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编辑推荐,《那些忧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那些最真实的感想便都来源于作者内心深处。或许此刻的他早已不再年轻,但他依旧如愤青一般,发泄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种种不满。充满理想,因为年轻而大无畏,批判,矛盾,拒绝又默然接受,希冀美好并用于追逐心中的真理,做自己想做的,吼心中想吼的,哭心里悲哀的,不愿被遗忘,总要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时光的存在。一番揣摩后,我想也许每一代人都会拥有这样的情愫,只是表达方式的相异。或者说,正是这种相同梦想的不同差别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时代。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_《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编辑推荐

1、一部关于青春的记录,关于爱情、阅读、生活等。
2、优雅的行文风格,会使人在内心深处荡漾一股会心的微笑。
3、这是作者在大学的笔记,行文虽显青涩,却以真诚的态度回忆了燕园的生活。
4、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包括书目、人生态度等方面。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_《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内容简介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一个年轻人,在星巴克咖啡馆里,在大学宿舍床上,在北方春天城市街道边,完成了自己青春思想的历程。他对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用情甚深,如同热恋中的情人,将一切记在心中,溢于笔端,便有了这本书。
本书初版于2001年,至今读来依然动人。那些才华横溢的文字,轻柔流淌出来的感情,不因时过境迁而褐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青春所凝聚的激情是不变的。正如作者所言:“它并没有改变我的生活,它只是让我意识到时间在我的短暂生命里的流淌,我还年轻,如此而已,而‘年轻就是天堂’。”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_《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作者简介

许知远,1976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现任职于《生活》杂志,他也是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出版《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转折年代》、《纳斯达克的一代》、《昨日与明日》、《思想的冒险》、《新闻业的怀乡病》、《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等。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_《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目录


一. 一只人文主义狗
1. 那些曾经年轻的人啊
2. 一只人文主义狗
3. 没有颜色的青春
4. 荒原上的我们
5. 我们为什么失去了快乐
6. 在街道中迷失
7. 生于70年代
8. 优雅的爱情到哪儿去了
9. HIPPIES-YUPPIES-YETTIES
10. 暖味的怀旧
11. 背后的眼睛
12. 古登堡互联网与资讯焦虑
13. 窥探者的狂欢节
14. 镜子
15. 林忆莲的眼睛和徐志摩的鼻子
16. 邻居女孩
17.年轻正是天堂
18.瞬间与牛仔裤
19.速朽的时代
20.文学青年
21.我的青春贮存在哪里
22.小职员们
23.旧日的生活结束了
24.按照占星术生活
25.抒情的陷阱
26.写作的第三条道路
27.从代沟到世纪沟壑
28.Napster与人性问题
29.公民德拉吉
30.我们一生中的关键时刻
31.指挥家格林斯潘
32.被网络侮辱与损害的
33.虚拟的激情
34.两个世界之间
二.燕园的记忆
1. 我的师兄梁遇春
2. 傍晚的阳光
3. 午夜日记
4. 那个冬天的午后
5. 随意的文化
6. 同居时代
7. 拖鞋
8. 我的21岁
9. 两个朋友
10. 小酒馆
11. 燕园的记忆
12. 做个名士
13. 嘘声
14. 晒太阳
15. 灵魂导游者
16. 大二的一天
三.迷失于阅读中
1. 流动的圣节
2. 溶解在香水里的惊心动魄
3. 在路上寻找灵魂
4. 惊恐的转移
5. 高贵的厌倦
6. 水样的春愁
7. 电子时代的阅读
8. 美丽新世界
9. 静谧的激情
10. 欲望的声音
11. 行为艺术者海明威
12. Berkley
13. 乏味的大学
14. 浪漫的毒素
15. 浪荡的精髓
16. 我在麦田守望
17. 生命不息,作秀不止
18. 阅读,有关俄底浦斯

四.大学的理想
1. 看,这个激动人心的地方
2. 重回经典
3. 洪堡的理想主义
4. 遗失的想象力
5.通才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完整的人
6.培养我们的俱乐部精神
7.清华的忧郁
8.重建象牙塔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_《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媒体评论

文明的孩子
于威/文 (搜狐主编)

对许知远而言,沉默犹如死亡。他执意要让自己在通向意义的途中成为一个英雄。像一个有很多但却不确定的理由而忿忿不平的孩子一样,他选择了挑衅的姿态。

这样的姿态容易引人注目,但同时蕴藏着危险。在一个秩序已经由惯性确立、经验优先于智力的结构里,闯入者很难受到欢迎,更不要说赢得尊敬。然而这个年轻人在25岁的时候,却要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年代里,复活已经沦为笑谈的理想主义。

许知远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经常引起两种截然对立的情感:要么毫无条件地喜欢;要么深深地厌恶。他常因天真而专横、因羞涩而无礼、因默默无闻而傲慢。他无法容忍社交性的谈话,如果谈话的主角不是他;他不能理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多么复杂,总是一厢情愿地提出他认为正确的解决方案;他最喜欢问别人对自己未来的想法,并常常为得不到清晰的答案而困惑。

过于早熟的智力与尚显青涩的心态之间经常发生激烈的冲突,这样的冲突为许知远的文字赋予了一种独特的张力:在不容置疑的气势中隐藏着克制,在行动者和旁观者之间,他自动选择了后者,这一点在他的第二本集子《纳斯达克的一代》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在他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这本书中则洋溢着对青春肆无忌惮的迷恋与放纵。

当《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在2001年第一次出版时,它在年轻人的心里激荡起一种说不清出的情感,延续至今。1980年代是文学青年的时代,如同今天的年轻人上网就能写博客一样,当时的年轻人只要有笔就会写诗。那时,问对方的问题是: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理想的年代很快就湮灭在商品经济的洪流里,我们这些文学青年们也不得不潜伏在水底。直到有一天,朋友介绍我认识一个名叫许知远的年轻人。当我在办公楼一楼等他,而他像一只大鸟一样从楼梯上跳了下来时,我几乎担心他要摔倒在地。学生模样的他的第一句话却是: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们八十年代的人真的是那样有理想吗?在当时,这一定不是一个正常的开场白。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年轻人。

我们曾一起尝试用新的网络形式做严肃的内容,像《时代》周刊那样。亨利?鲁斯是我们的偶像,办公室里播放着大嗓门的摇滚歌星们的音乐,我们在一个像大学宿舍的办公室里愉快地忙碌。在那些日子的某一天,他突然拿给我一叠大学时期的手稿,告诉我,“如果写得不好,你就什么都不要说”。

这些手稿最终成为今天这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的主要文字。看过手稿,我告诉许知远,他是个天才。从那时起,我就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非凡的人物。他身上拥有了这个时代已经非常罕见的特质。

毫无疑问,这个年轻人的理想就是要为生活赋予意义并“依靠写作获得荣耀”。这样的理想在一个人们的心态普遍紧张、焦虑和急功近利的商业社会里,着实显得有些孩子气。但,这是一个文明的孩子。他坚信,当生活中的所有目标都导向实用性时,这对能够创造生命和奇迹的人来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侮辱,是对人的伟大与尊严的背叛。他说:“我们发现自己是如此乏味,除了工作之外,对于其他领域所知甚少。我们是医生、是律师、是程序员、是股票交易者,却不是一个丰富而有趣味的独立个人。”

事实上,对一部分人来说,许知远不能算是个有趣的人,他严肃得近于乏味。他曾在网站工作了近一年的时间,却始终无法容忍上网聊天。如果你开的玩笑不够聪明,他脸上的表情会让你觉得自己很无聊。他擅长运用各种各样的概念,当你的话还没有说完时,他已经完成了若干次提纲挈领的总结。只有在谈到书籍和思想时,他才会焕发出出人意料的神采。听他讲话既令人兴奋又让人疲倦,有太多你听都没听过的名字,太多你不了解的背景知识,好像他曾担任过图书馆的馆长。他的好奇心似乎是没有边界的,从亨利?鲁斯他们怎样在旧印刷厂里办《时代》,到搞清楚“cool”是怎么来的。他最喜欢挑起别人的雄心,不加区别地告诉所有的人“我们要做伟大的事”。他一点也不忸怩地扮演起精神领袖的角色,而且身边总是不乏心甘情愿的追随者。

获得荣誉的热望始终在这个年轻人的心中激烈地荡漾,这可能让他自己也让别人都不太舒服。康拉德曾经把创作比喻成“黑暗中的救援工作”,在这种意义上,创作者必定要成为英雄,因为他要把人们从容易消亡的日常活动中拯救出来,带他们进入光辉不灭的意识世界当中。但是,人类自来就有一种倾向,不愿意相信离我们的视线稍远的东西,对于看得见的物质的信任感要远远大于看不见的精神。尤其在资讯前所未有地发达的今天,人们每天都会从各种各样的渠道得知数不清的事件及其结果,电视、报纸、网络为我们奉上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可笑的东西、令人恐惧的东西、肉麻而又有趣的东西,作为谈资似乎已经足够,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其中意义的缺席。

新的《时代》周刊评选了去年的年度人物,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意外的结果――YOU。不是历史性的、创造了光辉业绩的、给世界带来震动的具体的个人,而是“你”――我们所有的人。网络的兴起、web2.0的出现、新的社交网络的构建,主流媒体被指责过时,人们再也不需要他们的宣讲、说教,“我们”构筑了新的民主力量。

托马斯?卡莱尔曾说,历史是由少数伟大人物创造的。我们一直坚持精英阶层是历史的创造者。现在,一直坚持这个立场的《时代》开始置疑这个说法。《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得以再次出版,因为我们仍想知道,新的一代人――80后,90后,甚至更新的一代人,他们心里所想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和以前的那代人不一样了,我们的历史是不是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人们的关系是不是真的变得不一样?喧嚣和狂欢终将过去,我们仍旧会回到对一些本质问题的追问。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_《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书摘插图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编辑推荐,《那些忧


那些曾经年轻的人啊
李敖又露面了,甚至比30年前更风光。他在接受杨澜访问时,依旧毫不掩饰地说:""我只看漂亮的女人。""他在指点台湾总统候选人时,依旧是嘴不留情,挖苦对手身上的每一个器官。他那么爽朗的笑声依旧存在着,他的脸似乎也还年轻。但是,这一切已经无法激起我任何感觉了。我惊恐地望着电视上的他和生活中的我自己,是他在衰老?还是我在衰老?是他已经丧失了魅力?还是我已经不可避免地滑人平庸?

我仍旧清晰地记得,16岁的我第一次读到《十三年和十三月》时的无法抑制的激动。这已经是90年代,距离李敖的文章写作日期是29年。在文章中,这是一个年轻得如此彻底的年轻人。他说喜欢那些激进作家的锋利,以及那股表现锋利的激情。他说苟能使整个国家年轻活泼到处是朝气,其中有一些青年发几句狂言,道几句壮语,做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傻事,这又算得了什么。他说不管流弹和棒子怎么多,他还是要走上前去。他引用了一位印度青年诗人的诗句来自勉:""你已经吞下不少苦药,请再勇敢地喝下这杯毒酒吧!""他接着把自己比喻成一个卖药游方的孤客,走到晦暗的十字街头,他打开背囊,当众吞下不少苦药。那些观众说:""恐怕药太苦了。""他却回答:""怕什么呢?我吃给你看!我还有一杯毒酒!""这一年李敖27岁,他上过了大学,当过了兵,他在日月潭边租的狭窄的""四席小屋""中过着贫困不堪的生活,但是他依旧笑着,怀抱着对于中国社会弊病深深的忧虑和对于个人未来生活的憧憬。他觉得,他还年轻,还是冲一冲吧,为了社会更为了自己。于是他开始给《文星》写稿。《老年人和棒子》、《十三年和十三月》……激情与才情已被压抑得太久的李傲凭借着年轻特有的锐气,痛快淋漓地释放了。读此时李敖的文字,你不是在那里与历史交流,也不是与那些庞杂的知识交流,你是在与一颗活生生的心灵交流,它坚强有力甚至肆无忌惮地跳动着。

1992年,李敖已经57岁的高龄,但我与他相逢时,是一颗还未遭遇激情的16岁的心灵与一颗正在年轻的27岁的心灵的相逢,李敖激起了我们最共同的感想。这是很多人读李敖的感受。李敖说《十三年和十三月》是他收到读者来信最多的一篇文章。""一位初中二年级的小朋友,穷得站在书摊旁边看完它;一位高一肄业的少年人,在金门战地里看完它;一位匿名的中学生,'激动得连午饭都吃不下','含着泪水,又看了一遍';一位台大医学院四年级学生,看过后'激动得整夜不能眠'……""真正感动人的,从来不是思想,而是年轻的勇气。李敖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思想,他只是以一个27岁的青年的身份在说话,他毫不掩饰他的感慨,他的愤怒,他的欲望,他的痛苦,和身处困境中却毫不动摇的勇敢……这一切正触动了所有年轻心灵的神经。

我在事隔30年之后,在几千公里外的北京和那些激动的中学生大学生一样颤抖着,我记得那一夜,我渴望大声地呼喊,渴望在我的小屋里又蹦又跳,渴望对着全班的同学大声地叫:""你们知道李敖吗?""……之后的几年间,我用各种方式寻找李敖的作品,了解李敖其人。李敖说他,说话比文章好,人比说话好。李敖的种种特立独行的故事加剧了我对他的心仪。他会在高三那年,因为厌恶考试机制,就休了学,放心地养浩然正气;他会在考上台大法律系之后,再退学;他会上课不抄笔记,还理直气壮地说,那是中学生才干的事;他会""李敖情书满天飞,是个女孩就想追""地追逐台大的女生;他会在父亲的葬礼,顶着全台中市的白眼……这些最琐碎的事情,却映衬出一个顽强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与思考的年轻人的形象,同时他又是充满了人性的血肉,而不是一具只会思想的尸体。

李敖的大学札记是李敖最动人的文字之一,这个一心要成为巨人的年轻人在札记中不断叫嚣着,自勉着,痛苦却顽强地面对挫折。读这些札记,仿佛看到一个努力向上爬的年轻人,他满脸的坚毅,同时又带着浅浅的玩世不恭--这是他面对世俗世界的武器。我常常在上课时望着窗外,想像那个整天在校园里穿着长袍,一脸不吝的青年。有时,甚至会冒出两句李敖式的豪言壮语,在平庸的90年代的中学课堂上引起小小的骚乱。

李敖的文字越读越多,也越来越让我失望。尽管,他关于国民党,关于蒋介石,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有他的独到之处,也尽管我敬佩他面对牢狱之灾的勇气,以及复出后,在传统下的独白,或者在独白下的传统……但是,这一切都已经不能再打动我,离开了青春的勇气,李敖只是一个学者,一个历史学家,一个愤世嫉俗者,他不是作为一颗充满无限激情的心灵而存在。

1997年,李敖推出了《李敖回忆录》,风行台湾。台湾《商业周刊》评价说,""它激起了整整一代人对于李敖的美好回忆""。这句评价再明显不过了,李敖属于60年代的台湾,那是一个笼罩在白色恐怖下的年代,一个在高压的政治和窒息的传统文化笼罩下的台湾,那个叫李敖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副玩世不恭的文化太保架式地说,""老年人该放下棒子了,该轮到我们登场了"",""文明即梅毒""……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打动人心的了吗?他是黑暗中的短暂却刺眼的微光。

但是,今天呢?李敖依旧是""我还年轻""的模样,他的身体也可以保证他在57岁的时候再生个儿子。但是,他确实不再年轻了,脱离那个年纪的李敖的话不能激动人,反而让人觉得滑稽,在电视上看到谈笑风生的他,我觉得他只是一个愤世嫉俗的老年人,他已经60岁了。谁说只要保持心灵的年轻,人就可以不老,我不相信。我甚至宁愿相信,那不是李敖,真正的李敖还活在60年代,还活在我16岁的心里,那是一个如此年轻的李敖。

崔健在美国作巡回演出时,依旧对着台下的观众喊道,你们还年轻吗?可是一位观众却这样说:""他明显老了,眼袋明显大了,头发也稀疏了……""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摧毁了崔健有关自己还年轻的一切辩解。他对着在美国随同采访的记者说,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年轻意味着速度和力量,他觉得这两样东西,他都还有。

尽管他在新专辑中,音乐的力量和强度都在加强,也尽管他可以说,他的听众在退化,已经不能再理解他,崔健还说,他的新作品更多地注入了社会批判意识……但这一切不过是他正在失去青春的一个标志,他应该知道,他曾经激动我们的不是那些批判意识,而是他音乐洋溢的青春精神。

一位走过80年代的中青年会这样回忆起崔健,""走在大街上,我突然被击倒了""。整整一代人被崔健的音乐所击倒,而其原由当然不是那些习惯形而上分析的人所说的深刻性,它只是激起了那一代人始终被压抑的青春的欲望。所谓治疗了一代人""失语症"",正是激发了青春所应该有的放肆叛逆劲。而崔健身上最有利的武器,正是其自身的一副""崔大爷""的撒野气质。在备受争议的赵健伟《崔健在一无所有中呐喊》书前的插页上,崔健四仰八叉地躺在那里,那一副""操你大爷""的表情或许正表现了他音乐的本质--肆无忌惮地表现力量。

而这一切肆无忌惮是必须以年轻作为基础的。这一点阿城说得极妙,""年轻气盛,年轻自然气盛,元气足。元气足,不免就狂。年轻的时候狂起来还算好看,25岁以后再狂,没人理了""。所以崔健在以36岁高龄说自己年轻时,这一切已经不再动人了。走过北大过去的学二食堂的旧址时,我总是在想,十几年前在这里演出的崔健该是怎样地元气十足。那时候,崔健似乎还没有得到足够认可。在油腻腻、乱轰轰的学二食堂,北大学生似乎没有对这个中国的""鲍勃?迪伦""表现出什么热情,据说,拌着鱼香肉丝或者大白菜的味道,观众在这里进进出出,掌声寥寥。一年后,崔健再次在大讲堂出现时,只能容纳1500人的空间挤进了3000人。这时候的崔健可能并不需要拼命地叫喊""你们还年轻吗?""因为,此时他不需要自我打气。他的年纪本身已经给了他通向那一颗颗热血、躁动的心灵的最短的路径。

如今这一切都变了。是当初那些热爱倾听的心灵变得沧桑了?还是为了保持以为的年轻,崔健给自己搀杂了过多的做作?或许两者都是。可能,对于一个漫长的生命来讲,灵魂可以激动的时期本就很短,这是整个暗淡生命中最明亮的时段,或许也是我们之所以存活在世间的主要缘由。不管是崔健还是李敖,他们准确无误而又精彩万分地在充当了这段时间中我们灵魂的导游人,他们是内心深处最热血沸腾的记忆。如今他们老了,我们也老了,像告别了蜜月期的情侣,我们相互指责对方的叛变,同时谁也无法忘记那些最美妙的时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80103/110735.html

更多阅读

故事片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电影

简介: [故事片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 ]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新中国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表现了1群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劳动和爱情谱写新生活的赞歌.影片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大胆地采用

唯美忧伤的个性签名:宁愿笑着说分手,也不要哭着说再见

唯美忧伤的个性签名:宁愿笑着说分手,也不要哭着说再见1.宁愿笑着说分手,也不要哭着说再见。2.对不起,我忘了,你根本不需要我,还一直烦你。3.我曾经唱过的那些歌,你是否还记得。4.你说,时间会冲淡这一切,距离也会让我们好过些。5.原来的你谁

老电影经典生活篇之三:《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孔淑贞和李克明从洪洞县小型水电站学习归来,立即向老社长汇报了学习情况,并建议尽快修建本村的水电站,以解决本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老社长让他们歇一天就下地劳动,修电站的事以后再说。已是副大队长的高占武认

声明:《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编辑推荐,《那些忧》为网友仰起头不流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