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简介,印第安人-名称由来

印第安人(Indians),亦作Amerindian或Amerind,是对除因纽特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总称。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分布于南北美洲各国,传统将其划归蒙古人种美洲支系。印第安人所说的语言一般总称为印第安语,或者称为美洲原住民语言。印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语言的系属情况均十分复杂,至今没有公认的分类。印第安人也分为很多种,玛雅人就是印第安人的一个种族。

印第安_印第安人 -简介


印第安人古代文明

印第安人(Indians),亦作Amerindian或Amerind。又称美洲原住民,是除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居民的总称。印第安人即美洲土著居民。此人种分布于南北美洲各国,属蒙古人种美洲支系。

使用印第安语,包括十几个语族,至今没有公认的语言分类。 印第安人是拉丁美洲的最早的居民。他们之所以被成为“印第安人”,主要是因为当年哥伦布等探险者,以为他们到达的“新陆地”是印度,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印度”一词的英文发音。)

印第安人包括众多民族和部落,分布于南北美洲各国。属蒙古人种美洲支系。皮肤呈黄褐色,毛发黑粗而直,面部扁平,眼色从淡黄到棕色不等。使用印第安语,包括十几个语族,至今没有公认的语言分类,有些印第安语已有文字,个别的已成为所在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如克丘亚语、艾马拉语和瓜拉尼语)。原信万物有灵,盛行萨满教、图腾崇拜、守护神崇拜、太阳崇拜和星辰崇拜。现在一般接受所在国的宗教信仰,大多信奉基督教(居住中、南美洲的主要信天主教,住北美洲的主要信基督教)。

印第安_印第安人 -名称由来

印第安人在15世纪末之前本来并没有统一的称法。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C・哥伦布航行至美洲时,误以为所到之处为印度,因此将此地的土著居民称作“印度人”(西班牙语:“indios”),后人虽然发现了错误,但是原有称呼已经普及,所以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中称印地安人为“西印度人”,在必要时为了区别,称真正的印度人为“东印度人”。汉语翻译时直接把“西印度人”这个单词翻译成“印第安人”或“印地安人”,免去了混淆的麻烦,到目前仍为最普及的用法。不过到了20世纪,许多美洲国家印第安人的地位有了明显改善,一些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开始对“印第安人”这一名称进行“正名”,比如在加拿大往往被称为更加政治正确的“第一民族”(英文:“First Nations”)等等。

印第安_印第安人 -起源


印第安人

19世纪,美国人类学家莫顿及阿根廷古生物学家阿梅吉诺等提出了印第安人发源于美洲的说法,但是,此种理论根本站不住脚,因为时至今日,在美洲大陆上还没有找到任何代表人类进化的猿人化石,考古资料证明,在美洲只有猴类没有猿类。那么印第安人到底从何而来?他们到底属于什么人种呢?关于这个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说法。

白令海峡有的学者认为印第安人由非洲而来,有的学者认为来自欧洲,还有的学者认为是由南太平洋的岛屿而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少人甚至认为印第安人属于犹太人,是传说中失踪的十族的后裔。学术界观点纷呈,莫衷一是。但是随着考古学家不懈的努力和遗传科学的迅速发展,学术界普遍认同,印第安人的祖先是由亚洲跨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亚洲的蒙古利亚人种与美洲人祖先有渊源关系。

白令海峡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端,白令海峡的另一端就是美洲的西北端。白令海峡的平均宽度只有65千米,最窄


印第安人处只有35千米,其间还有2个小岛(克拉特曼诺夫岛和克鲁逊什特恩岛),两个小岛相距只有4千米。而且白令海很浅,平均深度42米,最深处也只有52米,只要海面下降40多米就可以与陆地相连。由地质学的一些研究得知,在第四纪的一些时间里,尤其是在最后一次冰河期,世界气候变冷,冰河来临,海面下降了大约130~160米,水深只有几十米的白令海峡便露出了海面,因而袒露出了一座陆桥,连接起了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北部,成为亚、美两洲的天然通道。加之这时,时值冰河期的亚洲东北部气候十分寒冷,冰川横溢,而美洲内地不但没有冰川,而且气候温和,食物丰富,猛犸、大象、麝牛、驼鹿、绵羊等很多动物都生活在这里。当时以猎取猛犸、鹿类为生的亚洲东北部猎人很有可能尾随这些动物穿过白令海峡大陆桥来到了美洲,成为美洲远古文明的开山鼻祖。而后,由于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滚滚波涛重新淹没了大陆桥,又隔绝了两个大陆之间的联系,使这些外来者成为独立的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

关于印第安人的祖先移入美洲时间以及路线学界还有一些说法,不管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移民绝对不是一次,而是分批陆续到达美洲的,然后又经过长期的不断迁移与推进,最终散布到美洲全境。美洲大陆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以及宜人的气候使得印第安人的祖先在美洲居住下来。随着人类生物体的进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批迁入的印第安人由北而南在美洲各地建立起各种生活和社会制度,创造了大量的文化财富。但是美洲印第安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进入美洲的时间不同,背景各异,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文化的部落团体。

印第安人经过两万多年的分化,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语言据资料记载,到15世纪末,在美国、加拿大地区约有100万,西印度群岛至少有100万,整个美洲印第安人总数约1400万至4000万,共约有160种语别,1200种方言。集中居住在三大地区:一是墨西哥东南部和中美洲(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的玛雅人;二是墨西哥高原的阿兹特克人、托尔特克人、以及萨波台克人;三是南美安第斯山区(包括秘鲁、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的印加人。

印第安_印第安人 -地区分布

北美洲


印第安人

西部、大平原和北美东部的古印第安人(Paleo-Indian),尽管环境不同,却有类似的经济活动。在现在美国西部──从俄勒冈州到墨西哥北部,从太平洋海岸区到落矶山东边──散居著沙漠文化的印第安人,以狩猎及采集果实为生,但已有原始农业技术发展。

太古晚期在工具技术上有了进步的发展,诸如有沟槽的石斧及石锤等,而且在不同地理区域的部落间有贸易制度。西元前3000~前2000年,气候变得温暖,于是有些印第安人跟在吃草的野牛之後,进入萨斯喀彻温(Saskatchewan)河与亚伯达(Alberta)地区,亦有更北进入北极冻原。

前2000年前後,美国西南部原住民已开始种植玉米。西元200~700年,是一个寒冷时期,阻碍了农业发展。700~1200年,密西西比河谷中发展出以村落为基础的文化,特色是进步的农耕方法与复杂的宗教仪式。此时期在西南部各处散居的原住民,如阿纳萨齐(Anasazi)、莫戈隆(Mogollon)及霍霍坎(Hohokam)等均属前普韦布洛(pre-Pueblo)社会。莫戈隆的农业技术是阿纳萨齐加以改良的,利用雨水与引导河水来浇灌作物;亚利桑那南部的霍霍坎文化是以灌溉来维持其农业经济。西元後第一个1,000年期间,普韦布洛文化发展出用石块建造居室的技术,并在制陶方面有重大进展。1300~1700年为退步的普韦布洛时期,由於居民向东、南方迁移,许多石屋因此荒废。现代普韦布洛时期始自16世纪後期,西班牙人前来定居之时。普韦布洛文化与农耕方法的某些特色至今犹存。

在殖民时代,欧洲各国采取不同的政策来对待北美印第安人。西班牙人吸收原住民成为基督徒,并使其居於指定地区。法国人与印第安人建立贸易关系。英国在1763年宣告将阿帕拉契山以西地区拨给原住民,有效期至英国统治结束而终止,接著由美国予以采行。1848年在加州发现黄金後,众多白人向西迁移,遂爆发欧洲白人与印第安人争夺土地的长期战争,包括1876年苏族(Sioux)、夏延族(Cheyenne)进行的卡斯特(Custer)大屠杀。1887年多数印第安人迁入保留地,是年《道斯土地分配法》(Dawes GeneralallotmentAct)使印第安人丧失了近348,100平方公里(134,400平方哩)的土地。1934年的《印第安人重新组织法》(Indian Reorganization Act)施行改善原住民生活的措施。1950年代以来,由於新的政策以及社会上对民权的关心,印第安人成立了许多组织,并引起全国注意到他们的问题。

中美洲


印第安人

万馀年前,印第安人进入尼加拉瓜与墨西哥北部地区之间的中美洲,耕种技术的发展可追溯至西元前4500年左右,由於农业技术的稳定进步导致前2000年前後建立农业社会,由於粮食供应渐趋稳

定,使小的居民点演进为大市镇,并刺激了陶器与其他艺术品之成长。西元後第一个1,000年称为古典时期,有马雅文明兴起,当时人们由僧侣阶级统治。他们最重要的神是丰收神特拉洛克(Tlaloc),其标志是美洲虎,是现存雕刻品中常见的主题。在後来的文化中,以传统上更为好战的鹰来代替美洲虎,同时,以人作牺牲也成一种常见的宗教行为。西元1000年前後,托尔特克(Toltec)与阿兹特克(Aztec)两帝国取代了这些以宗教为基础的社会型态,直到16世纪西班牙入侵为止。阿兹特克帝国在巅峰时期,几乎控制了整个中美洲。

最早移民来的种族依居住地区可区分为几个不同的文化分支。其中之一在现在墨西哥西北部的海岸、沙漠与多山地区谋生。另一支塔拉斯科人(Tarasco)定居在米却肯(Michoacan)山区。马雅人则占居瓜地马拉、犹加敦半岛及墨西哥的恰帕斯(Chiapas)等地的一部分。阿兹特克人则集中在墨西哥中部的高原地和今日墨西哥城。第五个分支在墨西哥南部海岸和高地。中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特色,是以小型社区方式定居,而以个别家庭为基本单位,男性与年长者居领导地位。社区活动以市场为中心,另一中心为政府机关,政府官员同时亦主持宗教仪式。虽以西班牙人引入的天主教为主要礼拜方式,但精灵崇拜、迷信及占卜依然存在。

欧洲工业的技术与工具随天主教与西班牙人的征服传入中美洲,後来矿藏、农场、牛群成为殖民社会的经济中心。1821年的革命使墨西哥与瓜地马拉当地出生的西班牙人与其他混血後裔,脱离欧洲人之控制而组成新的共和国政府。1910年墨西哥发生另一次革命,扫除了排他性的社会与经济政策,开始认同印第安人在政治、文化与经济方面的贡献。20世纪後期,在墨西哥城市与农村社会中,对印第安人有更完整的无差别待遇出现。

南美洲

据考古纪录,南美文明开始于西元前一万年,第一批北美与中美移民到达时。他们定居於火地岛、阿根廷、智利南部、大厦谷地区的中南部平原及中央安地斯山的部分。他们的群体以亲属关系为基础,而以性别及年龄来定阶级。这些游牧的群体後来被高度农业发展的社会所取代。农耕社会位於巴西和大安地列斯的阿拉瓦克(Arawak)海岸及内陆森林地区。由於他们的食物充裕,所以能够维持较大且稳定的社会单位。其他在加勒比海沿岸和安地斯山北部定居的民族,以军事及宗教仪式为基础,在农业技术支持下,出现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型态。

南美洲的原住民文明大约在西元前2300年生根於安地斯山中部,其後进步迅速,数千年间在农耕、技术上皆有开展。约西元1000年前後,有奇穆(Chimu)、蒂瓦纳库(Tiwanaku)王国,及後来的印加帝国。印加的繁荣盛况直到16世纪西班牙人入侵才衰落下来。它的领域从秘鲁延伸到智利北部,曾发展了有效的灌溉系统和复杂的控制粮食生产、储存与分配的制度。人口最多时达350万。其社会阶级分为世袭的王室、贵族、工匠及农民。印加文明最显著的革新,是以法律取代习俗来制定社会组织及高水准艺术产品的造诣。

16世纪欧洲人征服南美,使印加帝国的农业与政治习惯完全被西班牙人的方式取代,天主教亦取代印加宗教。印加的贵族与工匠阶级纳入殖民地阶级制度中,而农民则沦为劳役者。在低度开发地区,印加人民仍保持他们某些文化传统,并与现代工业中心维持经济交易。其他南美印第安人如阿劳坎人(Araucanian)等一直成功地抗拒西班牙人统治,直到19世纪後期始遭压制、同化或遣入保留地。

印第安_印第安人 -身体特征

印第安人在外形上更是具有亚洲蒙古利亚人的特征:头发硬而直,汗毛较细弱,颧骨突出,面庞宽阔,肤色比较深。遗传学家还测定出蒙古种族人体中线粒体DNA的四类变体基因俱全,而美洲印第安人身上的DNA也有四种变体,各代表一种突变形式,这更加证实了印第安人与亚洲人血缘特征的同一性。

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简介,印第安人-名称由来

印第安_印第安人 -民族性格

质朴好客

印第安民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客的民族,联想到美国的感恩节的由来。最初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


在巴西亚马逊地区的印地安人

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当然如今的感恩节也不是感谢印第安人了,而是感谢上帝的恩赐。由此,可以看出热情好客是印第安人的民族传统与民族性格。

道德高尚

印第安人正直、朴实、刚毅、勇敢、感情丰富、温柔、谦和、说话算数、忠厚老实、慷慨大方,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道德最高尚的民族。哥伦布在他的《航海日记》和写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报告中都有对印第安人高尚道德的描述。

英勇善战

印第安人的英勇善战为人所称道,特别是生活在平原上以狩猎为生的印第安人多具有勇敢、善战的精神。落基山脉以东到密西西比河西岸的广大地区,是平原印第安人的居所图6-4骁勇善战的阿帕克骑兵,他们基本上以捕猎大动物为生。在这片平原上有成千上万头野牛,纵横驰骋,势不可挡,而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就是靠英勇战胜牛群而生存下来的。他们用牛皮、牛筋建造房子,制作衣服和鞋子;用牛粪做燃料;用牛的膀胱来做水壶和饮水的器具。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印第安人追寻野牛行踪,伺机捕猎。面对凶猛的野牛等野兽,他们一不小心就会遭到兽群的蹂躏,他们只能祈祷神灵的庇护保佑他们免遭蹂躏。

印第安_印第安人 -经济

农业

农业方面,首屈一指的就是玉米。玉米是包括水稻、小麦在内的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由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


印第安人

而后在全世界传播开来。据考古资料证实,早在5000年前印第安人就已经将野生玉米培育成为人工栽培作物了。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玉米有20多个品种,生长期有长有短,短的只要3个月左右就成熟了。自从16世纪初欧洲人把玉米从美洲印第安人那里带出来以后,由于它适应性强、产量高、播种和收获季节早,很快便在世界各地种植起来。特别是在高原、干旱和阳光充足的地区,玉米是主产作物。

在世界各种粮食的总产量中,玉米的产量占有很大的比重。印第安人培育出玉米是一件了不起的农业试验。植物学家们认为,把野生玉米植物培育成农作物是农业史上最困难的试验,而印第安人在5000年前就将它培育成功了,的确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玉米丰富的营养、较高的产量和对各种环境的较强的适应性使之成为印第安文明的物质基础。因而,美洲印第安文明被称为“玉米文明”。

还培育出了橡胶、烟草等多种经济作物。印第安人栽培的橡胶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橡胶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cauuchu,意为“流泪的树”。现代工业的发展与美洲的橡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橡胶是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电缆及其他各种橡胶制品,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离不开橡胶。如果没有印第安人栽培的橡胶,世界工业就不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程度。

博彩业

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印第安人赌博条规法》,要求各州不得阻止印第安人在保留地内从事州立法没有禁止的赌博活动。从此,印第安人的博彩业,从几个孤零零的用纸牌搭成方块的赌博厅发展到目前规模巨大的产业。

负责印第安保留地赌博业和部落赌博项目审批的全国印第安人博彩委员会统计,1990年,印第安人保留地内的赌场收入只有5.7亿美元,目前已超过100亿美元;在联邦政府承认的全国558个印第安人部落中,有188个部落在全国28个州经营着285个赌场。

博彩业是印第安人在20世纪取得的最成功的经济发展。开设赌场对贫困的印第安人有利无害。他们的博彩业收入反过来投资在学校教育和医疗卫生以及其他公共设施方面。

由于印第安人保留地的博彩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一些眼红的州政府开始想方设法向印第安人伸手要钱。

1993年,康涅狄格州同当地印第安人部落签订赌博契约,要求部落向州政府进贡四分之一角子老虎机收入。作为交换条件,州政府允许这个部落垄断这个州的角子老虎机。1997年,新墨西哥州不顾印第安人部落的反对,在同部落首领签订赌博契约时,坚持要求对方让出16%的收入。

手工业和商业

他们用陶土制成器皿,用燧石和黑曜石制成各种工具和武器,用棉花织成布匹,用金、银、铜和锡等元素制成合金,再把这些合金制成各种器皿和装饰品。

收入状况

印第安人总体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下的占41.7%,是美国平均贫困率的两倍;印第安人的教育水平也是全美最低的,大学以上文化的为7.6%,是美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失业率也是全美最高的,只有不到1%的印第安人拥有自己的土地。

印第安_印第安人 -科学领域

天文

玛雅人在天文和数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们创造了相当准确的历法,把一年分为18个20天的月,外加五天作为禁忌日,他们知道月亮、金星和其他行星运行的周期。玛雅数学是一套最独特的数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先进的部分便是“0”这个符号的使用,它的发明和使用比欧洲大约早了800年。

数学体系

玛雅的数学体系的适用性和科学性使他们能在许多科学和技术活动中解决了各种难题。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中,除了起源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之外,玛雅数字要算是最先进的了。玛雅文明的另一独特创造是象形文字体系,其文字由复杂的图形组成,一般刻在石头建筑物如祭台、梯道、石柱等之上,刻、写需经长期训练。现已知字符约800余个,但除年代符号及少数人名、器物名外多未释读成功。玛雅人笃信宗教,他们崇拜太阳神、雨神、五谷神、死神、战神、风神、玉米神等神。太阳神居于诸神之上,被尊为上帝的化身。另外,行祖先崇拜,相信灵魂不灭。

印第安_印第安人 -文化


印第安人

婚俗

酋长印第安人的婚礼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婚礼地点多选择在印第安 人聚居区公共建筑物里举行,一般是一幢较大的木头房屋。举行婚礼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村中居民纷纷来到木房里,众人席地而坐,互致问候。男女老幼身穿民族服装,款式新颖,色泽艳丽。虽然印第安人性情开朗,但婚礼场合却显得非常安静,即使说话也是轻言细语。

艺术

玛雅人擅长建筑和艺术,他们用石料建立许多非常富丽堂皇的庙宇、陵墓和雄伟的纪念碑。在这些建筑物上,玛雅人为我们留下了各种颜色的图画和美丽生动的雕刻。博南帕克壁画就是如此,壁画内容包括贵族的仪仗队行列、战争与凯旋、献俘审俘、庆祝游行和呈缴贡物等场面。画中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壁画色彩绚丽,线条明晰,人像精致、构图严谨,成为世界壁画艺术的著名宝藏之一。

音乐

曲调
很强调由la、d0、mi组成的羽三和弦和由d0、mi、sol组成的宫三和弦的音调,这两个音调可以看作是厄瓜多尔印第安人的音乐核心音调。印第安人音乐的旋律大多从高音区开始,采用逐渐下行的旋律线条(见谱例四十二),旋律进行中跳进比较多。民歌的歌词一般都用本民族语言,也有在歌词中加人西班牙语词汇的,但很少有全用西班牙语的歌词。

乐器
主要有排箫、竖笛和鼓。排箫用竹管或芦管制成,尺寸不一,是印加帝国时期就已流行的古乐器。笛子有横笛、竖笛两种:横笛与中国的笛子相仿,只是没有笛膜;竖笛与欧洲人的高音竖笛类似,音色尖锐。它们的音色都很容易和排箫融合。双面蒙皮的蒂尼亚鼓和单面蒙皮的万卡尔鼓是印第安人的主要打击乐器。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三个国家的印第安人常采用这几种乐器加上一两把吉他组成“安第斯乐队”,这种“安第斯乐队”经常在欧美各国大城市的街头演出,已经成为莫斯科、巴黎、罗马、柏林、纽约和旧金山等城市的一道风景。“安第斯乐队”演奏和演唱的主要曲目是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三国印第安人的民歌和民间乐曲,也有这几个国家和欧美各国的流行。

音乐。印第安人也用欧洲传来的竖琴,这种竖琴与目前交响乐队用竖琴的形制不同,而与西班牙l6、17世纪的竖琴形制相仿,在调音、构造、外型和琴弦方面都与其相同。

习俗

点心求婚
印第安人婚俗与他们的饮食习俗和服饰习俗一样多种多样,千奇百怪,有“点心求婚”、“抢婚”等多种婚姻习俗。婚姻习俗方面是世代沿袭下来的习惯,有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点。一般来说,几乎所有印第安部落都反对乱伦行为,同时也大都意识到了近亲结婚的危害,反对近亲结婚。

节庆祭祀

印第安人的节日特别多,这与古代印第安人宗教仪式特别纷繁复杂有关。印第安人崇奉万物有灵的图腾信仰,各部落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图腾崇拜的宗教仪式,一些仪式流传演化下来就成为至今魅力犹存的非常独特奇异的节日。印第安人的节庆多与宗教节日融合在一起,如墨西哥的亡灵节、秘鲁印第安人的太阳祭等,同时印第安人还保留了一些自己独特的节日,如巴西印第安人的穿耳节、玻利维亚印第安人的降魔节等。许多印第安人的节日到今天仍只是本民族自己的节日,但是有一些节日如今已成了当地人民共同的节日。

土著人日
土著人日是美国印第安人的传统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和9月的第四个星期五举行。在节日里,美国各地都要举行富有印第安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的庆祝活动。

亡灵节
亡灵节是墨西哥境内的印第安人祭奠亡人的节日。亡灵节在每年的11月1―2日举行,11月1日祭奠“幼灵”,11月2日祭奠“成灵”。节日期间,全国各机关上午停止办公。人们利用从店铺里买来的各种死者生前喜欢玩和吃的骷髅状玩具、糖果、糕点等物,在家里搭起祭坛,祭祀亡灵。有的还要收拾好死者睡过的床,好让亡灵回家。除此而外,人们还要到公墓去扫墓,他们来到举行仪式活动的墓地,戴上各种面具跳起狂欢之舞,以唤醒长眠地下的亡灵与之共舞。最有特色的是墨西哥城东南密斯基克镇的“纪念亡人之夜”。当夜幕降临后,镇里处处火光熊熊。每家门前都点燃一堆柴火,为亡灵回家过年引路。古老的墓地上,每块墓碑前都点燃数支蜡烛,摆放各色鲜花,亡人的家人在此守灵。当11月1日到来时,教堂的钟敲响12下,然后燃放鞭炮,宣布小孩的亡灵归来了,在11月2日到来时,教堂的钟再敲12下,宣布送走了小孩的亡灵,迎来了成人的亡灵。如今,亡灵节已成墨西哥举国上下共同庆祝的节日。

克拉克萨节
克拉克萨节是墨西哥人比较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瓦哈卡市的人们聚集在弗尔蒂小山脚下载歌载舞,欢度“克拉克萨”节。这是一个非宗教性的民间传统节日。据说在古代的墨西哥,阿斯特克人每逢这天都要举行仪式,将他们制作的小产品献给大地,并预祝来年的丰收。后来,这种献祭仪式便演变成了“克拉克萨”节。节日这天清早,祭坛上便响起了悦耳的钟声。接着一个个民间小乐队走上大街小巷,用六弦吉他弹起了“克拉克萨”节的节日序曲。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弗尔蒂山脚下,随着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人们边唱边跳,并且频频向周围的观众抛散他们自制的小礼品。傍晚时分,庆祝活动进入高潮,人们身着华丽的衣服,尽情地跳舞。

民俗节
民俗节是秘鲁普诺族印第安人过的节日,是最能体现印第安人民风的节日。民俗节是普诺当地人民再现印加古风的一种庆典,是为纪念印加古国创始人曼科・卡帕克兴建普诺城。普诺城位于的的喀喀湖的西北角,传说印加古国的缔造者曼科・卡帕克诞生在的的喀喀湖畔,并兴建普诺城作为他后来远征的出发地。普诺历来是印第安人的聚居之地。城市建筑风格和居民生活方式具有浓郁的印第安色彩,因而素有“印第安民俗之都”之称。为了纪念曼科・卡帕克奠基立国的勋业,普诺人于每年11月的第一周欢庆民俗节。节日中,普诺人都穿上古老式样的印加服装,严格按照印加古俗互致问候、待人接物和处理一切问题。对曼科・卡帕克的缅怀和颂扬自然是节日的主题,每个家庭的长者都要给其他家庭成员讲述关于这位缔造者的英雄业绩。同时,剧院、大街上演出的各种文艺节目都是表现这位杰出人物的传奇故事。

太阳节

太阳节也是秘鲁印第安人的民间传统节日。在秘鲁东南部古印加帝国的故都库斯科附近的萨克萨伊瓦曼,每年6月24日都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太阳节,历时9天。这个节日源自古印加人对太阳神的崇拜。在南半球,6月24日是太阳北偏后开始南移的日子。由于印第安人图2-10太阳节上打扮成“印加王”的表演者

雅瓦尔节
雅瓦尔节也是秘鲁印第安人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的7月下旬举行。雅瓦尔节的意思是“血的节日”或“血的狂欢节”。公元14世纪,在西班牙殖民者的残酷压迫和奴役下,秘鲁印第安人不断奋起反抗,可都遭到血腥镇压而告失败。不屈的印第安人想到了兀鹰,便把复仇的愿望与兀鹰的勇猛联系起来,由此兴起了兀鹰斗牛的“雅瓦尔节”。兀鹰是安第斯山麓中的百鸟之王,翼展可达3米,重10~12公斤,性猛善斗。印第安人以兀鹰代表英勇不屈的印第安人民,而牛则是殖民主义的化身。每次兀鹰与牛的决斗总是以兀鹰的胜利结束,表现了印第安人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和必胜信心。节日期间,斗牛场周围人山人海。人们给兀鹰和壮牛灌足白酒,然后把兀鹰用绳子系在壮牛身上,把它们赶到斗牛场中。兀鹰骑在牛背上,将牛咬得乱蹦狂吼,奔跑不停。最后,牛实在支持不住了,惨叫一声倒在地上。这时,捕鹰手进入场内,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解开缚鹰的绳子。兀鹰腾空而起,以胜利者的姿态飞向远方。人们欢呼雀跃,跳起了集体舞。暮色降临后,人们还要举行宴会庆祝胜利。按当地习惯,这个节日是人生的新起点,因此常被青年男女作为举行婚礼的最佳日期。

阿拉西塔斯节
阿拉西塔斯节是玻利维亚阿伊玛拉印第安人的传统节日,在每年1月24日~30日举行。在阿伊玛拉语中,“阿拉西塔斯”是“请买我的东西”的意思。因此,节日期间,玻利维亚的大街小巷到处是叫卖商品的小贩。人们选购各种各样的礼品,献给心目中的“幸福之神――埃克科”,期望神保佑他们来年生活安定,五谷丰登,吉庆有余,幸福美满。节日期间要举行盛大的民间庆祝活动,最后以舞蹈结束,一向是妇女们穿着宽大的裙子跳圆圈舞,男子们则戴假面具,穿化装服跳各种舞蹈。如今阿拉西塔斯节不仅仅是阿伊玛拉印第安人的节日,已经逐渐变成全玻利维亚人民的传统节日。

降魔节
降魔节是玻利维亚奥鲁罗省的印第安人每年举办的节日,是周围许多地区的矿工都愿意赶去参加的节日。因为这是印第安矿工祈求平安的重大节日。印第安人认为,人们寻找矿源,挖掘矿井,触犯了地下的阿乌阿里魔王,故魔王要用“鬼咳”(就是矽肺病)、爆炸、塌顶等残酷的灾难来惩罚矿工,这种迷信和本能的自卫心理逐步演变成一个固定的节日。节日来临前,矿区城市的商店中到处都出售各种各样的面具和服饰。矿工们为了参加这一天的化装节庆活动,往往不惜工本,耗费一年的积蓄去买一套自己最理想的面具和服装。节庆时,化装成各式各样的人物团结一致地与“魔王”斗争,最后降服魔王。

穿耳节
穿耳节是巴西印第安人的民间传统节日。每7年举行一次,每次历时半个月,具体时间要视“瓦普特”的训练情况而定。穿耳节又叫“牺牲节”,源于巴西沙万特人的一个奇特风俗。

丧葬习俗
不仅能够体现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程度,同时也能反映人类不同的生活观念、生命观念和灵魂观念等。印第安人的丧葬习俗多与其宗教信仰有直接的关系,反映出了印第安人在不同世界观的支配下,对于现实社会人生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

印第安_印第安人 -教育

印第安人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之前,印第安人的每个分支都有自己的教育形式。但是都是属


印第安人

于传统的教育形式,这些教育形式以口授历史、讲故事、举行仪式、学习狩猎技术等为主。

进行教育的老师或是村落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是祭司等宗教神职人员。老人们把孩子们聚到一起,在村落的一间大房子里传授道德标准或讲述历史故事。这些故事使孩子们学会怎样尊重别人和了解本民族的历史。这些老人们还通过故事给孩子们指出社会和自然界所潜伏的各种困难与危险,并教授面对这些困难和危险时可采取的解决办法。印第安人的古代教育还与其宗教密不可分,在某种意义上,祭司等宗教神职人员就是印第安人中最早的知识分子,他们掌握着古老的宗教知识和天文、医药等方面的知识,几乎控制了印第安人的古代教育。从事各类知识学习的学校多是在宗教学校的旗号下进行的。但印第安人的古代教育却不仅仅以宗教为主,他们还传授天文、医药、数学、历法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部落历史,只有贵族和祭司等上层人物的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机会。

印第安人虽然在教育上总体水平不高,但是以玛雅人、阿斯特克人、印加人为代表的古印第安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医药学上所取得的成绩却举世瞩目。

印第安_印第安人 -宗教信仰

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在欧洲殖民主义者入侵之前,印第安人普遍信仰原始宗教,主要有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神灵崇拜、偶像崇拜以及萨满教等。16世纪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基督教便传入到了印第安人当中。

在印第安人的原始宗教中存在两种宗教观念:

一种是万物有灵观念,万物有灵观念相信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灵魂,人、动物、植物和山川河流都有灵魂。人死了,但灵魂不死;自然物体没有生命,但有灵魂。各种灵魂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善恶之分。印第安人信仰的精灵无处不在,整个自然界到处都有精灵到处游荡,还为精灵寻找化身,认为自然存在物是精灵的化身。相信有精灵存在,人们就想出了一些乞求精灵保护的办法,由此产生了一定的祈祷仪式和内容,这便是宗教仪式的最早发端。

一种是巫术观念巫术观念是伴随着万物有灵观念而产生的,因而,凡是相信万物有灵的印第安人必然都相信巫术。巫术是一种迷信,是原始人类借以驱鬼避邪、乞安求福的办法。巫师充当人与精灵之间的中介,实施法术,为人们驱鬼求福。巫师在实施自己的魔法的时候,装扮成有关的精灵并持有各种魔具,他们或唱或跳,或击鼓或摇铃,有时还要吸食大量的烟草,使自己昏沉欲醉,精神错乱,表明自己受神灵所使,具有超凡的本领。

印第安_印第安人 -名人

最杰出的印第安人
贝尼托・巴勃罗・胡亚雷斯 ,胡亚雷斯是墨西哥第一位印第安裔总统,也是墨西哥历史上有很大建树的一位总统,他为捍卫民族独立和打击封建势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称他为“使自由复活的美洲英雄”,格伦宁称颂他为“墨西哥各族人民中最先进的人物”,这不仅是对胡亚雷斯个人的称颂,也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光荣。

印第安的民族英雄
图帕克・阿马鲁二世,帕克・阿马鲁二世是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是秘鲁印第安人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起义的领导人。两个世纪以来,图帕克・阿马鲁二世的英名和业绩在秘鲁以至拉丁美洲印第安人民中间世代传颂,妇孺皆知。他所发动的1780年11月4日大起义严重动摇了西班牙在秘鲁的残暴殖民统治,揭开了拉丁美洲人民伟大的独立战的序幕。

最优秀的印第安人运动员
詹姆斯・弗朗西斯・索普是是美国印第安酋长的后代,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参加了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两个耗时最长、耗力最多的项目,竟然夺得了这两个项目的冠军。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亲自为他颁奖,并称他为“最伟大的运动员”,他成为了令印第安民族骄傲的英雄。

印第安最年轻的女作家
莱斯利・马蒙・西尔克,莱斯利・马蒙・西尔克是一位美国印第安人女作家,1948年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拉古纳部落,她的家族成分复杂,祖辈也有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以及美洲白人。西尔克是被收录进《诺顿女性文学史》里最年轻的女作家。

印第安人的希望之星
亚历杭德罗・托莱多・曼里克,2001年在秘鲁总统大选中,印第安人亚历杭德罗・托莱多・曼里克当选为秘鲁总统,是秘鲁1821年独立以来的第一位印第安人总统。

印第安_印第安人 -保留地

保留地是指政府为印第安人保留的地方,根据美国官方的解释就是:“保留地是一度遍及大陆的印第安土地的最后残余部分。”在19世纪中期保留地通常具有集中营的性质,就是把印第安人赶到他们以前占有但是现在已经日益被白人控制的土地上去,白人权力也与日俱增,甚至代替了原来印第安酋长的领导。如今,保留地已经成为印第安人永久可靠的基地,他们可以去闯荡白人居住的世界,还可以随时回到保留地的家,这里是他们避风的港湾。如今在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都有印第安人保留地,美国政府和各个印第安部落政府都认为保留地是保存印第安传统的一种方法。

不管保留地制度对印第安人是好是坏,它标志着印第安人生活在美洲大陆上的权利是被承认的,他们有权保留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资源。

印第安_印第安人 -特色

无拱顶的房屋

别具一格的住房类型


印第安人

人类的居住形式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而变化的。最初人们缺乏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只能借天然的屏障而居,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繁衍,天然洞穴等居住形式已不能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于是,利用一些自然材料修筑房屋。但是,人类建造的房屋时,特别是在古代,又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由于这个原因,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居住形式。这一点在美洲印第安人中间具有特别明显的反映:生活在南北美洲平原地区的印第安人便利用草木和泥土建造茅屋;而生活在山区的印第安人则利用石块和土坯建造各种房屋;以狩猎为生的印第安人更多的是利用兽皮围盖屋顶;而从事农业的印第安人则利用庄稼秸秆覆盖屋顶;农业人民建造的是永久性住宅,而游猎人民则建造易于拆迁、利于携运的帐篷。这样印第安人创造出了草棚子、茅庵子、茅屋、帐篷和土木结构的房屋等居住形式,这些居住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都没有拱顶,因为印第安人不懂得拱顶的知识。

民族服饰

象征身份的鹰羽冠
一提到印第安人的服饰,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独特的头饰鹰羽冠了,这的确是印第安人服饰的一大特色。印第安人衣着装饰非常简单,甚至不穿衣服,但是许多印第安人服装的色彩、款式各不相同,装饰品的材质、样式多种多样,充满了民族特色,也称得上绚丽多姿。

鹰羽冠随着社会的发展印第安人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些社会经济较发达和人数较多的印第安人的支系部分地保住了自己的风俗和传统文化。一些生活在偏远森林山区的印第安人部落至今仍保留着独持的风俗和传统文化。许多地区的印第安人还保留着古代印第安人的衣饰习俗,他们至今仍喜欢穿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服装,戴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饰物。

印第安人把羽毛作为勇敢的象征,荣誉的标志,还经常插在帽子上,以向人炫耀。拥有鸟羽象征着勇敢、美貌与财富。

此外,根据颜色及佩戴方式,鸟羽也象征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情感状态。比如在卡希纳华部落,男子会在他所钟情的妇女面前佩戴鸟羽装饰品以表达热切的情感,有效地防止了对方的敌意。神鹰的黑羽使人联想到权贵和死亡,而南美大鹦鹉的红羽则表达了善意、能力和富饶。如果当地居民都有资格佩戴红羽,那么黑羽将凸显其尊贵。

印第安_印第安人 -成就

农业

他们首先栽培了玉米、马铃薯、向日葵、木薯、可可、烟草、棉花等农作物。

艺术

其次是对艺术的创造,特别是安第斯地区印第安人的艺术,体现出他们固有的神话观念和丰富的口头传说,表明其对生活的丰富想象力和细致的观察力。其工艺品有木雕、编织、纺织、羽饰、刺绣和制陶等。独具一格的印第安艺术至今仍是现代美洲人民艺术发展的基础。

住宅

传统住宅多种多样,有敞棚、掩体、窝棚、圆锥形帐篷、木板房以及石砌或土坯砌的住房、木架的“长屋”等。

印第安_印第安人 -屠杀与虐待


印第安人

16世纪后来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带给当地印第安人是毁灭性的灾难。 据统计,殖民时期,西班牙所属的领地有1300万印第安人被杀,巴西地区有大约1000万被杀,美国西进运动中又有100万左右印第安人被杀。目前大约有3000万印第安人。大量印第安人被奴役甚至屠杀。拉丁美洲的男性印第安人基本上没有后代,其混血后代麦士蒂索人大多为男性殖民者与当地女性的后代。而北美的情况更糟,印第安人被赶入印第安保留地,其在当地人口所占比例小于5%。

印第安人在殖民者到达之前也不像宣传那样和平安详,这个种族有300多个部落,尚处于原始氏族公社末期。这些部落之间的残杀从未间断过,其野蛮与残酷远非旧大陆可以想象。

美国竟用一个世纪屠杀印第安人

美国政府从开始正式建军那天起后,命令军队立即向西开进。美国陆军第一团从成立之日起,征剿印第安人就成为它的基本任务。美国联邦正规军队和民兵从事的这种残暴的屠杀和征剿,从1803年(正规军正式开始投入战斗是1811年)一直持续到1892年,差不多进行了整整一个世纪。
在北美殖民史上,“印第安屠杀”一词被经常用于形容被北美印第安人大规模杀害的欧洲人或被欧洲人大规模杀害的印第安人。理论上说,“屠杀”一词应被用于对非战斗平民或战俘的杀戮上。但在实践中,这一词的使用比较随意,有时侯被用于形容一场压倒性的军事失败。因此很多时候“屠杀”与“战斗”容易混淆。
要确定有多少人在这些屠杀中被杀害非常困难。在《野蛮的边界:从Jamestown殖民地到“伤膝”的美国-印第安战争中的暴行》一书中,业余历史学家WilliamM.Osborn试图记录下美国边界最终成型前的每一场暴行,从第一次接触(1511年)到边界的形成(1890年),大约有9156人死于印第安人之手,约7193人死于白人手中。
但是其他历史学家有不同的统计结果,现在最可靠的数字是有21586名双方人员在1850―1890年间死亡、受伤和被俘。另有学者认为有45000名印第安人和19000名白人在这段时期被杀,这一数字包括了双方被杀害的妇女和儿童。其他的数据则从5000―50万不等。但有一点不用质疑的是双方在战争中的野蛮暴行――印第安人自己的残忍战争方式和美国人发动的摧毁式的军事行动。
1779年,乔治华盛顿指示JohnSullivan少将攻打Iroquois人民时说:“(假如)将废物(指印第安人)放到所有定居点附近,那么整个国家将不仅仅是泛滥成灾,而是被摧毁了。”在屠杀灭绝印第安人过程中,华盛顿还指示他的将军说:“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在1783年,华盛顿在把印第安人和狼的相互比较中他的这种反印第安人情绪暴露无疑:“两者都是掠食的野兽,仅仅在形状上不同。”华盛顿的灭绝政策在他的部队一次又一次屠杀了印第安人以后得以实施。军士们从Iroquois人的死尸上剥皮,“从臀部往下剥皮,这样可以可以制作出高的或可以并腿而长的长统靴来。”在那场袭击后幸存的印第安人将美国第一总统改名为“城镇摧毁者”。大部分Senca人的城镇都在5年时间内被灭绝。
曾积极参加和推动这种“残酷地驱逐印第安人的行动”的“当时美国许多杰出的民主领袖”之一,就是提出“所有的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天赋人权说的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美国第叁届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美国1803年从拿破仑手中购买路易斯安那(即从密西西比河西岸到洛基山麓之间的广大地区)以后,随着疆土大步向西推进而大规模驱逐和屠杀印第安人的一系列事件,就是在杰斐逊的总统任内开始的。
1807年,托马斯杰裴逊指示他的战争部门,说道;“如果印第安人反抗美国人去获取他们的土地,那么,对印第安人的反抗就要用短柄斧头反击,”杰弗逊继续道,“如果我们约束自己不去举枪迎向这些部落,那么在这些部落灭绝之前我们将不会安静地躺下,或者被驱赶出密西西比河以外。”杰弗逊继续道:“在战争中,他们也会杀死我们中的某些人,但我们会杀死他们全部!”美国人必须“追求灭绝印第安人或者将他们驱赶到我们不去的地方。”
1814年,美国詹姆斯麦迪逊政府参考1703年北美各殖民地议会作出屠杀印第安人的奖励规定,重新颁布。法令规定规定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不论男女老少甚至婴儿)的头盖皮,美国政府将会发给奖金50---100美元(杀死12岁以下印第安人婴幼儿和杀死女印第安人奖50美元,杀死12岁以上青壮年印第安人男子奖100美元)。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特别是1864年后(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人根据林肯颁布的《宅地法》屠杀印第安人的活动达到高潮,许多印第安人村庄在一夜之间变成鬼域。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美国联邦正规军采取分进合击等战术,集中发起了1000多次不同规模的军事行动,到189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灭绝印第安人的作战任务。
1862年,林肯总统下令绞死了38个明尼苏达曼卡托地区的达可它人苏语部落的38个酋长。这些被绞死的人大部分都是他们部落的神职人员和政治领袖。这些酋长之中没有人犯过他们被美国政府所控告的罪行,林肯总统有意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冤杀死刑。
美国内战英雄,曾对美国叛乱的南方各州实行“三光政策”的联邦军威廉谢尔曼将军对此发表意见说:“如果我们今年多杀一点,那么明年要杀的人就少了一点---反正他们都得杀掉,或将他们作为穷光蛋的品种保留下来.”
美国历史学家在有关着作中叙述这段历史时写道:“美国向西、向南、向北叁个方面勐烈推进时,不仅排挤了阻止它前进的国家,并且残暴地粉碎了这些土地上原来的主人──印策安人──的反抗。这种残酷地驱逐印第安人的行动是美国历史上最可耻的污点之一,而当时美国许多杰出的民主领袖也曾积极参加这种行动。”
如此长期军事征剿、屠杀的结果是什么呢?
据美国一些诚实、严谨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依据史料重新做出的推算,当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时,在现在美国境内居住的印地安人总人口在3000万至l亿之间。到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被迫分散聚在美国全国各穷乡僻壤的“保留地”里的印地安人总人口还剩下了多少呢?据美国官方统计,还不到80万人。而国土面积小得多的墨西哥还有1000多万。
美国政府对本国贫困落后的弱势族群进行种族灭绝,使美国政府一举甩掉了本应承担的沉重的包袱和责任,又能无偿地征用他们的多达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产和无以计数的自然资源,从而使美国毫无负担地发展经济。
令人遗憾的历史事实是:处于萌芽状态的美洲文明被毁灭,印第安人作为人类几大人种之一,整体上被基本灭绝。

特征

之一:就是胜利了的部落必须把失败部落的男女老幼全部杀绝,印第安人尚未进化到需要奴隶的地步,他们更看重保持其原始江山“永不变色”;
其二:便是以割下的头皮数目计算战功,而战功卓著者就成为部落的首领;
其三:即迁徙性,从无永久领地的概念,要么放弃,要么被别的部落夺占。前边所叙述的殖民者赏项,不过以印第安之道还治印第安之身罢了。所不公平的,只是武器的差异而已。

印第安_印第安人 -现状

随着社会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很多印第安人的住宅已经现代化。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印第安人地区,居住条件已有所改善,如在墨西哥、秘鲁等一些印第安人的现代化村庄,其中心广场上都有花园、教堂、医院、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有些位于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附近的村庄,经济状况比较好,许多社员还有汽车、拖拉机等。但是多数印度安人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印第安人的住房还是传统式的,是具有民族特点的房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60103/106227.html

更多阅读

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六和塔 六和塔-简介,六和塔-名称由来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 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华古塔博

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侏罗纪 侏罗纪-简介,侏罗纪-名称由来

侏罗纪(Jurassic)是一个地质年代 ,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1亿9960万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前(误差值为400万年)。侏罗纪是中生代 的第二个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

声明:《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简介,印第安人-名称由来》为网友如今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