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山烽火台交通 烽火台 烽火台-景区介绍,烽火台-交通信息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是中国古代的战略性建筑,一般建在险要处或交通要道上。烽火台的建立是用于发送战报传递紧急军情的, 古时一旦发现敌情,若遇白天则燃烧掺有粪便的柴草,释放浓烟;若是夜里则燃烧加有硫磺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后方看见便知有战事发生,继而出兵相助,烽火台是古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烽火台的烟火传递也是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烽火台_烽火台 -景区介绍

烽火台


烽火台

(the Beacon Tower)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

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燧),夜间来犯就点火(烽)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t望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独立构筑

烽火台一般独立构筑,也有三、五个成犄角配置为烽堠群的。

关于烽火台的结构和应用情况,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简有说明:“高四丈二尺,广丈六尺,积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三十七”。“广丈四尺,高五丈二尺”。汉简中还表明当时守烽燧的人数有五、六人或十多人,其中有燧长一人。戍卒平日必须有一人专事守望,有一人做饭,其余的人作修建、收集柴草(包括点烽火时用的柴草)等工作。

主要功能

最重要的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


烽火台

敌台可充作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没有敌台也没有适于点烽的墙台的地方,按传烽路线必须建有烽火台。蓟镇总兵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讲:“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蓟镇以险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缘军马战守应援素未练习分派,故视烽火为无用。今该议拟呈会督抚参酌裁订:凡无空心台之处,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约相去一、二里,梆鼓相闻为一墩.”戚继光还制定了传烽之法,编成通俗顺口的《传烽歌》让守台官兵背诵熟记。经过严格训练,负责传烽的守军能以烽火准确传递军情,而且迅速,一般三个时辰就可传遍整个蓟镇防线。 烽火台是白天点狼粪,晚上然柴草,白天烧狼粪用烟比较明显 晚上烧柴草靠火光报警。

报警种类


烽火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居延烽燧遗址发掘中获得的《塞上蓬火品约》,把汉代建武初年长城的蓬火制度记录得相当清楚,该汉简讲当时的蓬火品约由都尉府一级的军事机关发布,只对所属候官塞有约束力,品约因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但警戒信号和总的准则却大体相同。警戒信号大致有六种,即:蓬(蓬草,有学者认为是草编或木框架上蒙复布帛的笼形物)、表(树梢,有学者认为是布帛旗帜)、鼓、烟、苣火(用苇杆扎成的火炬)、积薪(高架木柴草垛),白天举蓬、表、烟,夜间举火,积薪和鼓昼夜兼用;举烽火以犯塞匈奴千人为界限,凡不满一千人只燔一积薪;超过一千人燔二积薪;若一千人以上攻亭障时,则燔三积薪。积薪之外,还附有举蓬、举表、举苣火的不同规定;并因敌人犯塞方位不同和白天夜间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但很具体的规定。

传递方式

如果匈奴人入塞围困亭障,已来不及下亭障燔薪时,白天则举亭上蓬或加一烟,夜间举“离合苣火”。“离合苣火”是处于“虏守亭障”的紧急而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信号,即几把苣火一会儿分离,一会儿又合拢。如果被围逼的亭障不能发出燔积薪的信号,距离最近的另一座烽燧应按规定照常举蓬燔薪,把信号准确传递出去。《塞上蓬火品约》还规定,如果发现所报的信号有误,则应立即“下蓬灭火”,取消所发的信号,并写成书面报告,迅速传报都尉府。若天气恶劣,或亭燧相隔过远,在“昼不见烟,夜不见火”的情况下,应立即将情况写成书面报告,用加急的传递方式报送上级。有的汉简还记录了某烽燧的守备器物和生活用品,其中有报警物布蓬、布表、苣、积薪、鼓;建筑器物椎、瞄准器械“深目”,防御武器弩、枪、羊头石等。并表明当时的烽燧是由候官(候长)管理的。候官统候史,候史管燧长,负有保管装备,修葺建筑物、管理“天田”,巡视检查与及时汇报的职责,候官则向都尉负责。为了保证烽火制度的严格执行,汉代有一整套严密的制度。

烽火台_烽火台 -交通信息

从西安火车站东广场乘坐914路、915路、游5专线(306)公交车,在“华清池”站下车后,再步行约3分钟可到景区,车程约50分钟。

烽火台_烽火台 -烽式制

唐代烽式制


烽火台风景

唐代杜佑在《通典・拒守法》中,对当时的烽火台作了更为详细的记载:“烽台,于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无山亦于孤迥平地置。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上建圆屋复之。屋迳阔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为。上复下栈。屋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并以石灰饰其表里。复置柴笼三所、流火绳三条。在台侧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乘。屋四壁开觑贼孔,及安视火筒。置旗一口、鼓一面、弩两张、抛石、垒木、停水瓮、干粮、麻蕴、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粪。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闻警固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为贼所捉。一烽六人:五人为烽子,递如更刻,观视动静,一人烽率,知文书、符牒、转牒。”

宋代烽式制

总台山烽火台交通 烽火台 烽火台-景区介绍,烽火台-交通信息

宋代曾公亮等人编撰的《武经总要》中提到的古代烽式制度更为详细,大要分为烽燧的设置、烽火的种类,放烽火的程度,放烽火的方法、烽火报警规律、传警、密号、更番法等九类。其主要内容有:

“唐法,凡边城候望,每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峰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三烽燧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围筑城障。”


烽火台

“凡置烽火,置帅一个,副一人。每烽置子九人,并取谨信有家口者充副帅。往来检校烽子九人,分更刻望视。一个人掌牒符,并二年一代。”

“置烽之法,每烽别有土筒四口,筒间火合四具,台上插橛,拟安火矩,各相去二十五步,如山险地狭不及二十五步,但取应火分明,不限远近。其烟筒各高一丈五尺。自半以下,四面各间一丈二尺。而上则渐锐渐狭。造筒先泥里后泥表,使不漏烟。筒上着无底瓦盆盖之,勿令烟出。下有坞炉灶口,去地三尺,纵横各一尺五寸,着门关闭。每岁秋冬前期采蒿茎叶,叶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及置麻蕴、火钻、狼粪之属。所委积处以掘堑环之,防野烧延燎。近边者,亦量给弓弩。”

“凡白日放烟,夜则放火,须先看筒里至实不错,然后相应时采火炬就坞炉灶口里,焚成烟,出外应灭讫。别提五尺火炬安着土台橛上。烟相应时,一炉筒烟一人开闭。二筒烟时,二人开闭。三筒烟时,三人开闭。若昼日阴晦雾起,望烟不见,原放之所即差脚力速告前烽,雾开之处依式放烟。若有一烽承两道以上烽者,用骑一人发驿,报烽来之处。若烽与驿相连者,即差驿马”。

“凡贼入境,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满五百人,放烽一炬。得蕃界事宜,又有烟尘,欲知南入,放烽两炬。若余寇贼五百人以上不满三千人亦放两炬,番贼五百骑以上,不满千骑,审知南入,放烽三炬。若余寇贼三千骑以上,亦放烽三炬。若番贼千人以上不知头数,放烽四炬,若余贼一万人以上亦放四炬。其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县止。两炬以上者并至京。原放烟、火处州、县、镇即录状驰驿奏闻。若依式放炬至京城迄贼回者,放烽一炬报平安。凡放烽告贼(犯)者,三应三灭,报平安者两应两灭。”

明代烽式制

到了明代,随着对长城防御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火器的大量应用,烽火台的建筑和式制也有改进,明朝曾规定:“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重门”。很多烽火台改由砖包砌,更显坚固,台距也缩短,有的墩旁开井,墩四周有围墙。明嘉靖二十四年巡按黄洪毗上疏提议:“乞敕兵部咨行宣大山西巡抚衙门委官相勘,各路建设墩台连属内地,使东西毕达。有军处,每墩拨军五名住居,其下架炮传烽,无军处佥居民五名,免其差役,有警时给以口粮,一体传报。其墩须高广其制,上盖平房二间,周以女墙,置以军器、炮药。真保等府一体建设。”明代《深沟儿墩碑》碑文记有:“墩军五名口:丁□妻王氏,丁海妻刘氏,李良妻陶氏,刘通妻董氏,马名妻石氏。火器:钩头炮一个,线枪一杆,火药火线全。器械:军每人弓一张,刀一把,箭三十支,军旗一面,梆铃一副,软梯一架,柴碓五座,烟皂五座,擂石二十碓。家具:锅五口,缸五只,碗十个,?h十双,鸡犬狼粪全。嘉靖十年十月二十一日立。”深沟儿堡在甘肃省高台县境内,将墩军及妻子姓名、火器、器械、家具等都刻在石碑上,是为了防其逃跑及日后如数验收,从此也可见当时的墩军是苦役。明代传报军情除放烽、烟之外,还加上放炮,且点火放烟时还加上了硫磺、硝石等助燃。传讯方法明成化二年(1466年)有法令规定:“令边候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而在有的防区还有自订的传报方法,如宣府镇上西路各台夜则悬灯。悬灯的长竿分为三等,竿上悬灯均染成红色,以数量不等作为军情缓急、敌数众寡的区分。在管理上,该法令也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传报得宜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

烽火台_烽火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

万里长城第一烽火台中卫现身 始建于西汉

5月10日,中卫香山机场北侧,随着施工人员小心翼翼地拂去百年积沙,一个高14米、长宽各32米的四方形巨大土石建筑重新呈现在人们面前。国内知名长城研究专家、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西汉始建的烽火台,在明代以前长城烽火台中规模最大,当属“万里长城第一台”。

在中卫市城区西北,有一个被当地百姓称为“四方墩”的地方。附近村民看着露在沙子外面的巨大土墩,总忍不住猜想这里发生过的故事。周兴华经过20年对长城的实地踏勘,于日前提出了上述研究成果。他告诉记者,比较难得的是,烽火台旁还有一个兵营遗址,这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兵营之一。据《明实录》记载,明嘉靖帝还曾批示在这里设立“互市”,方便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开展边关贸易。

因紧邻腾格里沙漠,经年累月的风沙掩埋了大部分城墙,加之周围水位的变化,这段长城亟待保护。经自治区及中卫市文物管理部门同意,宁夏大漠伟业旅游公司对“四方墩”及连接城墙的浮沙进行保护性清理,同时加大考古力度,对这段长城承载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经过对方案的反复论证,从有利于长城保护的角度出发,将周围6000亩沙漠湖泊、3000亩天然胡杨林、以及曾拍摄过《刺陵》等影片的影视外景地统一规划,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宁夏旅游的又一张王牌。

烽火台_烽火台 -海上长城――明临海烽火台

烽火台又称烽堠,俗称烟楼、燎台、炮台、应急台、烟墩。古代边防修筑的土堡哨所,遣士卒宁卫,遇敌入侵,则以烽燧报警。至今台州沿海尚存的烽堠遗迹,分布较广,这些烽堠历年久圮,保存完好的也不多。

自元末始,倭寇屡为患,台州沿海的许多岛屿和村寨,逐成为倭寇掠夺入侵的立足点,海岸地带也就成为倭寇登陆、流窜、掠夺的主要地区。为了防患,明初在沿海设卫、所、烽堠以常必备。明嘉靖时(1522~1566),倭寇达到顶峰,烽堠更设尤密,时胡宗宪督师剿倭,撰《筹海图编》十三卷,尽载沿海城防,会哨,烟墩烽堠。

这些烽火台一般都置于高山险绝处,无山亦要置平地之上。每座烽火台相距大致是30至50里之间不等,以便了望,迅速传递,警报料敌。如遇敌情,则昼燃烟,夜举火。

烽堠火都建于明代,有方形石砌,也有圆形土墩。据《唐六典》卷五:“凡烽堠所置,大率相去30里。若有山岗隔绝,须逐便安置,得相望见,不必只限30里,其逼边境者筑城以置之。每烽置帅一人,副一人。其放烽有一炬、两炬、三炬、四炬者,随贼多少而为差焉。”

每墩台竖有旗杆,白天升旗,夜间悬灯,还配有信炮、火把、铜锣响器、劈柴用刀、火石,火种齐全。烽燧是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燃烟称烽,夜晚蟠火称燧。“昼日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烧也。……皆山上安之,有寇举之。每烽有燧长1至数人,燧卒中必须常有1人轮流守望,其余从事别的防务活动,如积薪、炊事等杂务。台旁须堆积准备燃烟用的柴草。如发现倭寇侵境,守兵则举狼烟为号,夜晚举火为号,明示敌情,即行连续传递。设烽燧之处称烽堠,守烽燧的士兵称烽率,或称烽子。《渊鉴类函・开功部・烽堠》引《通鉴注》:“唐凡烽堠之所,有烽师,烽副,烽子,盖守烽之卒,候望紧急而举烽者也。”

发放信号根据侵敌多寡和军情缓急,可用放炮和燃燧、举烽的不同次数来表示。报警信号:望风海面盗船,放1炮,举烽1把;海盗船逼近海岸,放2炮,举烽2把;海盗登陆,放3炮,举烽3把。清代除举烟火号外,又加以挂席。《清史稿・兵志》载:“寇至100人者,挂1席,鸣1炮;至300人者,挂2席,鸣2炮;至500人者挂3席,鸣3炮;至千人者,挂5席,鸣5炮;至万人者,挂7席,连炮传递。”

明代、前所千户所管辖画眉山(前所)炮台及中山(前所)、长沙(市场)、轻盘(上盘岙里)、磊石(磊石坑)4个烽堠。清代,前所寨汛管辖画眉、岸头、三石、竹峙、新亭、章安6个炮台。

至今残存在山巅上的烽堠,以桃渚城为基点,自海边以扇状展开,点线相击,组成了传递敌情的情报系统。这些烽火台的结构大都为梯形方块状,上敛下宽,块石包砌,里塞碎泥、砖瓦。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有桃渚上堂狮子山烽火台(7.3×6.3×3.3米),杜桥市场山烽火台(9.6×6.6×3.37米),西侧附有石阶可拾级而上,中为凹地为燃火堂,台上置约0.7米防风墙,这些均保留了当年明代的实物见证,除部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平整拆毁,其余各地烽堠残基尚可辨。

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临海博物馆对沿海烽火台进行了普查测点登记。临海境内,桃渚地区:上堂烽堠(上塘村)、石相山峰堠(屯峙村)、手炉山烽堠(石柱下村)、石柱山烽堠(武坑村外)。杜桥地区:竿山烽堠(雉溪百亩地炮台)、市场山烽堠(市场村)、竹峙山烽堠(九华村)、三石炮台(川南炮台村)、上洋头炮台(溪口村)、洪殿山炮台(溪口上大坑茶山)、张岙洋炮台(南溪炮台山)、芋头山炮台(溪口下周村)、大麦坑炮台(下周村大坑山)。上盘地区:目良银柱烽堠(金杏墩村)、老人家山烽堠(岙里村)、磊石烽堠(磊石坑村)、下旧城烽堠(旧城村)、大坑山烽堠(短株村)。小芝地区:荷塘烽堠(荷塘村)、缸窑岭烽堠(岙坑村)、虎头山烽堠(车口中溪村)、墩台山烽堠(车口下宅村)。东藤地区:分水岭炮台(岭根村分山岭)、下西山烽堠(康三村)、后山岗烽堠(岭根村)、下园烽火台(岭头陈村)、烟子墩(金坑村)、新亭头烽堠(涌泉新亭头)。

附近还有椒江前所镇,烽山头烽堠(前所水力外村画眉山)、太平山烽堠(谢张村太平山)、火烧坦烽堠(东山头村)、章安烽堠(章安墩头村)、镬肚脐烽堠(杨司竹岙村)、圻头洋烽堠(前所朝西屋村)。三门县仙岩烽堠(仙岩村)、蛟湖山烽堠(小雄高湖村)、张司岙烽堠(小雄张可岙村)、官塘桥烽堠(小雄官塘村)、下道头烽堠、上道头烽堠(泗淋道头村)。

明正统八年(1343)加修了桃渚城,戚继光在此抗击倭寇,古城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重要军事堡垒的作用,其沿海境内三门健跳古城、蛟湖巡检司城、桃峙巡检司城、连盘巡检司城、桃渚中旧城、上盘下旧城、连盘巡检司城、前所卫城、海门卫城、间置小雄汛、泗淋汛、桃渚汛、盈峙汛、垦埠汛、三石汛、小芝汛、乌岩汛等,并驻兵把守,汛守营屯,形成城防相连,烽堠相接的重要军事设施,强有力地抵制了倭寇的入侵,肩负防御倭寇的全任。

烽火台耸立于群峰之巅,一路烟楼相望,烽墩相连,曲折跌宕几百里,是明代海防工中的军事防御工程。沿海烽火台递次启动,相互通报,顷刻间,敌情便传至卫所城指挥部,在短时间内就可进入临战状态。形成一条以卫、所为点,巡检司、寨汛、烽堠为线的海防长城。随着时代的推移,烽火台作为古代重要军事设施之一,今已成为珍贵的文物古迹。

鄂州三江港发现三国烽燧烽火台遗址

眼前这个长满灌木和杂草的土堆,竟然有着不同凡响的身世。23日,一批文博专家和大学教授开始对鄂州市华容区五径山三国烽燧遗址把脉问诊。

经初步考证,五径山遗址是三国时期东吴长江沿线烽燧遗址之一。鄂州博物馆文博专家说,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普查工作组发现了一批三国东吴长江沿线烽燧遗址。其中,五径山遗址呈不规则椭圆形台地,残存面积约500平方米,夯筑在五径山顶部正中,长约50米,宽约30米,面积约1500平方米,目前未采集到文物标本。

遗址所在地三江港作为武汉新港的核心港区正在建设。鄂州职业大学教授童力群认为,“三江口”在《三国演义》多次提到,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地理位置,其范围至少涵盖了现在的段店镇和临江乡。专家呼吁,加强五径山烽燧遗址保护,并提出了打造“三江口古烟墩文化产业园”的设想。华容区已将其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河之滨的烽火台遗址

文/郜 贵

“烽火”作为古代军事报警的信号,随着战争的发展而产生。粗略查阅史籍,《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便有“修烽燧”的记载。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一文中有“夫边郡之士,闻燧(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点燃烽火的地方称烽火台,亦称“狼烟台”、“烟墩”、“烽墩”、“烽燧”等。烽火台昼夜燃放的材料亦有所区别。白昼燃烟的最好材料乃狼粪,因狼粪燃放的狼烟又直又旺,不宜被风吹散,易于观察。夜晚则用柴草垒作井架,加硫磺、硝石等引为物燃放,形成一炬巨大的烈焰。一旦遇到敌情,守台兵士在台上燃起烟火,台台相接传递军事情报。

自公元前326年赵武侯建筑古云中城,其所在地现托克托县已成为塞外的军事中心。故而黄河沿岸不时成为军事前哨,烽火台也逐渐产生。

举世罕见的汉代遗址

我们查阅唐代史料,会发现云中地区有“绥远烽”这一地名。为了确定“绥远峰”的具体位置所在,托克托县博物馆馆长石俊贵进行了多年的潜心研究。

托克托县旧城北街山梁前沿台地上,矗立着一个引人注目的高大土堆,当地百姓称为“王墓”。其高为5米,周长为80余米,夯土筑成,夯层厚度7至8厘米。

1991年,托克托县文物部门与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对“王墓”进行了考查,一致认为该土堆不是墓葬。以土层内夹杂的汉代以前陶片,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其周围发现的汉代卷云纹瓦当与“富乐未央,子孙益昌”残砖为依据,文物部门判定为汉代烽火台,极有可能正是唐代史料中提及的“绥远烽”。

无独有偶,2000年10月,托克托县各直属单位在燕山营大石窑村东的山梁上植树造林,发现山冈高处有一夯筑烽火台。该台呈底大顶小的圆丘形,现存高度2至3米,丘顶直径5米,底部直径10米,夯层厚度8至10厘米。其位于黄河岸边的山冈前沿高地,夯层清晰可见,土质坚硬难抠。夯层厚度与上文提及的“绥远烽”的夯层厚度基本相同。规模虽不及“绥远烽”大,但风格与筑法无异,应同为汉代所筑。

排列密集的唐代遗址

据史料记载,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朔方大总管张仁愿于阴山以南、黄河以北筑西受降城(今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北)、中受降城(今包头市西)、东受降城(今托克托县境内),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堠1800所。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十月,因东受降城滨河,年久失修,雉堞摧坏,振武节度使张惟清将其移至绥远烽南。

2001年9至10月间,为配合“引黄入呼”工程建设,文物部门对紧依黄河的蒲滩拐古城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以出土实物与史料为依据,确认该城址为唐代东受降城。因此城位于汉代烽火台之南,更证实了上文提及的“王墓”正是汉代绥远烽。

上文提及的1800所烽堠,在东受降城附近的黄河之滨仍有存在。东受降城之北,河口村原东真武庙壕口南山岗高地的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竟然有3个烽火台。因其中一个为方形,两个为圆形,3个烽火台应该不是同一时期的遗址。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因历来黄河、黑河水涨溢浸淘,河边的山冈逐渐向后退缩,故而处于山冈前沿的烽火台为较早的唐代所筑,其他两座为辽代、金代所筑。

从真武庙壕口的首座烽火台往南扫视,每隔一公里便有一座烽火台兀立于冈上。其具体位置是,首座为皮条沟后偏北,第二座为花圪台村后三人沟南,第三座为格图营村后偏北……我们再向西往低洼处退行一段路程,转身向东方的冈顶举目远眺,各座烽火台之间不但距离基本相同,而且大小也基本相同。如此密集的烽火台,正符合唐中宋神龙三年所建的1800所烽火堠之多。然而,有时两座烽火台间隔约两公里中间不见烽火台遗址,原因应该是中间的烽火台因水土流失或其他原因,在一千二百余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被毁。

从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北的西受降城,到托克托县蒲滩拐的东受降城,每隔1公里筑一座烽火台,恰好趋近史籍中记载的1800所。可见,我们将古云中托克托县境内黄河之滨山冈前沿仍然未毁的一排烽火台,确定为唐代烽火台遗址是有历史依据可寻的。

有迹可寻的金代遗址

此处黄河之滨的高岗上,部分烽火台之间距离较近,位置前后错落,并非居于同一条直线,且残留的遗址大小不同,我们可以推测其不是同一时期的遗址。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判断,距山冈前沿较远的烽火台应该为唐代以后的金元烽火台,并且以金政权建筑的烽火台居多。

绵延起伏的土岗上,当地人将几处高地依次称为头道脑包、二道脑包、三道脑包……托克托县博物馆馆长石俊贵通过多年的寻觅,终于在三道脑包西南方向发现一座典型的金烽火台遗址。这一遗址与其他遗址大有区别,周围保留有低矮的残墙,所处位置并不在山梁前沿,而是靠后一段距离。

二道脑包顶部,坐落着小型的金古城遗址,与黄河对岸准格尔旗天顺圪梁(城坡)的西夏古城遗址隔河相望。沿黄河顺流而下,清水河境内的下城湾古城便是金宁边州城址。而与其相对的黄河西岸亦有一座西夏东部戍边的军事性城堡遗址,因当地为城坡煤窑,故今人亦称为城坡古城。二道脑包古城与宁边州故城均设于黄河沿岸,且都为金戍守西部边疆的军事性城邑。我们有理由断定除了三道脑包烽火台之外,两城之间还筑有一定数量的烽火台。根据这一理念,我们沿河岸向南寻觅,曾发现几处不太显明的烽火台遗迹。可见,黄河之滨两座城池之间的金烽火台亦为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个,只因建筑规模较小而目前已难以确定台址的具体位置所在。

最为显明的现代炮台

目前,这里得以保存的规模最大、最完好的烽火台为民国初年所筑,不过已经称为炮台。山梁高地上筑有烽火台的区域内,民国初年所筑的炮台共有两座,当地人称为一炮台与二炮台。一炮台位于托克托旧城清真寺东南方向不足百米的地方,高3丈,底纵3丈4尺,横3丈,顶纵2丈,横1丈8尺。炮台顶端原有守望室1间,炮台下小院内原有房屋4间,院门额上书有“保障”二字。该炮台民国十二年(1923年)建成。二炮台位于一炮台正南的400米处,历时两月有余才得以建成。该炮台高3丈2尺,底纵3丈2尺,横3丈,顶纵、横各1丈9尺。台顶端亦建有守望室1间,台下建有小院,院内有房屋四间,院门额上书有“捍蔽”二字。两座炮台间挖有战壕相通,战壕长120丈,宽1丈,深8尺。

纵观古云中境内内河之滨发现的烽火台、炮台,无不与黄河有密切的关系。滔滔黄河万古奔流不息,作为一道天然屏幕,往往成为历史上一些政权疆域的界线。因而,设置烽火台于黄河岸边的高岗之上,以烽燧传递军事情报,一定是御敌入侵的重要军事设施。从汉朝到日伪时期前后长达两千年之久,作为传递军事情报的烽火台在古代战争中扮演了“电报”与“雷达”的角色。

哈密烽燧烽火台

哈密共有烽燧51座,其中边关墩烽燧为保存较完好的一座。

我国古代关于烽燧的记载,最早出现于汉代史籍的汉简中。从河西走廊到西域边陲的古丝绸之路上,随处可见夕阳下、驼队边的烽燧,尤其是敦煌、哈密、巴里坤、吐鲁番等地,现在仍然会在戈壁沙漠中不期而遇残存的泥土、沙石筑起的汉唐烽燧。

目前,哈密地区是新疆发现烽燧最多的地区,其中最早的烽燧建于唐代,现境内尚遗存唐烽燧4

座。如今保存的绝大部分烽燧则都是清代建筑的,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县城往西至萨尔乔克一线,这里每隔2-3 公里就有1座,连绵相望有13座之多。

烽燧为古代时遇敌人来犯,用以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燧的设置早在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故事中就有记载,古代十里一烽,五里一燧,夜里点火叫烽,白天燃烟叫燧。若有百余犯敌,举一烟(或一燧);千余犯敌,举三烟(或三燧);犯敌若在三千以上,举四烟(或四燧),这样,三四百里外的敌情很快就会传递下去。

保存较为完整的有边关墩烽燧。边关墩烽燧是清代的烽燧,平面呈长方形,残高12米,底基东西长11.6米,南北宽9.4米,用土坯、木棍夹筑而成。上小下大,纵剖面呈梯形。东壁下有房舍两间。四周土筑围墙,门向南开,门宽3.8米,地表可见少许青花瓷片。

昌吉州22个烽燧烽火台群升级成“国宝”

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三十里墩烽(资料图片)

新疆都市报讯(通讯员程勇报道)7月10日,呼图壁县文物局工作人员把呼图壁县境内两座烽火台边上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牌换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牌,呼图壁县两座烽火台(也称烽燧)已经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的其他20座烽火台一起打包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呼图壁县已经有两个文物古迹被列入国家级文物,另一个是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

呼图壁县两座烽火台分别位于五工台镇和二十里店镇,这两座相距不足10公里的烽火台一座是唐代早期的,另一座是清代晚期,年代相距近1000年,昌吉州境内目前这样的烽火台总共有22座。自2005年起,昌吉州就把这些烽火台捆绑在一起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8年努力,终获成功。

烽火台_烽火台 -修建历史

形成


长城--烽火台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在某些地段,连线的烽火台建筑甚至取代了长城城墙建筑。长城沿线的烽火台的建筑与长城一样

,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的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山区的多为石块垒砌;中东部的自明代有用砖石垒砌或全砖包砌的。烽火台的布置除有建在早期长城干线上之外,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外沿通道向远处延伸,以监测敌人动向;另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内,与关隘、镇所、郡县相连,以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和坚壁清野;再一种在长城两侧(秦汉时有建在长城上的),以便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守兵,起而迎敌。早期还有与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以便尽快向朝廷报警。

汉代烽燧的建筑形式

汉代西北烽燧的建筑形式据今考古发掘发现,它主要的建筑物有一个高台望楼(亭),


烽火台

作为?t望敌情、传递消息之用。望楼(烽火台)一般呈方锥体,高达10米以上,上有住房建筑,有的望楼下面或旁边有戍卒居住的小城(有称作障或坞的),障、坞一般呈方形,边长都在10米以上,障、坞墙都较厚,一般在2至4米乃至7米左右,障、坞的四周埋有称为“虎落”的小木桩,一些大的障、坞内还有羊马圈、仓库、武器库等建筑。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在注释《后汉书》时讲:“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文中的桔皋指可以引物上下的高架子,兜零指笼子。

烽火台_烽火台 -手机客户端

基本参数

产品:i点产品语言:中文大小:615KB版本:1.0下载次数:100+系统要求:Android2.2及以上更新时间:2012-04-16

基本简介

烽火台手机客户端(APP)是道有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烽火台量身定制的一款品牌展示应用软件。烽火台可以在客户端里发布该企业的产品、资讯活动和企业动态等信息,同时通过消息、评论、分享等消费者与商家的互动功能,加强商户与消费者的联系,拉近企业与个人用户的距离,从而使烽火台在宣传企业形象、灵活开展品牌活动、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

应用亮点

1信息周刊


烽火台 应用截图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浏览烽火台提供的产品,了

解产品系列,并可以将产品系列快速分享到微博及微信。

2户外媒体

烽火台产品通过生动的展现形式吸引更多的顾客的关注。基于移动客户端的各类活动信息能为商家有效节省短信推送费用、物料制作费用以及广告投放费用;更少的经费投入,更大的宣传效果。

3地图导航

烽火台活动信息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消费。

4酒店查询

烽火台企业可以发布企业简介、联系我们等宣传信息,让更多顾客及伙伴了解企业,为企业节省印刷及宣传费用。

关于开发者

道有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道有道)在2007年7月成立于北京,业务布局复盖全国9个大区和8个办事处。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全案服务商,道有道一直致力于为商户提供优质的APP开发、APP推广及移动营销服务。2012年道有道先后获得“中国自主创新科技企业奖”、“移动互联网效果营销之星”、2012APEC中小企业峰会“年度移动应用产品奖”,“优秀企业管理成功案例”及“具成长性企业”和“最具投资价值企业”等多项荣誉。

烽火台_烽火台 -陕西省临潼骊山烽火台

千金一笑的典故

相传三千多年前周朝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自从绝代佳人褒姒入宫后终日被美色所迷。从此幽王的王后申后被幽禁在冷宫但敢怒而不敢言。

一年后褒姒生了个男孩幽王十非喜爱;取名伯服。褒姒从此暗地安排派自己的心腹宫人暗中监视申后寻机报复。

申后过着孤单的生活心中万分愁忧。一天一个年龄较大的宫女深知王后心事,便向王后献计,让她假装有病,叫她的母亲温媪以看病为名,乘机将她的书信送给父亲申候和太子宜臼,令太子回京再作商量。申后听了依计而行,并送给母亲温媪一匹绸缎,那封密书就藏在绸缎之内。谁知温媪从申后宫中出来,却被早已监视她的人捉住,送到褒姒面前,并当场搜出藏在绸缎中的密书。褒姒盛怒之下,将申后送给温媪的绸缎撕成碎片,并将此事告知幽王。幽王不分青红皂白,将温媪一剑两断,废太子宜臼为民,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褒姒做了王后,宫内大权逐渐被她独揽了。内自宫女外自朝臣没有不奉承她的,幽王对她更加宠爱凡事百依百顺。

褒姒入宫后,从来不笑,这事使幽王觉得美中不足。他曾用过不少方法要逗褒姒一笑但都失败了。有天幽王问褒姒什么最好听。褒姒说: “那天捉住温媪一气之下,将申后送温媪的绸缎撕了,这撕绸缎的声音倒是十分好听。”幽王一听当即下令每日送一百匹绸缎进宫叫宫女们撕给王后听。可是褒姒还是不笑。幽壬又下了一道圣旨凡宫内宫外如果能使王后一笑者,赏黄金千两。奸臣虢石父听了想了一个办法他告诉幽王: “先王在世时因南戎强盛,惟恐侵犯因此在骊山设了二十多处烽火台,又设置了数十架大鼓。一但发现戎兵进犯便放狼烟,烟火直上云霄,附近诸侯见了,就发兵来救。我王要使王后一笑,不妨带她去游骊山,夜点烽火,众诸侯一定领兵赶来,上个大当,王后看了必定发笑。”幽王听了依计而行,即备了车仗同王后来骊山游玩。

当时有个叫郑伯友的诸侯,正在京都,听了这一消息,大吃一惊,急忙赶到骊宫奏道: “先王在世设烽火台是为紧急之用,今天无故点燃烽火,戏弄诸侯,一旦戎兵侵犯,再点烽火,有谁信之?那时何以救急呢?幽王不听劝阻,并令立即点燃烽火。附近诸侯看到烽火点燃,以为京都有敌进犯,个个领兵点将前往骊宫,待赶到骊山下,却不见一个敌兵,只听宫内弹琴唱歌便议论纷纷。这时幽王正和褒姒饮酒作乐,听得诸侯到来,便派人去向诸侯道谢说: “今夜无敌有劳各位。”诸侯听了面面相觑,只好带了兵卒恨恨离去。这时褒姒在楼上看见众诸侯白忙一阵,不觉抚掌大笑。幽王一见大喜,当即赏给虢石父黄金千两。

西周灭亡

幽王的所作所为触怒了申国侯。申侯便联结南戎三面包围了京都。虢石父得知面奏幽王: “目前事情紧急我王快派人去骊山点放烽火,召来诸侯以御敌兵。”幽王立即派人点了烽火,但由于他上次失信于诸侯,诸侯认为天子又开玩笑,都按兵不动。

幽王等不到救兵,只好带着伯服和褒姒逃走,半路上被戎兵捉住,戎主杀了幽王、伯服,但见褒姒容貌美丽没有杀她。这便是自古留下来的一句俗话: “一笑失江山”。

幽王陵和褒姒摹

在今临潼县城东三十里外的宋家村和崖王堡两墓相距二华里。

烽火台在临潼骊山西绣岭的第一峰上是骊山的最高处。这里柏树围绕风景优美是骊山名胜古迹之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60103/106326.html

更多阅读

著名作家姚鲁批评评论《色戒》点击突破百万!总批评超 姚鲁烽

著名作家姚鲁批评评论《色戒》点击突破百万!总批评超过一千万!绝了!!          【据姚鲁吧新浪吧讯】作家姚鲁批评评论文章作品总点击超过一千万(10000000万)(这是去年的统计了)!绝了!真是批评一绝!!!仅批评评论电影《色戒》的《色不可

1-16 上海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上海虹桥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2006年7月,上海申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全面负责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除机场内部)的开发建设。虹桥机场内部规划与实施由机场集团负责。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按照“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开

声明:《总台山烽火台交通 烽火台 烽火台-景区介绍,烽火台-交通信息》为网友君无戏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