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港简介 鹿特丹港 鹿特丹港-鹿特丹简介,鹿特丹港-鹿特丹港的基本情况

鹿特丹(Rotterdam)(北纬51°55', 东经4°29' )是荷兰第二大城市,欧洲第一大港口,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鹿特丹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系统、发展港口相关产业和运输、壮大自己的历史,也是一个不断顺应世界航运和贸易的发展趋势从市区河畔沿河逐步向外发展、直至向大海要地、同时建设被置换出来的地块的历史。

荷兰鹿特丹_鹿特丹港 -鹿特丹简介


(1)地理位置



鹿特丹的地理位置

鹿特丹(Rotterdam)(北纬51°55',东经4°29')是荷兰第二大城市,欧洲第一大港口,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
鹿特丹位于荷兰的南荷兰省,NieuweMaas河畔。它是欧洲最大的海港,直到近年来甚至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整座城市展布在马斯河两岸,距北海约25公里,有新水道与北海相连。港区水域深广,内河航船可通行无阻,外港深水码头可停泊巨型货轮和超级油轮。鹿特丹的名字来自于在市中心注入NieuweMaas河的小河鹿特河和荷兰词Dam(坝)。
荷兰是世界上有名的小国,国土面积41526平方公里,比我国的江苏省面积还要小,但鹿特丹港却是世界第一大港,有7个港区,40多个港池,共有650多个泊位,可同时供600多艘千吨及万吨级轮船停泊作业。港区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码头岸线总长37公里。

(2)基本人口

鹿特丹是连接欧、美、亚、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欧洲门户”之称。城市市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港区10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66万,包括周围卫星城共有102.4万。鹿特丹地势平坦,位于荷兰低地区,低于海平面1米左右。其东北部的卫星城亚历山大斯塔德附近低于海平面6.7米,为荷兰最低点,该处有居民17.5万。

(3)气候条件

鹿特丹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1月最冷,平均气温1℃,7月最热,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700毫米,是属于海洋性气候。
饮食文化
鹿特丹议会中心鹿特丹的饮食文化实在是多彩多姿,通常荷兰料理都标榜有“妈妈的味道”。用青豆熬成的爱尔登汤,有如一篇抒情诗。鹿特丹人的晚餐,通常是把肉和蔬菜一起熬煮,再加上马铃薯而已。梵.高名作“食薯者”也有这方面的描绘,可见一般荷兰家庭的饮食习惯和当年并无多大变化。
特色菜
爱尔登肉汤:爱尔登肉汤是荷兰的传统佳肴,以青豌豆和香肠为主要原料,据说这种炖汤要炖煮到汤勺可以立在其中才算是地道的做法。

鹿特丹的印尼料理:鹿特丹有一种印尼料理,但与印尼本土的菜肴不太一样。常有很多年轻人在餐馆里叫上名为Rijstafel的印尼料理,摆上20多种小菜,随意搭配享用,据说这是生性节俭的鹿特丹人利用前一天的剩菜创造出来的佳肴。
巴那克根:巴那克根是你在鹿特丹随便哪家餐厅都可以找到的既便宜又可口的鹿特丹薄煎饼。在鹿特丹有很多薄煎饼专卖店,种类繁多,浇上糖浆或其他各式调料,非常好吃。这可算是自助游客最理想的午餐。
乳酪:你知道一个荷兰人一年要吃掉多少起司吗?答案是8公斤。不知道是不是饮食加上骑脚踏车习惯的关系?荷兰人的平均身高为欧洲之冠,男人平均身高约184公分,女人平均身高则约174公分。事实上乳酪的营养是相当高的,蛋白质的含量比同等重量的肉类来得高,并且富含钙、磷、钠、维他命A和B等营养元素,不过胆固醇含量也相当高。荷兰是全球知名的乳酪生产国,每年出口乳酪40多万吨的产量高居世界第一。乳酪对荷兰来说除了是每日必备食品外,也是一项观光资源。而荷兰人替人拍照的时候也都是说:“SayCheese!”观光客可以在夏季时期到荷兰参观传统的乳酪市场,欣赏传统的市场交易情况,并带些新鲜的乳酪回家。

荷兰鹿特丹_鹿特丹港 -鹿特丹港的基本情况

(1)鹿特丹港的形成


鹿特丹

鹿特丹在历史上几经兴衰。它原本是鹿特河附近的渔村,该河古时从南荷兰的沼泽地区流人马斯河,鹿特丹因鹿特河而得名。1250年在马斯河北岸修建堤坝,用闸门将鹿特河与马斯河隔开。1340年荷兰伯爵威廉四世治理鹿特丹时,挖掘运河与代尔夫特和莱顿相通,使鹿特丹开始繁荣起来。1563年城市大部分曾被大火破坏。1572年鹿特丹被西班牙军队占领和掠夺,几个月以后西班牙人撤退。当时有许多来自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商人和工匠在鹿特丹定居下来,使鹿特丹进入一个恢复发展时期。
到了16世纪,鹿特丹城市建设逐步发展,在泥沼地上挖掘出了许多港口,为对外交通和贸易奠定了基础。到18世纪;鹿特丹的对外贸易更为蓬勃兴旺,集中对法国和英国开展贸易,当时也有船只远航到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到19世纪,鹿特丹在转口贸易方面的地位日益重要。由于德国在1870年统一,在莱茵地区,特别是在鲁尔地区实行工业化,使鹿特丹也相应地得到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及苏伊士运河的通航,特别是1877年铁路接通南部市区和1895年建成通往北海的运河新河道,使其运输条件大为改善。城市的扩展,港口运输网络的建立,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河流和运河联为一体,至20世纪初鹿特丹一跃而成为荷兰第一大港,世界上设备最好的港口之一。

(2)鹿特丹港的发展

五个发展时期鹿特丹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大约1400年至1800年为第一时期,当时仅为小商港。1800年至1900年为第二时期,其间规模有一定的发展。现在该两处作业的货种主要为集装箱、子母船、森林木材、其他件杂货、水果、蔬菜、浓缩果汁等。1920年至1960年为第三时期的港口发展,在这期间港口建设向下游推进,后期建造了Botlek项目,主要是油产品、化工品、农产品、煤炭和其他干散货码头设施。1960至1970年为第四时期,再往下游发展,离开了市区,推向了玛斯河口,建造了沿海的Europoot码头,主要作业货种是原油、化工品、矿石、农产品和滚装船。1970年至今为第五时期,在这一时期为进一步适应城市建设和环保的要求,适应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开始了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向大海要土地,并启动了“玛斯平原垦地项目”(Maasvlakte),现正在进行第二期,在这里停靠的主要是集装箱、原油、矿石和煤炭船舶。

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河口,西依北海,东溯莱茵河、多瑙河,可通至里海。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码头总长42公里,吃水最深处达22米,可停泊54.5万吨的特大油轮。港区基础设施归鹿特丹市政府所有,日常港务管理由鹿特丹港务局负责,各类公司承租港区基础设施发展业务。
鹿特丹被誉为新亚欧大陆桥西桥头堡城市。
鹿特丹位于欧洲西部莱茵河下游,原是一个小渔村,1283年因在这里修堤防辟围垦地而得名,1299年建市,1872年建港,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了。以后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及运河和铁路的开通,自1965年起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鹿特丹市遭到严重破坏。据有关资料记载,1940年5月13日,希特勒德国为迫使荷兰投降,一天之内就炸毁了3万座建筑物,市中心变成一片废墟,不少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物已不复存在。大战末期,德军在撤退之前,港口又遭到毁灭性的摧毁,给鹿特丹带来空前的灾难。战后,当地政府为了让人们世世代代不忘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保留下不少因战争破坏的痕迹。在市中心的南端,矗立着一座名为“劫后余生的城市”的人体塑像。这个塑像腹部空裂,双臂高举,面仰青天,两腿艰难但却坚强的站立着。它生动地描述了鹿特丹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城区内还保留着被战火破坏的15世纪的圣劳伦斯教堂,这座哥特式建筑内有一座大风琴和许多荷兰历史上著名海军人物纪念碑。
鹿特丹还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主要工业有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是欧洲炼油最大的基地和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之一。现在的鹿特丹已发展成西欧的贸易中心和商业中心。

(3)鹿特丹的业务发展

鹿特丹港的使命是:立足于现在和长远,加强鹿特丹港和工业综合区在欧洲的地位。鹿特丹港把自己的定位是:一个港口当局和国际服务的提供者;目标是:建成一个安全的、高效率的、综合的和清洁的港口和工业综合区。鹿特丹港通过加大和吸引投资来激励和方便港口和工业综合区内的经济活动,创造一个能持续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它以公开和透明的方式与有关方面进行合作,以企业家的态度支持港口和工业区的发展,并创导和利用公共和私人相结合的模式;它立足于吸引更多的货物及与物流、加工、分销和其它与工业有关的附加值业务,建立一个顺利运行的、安全的和完整的港口。今天,鹿特丹港每年大约有30,000艘远洋船舶和120,000艘内河运输船舶停靠,有500条定期航线与世界上的1,000个港口通航。2003年鹿特丹港净收入为5,600万欧元,与前一年基本持平,比预测高500万欧元。根据与市政府的商定,4,500万欧元的利润交给鹿特丹港市政府。剩下的1,100百万作为港务局的备用资金。
鹿特丹港2004年货物总吞吐量达3.54亿吨,比2003年增长8%,居新加坡港和上海港之后,由前一年的世界第二位屈居第三位,集装箱增长16%,从2003年的710百万个标准箱,增加到2004年的820万个标准箱,居世界第7位。在鹿特丹港的货物总吞吐量中有10%以上是来往于中国,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鹿特丹港居英国之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4)港口规模

鹿特丹港自称为大港(Mainport)和世界级港口(Worldport)。它之所以形成当今世界大港的地位是与它的优越地理位置、理想的深水条件和发达的内陆水路、公路和铁路集疏运系统有关,也是它根据航运发展的趋势,进行新的港口开发和发展相关产业的结果。上世纪初,鹿特丹港迅速扩大。市政府建设了一系列的港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在1922年挖掘了Waalhaven港湾。Waalhaven港湾水域面积达219公顷,现在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挖入式港湾。1932年“鹿特丹市港口管理局”成立,开始更明确、更系统地处理港口管理、引航、商务、地块和岸线租赁、发展及其它重要技术问题。
1956年埃及关闭了苏伊士运河,船舶被迫绕道南非角,这促使了油轮大型化。自五十年代后半期起,许多跨国公司将目光投向政治上稳定的地区和深水沿岸地区。他们不仅关注货物作业的地区,而且关注有足够的地方进行工业生产,其中也包括石化工业。鹿特丹市港口局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此经市政府批准征用了农田,先后建设了Botlek项目和沿海的Europoort项目。1960年,第一艘油轮停靠Europoort。对土地的需求势头不减,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初。新港口设施的设计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增大的油轮的需求。鹿特丹港口规模不断扩大,设施不断增加,港口吞吐量也不断增加。1962年鹿特丹以其9,600百万吨的货物吞吐量超过纽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之后长期保持了这一显赫地位。
1965年荷兰公共工程部授权鹿特丹在玛斯河上建筑堤坝。这一港口扩建项目的完成使得港口和工业区的面积从3,000公顷扩大到10,000公顷。与先前许多扩建不同的是,玛斯河项目是在海上吹泥造田,而不是以前的挖入式港池。六十年代中期随着集装箱化的出现,港口规模、设施和设备渐渐发生了变化。美国人发明的集装箱技术在鹿特丹港最先得到使用。1966年5月5日,第一艘集装箱船Fairland号驶抵鹿特丹,船上装载226个集装箱。集装箱革命导致了欧洲联合集装箱码头(ECT)的出现,集装箱量也随之迅速增长。1968年鹿特丹港的集装箱量6.5万个标准箱,1969年为12.1万个标准箱,1971年约为25万个标准箱。100万标准箱的里程碑记录是在1978年取得的,1986年突破了200万个标准箱。2000年箱量增至650万标准箱,2004年为820万标准箱。其中大部分集装箱量是在马斯河沿岸的ECT三角洲码头装卸的。目前鹿特丹港的大部分重要作业是在距鹿特丹中心40公里的临近北海的地区进行的。一半以上的港口中转量在玛斯河进行。现在,鹿特丹的港口和工业综合区与休斯顿和新加坡一样,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之一。鹿特丹港在原油、油产品、集装箱、水果、煤炭、矿石和废钢的中转方面均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荷兰鹿特丹_鹿特丹港 -鹿特丹港的经济情况

(1)服务特点

鹿特丹港区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储、运、销一条龙。通过一些保税仓库和货物分拨中心进行储运和再加工,提高货物的附加值,然后通过公路、铁路、河道、空运、海运等多种运输路线将货物送到荷兰和欧洲的目的地。

(2)吞吐量


鹿特丹港

二战后,随着欧洲经济复兴和共同市场的建立,鹿特丹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到迅速发展:1961年,吞吐量首次超过纽约港(1.8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此后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港地位。2000年,吞吐量达3.2亿吨,创最高记录。目前,鹿特丹年进港轮船3万多艘,驶往欧洲各国的内河船只12万多艘。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年运输量达640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四位。鹿特丹港就业人口7万余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4%,货运量占全国的78%,总产值达120亿荷盾,约占荷国民生产总值的2.5%。
鹿特丹港区是该市的主体,占地100多平方公里,港口水域277.1平方公里,水深6.7~21米,航道无闸,冬季不冻,泥沙不淤,常年不受风浪侵袭,最大可泊54.4万吨超级油轮。海轮码头总长56公里,河船码头总长33.6公里,实行杂货、石油、煤炭、矿砂、粮食、化工、散装、集装箱专业化装卸,同时可供600多艘千吨船和30多万艘内河船舶,年吞吐货物3亿吨左右。港口货物的运输干线莱茵河、高速公路、港口铁路与国内外交通网相连。进港原油除经莱匣河转运外,还铺设运输油管道直通阿姆斯特丹以及联邦德国、比得时。大宗过境货运占货运总量的85%,其中原油和石油制品占70%,其余为矿石、煤炭、粮食、化肥等。进出口主要对象国为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从60年代起鹿特丹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但仍然不断加强泊位建设,更新设备,拥有许多提供特别服务。
2008年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名(TOP10)
NO.1新加坡(Singapore)---2992万个TEU

NO.2上海(Shanghai,China)---2801万个TEU

NO.3香港(Hongkong)---2430万个TEU

NO.4深圳(Shenzhen,China)---2142万个TEU

NO.5釜山(Busan,SouthKorea)---1342万个TEU

NO.6迪拜(Dubai,UnitedArabEmirates)---1200万个TEU
NO.7广州(Guangzhou,China)---1100万个TEU
NO.8舟山(Zhoushan,Ningbo,China)---1084万个TEU
NO.9鹿特丹(Rotterdam,Netherlands)---1083万个TEU

NO.10青岛(Qingdao,Shandong,China)---1002万个TEU

2009年上半年世界20大港口排行榜:鹿特丹港为第11名
由于吞吐量下降了15.1%,下降到了460万标箱,鹿特丹港的排位下降了一位,被淘汰出了全球10大港口排行榜。

(3)经济发展情况

荷兰大部分地区自然资源较为贫乏,鹿特丹也不例外,其原材料如石油、矿石、煤炭等主要依靠进口。但鹿特丹人文资源丰富,是世界性旅游胜地,其旧城中心戴尔福斯哈温和新市中心的超现代化和未来主义建筑举世闻名,港口附近的高185米的“伏洛马斯特”观望塔是一大观光胜景。此外,像童堤镇古老的大风车、哥达镇的早期建筑等都是鹿特丹名胜,吸引了大量境内外游客。
政策策略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近110万人口的鹿特丹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自由港政策在起重要作用。鹿特丹货源的75%的转口,港区设"保税仓库",专供待售和转口货物整船寄存,仅收仓储费用,免征关税,海关给货主很大方便,在手续上尽量适应各国商人过境、转口和分销要求,除毒品和军火外,几乎所有商品都可自由出入,不受种类和数量限制,港口的优惠政策大大促进了过境贸易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国船只和货物过境,获取了大量运费。此外,西欧共同市场的成立,减少了国际屏障,使得西欧国家商品大多通过内河航行至鹿特丹,然后转运世界各地,促进了鹿特丹的建设和迅速发展。中国借鉴鹿特丹的经验,在连云港设立保税区是很必要的。

(4)前景规划

鹿特丹港2020年港口前景规划的思路是基于以下六个概念:1.一个多功能和综合港口,能为装卸、拆箱、加工和运输提供充足的地域和设施,还能进行其他业务,比如工业、物流、海运和贸易;2.一个能持续发展和创新的港口;3.一个智能化的港口;4.一个快捷、安全的港口;5.一个有吸引力的港口;6.一个清洁、环保的港口。与此相适应的有以下五个工作重点:1.在西部建设“玛斯平原垦地二期”(从北海填海造地),用于集装箱、化学工业和其他新的加工业,“玛斯平原垦地二期”将成为具有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的高标准的能持续发展的地区;2.把东部的港区改建成一个混合区(城市港),用于港口办公、住宅、工作。2010年当“玛斯平原垦地二期”竣工后远洋集装箱作业将移至“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这将使该地区改建成混合的港口和都市区成为可能;3.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港区,建立多用途区域和创新的智能大楼,集中办公,共享设施;4.解决地区和国家在基础设施能力和质量方面的瓶颈,特别是A15公路,同时尽可能有效利用现有设施,并鼓励使用驳船和铁路;5.以创造性的环保方法,在玛斯河北岸开发有吸引力的住宅区,在南岸进一步增加工业活动,同时北岸各住宅区和活动区都有各自特定的通往南岸的交通通道。2020年港口前景规划要进一步发展港口目前的优势,并解决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一些瓶颈,这需要各方努力。鹿特丹市将负责空间规划与安全和环境有关部门的公共工作,鹿特丹港将负责港区的管理和开发,鹿特丹城市港发展合作公司将代表鹿特丹市和港口制定和执行城市港的计划,还有许多地区、省和国家政府及其它业务界的努力。欧盟将负责在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和港口之间的立法和法律。“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Maasvlakte2)除世界大港之一和欧洲最大港口的地位之外,鹿特丹港也力图成为世界最佳的质量港口。鹿特丹港规划的EuroMax码头和“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Maasvlakte2)将分别于2007年和2011年竣工,总的可使用面积将达1,000公顷。用地都是从北海填海造地得来,将主要用于集装箱、化工品和分销作业。这将能使鹿特丹港能应付与亚洲,特别是来自中国的不断增长的贸易量。“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的建设使得临近居住区的现有港区的业务能转移至西部。市内港区置换出来的土地就可进行新的开发项目,建设市区新的生活和工作设施,这就有助于加强市内或城市周围的经济实力。鹿特丹港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港口,并且保持其在欧洲最重要的地位。鹿特丹港未来战略的要点是集装箱作业、化工品和疏运。为使这些产业不断发展和更新,就需要土地。“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将是港口有关活动的顶级新区,是十分理想的基础设施,通过“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可解决鹿特丹港的土地需求问题。“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是鹿特丹港的必然选择,因为港口现已满负载了,“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的建设也必须加快进行。在原来的设计中,“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有自己的进港航道,然而鉴于经济原因,海牙政府需要降低成本。为此鹿特丹港又另制订了所谓的“Doorsteekvariant”计划。按照这个计划,“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将使用目前的进口航道。这一设计节约了一亿多欧元。Doorsteekvariant的成本估计为23亿欧元。鹿特丹已要求荷兰政府对这一投资项目予以资助。在制定“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前,曾进行了认真的程序工作,包括对项目的益处和必要性、规划、决策、社会成本-―收益分析及栖息试验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荷兰政府在2002年中期批准了这一规划,2003年12月底内阁表示它愿意对“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新自然保护和娱乐区开发”及“鹿特丹现有港区建设”这三个项目提供资金。2004年春决定了出资方和出资条件。2005/2006年阶段将启动建设,2012年“玛斯平原垦地二期”将起吊第一个集装箱。鹿特丹和荷兰政府正在尽一切努力以确保项目按期进行,其中重要的是鹿特丹和国家政府就融资能取得一致意见。鹿特丹港力求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港口,并为此进行了可观的投资。例如通过鼓励智能工业活动的开发,使生产过程更有效且达到环保要求。与“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同时进行的还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是鹿特丹总体港口开发项目三部分中的一部分,其他两部分是围绕鹿特丹的750公顷的绿化带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和现有港区的再开发。这就是总体规划的双重目的:即同时改进生活环境和加强大港地位。“玛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在鹿特丹西部河口北海建设一个新港区和工业区,这虽对自然有负面影响,但通过努力能加以控制。此外,还将建立海上保护区,为此将建设沙丘和海滩。750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在鹿特丹周围建立新的自然和娱乐区,三处分别为600公顷、100公顷50公顷。这些附属项目将大大改善大鹿特丹区域的生活环境。鹿特丹的现有地区:更有效地利用现有港区内的地块,减少车辆和工业噪音,将启动措施减少热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港区周围的居住环境。

荷兰鹿特丹_鹿特丹港 -鹿特丹港的经济腹地

经济腹地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鹿特丹的腹地覆盖了欧洲的半数国家。
鹿特丹是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海港之一,是国际航运的枢纽,也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欧洲货物集散中心和粮食贸易中心。鹿特丹港拥有大型深水港湾,可以进泊巨型油轮,年进港船只35000艘左右,吞吐总量约3亿吨。正是传奇般的港口让鹿特丹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门户”。

(1)与经济腹地一起成长


鹿特丹港

鹿特丹原来只是一个小渔村。荷兰地势低平,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荷兰”即低地之意,全国有60%以上的地区海拔不超过1米,低于海平面的地区占38%,最低点为海平面以下6.7米。鹿特丹就位于低平地,低于海平面1米,1283年人们就在这里修堤防开辟围垦地。到1570年,随着西欧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的开辟,鹿特丹成为英、法和德国之间的过境运输港,开始了鹿特丹的“门户”传奇。鹿特丹真正的发展是在19~20世纪,随着欧美经济迅速发展和苏伊士运河通航,特别是1895年建成通航北海的运河新水道,1877年接通市区与南荷兰间的铁路,以及德国的鲁尔区成为欧洲最大工业区以后,鹿特丹港区腹地范围不断扩大,使其至20世纪初一跃成为荷兰第一大港。鹿特丹的发展与腹地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从20世纪初起,鹿特丹港区不断西延,人们相继挖掘了人工港――瓦尔港、博特莱克港等。二战后,随着欧洲经济复兴和西欧共同体成立,共同体之间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加强,使得以物流业为主要产业的鹿特丹港更加繁荣,港区面积不断扩大,吞吐量显著增加,并一举进入到集装箱时代。随着港口的发展,鹿特丹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并成为欧洲最大炼油基地和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如今又发展成为西欧的贸易中心和商业金融中心。

鹿特丹――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原因有三:首先,发达的西欧国家,特别是德国的兴起为鹿特丹港提供了天然的经济腹地;其次,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减少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屏障,密切了国际间的往来,从而促进了鹿特丹港的发展;第三,荷兰本国工业的迅速崛起也促进了鹿特丹港的发展。从鹿特丹附近的情况来看,在其500千米的半径范围以内,居住着近2亿高收入的人口,产业和人口的密集程度超过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工业区和城市,为鹿特丹港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和保障。可以说,得天独厚的门户地位固然至关重要,但更主要的是因为鹿特丹是欧洲的门户――作为鹿特丹港广阔经济腹地的整个欧洲的崛起,才是成就鹿特丹港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二者彼此促进良性互动的双赢格局。

全球化、新欧洲为鹿特丹带来新发展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脚步,鹿特丹港不断提升着自身在全球贸易、物流服务中的地位和能力,为各种类型、各种大小的货物穿越欧洲提供众多的运输选择。物流业,作为荷兰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行业之一,产值已超过荷兰GNP30%。多少年来,来自全球的货主和船东都将鹿特丹港作为进入欧洲的第一港,每年数以亿吨的货物在鹿特丹港通过完善、快捷的内陆航运、铁路、近海(包括其支流)、公路等交通网络中转,输往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目前,由鹿特丹港始发的货物可以通往世界1000多个港口,不仅全力确保了港口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也保持了与世界各大港口之间的良性竞争。鹿特丹的发展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而鹿特丹已经有条不紊地迈出了新的步伐,政府将进一步给予鹿特丹最大的扶持和促进,以使鹿特丹能够充分利用荷兰乃至整个欧洲这个经济腹地。一方面,鹿特丹整个港区应用了先进的电子信息网络和通信技术,对港口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比如在其推出的“货运信息卡”中包含了货车司机的姓名、年龄、性别、资历等信息,包含了货车所运输货物的品种、规格、数量,来自的国家名、公司名、船舶名,乃至具体的舱位、层次,以及将运往的国家、地区、收货人,还包含了装卸的地点、通关的时间等等,可谓一卡在手,相关的信息应有尽有,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此外,鹿特丹港所实施的无纸化电子报关报验系统、船舶和货运数据电子申报系统、船舶车辆的卫星定位系统、内河运输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电通信系统等,都可以通过港口的公共电子信息平台进行电子数据的交换与共享。这种先进的工作模式不仅极大地减少了人力和费用,更为重要的是缩短了工作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率。另外,完善的配套设施也是鹿特丹这个国际区域性物流枢纽港大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鹿特丹港区,按照装卸货物种类的不同,分门别类地建有原油码头、煤炭码头、粮食码头、木材码头、矿砂码头、集装箱码头等,并按现代化专业码头的要求,各自建有先进的装卸和输送设备。例如,鹿特丹的原油码头就是当今欧洲最大的,而环绕港区的石化企业构成了欧洲最大的炼油基地。每年一亿吨以上的原油进入鹿特丹,一部分就地进行加工提炼,另一部分则由此输送到欧洲各地。荷兰通过鹿特丹港可以方便地进入欧盟3.5亿消费者的大市场,从鹿特丹港进口的货物中有75%~80%都是供应给欧洲其他国家的,只有20%~25%的进口供给荷兰本国企业。是欧洲经济一体化成就了今天的鹿特丹。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欧洲这个越来越广阔和发达的腹地,为鹿特丹港的加工业和物流业提供了极大的空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为荷兰物流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方向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2)中国成为新的“腹地”

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国家,鹿特丹借着这股“东风”,已经成功地把中国作为了自己的广阔“腹地”,搭上了中国发展的高速列车。中国在2004年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就是欧盟。鹿特丹作为整个欧盟市场的门户,和中国的港口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而中国也成为鹿特丹港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中国这架机器如果停下来,整个世界都会出问题。”荷兰人这样概括中国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就在鹿特丹,码头上的集装箱中很多都印着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和中国海运集团的英文标志。2004年,中国内地成为鹿特丹港处理集装箱的第一大来源地和第三大目的地,来往集装箱数超过102万标箱,占港口总集装箱吞吐量的12%。目前中国赴欧洲的深水货运航班有一半首站停靠在鹿特丹。荷兰这么一个陆地总面积只有4.15万平方公里,人口1620万,国民生产总值远低于英国、法国、意大利的“小”国家,却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鹿特丹港对此居功至伟。鹿特丹人明白,中国的港口早晚会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港口乃至港口群。但是,他们并不觉得为此丢掉世界第一大港口的桂冠有什么损失,因为取代鹿特丹的将会是和鹿特丹保持了26年良好合作关系的中国港口,他们只需要确保中国港口从欧洲进出口的货物主要是通过鹿特丹港中转就可以了。近年来,50%的来自中国的集装箱船都先抵达鹿特丹港,来自中国的散货船首先抵达鹿特丹港的更是超过70%。鹿特丹人对自己港口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因为鹿特丹人相信世界总体经济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亚洲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保持较快增长,由此产生的物流需求将不断增加。GDP增长年均10%的中国更是世界经济中的亮点,在当前欧洲经济发展放缓之际,中国对鹿特丹和欧洲其他港口来说,无疑是不可错失良机的。

荷兰鹿特丹_鹿特丹港 -鹿特丹港之最

(1)世界第一大港与仓库地


仓库地

这是一座现代化的码头,专业化分工有序,设有石油、矿石、钢铁、化工产品、粮食、木材、杂货、散装等专业码头和集装箱船、滚装船、载驳船作业区。我曾在此装运过化肥、杂货、钢材、大型机械设备等。目睹过港口高度现代化的管理和运作,由衷感叹:这是一个有名的快港。这里从不压船,万吨级船从进港到离港从未超过一周时间。码头设有大宗货物进出储运油库,钢铁、粮食、化肥等专业仓库或货棚及冷藏库。有400多条海上航线通往世界各地,有1.1万班次远洋轮船定期往来。每16分钟就有一艘远洋轮船进出港口。转运的主要国家有德国、英国、法国等欧盟国家及周边欧洲各国,这也是其繁忙的原因之一。这个港的年吞吐量为3亿吨,最高达3.1亿吨,进出港的货物主要来自亚洲、欧洲,其次是南美洲和非洲。在进出口货运中,转运量约占总吞吐量的40%,进出港货运中的大宗货物占90%以上,其中过境转运的占85%,主要是原油和制成品。
亚欧大陆桥直通鹿特丹,其使用价值的确非同一般,因为鹿特丹的腹地非常广泛,无论是作为港还是作为站,以鹿特丹为中心,集中了荷兰的主要工农业城市。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和水运网把周边的城市连接起来。其附近邻国的德国、瑞士、法国、比利时、英国等工业发达,这些国家发展工业所需的原料和燃料主要靠进口,产出的产品又要出口,使居于它们中间位置又有良好转运条件的鹿特丹港成为他们大宗货物的转运中心。不仅如此,欧洲四通八达的交通还可能向远扩展到西欧、中欧及东欧的部分地区,故鹿特丹港自古就有“欧洲门户”之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经济腹地,是鹿特丹港不断发展的有力支柱,也是亚欧大陆桥西桥头堡的前景所在。

(2)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鹿特丹港简介 鹿特丹港 鹿特丹港-鹿特丹简介,鹿特丹港-鹿特丹港的基本情况

集装箱

鹿特丹港是世界上主要的集装箱港口之一。鹿特丹港的集装箱运量1991年为371.2万标准箱(TEU),居世界第三位。
早在1967年,一些码头装卸公地发现到集装箱在世界上的发展潜力,并进行了巨大投资。现在,鹿特丹港已成为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码头上各种集装箱井井有条地堆放在一起。1982年它就可装卸216万标准箱,超过了纽约港的190万箱。现在鹿特丹集装箱装卸量已超过320万箱。
鹿特丹的集装箱运输形式主要有:
(1)公路集装箱运输。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稠密的公路网,将鹿特丹与欧洲所有的大城市连接起来,从鹿特丹出发,只需8~10小时就可以到达巴黎、法兰克福和汉堡,到达德国的主要工业区鲁尔地带和比利时大部分地区所需的时间就更短了,即使是北欧这样较远的地区也可以在24小时之内到达。荷兰的公路运输拥有雄厚的实力,欧盟30%的国际公路运输是由荷兰承担的。

(2)铁路集装箱运输。鹿特丹几乎每天都有一系列的集装箱列车向欧洲各地发车。


驳船运输

(3)驳船集装箱运输。近年来,由于运价低等原因,鹿特丹驳船集装箱运输得到了迅速发展。几乎每天都有驳船将集装箱由鹿特丹运至莱茵河沿岸各集装箱码头)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内陆集装箱码头开始大量出现。
在欧洲,尤其是菜茵河沿岸,已兴建了32个集装箱码头。90年代以来,鹿待丹开始实施新的扩能计划,建造10~15万吨级的第五、第六代集装箱码头。到2010年,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达600万箱,以确保欧洲最大集装箱运输中心的地位。1957年,由于港口极大的扩建,鹿特丹人想出了欧洲之门港这个名称,这意味着他们想成为“欧洲的大门”。其实自1963年鹿特丹就可被称为世界最大港口和仓库地。城市对集装箱转载进行了大量投资,以在远东世界经济国中竞争。在马斯平地港的码头上可毫无困难的装卸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
集装箱尺寸的标准化对此也有贡献。在不列颠港,位于Botlek水道中的卡兰桥后,人们主要装卸(多为日本)汽车。运汽车船的特征是其高而对风敏感的结构。

荷兰鹿特丹_鹿特丹港 -港口物流分析与小结

(1)物流与交通运输


(1)物流中心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鹿特丹港原有Eemhaven物流中心和Botlek物流中心,其中Eemhaven物流中心面积50万平方米,主要提供大宗产品如木材、钢材等的储存和配送服务,Botle物流中心面积87万平方米,是石油、化工产品专业配送中心。后因港区扩展需要,又在入海口处建立了Maasvlaskte物流园区,面积达125万平方米。这些物流中心均有与码头间的专用运输通道,提供物流运作的必要设备,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海关的现场办公服务。物流中心的配送园区是许多企业在欧洲建立的配送中心所在,也是小企业把货物交付一个能保证即时送货到全欧洲的放心的物流服务商。
(2)港口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物流链。港口工业已成为鹿特丹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约有50%的增加值来自港口工业。鹿特丹港是炼油和化工工业的重要基地,港区拥有4个世界级的精炼厂、30多个化学品和石化企业、4个工业煤气制造商等企业,全球著名企业如壳牌、埃索、科威特石油公司都在鹿特丹港落户。食品工业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食品公司的贸易、存储、加工以及运输等都集中在港区,如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
(3)仓储配送。荷兰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开展欧洲物流业务的最佳地点。它拥有其他欧洲国家不可比拟的优越地理位置,先进的基础设施,浓厚的商业气氛,高度发达的物流服务以及政府的有力支持。同时它还拥有完善的海关设施,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一支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并懂多门语言的劳动队伍。这一切都为在荷兰开展面向欧洲的现代化物流服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7000家外国公司一致认为鹿特丹是向欧洲、中东、非洲甚至更远的地域开拓市场的最佳地点。
(4)鹿特丹港是欧洲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它的物流运输网络由各个深水货运码头,上几百家物流服务公司和便利的腹地连接网络组成。这个网络使它可以在24小时之内,将各类货物运抵超过3.5亿的欧洲客户手中或各主要工业区。此外,鹿特丹还可以为所有类型和规模的货物提供订制化的运输服务。在大鹿特丹地区,既可以拥有自己的物流运输队伍,也可以从众多专业化的服务商之中选择合适的公司来帮助企业设计解决物流配送问题。
对于集装箱化货物的仓储和配送来说,坐落在鹿特丹港区和各个工业区内的三大物流配送基地可以为其提供最完善的各种增值服务。这里集中了所有仓储配送服务所必需的设施和技术,从而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运输成本。
(5)交通运输。位于欧洲的战略性地理地位,拥有与深海开敞和快速的连接,深达75英尺的水深以及完美的腹地运输――这些都是鹿特丹港的优越性所在。加上高质量的服务,所有这一切组成了鹿特丹港成为欧洲大港的基础。从鹿特丹港,货物可以快捷便利地运往欧洲各个目的地,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公路、铁路、内河航运、近洋船舶/支线船运输、空运以及管道网等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运输。鹿特丹可以根据不同货种、货量、运输时间以及运输价格提供令人满意的运输服务。可以说,鹿特丹是欧洲多式联运的中心。
随着欧盟国之间国界的消失,工业界规模经济发展迅速。例如在海洋运输领域,越来越多的大型船舶被使用,它们只挂靠几个重要欧洲港口,以达到规模经济的效用。除此之外,一批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聚集在几个主要港口周围,也从群聚产生的规模经济中受益。

(2)鹿特丹港的货物与码头



码头

鹿特丹港的集装箱。鹿特丹是欧洲集装箱运输的主要港口。平均每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50万TEU,远远高于其他欧洲港口。鹿特丹港的集装箱业务之所以能处于欧洲港口之首,应归因于以下一些因素:优良的停靠性,可以满足最新一代集装箱船停靠的要求;航行安全性;陆海两侧均配备了最先进的专业化码头设备;鹿特丹作为欧洲运输枢纽的功能;四通八达的腹地连接,特别是通过内河船舶、近海/支线集装箱船和铁路转运;查询信息可点击运输;扩建和增加作业能力的可能性;快速的周转期;有竞争力的船用燃油价格,具有吸引力的加油港。港口不单是物流链中的一环,有时它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目前,几乎所有集装箱班轮公司的洲际远洋运输服务都会挂靠鹿特丹港。对于很多航运公司来说,鹿特丹即是它们在欧洲的第一个停靠港,也是最后一个停靠港。此外,鹿特丹港还可以按要求为各种集装化货物提供不同的订制化的服务。不论是在上游运输阶段还是下游运输阶段,也不论是在为货物办理海关手续时还是在物流配送园区进行作业时,都有一系列政府专业机构和服务部门为货物运输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
(1)干散货。鹿特丹港是欧洲最重要的干散货港口,每年都要处理超过8500万吨的各类干散货物。运往西欧的各种类型干散货中,1/3的煤炭和农产品,大约45%的铁矿砂、废料、矿物原料和其他干散货都是经过鹿特丹转口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鹿特丹港一直在干散货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应归因于:鹿特丹港的优良停靠性,可以停靠长达75英尺,365000载重吨的远洋货轮。内河运输的优越性,一艘普通的内河航船每次可以运送约15000吨的干散货往返于鹿特丹和德国、比利时、法国的各内河港。针对各种不同货物和货量要求的专业化装卸、仓储和加工设施。可以提供大量专业船舶经纪、检验师、实验室、交易所和货运代理等专业人才和服务。
(2)煤炭。在欧洲的所有港口中,鹿特丹港拥有最充足优良的用于装卸、贮存和运输煤炭货物的专业化设施。约有1/3运往西欧的煤炭是经由鹿特丹转口的。煤炭码头水深达到75英尺,就连世界上最大的干散货船舶也可以在每天的任何时刻停靠码头。并且只需要短短的2~3天,就可以完成装卸离开港口。同时,鹿特丹拥有大量的码头操作技术人才,可以提供多种增值服务,诸如过筛、碾碎、混和、清洗等等。由于德国政府削减了采煤补贴,德国各个工业部门将会进口更多的煤炭,鹿特丹港商业界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
(3)矿砂。尽管已经拥有了最现代化的设备和充足的存储能力,鹿特丹港还在不断地进行投资以确保其世界最重要铁矿砂港口的地位。鹿特丹的停靠性是无与伦比的,各种散货船舶可以在任何条件下不受限制地停靠鹿特丹港。世界上最大的干货船BergeStahl(364767载重吨)每隔5周都会准时挂靠鹿特丹港的散货码头。在现代化的装卸设备的帮助下,只需要短短的4天就可以将巨轮完全卸空。鹿特丹的铁矿砂约有50%来自巴西,剩下50%中,绝大部分产自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还有少量来自南非和瑞典。
(4)矿产品和其他干散货。在矿产品和其他干散货远洋进出口领域,鹿特丹以每年1000~1200万吨的货运量,占据了整个西欧25%的市场份额。主要的矿产品业务包括铬矿石、菱镁矿、钛铁矿、铅锌结晶矿、钒土矿、矿砂、蛭石和高岭土。其他业务还包括:钒土、铁合金、黄铁矿、生铁和石灰焦炭。港口可以说是从矿石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物流链上最重要的一环。鹿特丹始终拥有最高效经济的装卸计划,同时可以为客户提供封闭或开敞式的防沾染仓储及配送系统。目前,最终消费者要求提供各种额外的增值服务,而专业化的码头及设备可以满足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在整个商贸活动中,鹿特丹港还可以提供检验、检疫、测试和公证等相关服务。
(5)钢铁。鹿特丹港有着进行钢铁货物装卸、仓储、拆模、填充、切割、包装和打包等作业的专业化设备。码头可以停靠吃水13.5~17米的船舶。最新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一个用于装卸优质钢的全天候码头。钢铁码头全年无休的进行着大量钢铁产品的装卸、部分加工处理以及向内陆集疏运。码头紧邻着一个钢材切割厂和可控制温度和湿度的仓库。鹿特丹港同时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各类钢铁材板业务。
(6)废料。鹿特丹是世界上最大的废料港之一,去年它处理了大约300万吨的废料。这与它作为欧洲运输枢纽的位置相对应。事实上,所有的废料相关业务集中在Botlek附近的现代化废物处理区,那里有着一流的码头设备用以装卸这些废料。在鹿特丹,废料处理是一个十分专业化的工程。举例来说,当废弃不锈钢到达码头后,它会被检验、分类,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切割或者压缩,最后按照设计比例进行合成。
(7)件杂货和滚装货。如果说鹿特丹港是一个全方位的港口,那么件杂货和滚装货在这其中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众多船主、装卸公司和其他服务提供商将以最合理的价格提供各种现代化的产品和物流服务。它们涉及到滚装自卸、汽车、林业产品、钢铁、有色金属、工程货物和起重机械等。全线的现代化码头设施可以处理各种各样不同特性的货物,同时简化了集装箱货物与其他货运方式的交换复杂性,而允许退货成为鹿特丹港的另一个优势。鹿特丹港可以为任何一种类型的货物提供订制化服务。而最近几年,件杂货和滚装货对订制化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在其码头和增值业务方面,港口进行了大量的投资。随着与提供集装箱快运和(或)货运火车运输的服务商相互协作,一种智能化的运输结合模式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3)鹿特丹港物流系统分析

鹿特丹是荷兰的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对经济的贡献占荷兰GDP的10%以上。鹿特丹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年吞吐量超过3亿吨,港区面积80多平方千米,是一个典型的河口港,共有7个港区,可以停靠从内河驳船到50多万吨的特大油轮等各类船舶。鹿特丹港多年以来一直跻身世界一流大港之列。
作为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在港口物流发展经验和模式上有其独到的地方。鹿特丹物流系统是成功的,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的自然地理条件:


优秀的先天条件

优越的自然条件是鹿特丹港取得成功的先诀条件。鹿特丹港是西欧水陆交通的要塞,是荷兰和欧盟的货物集散中心。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入海的三角洲,西依北海,东溯莱茵河、多瑙河,可通至里海,濒临世界海运最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荷兰和欧盟的货物集散中心,有“欧洲门户”之称。据统计,到2008年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码头总长42公里,吃水最深处达22米,可停泊54.5万吨的特大油轮,年容纳进港轮船3万多艘,驶往欧洲各国的内河船只12万多艘。该港年吞吐量有超过5亿吨的纪录,当之无愧地占据着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除此以外鹿特丹港还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浓厚的商业气氛,高度发达的物流服务以及政府的有力支持。同时它还拥有完善的海关设施,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一支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并懂多门语言的劳动队伍。这些都是港口能持久发展的关键所在。
(2)完善的集疏运体系
港区基础设施归鹿特丹市政府所有,鹿特丹港务管理局对港区内的土地、码头、航道和其他设施统一开发,建设港口和工业园区,实施高效、安全、便捷的船务运输管理。港务局以租赁的方式将港口交由私营企业经营,企业只需投资码头上部的机械设备、库场和其他配套设施。配套设施齐全,储、运、销一条龙服务。这样在鹿特丹港形成完善的铁路、公路、水路的集疏运体系。鹿特丹港配套设施完备,码头、堆场、仓库、道路、环保设施、支持保障系统非常完善;管理设备和操作手段高度现代化,如EDI服务系统除了传统的信息传送外,其子系统“INTIS”已成功推广了“电子商务网络”;鹿特丹港通过一些保税仓库和货物分拨中心进行储运和再加工,提高货物的附加值,然后通过公路、铁路、河道、空运、海运等多种运输路线将货物送到荷兰和欧洲的目的地。效率远远比世界上的一般港口要高的多。
(3)成熟的物流运营体系,功能齐全的物流园区
鹿特丹港在离货物码头和联运设施附近大力规划建设物流圆区,其主要功能有拆装箱、仓储、再包装、组装、贴标、分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以及向欧洲各收货点配送等,发挥港口物流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鹿特丹港原有Eemhaven物流中心和Botlek物流中心,其中Eemhsven物流中心面积50万平方米,主要提供大宗产品如木材、钢材等的储存和配送服务,Botlek物流中心面积87万平方米,是石油、化工产品专业配送中心。后因港区扩展需要,又在入海口处建立了Maasvlaskte物流园区,面积达125万平方米。这些物流中心均有与码头间的专用运输通道,提供物流运作的必要设备,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海关的现场办公服务。物流中心的配送园区是许多企业在欧洲建立的配送中心所在,也是小企业把货物交付一个能保证即时送货到全欧洲的放心的物流服务商。
(4)依托港口飞速发展的临港产业
临港产业已成为鹿特丹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约有50%的增加值来自港口工业。鹿特丹港是炼油和化工工业的重要基地,港区拥有4个世界级的精炼厂、30多个化学品和石化企业、4个工业煤气制造商等企业,全球著名企业如壳牌、埃索、科威特石油公司都在鹿特丹港落户。食品工业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食品公司的贸易、存储、加工以及运输等都集中在港区,如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临港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刺激了鹿特丹港的发展。
(5)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
鹿特港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集装箱装卸量已超过320万箱。主要集装箱运输形式有公路集装箱运输、铁路集装箱运输和驳船集装箱运输,联合四通八达的海陆交通网,可以将世界上最大的干散货船舶――在每天的任何时刻停靠码头――在短短的两至三天内完成装卸离港。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干货船――可载重364767吨,每隔5周都会准时挂靠鹿特丹港的散货码头――在现代化的装卸设备的帮助下,只需要短短的4天就可以将巨轮完全卸空。鹿特丹已实现港口装卸过程的无人化,运用国际较先进的码头操作系统(TOS),以合理计划码头的集装箱,减少翻箱。

(6)不断创新的管理体制
鹿特丹港务管理局不断在进行功能调整,由先前的港务管理功能向物流链管理功能转变,继续扩大港口区域,尝试使用近海运输、驳船和铁路等方式来,促进对物流专家的教育和培训,建设信息港,发展增值物流。在港区和城市周围汇聚了大量拥有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各类人才,例如船舶管理、租船经纪和货物船舶经纪等等。另外,鹿特丹地区的各大高校和教育机构也都积极开展海运相关的研究和教育,同各方各业的人士一同努力建设一个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港口。
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大力发展港口的现代化建设统筹规划。当然,鹿特丹港没有满足于既有成绩。港口负责人施密茨表示现在还不能松懈。对于未来的发展,鹿特丹港已制定计划,到2020年,鹿特丹港将成为“一个既能促进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又能改善市民生活水平和自然环境的有竞争力的港口”。届时,港口的年吞吐量将比目前增加40%,达到4.6亿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鹿特丹港将在今后十几年加强西部建设,转变东部港区职能,实现港区空间商业化,促进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港口上百年的物流发展史,堆积出荷兰在国际物流的霸主地位。鹿特丹港在其物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70103/109969.html

更多阅读

著名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简介_wenxuan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6

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简介  李斯特音乐学院创建于1872年,是一所有着古老传统的著名公立音乐高校,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完整和专业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现代音乐学院。学院专业包括所有的管弦乐器,指挥,声乐,吉他,竖笛,钢琴,手风琴,爵士乐,音乐教

鹿鼎记歪传——韦小宝赴港 鹿鼎记歪传

话说韦小宝肩负着反清复明的大业,却又对康稀皇帝贼心不死,干着天天吃花酒,脚踏两只船的差事。陈近南看在眼里,急在心中。连上青楼都没了兴致,由原来的每月三十次变成了每周八次。一日陈近南将韦小宝叫他的办公室,对韦小宝说:“小宝,我们师徒

声明:《鹿特丹港简介 鹿特丹港 鹿特丹港-鹿特丹简介,鹿特丹港-鹿特丹港的基本情况》为网友未婚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