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明(约550-630)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人。经学家。训诂学家。初受学于周弘正,善言玄理。陈太建中,后主为太子,集名儒入讲承光殿,以弱冠与国子祭酒绿孝克抗辨,屡夺其说,举坐咨赏。起官始兴王国左常侍,迁国子助教。陈亡归里。隋炀帝嗣位召为秘书学士,授国子助教。王世充称帝欲以为子师,严拒之,唐初,秦王辟为文学馆学士,以经授中山王承乾,补太学博士。高祖已释奠,召博士徐文远,浮屠慧乘,道士刘进喜各讲经,德明驳难,随方立义,遍析其要,众为屈。贞观初迁国子博士,封吴县男。寻卒。著有《经典释文》、《周易注》、《周易兼义》等。两《唐书》有传。
陆德明_陆德明[唐朝大臣] -简介
陆德明
陆德明,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隋唐间儒家学者。经学家。训诂学家。
著有《经典释文》、《周易注》、《周易兼义》等。两《唐书》有传。
陆德明_陆德明[唐朝大臣] -生平
《经典释文》陆德明生于南朝梁简文帝初,年轻时受学于当时名儒周弘正,周氏宗王弼之学,曾与梁武帝讲论《易》学。陆德明受老师影响,“善言玄理”。陈宣帝时,“年始弱冠”,应召于承光殿讲学,以其独立见解,赢得“合朝赏叹”(引日唐书・儒学传上》),任国子助教。陈朝亡,归隐乡里。其名著《经典释文》,今本署“唐”陆德明撰,一般人多误以为撰于唐初,实际此书草创于陈后主至德元年(583),隋灭陈(589)前已经成书。唐太宗读过此书,十分赞赏,遂使其广为流传。《经典释文》凡三十卷,对十二部经典及《老子》、《庄子》进行注音和释义。它不仅是训诂学重要制作,而且是经学史上“汉学系统”的总结性文献。尤其是卷一《序录》,可谓是中国古代第一篇简明的经学吏。
初受学于周弘正,善言玄理。陈太建中,后主为太子,集名儒入讲承光殿,以弱冠与国子祭酒绿孝克抗辨,屡夺其说,举坐咨赏。起官始兴王国左常侍,迁国子助教。陈亡归里。隋炀帝嗣位召为秘书学士,授国子助教。王世充称帝欲以为子师,严拒之,唐初,秦王辟为文学馆学士,以经授中山王承乾,补太学博士。高祖已释奠,召博士徐文远,浮屠慧乘,道士刘进喜各讲经,德明驳难,随方立义,遍析其要,众为屈。贞观初迁国子博士,封吴县男。寻卒。著有《周易注》、《周易兼义》、《易释文》等。两《唐书》有传。为贞观十八学士之一,唐太宗在做秦王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