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棕子”为误,棕是棕榈树、棕榈叶鞘纤维或者棕色的简称。粽子是一种食物,端午节必备的食品。为了纪念屈原而创造出来的一种食品。所谓粽叶和棕榈树并无关系。请点此跳转粽子词条。
棕子_棕子 -菜品特色
粽子
咸或甜口味,依材料而定
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清明节也有吃粽子的风俗。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亦传播甚远。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棕子_棕子 -一种粽子的做法
原料
浸制过的粽叶与糯米、猪肉或蛋黄、蜜钱等
做法
1、将糯米淘净,连淘箩静置20分钟,沥清水,再将米倒入木盆内,按次加糖、盐、红酱油拌匀。将猪腿肉去皮,横切成肥、瘦兼有的长方小块,放盆内,加糖、盐、白酒,反复搓擦,使调料渗入肉内;
2、包粽。将选好的粽叶,放入沸水锅内煮3~5分钟,捞起用清水洗净,理直沥干。包粽子时拿两张粽叶,毛面朝外,交叉折转成漏斗状,左手拿住粽叶,右手抓放糯米,放3小块肉,上面再抓放些糯米,将肉块盖没,最后将长出的部分粽叶折转盖住米,包成四角立体状,呈矮壮长方形,用水草捆扎6圈,再将草绳头尾并在一起,转三转塞入草圈内。包时注意四角平衡,水草绕紧,不轧死,不能打结;
3、烹制。锅内水烧沸,然后将粽子下锅,使粽子全部没在水中,上面用竹架和石头压实,用大火烧煮1小时,改用小火煮,煮时始终保持粽子不动,停火后稍闷一下,立即起锅,吃时剥去粽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