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乾(1921―1993),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文艺理论家。
王道乾_王道乾 -个人简历
王道乾
王道乾(1921―1993),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文艺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绍兴人。1945年毕业于昆明法大法国文学系,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法国公费留学,在巴黎索邦大学文学院攻读法国文学,1949年10月回国。1950年在华东文化部工作。1954年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文艺月报编委等职。曾经当选为全国文艺界代表大会代表。1961―1966年在上海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工作。“文革”期间派往出版干校参加《世界史》翻译工作。1979―1993年任上海社会科学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外国文学报道》杂志主编,社科院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1991年获学术突贡献国家特殊津贴。
王道乾先生还担过以下职务:国家社科基金会外国文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二十世纪欧美文论丛书》编委;《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上海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上海美学研究会顾问;上海师范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特聘教授;《辞海・文艺理论、现代文学部分》主要编写者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部分条目撰写人。以翻译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情人》而蜚声海内外的翻译家王道乾先生,在中国创造了一个文坛神话:他在汉语世界里创造了“另一个玛格丽特・杜拉斯”。他的笔下诞生出的一系列杜拉斯作品,如:《琴声如诉》、《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广场》、《埃米莉・ L.》、《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物质生活》等,影响了中国一代年轻作家的创作,有相当一批如今驰骋文坛的作家从中获益良多。由此在中国翻译界产生了一个“《情人》现象”,也就是一个作家如何在另一种语境中最充分、贴切地演绎和表达?这是文坛颇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现象。不过在现象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勉为其难”的翻译家,正是某种时代的局限造就了我们的翻译家。如果文学翻译界颁发“诺贝尔奖”的话,那么王道乾先生将是当之无愧的得者。
王道乾_王道乾 -著译作品年表
1951年 《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法)让・弗莱维勒编选,上海平明出版社
1952年 《亨利・巴比塞》(法)让・弗莱维勒 著,上海平明出版社
1955年 《左拉》(法)让・弗莱维勒 著,上海平明出版社,《米晒耳・隆代》(小说)(法)安德烈・腓力普 著,上海平明出版社
1957年 《烟斗》(短篇小说集)(法)安德烈・斯梯等著,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巴尔扎克怎样给人物取名字》(法)戈日朗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年 《红与黑》(小说,选译)(法)司汤达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外国文学作品选》
1964年 《关于文学的发展》(法)马拉美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方文论选》下卷 《拉辛与莎士比亚》(选译)(法)司汤达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2年 《巴黎圣母院》(法国电影)(法)让・德拉努瓦导演,上海电影译制厂 。
1979年 《拉辛与莎士比亚》(全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理论丛书”《愿快乐常在》、《鲁滨逊・克罗索的结局》(短篇小说), (法)米歇尔・图尼埃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外国文艺》 。
《情人》
1980年 《琴声如诉》(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杂志 。
1981年《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小说)玛格 丽特・杜拉斯 著,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所《当代外国文学》 杂志。
1984年 《广场》(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中国社科出版社《世界文学》杂志 。
1985年 《情人》(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6年 《克洛德・西蒙》(随笔)(法)阿兰・罗布-格里耶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 杂志 。
1988年 《彩画集》(散文诗集)(法)兰波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杂志 《关于》(法)茨维坦・托多罗夫 著,(同上)
1989年 《埃米莉・L.》(小说)(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文汇出版社 ,《婚礼弥撒――关于(埃米莉・L.)》(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 上海文汇出版社 。
1990年 《杜拉斯访谈录》(随笔 22篇)(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阿尔戈古堡》(小说,遗稿未发表)(法)于连・格拉克著 。
1991年 《地狱一季》(散文诗集)(法)兰波 著 花城出版社 ,《通灵者书信二封》(法)兰波 著 (同上), 《智者的幸福》等诗四首(法)莱昂-加・格罗 著,《世界文学》 杂志, 《诗三章》(法)于・ 拉布吕斯,(同上) 《坐在走廊里的男人》(小说,遗稿未发表)(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 。
1992年 《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所《当代外国文学》 杂志 。《驳圣伯夫》(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1993年 《ECCE HOMO》等诗六首(法)亨利・米肖 著,《世界文学》杂志 ,《睡眠及其他》(随笔四篇)(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当代外国文学》杂志
1994年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小说)(法)米歇尔・图尼埃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礼拜五》(散文)(法)米歇尔・图尼埃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年 《爱的沙漠》、《福音散文》(散文诗)(法)兰波 著,《外国文艺》杂志 ,《亨利・贝尔》(法)梅里美 著,社科文献出版社 ,《(意大利绘画史)导言》(法)司汤达 著,(同上) ,《(吕西安・勒万)序言》(法)司汤达 著,(同上) ,《(吕西安・勒万)原编者序》(法)亨利・马尔蒂诺 著,(同上) ,《向玛格丽特・杜拉斯致敬――关于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 (法)雅克・拉康 著,武汉大学出版社《法国研究》,《夜里的最后一个顾客》(随笔,关于《琴声如诉》)(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
1996年 《书及其他》(随笔十九篇)(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物质生活》(随笔集)(法)(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情人・乌发碧眼》(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人们为什么不怕杜拉斯了?――关于(情人)》 ,(法)米雷尔・卡勒-格鲁贝尔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簿狱》(小说)(法)米歇尔・图尼埃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98年《红与白》(小说,原名《吕西安・勒万》)(法)司汤达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社会地位》(小说)(法)司汤达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亨利・贝尔》(法)梅里美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旅人札记》(散文)(法)司汤达 著,花城出版社,《未来的现象》(散文诗)(法)马拉美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 杂志,《森林的通道》(诗)(法)安德烈・于盖托 著,(同上)
1999年 《书》(随笔一篇)(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重庆出版社《孤独者之思》《书》、《巴黎》(随笔)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上海三联书店《书城》杂志 。
2000年《一天上午的回忆》(散文集)(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上海文化出版社 。
2001年《彩画集――兰波散文诗全译》(法)兰波 著,上海文化出版社 。
2002年《琴声如诉》(小说)(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经济日报出版社《圣诞节的故事》。
2002年《书》等(随笔11篇)(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春风文艺出版社《最新外国优秀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