年轻女性热烈追捧的心爱读物;2005年诞生的魅力情感,专注与都市中女性的各种纷繁复杂的情感,甫一发行发行量就达到十万,从众多情感类杂志中脱颖而出,向着“气质女性第一刊”快速迈进。

到2007年,女报的发行量超过百万,成为万千女性心系、向往并从中获取力量的精神家园。广告业务以及与杂志相关的交友、集体婚礼等活动也因杂志的繁盛而得到快速发展。

第三时期,从2007年至今

早在1998年,美国Paragon研究公司的调查就显示:13%的美国家庭因上网而退掉了订阅的报纸。尽管在中国,这个时间点往后推了若干年,但互联网的崛起给报纸、电视以及杂志等传统媒体带来的巨大挑战仍像不可阻挡的洪水,汹涌扑向国内的传统媒体。

2008年,据相关调查,约1/3阅读在线电子新闻的用户对传统媒体失去了兴趣,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5%,广播收听率下降了25%,报纸购买率下降了18%。网络传播以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给传统媒介带来巨大的压力。除了网络传播以外,其他新媒体也在不断诞生,凤凰卫视主席刘长乐就曾在博鳌论坛上提过中国移动,感叹:“中国移动是通信领域的,但它们现在也开始尝试做媒体了!”

面对新兴媒体带来的挑战,女报主动积极对期刊进行了调整。首先是从硬件上进行调整。杂志变成大十六开本,页码从过去的64P增加到80P,纸张上也换成比较精美的青涂。因为网络以及其他新兴媒体虽然势头迅猛,但弱点也十分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虚假信息,糟粕信息,炒作,噱头的产生,从而使不少受众对其真实性和舆论导向产生怀疑。《女报》要做的,就是强调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可信度,深度,精度,这些是新兴媒体并不擅长的。其次是风格的调整。1990年,深圳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4.5%。而到2000年底,全市每10万人口中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11000人;2002年则占到14.69%。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的人才涌进深圳就更多了。随着人口素质的提升,大众阅读品味的提升,媒体发达程度的提升,杂志势必不能再停留在过去对于生存的关注层面上,必须更多关注生活。《女报》将《女报.纪实》升级为《女报.生活纪实》,再从《女报.生活纪实》转变为《女报.生活志》,实现了从重点关注生存的纪实刊向重点关注生活的生活刊的一次转身。从情感到健康,从扮靓到厨艺,从文艺到科学,与女性读者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日渐增多。

而在赢利模式上,《女报》不再像过去一样仅靠发行,更注重广告、活动等带来的效益,实现三管齐下。

女报_《女报》 -改革创新

始终与读者站在一起。最初,在《家庭》《知音》等刊物已经做得很强的情况下,《女报》关注到最需要关注的打工群体,注意到她们的精神需要,在期刊市场站稳了脚跟。如今,当读者的阅读品味、阅读模式已经发生巨变,当过去的众多强刊销量大幅下滑,《女报》能够不受影响,并一再被全国妇联、被广东省期刊界评为知名媒体品牌,也是因为我们始终密切留意读者所思所想所欲。

不管内容如何改变,对广大女性生存状况及权益的关注始终没变,这是女报的灵魂所在。

始终具有前瞻性,勇于调整。根据市场和阅读风气的变化,我们屡次做出前瞻性的调整。在大家都觉得纪实市场无限风光之时,《女报》提前看到时尚、情感类杂志的潜力,开发出自己的时尚、情感类品种,并注意到纪实内容的曝光已经通过互联网、晚报、都市报等来达成,而《女报》作为月刊已经丧失速度上优势,于是下定决心转移到新的市场,将女报打造成一本在国内女性期刊市场上面目一新的刊物。
面向未来

2009年底,全球最大的网上图书销售公司亚马逊集团宣布,根据该年圣诞节当天的销售额数据,其电子书销售首次超过纸质书籍。这则并未引起太多关注的消息却蕴含着一个重要的不可逆转的事实,那就是,电子书已经开始迈向阅读品舞台的中心,纸质阅读品的边缘化只是个时间问题。2009年,可以称之为电子书元年。

而同时发展着的情况是,互联网进一步攻城掠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眼球。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09年,中国网民已经达到3.84亿。观察一下身边的孩子,有几个不痴迷互联网?有几个不是对网上阅读充满兴趣?那么,谁又能说,这些浸泡在网上的孩子,等长大以后会热爱起纸质阅读品?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讨论一本纸质杂志的成败,这话题显得有点沉重。从女报的立场来说,并不满足于自己杂志所取得的一点成绩,《女报》已经在擘画新的平台布局,并将在网刊互动和电子商务上更多着墨。《女报》相信,成功属于那些愿意审时度势并能够与时俱进的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60103/105132.html

更多阅读

《穿PRADA的女魔头》 穿prada的女王33视频

  第一眼看《穿PRADA的女魔头》,就深深被它吸引住了。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对时装、对编辑很感兴趣,电影的画面和背景音乐更是俘获了我的心!从最开始接触到现在,我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反复看也从未觉得厌倦,而且越来越喜欢了。片中最主

一曲悲音——聊聊《武侠帝女花》 武侠帝女花粤语

一曲悲音——聊聊《武侠帝女花》文/咖啡香氛1957年,一代戏曲宗师唐涤生将清代黄燮清所创戏曲《帝女花》进行了改编,大获成功名扬四海,一时之间,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一曲香夭“落花满天蔽月光”随处传唱。24年后,香港丽的电

声明:《深圳女报杂志社 《女报》 《女报》-杂志简介,《女报》-杂志特色》为网友来自火星的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