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通常指属于独家所创的技巧,最拿手而有特色的本领或技能。如传统二人转表演中的绝活、杂技等各行各业。
绝活_绝活 -汉语词语
绝活基本信息
【词目】绝活
【拼音】juéhuó
【基本解释】绝技
详细解释
【释义】(~儿)最拿手而有特色的本领;绝:特别;
绝技:一定要把师傅的~学到手。
绝活_绝活 -戏曲名词
绝活--通常指属于独家所创,人皆不能的各种技巧,也有专指难度较大的武功技巧。
同"绝技",意为别人不易学会的技艺。
绝活_绝活 -二人转名词
传统绝活二人转绝活传统二人转表演中的绝活主要是:手绢功、扇子功、手玉子、大竹板等。手绢功和扇子功是用得最多的,可以舞转得上下翻飞。手玉子和大竹板也有多种花样打法,能表演“苏秦背剑”、“张飞骗马”等动作。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除此以外,还有戏法、武术、单鼓、霸王鞭等绝活,有的艺人能将刀枪棍棒等兵器在《十字坡》《劈关西》等二人转武段子中运用自如。在没有电灯的时代,还有一样绝活叫“端蜡台,耍灯花”,丑角端着油灯或蜡台照着旦角的脸,以便让观众看清旦角的美貌,但要做到结合自己的舞蹈,无论在舞台上怎么行动,哪怕是翻跟头、打把式,也要做到油不洒,灯不灭。老艺人叶喜武的艺名为“七盏灯”,文庆喜的艺名是“大蜡台”,二人都因擅长这项绝技而得名。传统的绝活一般是自然地结合到正戏当中去的,如手绢和扇子具有强烈的象征性,扇子合起来可表示兵器或条形的物体,手绢的转、顶、抛等动作则可表示滚动的车轮、打开的雨伞、抛出去的“秧苗”。这些表演技巧非常符合中国戏曲的写意特征。
新式绝活
正戏被弱化以后,绝活越来越独立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大批奇才和怪才”(王立群语)脱颖而出。许多艺人甚至经常坐飞机到外地去看同行演出,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模仿。民间艺人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为了生存不断挑战自己。若想增加竞争力必须开发新绝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手绢功是二人转的绝活之一,但有的艺人经过苦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使之成为看家本领。刘朋表演的《手绢舞》突出了反串,柴宝玉开发出双面变色手绢和灯光手绢,赵晓龙能够舞动直径三米的超大手绢,令观众叹为观止。
除了传统绝活外,种类繁多的新绝活在不断的舞台磨炼中被开发出来,令人目不暇接,如:缩骨钻钢圈、倒立喝啤酒、头顶碎瓶、手臂断砖、钢丝绕颈、嘴叼桌子、口技表演、倒立唱歌、高空劈叉、旋转飞人等等,反映了民间艺人的多才多艺。有些艺人擅长演奏二胡、葫芦丝、萨克斯、小提琴等乐器,还经常开发各种独特的吹奏方法,如“鼻子吹葫芦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笑声和欢呼声。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舞台上精彩的一瞬,艺人背后付出的心血让人难以想象。
有意思的是,单纯的手绢功和扇子功表演,即使不与正戏结合,人们一般也不会质疑它的二人转属性。新式绝活虽叫好又叫座,但由于没有同正戏巧妙、自然地结合却不为传统二人转所承认。单纯的绝活表演也就失去戏曲的特征,完全成为杂技或杂耍了。多年存在的二人转属性是戏曲还是曲艺之争在“新型二人转”这里也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