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帕西诺(Al Pacino),美国演员,1940年4月25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4岁时就对演戏著迷,高中辍学后拜师学习演戏。1969年,帕西诺首次出现在电影银幕上,在《我,娜塔丽》和《毒海鸳鸯》中出演。1971年,他出演了他的成名作《教父》。之后连续4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或最佳男配角提名。1993年,他凭借在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演出获得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50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男主角。2007,他获得美国电影学会颁布的终身成就奖。2012年被授予美国国家艺术勋章。
阿尔・帕西诺_阿尔・帕西诺 -早年经历
阿尔帕西诺阿尔・帕西诺,1940年4月25日生于纽约,双亲为意大利移民的艾尔帕西诺(Al Pacino),早在4岁时就对演戏著迷。高中辍学后拜师学习演戏,并尝试在外百老汇登台演出。1966年进著名的“演员工作室”进修,。1969年,艾尔帕西诺(Al Pacino)以处女作《Me, Natalie 处女的烦恼》跃登大银幕,舞台剧《老虎是否戴项链?》获托尼奖。后被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看中,在《教父》中扮演迈克尔,,他以《The Godfather 教父》中柯里昂家族少主迈可尔一角扬名全球,并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从此奠定艾尔帕西诺(Al Pacino)超级巨星的地位。
此后,以《谢皮科》(1973)、《教父续集》(1974)、《炎热的下午》(1975)三片连续获得奥斯卡男主角提名。1992年终以《闻香识女人》夺取第65届奥斯卡影帝。以表演具有爆发力著称。
阿尔・帕西诺_阿尔・帕西诺 -演员经历
年少时对表演感兴趣
阿尔帕西诺1940年4月25日,阿尔・帕西诺出生于纽约南布朗克斯市。还在很小的时候,父亲萨尔瓦托和母亲罗斯就离了婚,母亲带着他和其他的兄弟姐妹,搬到了外祖父外祖母的家中去住。上了学之后,帕西诺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养成这样一种“毛病”:只要一看电影,他就喜欢模仿电影中的某些情节或某些银幕角色的声音。因为不喜欢读书,帕西诺便在业余时间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后来,他参加了学校里的戏剧表演团,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天堂。由于对舞台表演有着极大的兴趣,帕西诺很快成为一名专职演员。
求学经历
刚开始在舞台上展示个人才华时,帕西诺很长一段时间都感到十分压抑,因为家里穷,他常常步行往返学校和家里,以节省生活开支,省下来的钱买自己学习表演用的听力材料。1966年,帕西诺考进了著名的演员工作室(Actors Studio),从师于传奇表演老师李・斯特拉斯伯格(Lee Strasberg)。李创立了崭新的Method Approach表演教学方法,后来成为许多70年代演员的标志性特点。
演员初期
《毒海鸳鸯》帕西诺先后演了很多戏剧作品,后来以《印第安人想要布朗克斯》(The Indian Wants the Bronx)获得奥比奖(此奖是为了奖励非百老汇戏剧界的优秀演出)最佳男主角奖,靠演坏蛋慢慢声名雀起。接着,他又凭百老汇剧目《老虎打领带吗?》(Does a Tiger Wear anecktie?)赢得托尼奖。他的第一批电影长片,在表演风格上和以往相比发生了变化,有些偏离观众喜欢的舞台剧现实风格。参演第一部电影长片《我是娜塔莉》(Me, Natalie)之后,他又在《毒海鸳鸯》(The Panic in Needle Park)中扮演了一名不法贩毒商。
成名机遇
阿尔・帕西诺在教父中接下来的经历永久性地改变了帕西诺的一生。在出演电影《教父》(The Godfather)中的Michael Corleone一角时,帕西诺的竞争对手罗伯特・雷德福德,沃伦・比蒂,杰克・尼科尔森,瑞安・奥尼尔,罗伯特・德尼罗等一大批演员,都渴望得到这一角色。电影公司高层和制片人都反对让帕西诺提纲这一角色,但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看好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帕西诺。虽然科波拉使尽浑身解数,替帕西诺说服了公司老总,但在后来的拍摄过程中,帕西诺始终战战兢兢,总怕随时会被公司开掉,所以整个过程拍得十分投入。后来,这一角色反而成了他电影生涯的突破之作,帕西诺也因此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奖提名。
成名之后,帕西诺不是为赚取更多的金钱去演那些比较容易塑造的电影角色,他把自己的注意力投放在了一些反映现实的电影作品上来。他先后出演了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犯罪剧《冲突》(Serpico),和由银行抢劫案改编而成的悲剧故事片《热天午后》(Dog Day Afternoon)等。在大胆选择电影角色的过程中,帕西诺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接连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提名。1977年的《Bobby Deerfield》,让帕西诺第一次跻身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名单。
人生低谷
疤面煞星2年后,他凭法律影片《义勇急先锋》(And Justice for All)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不幸的是,《义勇急先锋》成了他电影生涯上的惟一一个污点。后来他拍的2部影片--《Cruising》(1980)和《Author! Author!》(1982),观众反响平平。1983年,帕西诺再次得到扮演自己老本行电影角色的机会,在《疤面煞星》(Scarface)中扮演一名十足的恶人,从而巩固了他在好莱坞电影界的传奇地位。但随后他犯下了一个值得我们再次提起的错误,在拍摄《怒火山河》(Revolution)一片时,先是剧组设备被毁,加上天气恶劣,帕西诺又患了严重的肺炎,真是祸不单行。再加上编剧多次修改剧本,进一步增加了这部影片的拍摄难度。《怒火山河》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电影之一,帕西诺因此获得了如潮恶评,在后来的4年间,他一直被迫息影。
重返舞台
教父III帕西诺只好重返戏剧舞台,重新把精力投在被他称为“第一情人”的戏剧表演方面。后来,他执导了影片《Local Stigmatic》,但直到现在,这部影片仍然没有向社会公开发行。过了一段自我流放的生活之后,他参演了《午夜惊情》(Sea of Love)一片,扮演一名喜欢喝酒的警察。这部影片成为帕西诺进入个人电影生涯第二阶段的一个标志,他第一次以延续至今的银幕形象亮相:一双象猫头鹰般黑亮的眼睛,嘶哑的嗓音。再次回到Corleones之后,他参加拍摄了《教父III》(The Godfather: Part III)。1990年拍摄的《至尊神探》(Dick Tracy),使帕西诺第一次因喜剧角色赢得了电影界的好评,这部影片使他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的提名。2年后,他因《拜金一族》(Glengarry Glen Ross)再次获得奥斯卡提名。1991年,帕西诺参加了浪漫影片《现代爱情故事》(Frankie and Johnny)的拍摄。
第二次事业高峰
《闻香识女人》1992年,在好莱坞影坛奋斗了多年的帕西诺,终于凭《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封帝。他在这部影片中扮演一位盲人,炉火纯青的演技,无可比拟的感召力,让人觉得这角色好象是专门为他量身打造的。直到今天,帕西诺的这一角色仍是好莱坞电影史上的一个经典形象。
在后来的几年间,帕西诺的电影事业更加如鱼得水。他在几部更有名的影片中塑造了更加出色的角色。《情枭的黎明》(Carlito's Way)再次证明,帕西诺不愧是塑造银幕坏蛋的高手,迈克尔・曼执导的史诗犯罪剧《盗火线》(Heat)一片,同样证明了这一点。1996年,帕西诺再次坐上导演的座椅,导演了莎士比亚作品改编电影《寻找理查》(Looking for Richard),并获得很高的评价。这一时期,他的《立体谎言》(City Hall)、《惊天爆》(Donnie Brasco)和《魔鬼代言人》(The Devil's Advocate)等作品,也先后问世。后来,他和迈克尔・曼以及奥利弗・斯通再次联手,在《惊爆内幕》(The Insider)和《挑战星期天》(Any Given Sunday)中两次充当男一号。
阿尔・帕西诺_阿尔・帕西诺 -作品列表
(2002)Insomnia【针锋相对】(白夜追凶)(2002)Simone 《西蒙妮》(2000)Chinese Coffee【中国咖啡】(1999)Any Given Sunday【挑战星期天】(再战星期日)(1999)Insider, The【惊爆内幕】(致命烟雾)(1997)Devil's Advocate, The【魔鬼代言人】(1997)Donnie Brasco【惊天爆】(忠奸人)(1996)Looking for Richard【寻找理查】(1996)City Hall【立体谎言】(市政厅)(1995)Heat【盗火线】(烈火悍将)(1995)Two Bits(1994)Jonas in the Desert(1993)Carlito's Way【情枭的黎明】(角头风云)(1992)Glengarry Glen Ross【拜金一族】(1991)Scent of a woman【闻香识女人】(1991)Frankie and Johnny【现代爱情故事】(性、爱情、汉堡包)(1991)Godfather Family: A Look Inside, The(1990)Godfather: Part III, The【教父第三集】(教父Ⅲ)(1990)Dick Tracy【至尊神探】(迪克崔西)(1989)Sea of Love【午夜惊情】(激情刽子手)(1985)Revolution【怒火山河】(革命)(1983)Scarface【疤面煞星】(1982)Author! Author!(1980)Cruising(1979)…And Justice For All【义勇急先锋】(1977)Bobby Deerfield(1975) Dog Day Afternoon【热天午后】(1974)Godfather: Part II, The【教父续集】(教父Ⅱ)(1973)Scarecrow(1973)Serpico【冲突】(1972)Godfather, The【教父】(1971)Panic in Needle Park,(1969)Me, Natalie阿尔・帕西诺_阿尔・帕西诺 -十大代表作
1.《教父》
《教父》
在这部影片中,帕西诺的许多场戏都十分耐人咀嚼,他的表演其实在此时就已臻化境,比如在医院里探视和照看老教父,还有那场影史最经典的刺杀段落,帕西诺深沉含蓄的表演都令人叹服,尤其是对眼神的控制,绝对无人能出其右。当他从意大利返回美国,坐在大班椅上开始行使父亲交与的无上权力时,分明看到了从黑暗中射出的凛人的光焰。当他亲自从自己的妹夫口中诱出了真相,并眼睁睁地看着克莱门扎将其勒死在轿车里,看他那张灰色礼帽下冷酷漠然的英俊面孔,这时不由不打自心里叹道:这,才是真正的黑帮。
2. 《闻香识女人》
这部长达近3个小时的电影终于为阿尔・帕西诺迎来了他早该得到的奥斯卡奖座。这是一部关于拯救自我拯救他人拯救灵魂的意味深长的电影。整部影片不如说是帕西诺的个人表演秀,他的每一次出场都使影片散发着夺人的光芒。尽管在剧中他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中校,但他的光辉却无处不在。那一段在飞机上对女人的评价,,那一曲优雅而富有激情的探戈舞,那一场即兴发挥似的终极演说,都使帕西诺高超的演技得到了最充分的施展,也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享受。而影片所传达的对生活应采取的积极态度和对忠诚观念的深入理解,颇具发人深省的力量。
3. 《狗日的午后》
《狗日的午后》
这是一部构思巧妙的黑色幽默电影,略显荒诞的故事情节,表达的却是对社会不公正的控诉和对底层小人物的无限同情。一个貌似胆大凶恶,其实怯懦善良,干起活来毛手毛脚的小混混被帕西诺精细而层次分明的展现出来。他那一双穿透力极强的眼睛,在他的表演中总是发挥着攫人心魄的巨大作用。影片结尾,他被警方生擒后,镜头对准他的大眼睛,那里面充满了恐惧后的无边绝望。一切都完了!这部电影为他连续第二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4. 《教父2》
这部续集的成就不亚于《教父》,帕西诺延续了正集中含而不露,又适时地激情勃发的表演风格。迈克尔在遭遇了一场未遂的谋杀和兄弟的背叛后,变得更加疑心重重,更加冷酷无情,经过内心的残酷挣扎,他最终选择了干掉所有对手,包括曾经的朋友,直至自己的亲生哥哥。至此他也选择了众叛亲离,穷途末路。帕西诺将人物高处不胜寒的悲凉和关键时刻的凶狠毒辣,演绎得细致入微,令人信服。
5. 《盗火线》
《盗火线》
影片节奏舒缓,大气磅礴,奇峰突起,常常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恰好给了帕西诺和德尼罗表现天才的巨大空间,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自然是那场咖啡馆里的暗含杀机于谈笑自若的对话。迈克尔曼恩的不凡功力和对影片情节设置的精致巧妙,以及对观众心理的揣摸拿捏,对节奏的控制,都在这场戏里得到了完美体现。这是凌厉与含蓄,激情与理智的超级碰撞,更是对两人表演风格的总结,注定要成为不朽的经典。
6. 《疤面煞星》
这部电影没有在任何评选中获奖,但他在黑帮电影中的特殊而崇高的地位却依然是毋庸置疑的,它的火爆刺激,血腥残忍显然比许多沉闷的同类电影来的爽快!这可能是阿尔・帕西诺所有影片中最激情四射,畅快淋漓的表演。
7. 《忠奸人》
演惯了老大的帕西诺在这部充满伤感气息的黑帮片中却成为了一个卑微的小人物。混迹黑道30多年,按理也该混出点头了,可这个倒霉的老家伙就是不成器,居然还得给他一手提携的唐尼・布拉斯科拎包打下手,而且这个道貌岸然的小子还是个卧底!帕西诺以他炉火纯青的演技将小人物的悲凉展现得入骨三分,感人肺腑。英俊的约翰尼・迪普在帕西诺的带动下,也有极出色的发挥。
8.《魔鬼代言人》
《魔鬼代言人》
帕西诺饰演的魔鬼撒旦将基努和塞隆玩弄与股掌之间。有两场戏值得反复玩味,一场是帕西诺在晚会上指点塞隆如何修饰自己,在这场戏中,他那老到精熟的表演魔力四射。一场自然是最后的高潮段落,撒旦现形后直面基努的大段独白,再次展示了他酣畅淋漓激情洋溢的表演风格和高超的台词功底。整部影片也因为这一段落得到了主题的升华,批判的力度也大大加强。
9. 《情枭的黎明》
继《疤面煞星》之后,帕西诺与导演布赖恩・德・帕尔马的又一次合作。黑帮老大卡利托在律师的帮助下获得新生。他想金盆洗手,可自私自利的律师却有自己的打算,一再逼使他与黑道发生冲突摩擦。卡利托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悲剧的命运,在眼看就将与心爱的女人共赴金色海滩,开始美好生活的一瞬间,死在了小人的枪口之下。帕西诺在影片中黑墨镜,,黑色皮大衣,一连络腮胡子的造型非常之酷,举手投足挥洒自如,与他搭档扮演律师的正是坏小子西恩・潘。两人的合作默契娴熟,相得益彰。
10.《爱之海》
阿尔・帕西诺在这部影片中扮演一名脾气火爆,作风泼辣的警探。在对一起连环杀人案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不能自拔的与性感妖娆的犯罪嫌疑人发生了不该发生却又必然发生的感情。影片拍摄于1989年,是阿尔因电影《革命》惨遭失败后息影4年的重出江湖之作。阿尔再次展示了他咄咄逼人的凌厉气势和极具轰炸效力的表演风格。整部电影也拍得非常流畅自然,故事情节紧张曲折,悬念贯穿始终,高潮段落的处理很具张力。最值得称道的是女主角换衣服时,手提包里的玩具手枪被阿尔发现后,阿尔所作的一气呵成的表演,把人物内心的恐惧,疑惑、愤怒极其传神的表现了出来,堪称经典。
阿尔・帕西诺_阿尔・帕西诺 -获得荣誉
奥斯卡金像奖?1993第65届最佳男配角拜金一族(提名)?1993第65届最佳男主角闻香识女人(获奖)?1991第63届最佳男配角至尊神探(提名)?1980第52届最佳男主角伸张正义(提名)?1976第48届最佳男主角热天午后(提名)?1975第47届最佳男主角教父2(提名)?1974第46届最佳男主角冲突(提名)?1973第45届最佳男配角教父(提名)美国金球奖?2011第68届电视类-迷你剧/电视电影最佳男主角死亡医生(获奖)?2004第61届电视类-迷你剧/电视电影最佳男主角天使在美国(获奖)?2001第58届塞西尔.B.戴米尔奖(获奖)?1993第50届电影类-剧情类最佳男主角闻香识女人(获奖)?1993第50届电影类-最佳男配角拜金一族(提名)?1991第48届电影类-剧情类最佳男主角教父3(提名)?1991第48届电影类-最佳男配角至尊神探(提名)?1990第47届电影类-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午夜惊情(提名)?1984第41届电影类-剧情类最佳男主角疤面煞星(提名)?1983第40届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欢喜冤家(提名)?1980第37届电影类-剧情类最佳男主角伸张正义(提名)?1978第35届电影类-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夕阳之恋(提名)?1976第33届电影类-剧情类最佳男主角热天午后(提名)?1975第32届电影类-剧情类最佳男主角教父2(提名)?1974第31届电影类-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冲突(获奖)?1973第30届电影类-剧情类最佳男主角教父(提名)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1991第44届电影奖-最佳男配角至尊神探(提名)?1976第29届电影奖-最佳男主角教父2,热天午后(获奖)?1975第28届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冲突(提名)?1973第26届电影奖-最有前途新人主演教父(提名)MTV电影奖?1998第7届最佳反派魔鬼代言人(提名)意大利大卫奖?1994第38届最佳外国男演员情枭的黎明(提名)?1974第18届最佳外国男演员冲突(获奖)?1973第17届大卫特别奖教父(获奖)土星奖?1998第24届最佳男主角魔鬼代言人(提名)?1991第17届最佳男配角至尊神探(提名)青少年选择奖?2007第9届最佳电影反派十三罗汉(提名)托尼奖?1969第23届最佳男配角老虎打领带吗?(获奖)国家艺术勋章?2012-02-13国家艺术勋章(获奖)罗马国际电影节?2008年第3届马库斯奥里利乌斯终身成就奖(获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2011年第68届电影制作人荣誉奖莎乐美猜想(获奖)英国电影协会?2014-9-25英国电影协会(BFI)奖(获奖)
阿尔・帕西诺_阿尔・帕西诺 -明星轶事
阿尔・帕西诺新近排演的舞台剧《莎乐美》
在私人生活方面,帕西诺是好莱坞保持单身时间最长的男演员,至今从未结过婚。他和教表演的女教师简・塔伦特生有一个女儿朱莉・玛丽,和多年的女友比弗利・丹吉洛生有一对双胞胎。他的浪漫史中,还有一段与《教父》演员同事黛安娜・基顿留下的故事。
奥斯卡影帝阿尔・帕西诺未红时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阿尔・帕西诺接受访问时承认自己年轻时当过男妓换取温饱,他对此极为后悔:“当时我大概20岁左右,还与家人留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年轻的我刚离开学校,努力尝试成为一名演员,却因为生计问题被迫出卖肉体,与年老的女人做性交易,藉此换取食物及住宿。”阿尔・帕西诺谈起当年这段回忆时,显得十分后悔:“每一天我起床时,都发现我根本不喜欢自己!”
阿尔・帕西诺_阿尔・帕西诺 -人物评价
阿尔帕西诺他天生是个演员,很早就知道为梦想付出一切,高中没念完就告别学校,只为追逐心中的影像梦。年轻时他一无是处。出身贫贱,1米70身高,屡屡被人呼为侏儒;长着一张猴子脸,全身上下实在找不出亮点。借钱买票坐公交巴士去各地试镜,屡屡被拒。然而这个银幕传奇人物因为《教父》系列、《热天午后》和《疤面煞星》等多部电影获得了八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和四次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并在1991年因影片《闻香识女人》而获得奥斯卡影帝的头衔。2007年的美国电影学会将终身成就奖授予他,可谓名至实归。美国电影学院委员会主席霍华德・斯特林格用“美国电影的偶像”来形容帕西诺。他被称为“演员中的演员”,银幕上的表达方式与众不同。猫头鹰一样的眼睛炯炯有神,嗓子是一天抽两包的沙哑。这个男人饱尝过风雨,幸存并成功,生活教会他如何表演。一个出色的导演,他的经历珍贵且不可复制,他的存在,丰富了当代电影世界。(外滩画报、新快报、马可・穆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