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发展沿革,阿利・伯克级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英语:Arleigh Burke Class Destroyer,一般简称为伯克级驱逐舰,英语:Burke Class Destroyer)是美国海军隶下唯一一型现役驱逐舰,为美国海军主力。本级舰以宙斯盾战斗系统SPY-1D被动相控阵(无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结合MK-41垂直发射系统,将舰队防空视为主要作战任务,是世界上最先配备四面相控阵雷达的驱逐舰,伯克级掀起了世界防空驱逐舰发展的新篇章,尔后世界各国发展的新锐防空驱逐舰无一例外都借鉴了伯克级的设计思想,同时伯克级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不断融合新兴技术,伯克级分为FlightⅠ/ⅠA(21艘)Flight Ⅱ(7艘)Flight ⅡA(34艘)等多种构型,现役共计62艘,仍在建造,使得伯克级至今仍为世界上最新锐,最先进,战斗力最为全面的驱逐舰,也是世界上建造数量最多的现役驱逐舰。本级舰以首舰阿利・伯克号命名,阿利.伯克号得名前任美国海军部长阿利・艾伯特・伯克上将,上将在伯克号服役典礼上说:“此舰为战而生,你们拥有的是世上最好的战舰!”

伯克级驱逐舰_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雏形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美国海军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研制的宙斯盾水面战斗系统的基础上研制一款五千吨级驱逐舰,旨在作为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补充并替换1960~64年完成23艘查尔斯・亚当斯级驱逐舰,成为未来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新骨干,这一计划被称为DD-X;不过由于当时的卡特政府认为美国海军的主要战略任务是防御来自北大西洋的苏联潜艇,对带有攻势思想且价格昂贵的航母与两栖攻击舰,卡特政府持排斥态度。因此,卡特政府任内拒绝购买新航母,这也连带使航母护航舰队的规模受到影响,DD-X计划发展缓慢。

计划重启


查尔斯・亚当斯级驱逐舰

80年代后,形势的变化使得美国海军可以建造更大的水面舰艇。1981年里根政府上台,美国开始扩大海军建设投入,积极推行"海上计划2000"攻势理论(即前进战略),加上国会对海军以"经费导向"发展的佩里级护卫舰非常不满,众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更明确表示不支持经济性重于性能的造舰设计。以上诸多有利因素,都使得DDGX能拥有更合理充裕的设计条件。1981年2月,新任海军部长莱曼(John Lehman),制订了著名的"600艘舰艇"大海军计划,这一计划下美国海军防空舰艇的缺口业已显现,如果美国海军不能在80年代中期开始推出新一代导弹驱逐舰,则之后随着现役老舰退役,舰队护航兵力将出现空白期,DD-X计划开始全速发展。

概要确定


DDG-51的早期设计

新驱逐舰的设计由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NAVSEA)负责,1982年2月,设计概要确定:新驱逐舰排水量为8500吨,水线长度142m,水线宽18.89m,持续航速29.6节,最大航速30.7节,航速20节时续航力4900海里,进一步降低航速时可获得5350海里的续航力;战斗系统、航速/续航力、生存性、居住性与未来发展裕度都被提高为优先需求。这个方案经过水面战副作战部长、海军军备司令与NAVSEA司令审核后,上呈给海军作战部长海沃德;最后海沃德于1982年3月26日正式批准此方案,同时将DDGX更名为DDG-51,代表此计划的概念已经确立。

合约设计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

1983预算年度里,DDG-51的初步设计终告完成。由于将排水量限制在8000吨以内根本不切实际,因此在1983年5月进入合约设计阶段时,将DDG-51排水量基准放宽到8370吨;直到1984年合约设计阶段将近完成时,莱曼还是让英格尔斯厂提出一个采用斯普鲁恩斯级舰体的备案。不过此时DDG-51已被国会接受,虽仍有少数人鼓吹改用基德级,但随着提康德罗加级的陆续服役,宙斯盾系统优秀的性能已是有目共睹,杂音逐渐消失。1984年,美国海军在1985年度预算中列入首艘DDG-51的细节设计与建造经费,总计11.2亿美元,并计划在1987~1992年陆续订购后续28艘。1985年,DDG-51正式进入细节设计阶段。

合约建造


首舰DDG-51阿利伯克号

共有巴斯钢铁、英格尔斯和托德太平洋等三家船厂竞标DDG-51首舰的建造合约。1985年4月2日,美国海军与BIW厂建造首舰DDG-51的建造合约,原订于1986年7月开工,1989年10月服役。但由于BIW厂发生劳资纠纷与罢工事件,首舰直到1988年12月才安放龙骨,1989年9月16日下水,由前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伯克的夫人命名为阿利・伯克号(USS Arleigh Burke DDG-51),并在1991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进入美国海军服役。从此揭开这种二战后美国建造数量最多、构成当今美国海军水面舰队核心的新型驱逐舰服役经历。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不断融合新兴技术现役伯克级分为Flight Ⅰ/ⅠA(21艘)Flight Ⅱ(7艘)Flight ⅡA(34艘)多种构型,以下分而叙之:

伯克级驱逐舰_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FlightⅠ


FlightⅠA巴里号DDG-52

伯克级首舰伯克号为Flight 1。伯克号的建造工作于1985预算年度执行,而第二、三号舰(DDG-52、53)的建造排在1987预算年度开始,有近两年时间做进一步设计修改。因此从二号舰巴里号(USS Barry DDG-52)起,进行了简单修改,称为Flight 1A,主要是修改直升机甲板布置,以改善为直升机重新挂载鱼雷、声呐浮标的作业效率,同时充实了直升机整补设备,以提高航空后勤支持作业能力。相较于伯克号,从巴里号起的Flight 1A,排水量稍有变化。

基本设计


FlightⅠA保罗・琼斯号DDG-53

伯克级与斯普鲁恩斯级一样采用大型化舰体,但长度低于后者。伯克级采用美国戴维・泰勒海军船舰研发中心在70年代开发的新船型,着重于提高耐海能力,拥有宽水线面,长度较短而宽度增加,长宽比减少,这种设计能减小纵摇力矩,改善耐波性并增加甲板面积,但是这种较为短粗的舰体在流体力学上不利于高速航行。因此,伯克级加速到30节所需功率比提康德罗加级增加25%,续航力也低于提康德罗加级、斯普鲁恩斯级。从后期Flight 1A开始,所有伯克级改用提高功率的LM-2500-30燃气轮机,总输出功率达到105000轴马力。

船电设计


FlightⅠA威尔伯号DDG-54

伯克级DDG-51~67使用的为Baseline4,DDG-68~71采用的版本则为Baseline5.1/5.2。主要雷达系统方面,伯克级采用新一代SPY-1D相控阵雷达,拥有比前一代SPY-1A/B更先进的技术,成本、重量与体积都较前者减少。四面SPY-1D相控阵天线都安装在艏楼结构上,共用单一的雷达发射机。为了不影响后方SPY-1D的搜索范围,伯克级的两个纵列式烟囱、后部照射雷达与MK-15 CIWS都沿着纵贯舰身中央的轴线,以阶梯状依次安装。基于节省成本,伯克级的宙斯盾系统经过简化,例如UYK-43计算机总数由CG-47舰宙斯盾系统的7台减为5台,全舰只安装3部照射雷达。

武装设计


DDG-56约翰・麦凯恩号

伯克级主武装为舰上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载弹量为90枚(八联装发射器十二组,舰身前部安装四组,后方八组,前、后各有一组八联装发射器中相邻三管的空间被用来安装一具再装填用起重机)。MK-41的海上再装填起重机只能装填标准SM-2导弹,对于更重的战斧导弹就无能为力。此外,同样为了降低造价,伯克Flight 1/1A/2的舰尾只有直升机甲板而无机库。伯克级Flight 1/1A/2具有经过改进的SQQ-89(V)4/6反潜作战系统,包含SQS-53C舰首声呐、SQR-19线列阵声呐以及SQQ-28直升机数据链,以及MK-116Mod7反潜火控系统等。

动力设计


DDG-57米切尔号

伯克级仍然使用4台GE的LM2500燃气轮机作为主要动力系统,不过提高了功率使其宽粗的舰体仍拥有30节以上的最高航速。发电机方面,伯克级采用3台艾利森(Allison)501-K34燃气轮机发电机(SSGTG),持续功率2500kW;舰上电力供应系统为60Hz交流电,采用辐射式配线架构。最初美国海军打算在伯克级上安装一套使用Rankin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RACER),由于首批DDG-51已经没有多余空间,所以美国海军稍后决定从第八艘伯克级起修改设计并加装RACER系统,但后来还是完全放弃此系统,仍采用COGAG全燃推进。

隐身设计


DDG-59拉塞尔号

伯克级是第一艘采用隐身设计的美国军舰。伯克级的上层结构向内倾斜收缩以降低RCS,舰体一些的垂直表面涂有雷达吸收涂料,但是仍然有许多造型比较复杂的结构,甲板上的各种装备也没有加以隐藏或采取其它隐身措施。伯克级使用新型倾斜式铝合金桅杆取代格子桅,可降低船舰的雷达截面积。除了雷达隐身外,伯克级也在抑制红外线信号方面下了功夫,烟囱内设有喷射气冷装置,让高热废气先与外界冷空气混和降温再排出,烟囱顶部废气出口设有能屏壁烟囱内热气管道的装置,而舰上几个温度较高的部位也以隔热材料加以屏壁。噪音抑制方面,伯克级舰底设有气泡幕噪音抑制系统,能掩蔽舰体与推进系统产生的噪音。

损管设计


DDG-60汉密尔顿号

伯克级的设计中强调舰体承受攻击的能力,而不像以往的美国军舰单靠舰上武装来提供防卫能力。伯克级除了烟囱采用铝合金材料之外,舰体与船楼都以钢材建造,是二战后美国海军第一种采用钢制船楼的驱逐舰。本级舰重要部位使用凯芙勒装甲保护,防护能力相当于76mm钢板。为了增加防火能力,伯克级禁止使用木材、易燃窗帘或橡皮地毯等装潢设施,各建材广泛以防燃剂进行处理,电缆绝缘层采用天然和硅树脂橡胶并加上玻璃纤维编织的保护层,以增加耐火能力。伯克级全舰划分为四个独立的集体核生化防护区,各区都能独自进行气密加压,可防止外界受污染的空气侵入,舱室内并拥有完善的消防喷水设备。

伯克级驱逐舰_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FlightⅡA

发展沿革


DDG-79奥斯卡・奥斯汀号

1991年4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CNO)

凯尔索(Frank B Kelso II)下令展开的驱逐舰改型研究(Destroyer Variant,DDV)计划,以伯克级的基本技术为基础,发展后续的驱逐舰。DDV吸取海湾战争的经验,并且将成本控制在能够生产足够数量的范围内。

DDV计划最终选定一种的规格比伯克级FlightⅡ稍大,拥有直升机库与96管VLS,但由于维持原本伯克级的长船楼构型、舰尾直升机甲板低了一阶,因此造价可以接受,最具有成本效益。排定在1994预算年度建造的伯克级第29号舰奥斯卡・奥斯汀号(USS Oscar Austin DDG-79),便成为第一艘伯克Flight 2A。

舰体设计


DDG-80罗斯福号

伯克Flight 2A虽以DDV为基础,但在

细节设计时仍引进若干变更。首先,伯克Flight 2A延续了DDV配置舰尾机库的概念,但将二号烟囱与机库结构之间的缝隙取消,使机库直接与烟囱结构末端连接在一起,如此能进一步扩大上层结构容积;而原本设在机库与二号烟囱之间的鱼叉导弹被取消。其次,原本DDV的近程防空完全改用ESSM舰空导弹,故取消了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及其安装基座;然而实际上,由于ESSM的研发进度赶不上,故伯克Flight 2A保留了舰桥前方与机库结构上方(靠近照射雷达处)的密集阵基座(DDG-79~84仍装有密集阵武器系统)。


DDG-100基德号

由于后方增设机库,伯克Flight 2A朝后的两部SPY-1D相控阵雷达抬高约

2.4m,以弥补机库对下方搜索角度造成的影响;为了配合天线升高,舰上SPY-1D相控阵雷达的发射机与天线也分开于上、下两层甲板,中间通过曲折的导波管传递射频能量,而这种新开发出来的分置方式也被西班牙阿尔瓦罗・巴赞级护卫舰使用。伯克Flight 2A的满载排水量由Flight 2的9030吨增至9300吨左右,并增加了包含4名军官与14名士官的直升机组员,使总编制人数达到380人。为了因应增设机库后而占用的舰面甲板空间,伯克Flight 2A的舰体垂线间长度(LBP)比先前伯克Flight 1/2增加约1.524米,使直升机甲板面积维持与伯克Flight 1/2相同的水平。


DDG-85麦坎贝尔号

从麦坎贝尔号(USS McCampbell D

DG-85)开始,取消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从穆斯汀号(USS Mustin DDG-89)起,Flight 2A的舰体设计进行了若干修改,烟囱改用造型更简洁的埋入式设计,,顶端排气筒缩至烟囱结构内,使得上层结构外型更为平整,减少了雷达截面积。从平可尼号(USS Pinckney DDG-91)开始,原本位于烟囱两侧船舷甲板的三联装MK-32鱼雷发射器便移至机库顶部垂直发射器的两侧,以拉近与鱼雷库之间的距离,解决了早期伯克Flight 2A不易进行鱼雷再装填的问题。

武装设计


DDG-91平克尼号

伯克Flight 2A配置两组MK-41 VLS,舰首仍维持四组八联装,而后部八组八联装VLS则位于机库结构的02甲板。这样的容弹量与伯克Flight 1/2同级,但由于Flight 2A撤除了原本首尾各一的再装填模块,因此实际可用的发射管数比伯克Flight 1/2多六管,达到96管。由于这种再装填起重机的最大起重能力为2吨,只能进行标准SM-2舰空导弹与VLA反潜火箭的再装填,对于更重的战斧导弹无能为力。实际操作经验显示海面上航行中的导弹再装填作业有相当困难性,因此,伯克Flight2A遂把这两组实用性不高的再装填用起重机撤除,再多装六个发射管。而伯克Flight 2A这种前32、后64管的构型,称为MK-41 Mod 7。


DDG-89玛斯廷号

近防方面,删除密集阵武器系统、改用ESSM舰空导弹,一方面是简化舰上的配置,当时美国海军质疑射程短、威力有限且一次只能对付一个目标的机炮CIWS,能否有效对付新一代反舰导弹,认为射程较长、威力相对较大、能主动追击目标且可同时发射多枚的新一代短程舰空导弹例如海麻雀ESSM,才是未来反导自卫的趋势。不过由于ESSM的开发时程赶不上伯克Flight 2A的服役,因此伯克Flight 2A仍保留前、后各一的密集阵系统安装平台,以增加一种选择。依照计划,前六艘Flight 2A(DDG-79~84)装备MK-15 Block 1B改进型密集阵系统,从DDG-85起,各舰下水与完工进行海试时,都没有装备密集阵系统。


DDG-92拉森号

Flight 2A仍继续使用SQS-53C舰首声呐,SQR-19线列阵声呐则由于成本控制而删除。原Flight 1/2的鱼雷管位于舰尾01甲板垂直发射器两侧,而Flight 2A增设机库之后,后方VLS提高到02甲板,而此一甲板面积显得拥挤,因此两座MK-32鱼雷发射器被挪到二号烟囱两侧的甲板,位于海上补给作业区与小艇挂架之间;然而,Flight 2A的鱼雷库仍在直升机库前方甲板上,与鱼雷发射器相距太远且高出整整一层甲板,也不可能设置任何再装填辅助机构,这导致鱼雷再装填必须依赖麻烦、费时且危险性高的远距离人工搬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平克尼号(DDG-91)开始又把鱼雷发射器移到机库顶部垂直发射器的两侧,拉近与鱼雷库的距离。


DDG-83霍华德号

从小罗斯福号(USS Roosevelt DDG-80)起,伯克Flight 2A换装炮管加长且具有隐身型炮塔的MK-45 Mod4 127mm/62倍径舰炮,可发射射程117km的EX-171增程GPS制导炮弹(ERGM)攻击陆上目标,换装SH-60R反潜直升机,并预计换装LASM对地标准导弹(遭到取消)、NFCS等。

从麦坎贝尔号(USS McCampbell DDG-85)开始,伯克Flight 2A的舰炮火控系统引入了美国科尔摩根(Kollmorgen)MK-46 Mod1光电火控系统,由CIC的AN/UYQ-70显控台控制,能监视海面、全天候识别不明目标并控制火炮进行攻击。

船电设计


DDG-92莫穆森号

战斗系统方面,伯克Flight 2A的宙斯盾版本从Baseline 6起跳,主要变革在于首次大规模引进商规组件(即UYQ-70开放架构先进显控台与同系列计算机台等)、光纤局域网络等;同时,由于搭载SH-60B反潜直升机,反潜作战系统也改成包含LAMPS III的SQQ-89(V)10(不含SQR-19线列阵声呐),其SQS-53C声呐增加了水雷探测能力。DDG-79~84使用的宙斯盾系统为Baseline 6.1,DDG-85~87使用Baseline 6.2,DDG-88~90则为Baseline 6.3;从Baseline6.3起,增加协同作战能力(CEC)与反弹道导弹(TBMD)能力,兼容海军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NAD)的SM-2 Block 4A。


DDG-88普雷布尔号

从平克尼号(DDG-91)开始的伯克Flight 2A则迈入宙斯盾Baseline 7,全面导入全分布式系统架构,并完全以商规的UYQ-70显控系列取代旧有的UYK-43/44军规计算机,并纳入海军全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NTW)的SM-3高空反弹道导弹的运用能力。DDG-91~102使用的宙斯盾系统为Baseline7.1,其软件由既有软件转换而来,或者以仿真的方式在新硬件上执行;DDG-103~112使用的宙斯盾系统为Baseline7.2,改用为全分散架构撰写的新版软件。使用Baseline7版宙斯盾系统(DDG-92起)的伯克级将启用新一代MK-50/54轻型鱼雷、换装提升ECCM能力与陆地上空侦测能力的SPY-1D(V)相控阵雷达、将TBMD能力与CEC整合;


DDG-93钟云号

Baseline 7.2的改进项目包括具有双波束能力的改进型SPY-1D(V)相控阵雷达、改进MK-41垂直发射系统、海军水面火力支持(Naval Surface Fire Support,NSFS)能力(包含新增两门MK-38 25mm遥控舰炮)、改进型MK-99舰空导弹火控系统以及SQQ-89A(V)15改进型综合反潜作战系统(含声呐系统的改进)等等。2002年,美国海军宣布展开一项伯克级驱逐舰升级计划,包括对已完成的伯克Flight 2A(DDG-79~90,当时DDG-91、92、93刚开工建造)的改进与规格统一,以及针对较早建造的伯克Flight 1/2(DDG-51~78)升级。升级之后的伯克级将具备反弹道导弹(TBMD)能力。

防护设计


DDG-86舒普号

伯克Flight 2A对于中弹后的生存能力进行改进(包括防护设计与损管系统)。在被动防护设计方面,伯克Flight 2A增加了5个强化防爆隔舱,能减缓反舰导弹爆炸时带来的超压破坏;其中四个防爆隔舱围绕在主机舱区周围,为动力系统提供更好的保护。由于增设机库导致舰体重心明显上升,连带减损了舰体倾斜时的复原力,因此伯克Flight 2A针对涵盖3/4舰体长度的水下船壳进行加厚,一方面压低重心作为补偿,同时也改善了水线以下的抗爆震防护能力,并强化舰体大梁承受弯曲的能力。不过为了控制成本,伯克Flight 2A取消了原本四个整体核生化防护区中的区域四(涵盖舰尾发电机舱),这使全舰抵抗空中核爆超压的能力有所降低。


DDG-87马森号

损管方面,伯克Flight 2A以一套全新的综合生存管理系统(Integrated Survivability Management System,ISMS)来取代原本的旧式损管修复控制台;新的ISMS采用商规加固计算机科技,在损管中心、舰桥与作战指挥中心都设有工作站,使损管作业时舰桥、作战指挥中心与损管中心的通信联系更为迅速可靠,都能监看全舰整体损害与控制状况;同时,这套系统还附带损管决策支持软件,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损管策略、损管资源管理与舰体稳定性计算等,大幅提升损管工作的效率。

伯克级驱逐舰_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FlightⅢ

发展沿革


伯克级Flight Ⅲ想象图

2008年8月,美国海军发言人克

雷・道斯(Lt.Clay Doss)公开表示建议增购八艘改进型伯克级作为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大幅减产的替代方案 。根据2009年4月6日新任美国国防部长盖茨(Robert Gates)提交的国防预算报告,DDG-1000只建造三艘,并全部由通用BIW厂承造,其余不足的数量则通过增购伯克级来弥补(数量未定)。为了弥补诺格Ingalls厂退出承造DDG-1000行列的损失,美国海军打算将首批增购伯克级的订单交给诺格。依照美国海军的计划,在2010年年度订购首艘新伯克级(DDG-113,由诺格Ingalls建造),并在2011年度再订购两艘。由于通货膨胀,这些第三批次伯克级的单价将达到二十多亿美元。


DDG-113配置变化

2010年初公布的美国海军2011预算年度造舰计

划中,对于新造的第三批次伯克级(Flight 3)有若干叙述,其细节设计可能进行大幅度的变更,包括扩大排水量、重新设计上层结构,并引进更先进的技术,例如应用部分DDG-1000的阶段性成果。根据2010年上半年的消息,第三批次伯克级将以新开发的空中与导弹防御雷达(AMDR)的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来取代原有的SPY-1D,其天线直径将达4.27m,超过现有SPY-1D天线的3.66m。AMDR分为S波段与X波段部分,其中X波段系统据信将是SPY-3,兼具射控机能,将取代现行SPG-62照射雷达。

设计展望


2012年公布的Fight 3舰岛CG

由于新一代用于侦测弹道导弹的相控阵雷达需要更大的电力输出,伯克级现有的3台2500kW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将无法满足要求。为此,美国海军希望第三批次伯克能采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以提高燃料效率与供电能力,而另一种比较保守的选项则是以现有供电系统为基础,再加装第4台2500kW燃气轮机发电机。武器方面,第三批次伯克级的VLS数量可能会比原先减少(预留原空间以便必要时将发射管数扩充回去),以节省成本,毕竟伯克Flight 2A高达96管弹位已经大幅超出现阶段可能的任务需求。


伯克级Fight 3模型

依照美国海军的计划,新造伯克级将逐次采用前述的先进技术。在2010至2011预算年度编列的三艘新伯克(DDG-113~115)仍沿用Flight 2A的舰体与轮机规格,相关作战系统的软件则更换为最新版本,包括换装新开发的AN/SQR-20综合多功能线列阵声呐系统(MFTA)以及配套的AN/SQQ-89A(V)15水下战系统。而在2012预算年度建造的六艘改进型伯克Flight 2A(DDG-116~121)则开始采用若干DDG-1000的技术,包括全新的电力供应系统与发电机。而首批真正的伯克Flight 3(DDG-122~)则打算从2016预算年度开始编列,将装备AMDR多功能S/X波段相控阵雷达系统。

伯克级驱逐舰_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基本数据

参考诸元舰长FlightⅠ/ⅠA/Ⅱ:153.77米,FlightⅡA:155.29米
舷宽20.4米吃水6.3米排水量FlightⅠ(DDG-51):标准6624吨,满载8315吨FlightⅠA(DDG-52~71):标准6731吨,满载8850吨FlightⅡ(DDG-72~78):标准6914吨,满载9033吨FlightⅡA(DDG-79~115):满载9238吨FlightⅢ(DDG-122):满载约9558吨动力4×LM-2500燃气涡轮/100000轴马力Flight 1A后期起,改用四具LM-2500-30燃气涡轮,总功率105000马力双轴CRP 双舵航速31节续航力4200海里(20节)乘员Flight1/2:337(军官22,士官兵315)Flight2A:380(军官32,士官兵348)船电系统主雷达1×AN/SPY-1D/(V) 3D相控阵雷达系统(4×固定式阵列天线) (装备于DDG-51~121)1×AMDR-S相控阵雷达系统(4×固定式阵列天线) (装备于DDG-123~)辅雷达1×AN/SPS-67(V)3平面搜索雷达――1×AN/SPS-64(V)9航海雷达 (装备于DDG-51~86)――1×Decca Bridge Master E航海雷达 (DDG-87起装备)火控3×AN/SPG-62照射雷达――1×AN/SPQ-9B X波段对空/对海追踪雷达(DDG-118起。DDG-123起SPQ-9B与AMDR-S雷达由同一控制器控制)――1×MK-46 Mod0(DDG-51~84)/Mod1(DDG-85~)光电航空仪声纳1×AN/SQS-53C舰首声纳――1×AN/SQR-19拖曳阵列声纳 (Flight1/2)对抗1×AN/SLQ-32(V)3电子战系统――6×MK-36 Mod6干扰弹发射器――1×AN/SLQ-25鱼雷对抗系统――1×Prairie Masker气泡幕噪音抑制系统――1×AN/WLD-1遥控猎雷载具(DDG-91~96)作战系统宙斯盾(Aegis)作战系统舰载武装舰炮1×MK-45五英寸54倍径舰炮(DDG-51~80)――1×MK-45五英寸62倍径舰炮(DDG-81~)导弹12×八联装MK-41垂直发射系统(前四后八),装弹量:Flight1/2:前29枚后61枚,Flight2A:前32枚后64枚,可装填标准SM-2防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火箭助飞鱼雷(VLA),Flight 2A可装填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导弹(DDG-82起)――2×四联装MK-141鱼叉反舰导弹发射器 (Flight1/2,后续舰直接取消)近防2×MK-15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CIWS)( DDG-51~83)/1或交由海麻雀ESSM(DDG-84后续舰)――2×MK-38 Mod1 25mm机炮――4×M-2勃朗宁12.7mm机枪――2×MK-38 Mod2 25mm遥控机炮系统(GWS) (DDG-104~112)鱼雷2×三联装324mm MK-32鱼雷发射装置舰载机Flight1/2:无Flight2A:2×LAMPS-3 SH-60B反潜直升机

伯克级驱逐舰_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本级舰

舰名番号建造下水服役状态I型阿利・伯克号DDG-51巴斯钢铁厂1989年9月16日1991年7月4日现役巴里号DDG-52英戈尔斯造船厂1991年6月8日1992年12月12日现役约翰・保罗・琼斯号DDG-53巴斯钢铁厂1991年10月26日1993年12月18日现役柯蒂斯・威尔伯号DDG-54巴斯钢铁厂1992年5月16日1994年3月19日现役斯托特 ,号DDG-55英戈尔斯造船厂1992年10月16日1994年8月13日现役约翰・麦凯恩 ,号DDG-56巴斯钢铁厂1992年9月26日1994年7月2日现役米切尔 ,号DDG-57英戈尔斯造船厂1993年5月7日1994年12月10日现役拉布恩号DDG-58巴斯钢铁厂1993年2月20日1995年3月18日现役拉塞尔 ,号DDG-59英戈尔斯造船厂1994年10月20日1995年5月20日现役保罗・汉密尔顿 ,号DDG-60巴斯钢铁厂1993年7月24日1995年5月27日现役拉梅奇号DDG-61英戈尔斯造船厂1994年2月11日1995年7月22日现役菲茨杰拉德 ,号DDG-62巴斯钢铁厂1994年1月29日1995年10月14日现役史塔森号DDG-63英戈尔斯造船厂1994年7月17日1995年10月21日现役卡尼 ,号DDG-64巴斯钢铁厂1994年7月23日1996年4月13日现役本, 福尔德 ,号DDG-65英戈尔斯造船厂1994年11月9日1996年3月30日现役冈萨雷斯 ,号DDG-66巴斯钢铁厂1995年2月18日1996年10月12日现役科尔号DDG-67英戈尔斯造船厂1995年2月10日1996年6月8日现役沙利文 ,号DDG-68巴斯钢铁厂1995年8月12日1997年4月19日现役米利厄斯号DDG-69英戈尔斯造船厂1995年8月1日1996年11月23日现役霍珀号DDG-70巴斯钢铁厂1996年1月6日1997年9月6日现役罗斯号DDG-71英戈尔斯造船厂1996年3月22日1997年6月28日现役II型马汉 ,号DDG-72巴斯钢铁厂1996年6月29日1998年2月2日现役迪凯特 ,号DDG-73巴斯钢铁厂1996年11月10日1998年8月29日现役麦克福尔号DDG-74英戈尔斯造船厂1997年1月18日1998年4月25日现役唐纳德・库克号DDG-75巴斯钢铁厂1997年5月3日1998年12月4日现役希金斯 ,号DDG-76巴斯钢铁厂1997年10月4日1999年4月24日现役奥凯恩 ,号DDG-77巴斯钢铁厂1998年3月28日1999年10月23日现役波特号DDG-78英戈尔斯造船厂1997年11月12日1999年3月20日现役IIA型:54倍径舰炮改版奥斯卡・奥斯汀号DDG-79巴斯钢铁厂1998年11月7日2000年8月19日现役罗斯福号DDG-80英戈尔斯造船厂1999年1月10日2000年10月14日现役IIA型:62倍径舰炮改版温斯顿・丘吉尔 ,号DDG-81巴斯钢铁厂1999年4月17日2001年3月10日现役拉森号DDG-82英戈尔斯造船厂1999年10月16日2001年4月21日现役霍华德 ,号DDG-83巴斯钢铁厂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0月20日现役巴尔克利 ,号DDG-84英戈尔斯造船厂2000年6月21日2001年12月8日现役IIA型:5"/62无近防炮改版麦, 坎贝尔 ,号DDG-85巴斯钢铁厂2000年7月2日2002年8月17日现役肖普号DDG-86英戈尔斯造船厂2000年11月22日2002年6月22日现役梅森 ,号DDG-87巴斯钢铁厂2001年6月23日2003年4月12日现役普雷贝尔号DDG-88英戈尔斯造船厂2001年6月1日2002年11月9日现役马斯廷号DDG-89英戈尔斯造船厂2001年12月12日2003年7月26日现役查菲号DDG-90巴斯钢铁厂2002年11月2日2003年10月18日现役平克尼号DDG-91英戈尔斯造船厂2002年6月26日2004年5月29日现役莫姆森号DDG-92巴斯钢铁厂2003年7月19日2004年9月18日现役钟云号DDG-93英戈尔斯造船厂2002年12月15日2004年9月18日现役尼采号DDG-94巴斯钢铁厂2004年4月3日2005年3月5日现役詹姆斯・威廉斯 ,号DDG-95英戈尔斯造船厂2003年6月25日2004年12月11日现役班布里奇 ,号DDG-96巴斯钢铁厂2004年11月13日2005年11月12日现役哈尔西号DDG-97英戈尔斯造船厂2004年1月9日2005年7月30日现役福里斯特・舍曼号DDG-98英戈尔斯造船厂2004年10月2日2006年1月28日现役法拉格特号DDG-99巴斯钢铁厂2005年7月23日2006年6月10日现役基德 ,号DDG-100英戈尔斯造船厂2005年1月22日2007年6月9日现役格里德利号DDG-101巴斯钢铁厂2005年12月28日2007年2月10日现役桑普森 ,号DDG-102巴斯钢铁厂2006年9月16日2007年11月3日现役特鲁斯, 顿号DDG-103英戈尔斯造船厂2007年6月2日2009年4月25日现役斯特雷特号DDG-104巴斯钢铁厂2007年5月19日2008年8月9日现役杜威号DDG-105英戈尔斯造船厂2008年1月26日2010年3月6日现役史托戴尔号DDG-106巴斯钢铁厂2008年2月24日2009年4月18日现役格雷夫利号DDG-107英戈尔斯造船厂2009年3月30日2010年11月20日现役韦恩・E・迈耶号DDG-108巴斯钢铁厂2008年10月18日2009年10月10日现役贾森・邓汉号DDG-109巴斯钢铁厂2009年8月1日2010年11月13日现役威廉・P・劳伦斯号DDG-110英戈尔斯造船厂2009年12月15日2011年6月4日现役斯普鲁恩斯 ,号DDG-111巴斯钢铁厂2010年6月6日2011年10月1日现役迈克尔・墨菲 ,号DDG-112巴斯钢铁厂2011年5月7日2012年10月6日现役约翰・芬 ,号DDG-113英戈尔斯造船厂――――计划中已发包拉夫・詹森号DDG-114英戈尔斯造船厂――――计划中已发包拉斐尔 ,・比拉达号DDG-115巴斯钢铁厂――――计划中已发包III型试验舰汤马士・哈德拿号DDG-116巴斯钢铁厂――――计划中保罗・伊格内修斯号DDG-117英戈尔斯造船厂――――建造中丹尼尔・井上 ,号DDG-118巴斯钢铁厂――――建造中

伯克级驱逐舰_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服役事件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发展沿革,阿利・伯克级

科尔号遇袭


遇袭之后的科尔号

2000年10月12日,当地时间中午时分,隶属于大西洋舰队的科尔号奉命赴海湾地区,参加海上拦截行动,正当停泊在亚丁港准备补充燃料时,2名恐怖分子驾驶1艘装满炸药的小型橡皮艇全速冲向科尔号,并撞在左舷中部的水线部位,将左舷炸开了一个长12米,宽4米的大洞,大量海水从破口处涌入舰内,致使军舰向左倾斜最大达40度,动力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经过抢修后,部分受损系统重新开始工作,军舰也恢复了平衡,但导致舰上17名水兵死亡,30多人受伤。直到2002年4月19日,修整一新的科尔号在诺福克再次服役。

伊拉克战争


罗斯福号航空母舰战斗群

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伯克级尚未服役,因此没能奔赴沙场一展身手,2003年3月20日至5月1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军部队继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又一次对伊拉克宣战。12艘伯克级姊妹舰随美国海军6个航母战斗群参加了战争,它们是星座号航空母舰战斗群中的米利厄斯号和希金斯号;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战斗群中的米切尔号、唐纳德・库克号和奥斯卡・奥斯汀号;林肯号航空母舰战斗所辖的保罗・汉密尔顿号;罗斯福号航空母舰战斗群的阿利・伯克号、波特号和温斯顿・丘吉尔号;小鹰号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柯蒂斯・威勃和约翰・麦凯恩号;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中的菲茨杰拉德号。


米里厄斯号发射战斧

2003年3月20日,米利厄斯号、唐纳德・库克号以及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2艘洛杉矶级潜艇向伊拉克发射了45枚“战斧”巡航导弹,对伊拉克发起了首轮攻击,正式拉开了战争的序幕,有效地打击了伊拉克的战略和战术目标,为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马汉号枪案


码头停泊中的马汉号

2014年3月24日晚,停泊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一号码头的马汉号驱逐舰发生枪击案,一名民事人员携带武器在马汉号驱逐舰上开火,枪手准备袭击一名马汉号上的女官,一名正在值夜班的士兵保护了她但自己被击中,枪手被随后赶来的海军安全部队击毙,这名海军士兵却不治身亡,事后这名士兵被授予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勋章。

相撞事件


严重受损的波特号右舷

2005年8月22日,温斯顿・丘吉尔号和麦克福尔号在杰克逊维尔附近沿海进行训练时,发生相撞事故,麦克福尔号的船头被撞出了一个小洞,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2012年8月12日夜间,正在霍尔木兹海峡航行的波特号驱逐舰与日本籍油轮MVOtowasan相撞,波特号右舷被撞开一个3米×3米的大口子,日籍油轮也严重受损,所幸的是并没有人员伤亡的报告;

但美国海军为了修理波特号需要花费70万美元,2012年10月12日,波特号修理完毕重返入役。

伯克级驱逐舰_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衍生版本

日本


金刚级驱逐舰

除了美国本身使用伯克级之外,日本在80年代获得美国技术转移,自行设计建造了四艘配备宙斯盾系统(Baseline4/5)的金刚级驱逐舰,成为美国以外第一个拥有宙斯盾舰艇的国家。金刚级的舰体设计完全出自日本之手,不过整体布局明显参照自伯克Flight 1,当然两者在细节上有许多不同,且金刚级的排水量更大些。后续伯克Flight 2A的设计也深深地影响了日本。日本在2000年度便计划建造二艘改进型“宙斯盾”舰艇,这就是日后的爱宕级驱逐舰。爱宕级的舰体发展自金刚级,加装了直升机库,战斗系统升级为“宙斯盾”Baseline 7.1,其基本设计理念与伯克Flight 2A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韩国


世宗大王级驱逐舰

韩国在本世纪初期开发的KDX-3大型防空驱逐舰,于2002年决定采用美制“宙斯盾”系统。KDX-3世宗大王级驱逐舰是韩国建造的第一种宙斯盾驱逐舰,在美国的直接技术协助之下,KDX-3几乎等于伯克Flight 2A的韩国放大修改版本。KDX-3的舰体长度比伯克Flight 2A增加8m左右,武装配备更丰富,满载排水量达到10300吨左右,不像美国伯克Flight 2A为了大量建造,必须严格地控制成本,KDX-3是韩国最高档的舰艇,因此设计上允许更大的舰体与更多的装备,不像伯克Flight 2A做出很多妥协与牺牲。

澳大利亚


阿尔瓦罗・巴赞级护卫舰

伯克级Flight2A在本世纪初期与西班牙阿尔瓦罗・巴赞级护卫舰、英国45型驱逐舰、德国萨克森级护卫舰等设计一同角逐澳大利亚防空作战驱逐舰(Air Warfare Destroyer,AWD)。2004年8月,澳大利亚政府正式宣布采用宙斯盾Baseline7系统/SPY-1D(V)相控阵雷达作为AWD的防空系统。舰体方面,萨克森级护卫舰与45型驱逐舰改型率先出局,配备宙斯盾系统的改型伯克级(Envolved DDG)与阿尔瓦罗・巴赞级护卫舰进入最后决选,2007年6月底,澳大利亚正式选择了西班牙阿尔瓦罗・巴赞级护卫舰方案。

美国海军主要舰艇一览

风帆护卫舰宪法号风帆护卫舰 (永不退役)航空母舰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 福特级航空母舰 (将役)巡洋舰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驱逐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将役)两栖舰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将役)・ 黄蜂级两栖攻击舰 ・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 圣安东尼奥级船坞运输舰 ・奥斯汀级船坞登陆舰・哈波费里级船坞登陆舰・惠特贝岛级船坞登陆舰攻击核潜艇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 海狼级攻击核潜艇 ・ 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战略核潜艇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其他暴风级巡逻艇・鹗级猎雷舰・复仇者级扫雷舰・ 蓝岭级指挥舰 ・ 普韦布洛号通用环境研究舰 ・兰德级潜艇补给舰

伯克级驱逐舰_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设计特点

动力装置

主动力系统:COGAG联合使用全燃动力,4台LM2500燃气轮机,74.24MW(4×25250hp)双轴。

ⅡA型:4台LM2500-30,77.18MW(105000hp)

螺旋桨:2个五叶变距桨,直径5.18m。

电站:2500kW的“爱利生”501-K34燃气轮机发电机组3台。

电子设备

雷达:1部SPY-1D多功能相控阵雷达,l部SPS-67(V)3对海警戒雷达,1部SPS-64(V)9导航雷达,3部SPG-62火控雷达、1部URN25“塔康”空中战术导航雷达。

声呐:1部SQS-53C球首声呐,1部SQR-19B型拖曳线列阵声呐

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系统(正在装)

电子战系统:2套SLQ-32(v)2或SLQ-32(V)3/SLY-2电子战系统(Ⅱ型舰开始),1套SLQ-25“水精”鱼雷诱饵,2座MK36六管SRBOC干扰火箭,北约“海蚊”干扰火箭。Ⅱ型舰开始装备SRS-l测向系统。

火控系统:1套MK99-3导弹火控系统,1套GWS34-0火炮火控系统(含MK160-4和光电系统),1套SWG-3MK37“战斧”巡航导弹武器控制系统,1套SWG-1A“鱼叉”导弹发射控制系统,l套MK116-7型反潜火控系统。

作战系统:1套“宙斯盾”对空作战系统,l套SQQ-89(V)6综合反潜作战系统。

作战数据系统:NTDS-5海军战术数据系统,

设有:4A、11、14和

16号(从Ⅱ型开始)数据链,还将装22号链;SRR-l、WSC-3和USC-38卫星通信终端;SQQ-28舰载直升机数据链。Ⅱ型舰开始还装有

TADⅨ-B战术数据信息交换系统。ⅡA型还设有TADIL-J战术数据信息链(或16号链),将装JMCIS联合海上指挥信息系统。

武备装置

导弹发射装置:MK41-0型(首)和MK41-1型(尾)垂直发射系统各1组。1型为64单元,备弹61枚,0型为32单元,备弹29枚。从DDG59开始改为MK41-2型。

导弹:“标准”-2(Ⅳ)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从Ⅱ型开始改为“标准”-2增程舰空导弹,ⅡA型从3号舰装LASM激光半主动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垂直发射;“鱼叉”反舰导弹(2座四联装);“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垂直发射)。

舰炮:1座MK45-2型127

mm/54舰炮,2000年起可能装127mm/62舰炮,发射增程制导炮弹,由GPS制导。ⅡA型舰从3号舰开始装MK45-4型127mm/62舰

炮,2座

MK15型六管20mm“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正在装红外探测器,用来跟踪小艇(ⅡA型从第5艘开始以垂直发射的具有反导能力的“海麻雀”导弹取代

之)。

鱼雷:2座三联MK32型鱼雷发射管,发射MK46-5或MK50型鱼雷,备雷24枚。

直升飞机:设SH-60B/F“海鹰”直升机降落平台和加油设施,早期型号未设机库,后期改进型设置双机库。

ⅡA型:设2个直升机库和直升机安全回收与搬运系统。

伯克级驱逐舰_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作战能力

对空作战

①区域防空能力

对空警戒能力:SPY-1D相控阵雷达的对空警戒搜索能力为370-400km。

目标拦截能力:SPY-1D相控阵雷达、3部SPG-62目标照射雷达与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相结合能够同时拦截约12-18个空中目标。I型舰使用的舰空导弹为“标准”-2,射程为73km;Ⅱ型舰开始使用“标准”-2增程,射程增至137km。

②点防御能力

DDG51级的点防御有三种手段:

a.小口径炮近程武器系统。2座MK15六管20mm“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是DDG51级的主要末端硬防御武器,其有效拦截距离为1500m,命中概率为0.75。2座“密集阵”系统一首一尾布置,射界开阔。

b.中口径舰炮系统。l座MK45型127mm舰炮的对空作战距离为15km。

C.电子战软防御手段。I型舰配一套SLQ-32(V)2电子战系统,只能用于侦察目标的雷达信号,2座MK36六管干扰火箭用在适当的时机干扰来袭的反舰导弹。

Ⅱ型舰开始装SLQ-32(V)3/SLY-2电子战系统,既能侦察,又能干扰。

“伯克”级可能从2002年开始改装具有TBMD战区弹道导弹的低层防御能力。

对海对陆作战

①对陆攻击能力

DDG5I级舰装备了对陆型的“战斧”巡航导弹,可以装备射程为2500km,巡航高度为15-100m,带2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采用地形匹配导航系统制导,圆概率误差80m。带常规弹头的“战斧”射程为1300km,圆概率误差10m,改进型的射程提高到1853km。

②反舰攻击能力

a.“战斧”巡航导弹。反舰“战斧”巡航导弹的射程为460km,“战斧”巡航导弹的远程探测和定位靠舰队海洋监视信息中心中继来的信息和空中预警飞机等提供。

b.“鱼叉”反舰导弹。2座四联装的“鱼叉”反舰导弹是DDG5I级舰的第二种对舰攻击导弹,射程为130km,采用主动雷达寻的。“鱼叉”导弹的超视距探测和目标指示主要靠舰载直升机、警戒巡逻机、电子侦察设备和编队舰艇的数传目标指示等手段。

c.MK45型127mm舰炮。MK45-2型127毫米舰炮的射程为23km。

③反潜作战能力

a.反潜搜索能力。I型和Ⅱ型舰具有区域反潜搜索能力,装备有两种声呐:一种是SQR-19拖曳线列阵声呐,其探测

距离为90nmile;另一种是SQS-53C球首声呐,其作用距离如下,直接声传播时为10~15nmile,利用海底反射时为15~20n

mile,利用会聚区时为30~35nmile。

b.

反潜攻击能力。I型和Ⅱ型舰的反潜攻击能力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其射程为1.9~16.7

km,携带的战斗部为

MK46-5鱼雷或MK50鱼雷;第二个层次是MK32鱼雷发射管,发射MK46-5或MK50鱼雷。MK46-5鱼雷40kn时航程为11

km,MK50鱼雷50kn时的航程为15km。I型和Ⅱ型舰本身不具备编队的区域反潜攻击能力,但编队协同作战时具有区域反潜攻击能力。

ⅡA型舰具有编队区域反潜攻击能力,其反潜攻击能力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2架舰载的LAMPSⅢSH-60B/F“海鹰”直升机,执行远程反潜攻击;第二、第三个层次是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和MK32型鱼雷发射管发射的MK46-5和MK50鱼雷。

c.反潜作战指挥能力。DDG51级装备有SQQ89(V)6综合反潜作战系统,它把SQS-53C、SQR-19和直升机声呐、数据链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使该级舰在编队协同作战中具有区域反潜指挥能力。

伯克级驱逐舰_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特点

最先进的驱逐舰

(l)DDG51级是世界上第一级装备“宙斯盾”武器系统的驱逐舰

“宙斯盾”系统的核心是SPY-1D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该系统可同时高速搜索、跟踪处理多目标,并具有同时引导多枚导弹进行对空拦截的能力,为DDG51级对付2000年前后的空中饱和攻击创造了必要的技术前提。

⑵在西方国家海军驱逐舰中首次采用了导弹垂直发射技术

DDG51级装备了两组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首部装4个模块,尾部装8个模块,首部备弹29枚,尾部备弹

61枚,总备弹量90枚。“标准”舰空弹、“战斧”巡航导弹和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混合装载。“标准”导弹的备弹量足以对付2次空中饱和攻击。

由于采用垂直发射技术,发射率可达到1发/s,与常规发射架相比,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并且同样的空间至少可多贮存25%的导弹。

SDY-1D多功能相控阵雷达配合3部SPG-62目标照射雷达,再结合能全方位、高发射率的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使DDG51级成为世界上第一级能够对付空中饱和攻击的驱逐舰。

⑶具备了远程的核攻击能力和常规攻击能力

DDG51级装备了“战斧”巡航导弹使驱逐舰的使命已远远超出了护卫防御的范围,“战斧”导弹使DDG51级驱逐舰具有强大的远程常现对陆攻击能力,也可以成为一种具有核攻击能力的舰种,它使驱逐舰的使命和使用价值获得了重大突破,其意义十分深远。

设计思想主次分明

⑴突出以编队的防空作战能力为主

美海军从70年代初期以来就认识到迫切地需要解决将来反舰导弹的空中饱和攻击问题。为此,美海军开始以提高对付反舰

导弹攻击为重点的“新威胁改进”计划,该计划是将舰上的全部雷达结合起来,使之能自动搜索、跟踪目标,并能自动进行威胁判断和开始攻击准备。这一计划虽然

改进了对空作战能力,但是,由于使用一般雷达,因而在对空作战的反应时间上,低空目标的捕获能力上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此外,对空弹的发射率还受到回

转式发射架发射方式的限制;对空弹的制导还受舰上制导雷达数量的限制,每发射一枚导弹,自始至终需要一部制导雷达制导。这些固有的问题使一般雷达和发射架

发射方式不可能解决对付空中饱和攻击问题。

“宙斯盾”系统和垂直发射系统就是为了解决对付空中饱和攻击问题而研制的,并且经过装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得到

了满意的证实。为了确保进入21世纪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能胜任为航母和其他大型机动编队担负防空护卫的主要任务。美海军认为该级舰必须装备“宙斯

盾”系统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在费用限额的前提下,美海军认为,该级舰其他方面的装备应服从于装备这两个系统,甚至作必要的牺牲,从而使DDG51级的排

水量不致过大,造价不致超标。

⑵牺牲区域反潜能力

美海军的现役驱逐舰中,不管以反潜为主的DD963级,还是以防空为主的DDG993级,都具有很强的区域反潜能

力,均设有完善的舰载反潜直升机系统,机库可带2架LAMPSI或LAMPS

Ⅱ系统的直升机。装备以反潜为主要用途的舰载直升机可以说是世界上70年代以来各国驱逐舰的标准装备。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驱逐舰之一,DDG5I级的

I型、Ⅱ型舰都没有装备直升机,只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和加油设施,这是美海军在DDG51级费用限额的前提下,保证舰的编队防空能力,牺牲舰的区域反潜能

力的不得己而为之的措施。不带直升机的配置使DDG51级I型和Ⅱ型舰只具有区域反潜探测能力,而没有区域反潜攻击能力,这不能不说是个莫大的遗憾!I、

Ⅱ型不带直升机始终是美国军内外多方面批评的重点,ⅡA型弥补了这一重大缺陷。

注重效费比,追求经济性

注重效费比,追求经济性是贯穿在DDG5I级研制中的又一个设计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严格控制舰的造价

1983年2月该级舰还处于初步设计时,当时的海军部长莱曼就规定了首制舰1983财政年度的限额造价为11亿美元,后续舰的造价限额为7亿美元,并提出该级舰的造价不超过“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的75%。为此,在这级舰的设计中除了保证对空作战能力的外,尽量压缩与限制其他方面的费用。

⑵尽量减少风险投资

DDG51级的主系统?“宙斯盾”系统是经装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考验过了的,用“宙斯盾”系统装备DDG51级只是作了一些简化,以减小体积、重量与费用,基本没风险。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选用也如此。

⑶尽力简化舰的一些设备

在基本不影响舰的主要作战功能的情况下,尽力简化舰的装备。以“宙斯盾”系统为例,与“提康德罗加”(CG47)级

巡洋舰相比,DDG51级把相控阵雷达的发射机由CG47级的2部减为1部,不影响发射能力,只是降低了冗余度。又如像DDG51这样大的以防空为主的

舰,按美国的惯例,除了装三坐标雷达以外,还会配二坐标的远程对空警戒雷达,DDG51级上都没有装这样的二坐标远程对空警戒雷达。

此外,还有DDG51级只装备1座127mm舰炮,而以前的DD963级和DD993级都装备2座127

mm舰炮,而且127mm舰炮没有设专用的火控雷达。DDG51级电站的发电机组由CG47级舰的4台减为3台。I型舰的电子战系统装的是SLQ-

32(V)I,只具侦察不具备干扰能力。

这些简化措施无疑降低了舰的造价,但是不影响“宙斯盾”系统对空作战能力的发挥。

⑷牺牲续航力控制排水量

DDG51级舰20kn时的续航力为4400n

mile,比DD963级和DDG993级舰的续航力小1600n

mile。DDG51级续航力的减小是由于燃油贮备量的减少引起的。如果要保持6000n

mile的续航力,必然会造成舰的排水量的增大,随之舰的造价增长。为了控制舰的造价,只好控制排水量牺牲续航力。

强调编队协同作战

强调编队协同作战也是美国驱逐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因此判断一级美国驱逐舰的作战能力的强弱不能孤立地看这级舰

本身,还必须看它的编队。以

DDG51级I、Ⅱ型舰的反潜作战能力为例,如果孤立地看I、Ⅱ型舰,它们不具备区域反潜能力。但是,从I、Ⅱ型舰参加的航母编队来看,情况就不同了。以

单航母编队为例:2艘CG-47级、2艘DD963级、2艘FFG-7级、2艘其他导弹巡洋舰和2艘DDG51级中的I或Ⅱ型舰组成的护卫兵力中,至少前

6艘舰每艘带2架直升机。DDG51级

I、Ⅱ型舰都装有SQQ-89(V)6综合反潜作战系统和SQQ-28舰载直升机数据链,因此,DDGSI级I、Ⅱ型舰仍可协同进行编队区域反潜。这也许

是I、Ⅱ型舰不装备直升机最终被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舰载直升机是“鱼叉”反舰导弹超视距探测和目标指示的重要手段之一,DDG5I级I、Ⅱ型舰“鱼叉”导弹的超视距探测和目标指示的主要手段之一正是依靠编队内的直升机。

重视可靠性、可维性和可用性

美国GE公司的LM2500燃气轮机从1975年DD963级首舰服役使用以来已有力多年的历史。31艘DD93

级、4艘DDG993级、27艘CG47级和DDG51级先后均选用4台LM2500组成的联合使用的COGAG全燃动力,DDG51级的动力装置从前三

级舰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可靠性、可维性和可用性经验。4级舰选用这种标准的动力装置,也为美国海军的使用、训练、维修、后勤保

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了改进这种全燃联合方式在巡航低工况时的使用经济性,增大DDG51级的续航力,美国海军曾立项研究兰肯循环能量回收系统。该方案

利用LM2500燃气轮机的高温排气生产饱和蒸汽,然后把饱和蒸汽送人轮流式蒸汽轮机,蒸汽轮机的输出功率传递给轴系的传动装置,作为辅助功率传送给螺旋

桨。据报道,兰肯循环能量回收方案可使DDG51级最大输出功率下的油耗节省26%,巡航功率下的油耗降低29%,这就意味着巡航时的续航力可提高20%。美国国会军事委员会大力支持这一方案,要求从第9艘舰开始使用这种燃蒸复合动力装置。但是,美海军从动力装置的可靠性、可维性和可用性考虑,最终否定了这一方案。

采用了新型船型

美海军从DD963级到DDG993级驱逐舰和CG47级巡洋舰,采用的都是DD963级的同一船体,其线型是典型的美国驱逐舰船型。DDG51级的船型设计改变了美国驱逐舰的传统线型,明显吸取了前苏联驱逐舰船型的优点,如:加大了舰的宽度;采用了丰满的水线面;水线以上明显外飘;首部采用V形剖面。这些船型特点改善了DDG51级的耐波性。

DDG51级的船型设计,在外观上最引人注目的感觉是船型显得肥胖,其水线处的长宽比从DD963级的9.6降为7.9。这种船型增加了舰内的容积,有利于舰的内部布置。

加强了生命力的设计

现代化海战中,在高精度的制导武器的攻击下,尤其是在反舰导弹的攻击下,驱逐舰的生命力显得比较脆弱。马岛海战中,英国42型驱逐舰“谢菲尔德”号遭到“飞鱼”导弹的攻击而沉没,特别引起了各国海军对水面舰艇生命力的重视。美海军在DDG51级的设计中,十分重视生命力的设计,采取了下列种种措施。

⑴注意舰的隐身性设计

①尽力减小舰的雷达截面积

降低了舰顶端至水线的高度、压低了上层建筑的高度,使舰的外形低;

与DD963、DDG993和CC47级舰相比,减小了上层建筑的总长度;

消除上层建筑和水上部分舰体的雷达波强反射部位,上层建筑的侧壁都倾斜~定的角度;

上层建筑和水上部分舰体使用了专用的雷达波吸波材料。

②注意降低舰的噪声辐射

采取了DD963级、DDG993级和CG47级舰上降低机舱机械设备结构噪声和螺旋桨流体动力噪声的一系列成熟的技术措施。

③重视降低舰的红外辐射

对舰上的热部位采用屏蔽和绝缘材料;

燃气轮机排气道均装有空气引射器,以降低排气温度;

每个排气道顶部装有“勃里斯”(BLISS)装置,用以屏蔽热辐射。

⑵提高作战系统的生命力

①采用了总线结构分布处理式的作战系统

DDG51级是美国海军中首次采用分布式作战系统的舰艇,采用这种方式的作战系统避免了一次命中丧失舰的全部作战效能的可能性。

②作战情报中心等重要舱室移至主船体内

DDG51级的作战情报中心从美国传统的舰桥内移至主船体内,左右两舷设置过道,更增加了作战情报中心的安全性。通信中心也移至主船体内。与CC47级相比,重要舱室设在主船体内的比例更大。

⑶提高三防能力

①设置了集中防护系统

DDG51级是美国海军首次采用集中防护系统的舰艇。DDG51级全舰防护区按船长分布设为4个,机舱区列为局部防护区,全舰防护区内增压到2.0~2.5英寸水柱表压,外部空气通过三级滤器进入舱内,以消除外部空气的污染。

②上层建筑提高抗核爆的能力

上层建筑采用全钢结构,并且抗冲击波的承受压力为48kPa,它是美国海军标准值的2.3倍,比CC-47级的承受压力高一倍多。此外,DDG51级抗核爆电磁脉冲的能力也比美海军制定的标准有大幅度的提高。

③提高了防弹片碎片的能力

DDG51级不同于CG47级和当前美海军的其他几型部分铝质上层建筑的舰艇,它采用的全钢质上层建筑提高了防弹片碎片的能力。

⑷要害部位设置“克夫拉”轻型装甲

DDG51级的作战情报中心、通信舱、计算机舱、弹药库等要害舱室使用了70t“克夫拉”轻型复合装甲材料。

采用了数据多路系统新技术

DDG51级是美海军首次应用数据多路系统作为舰上数据传输新方法的舰艇。数据多路系统是一个将所有主要控制操纵台

连接在一起,并向它们提供舰上信息的通信总线,数据以很高的速度在数据多路系统总线上顺次传输的,每个控制操纵台利用这些信息提供状态报文、控制、报警

等。数据多路系统是冗余系统,

操纵台之间的通信分布在两条总线上进行,如果有一条总线失效,另一条总线就承担全部通信任务。数据多路系统降低了舰艇对战斗损伤的敏感性,并使DDG51

级电缆的重量大为减轻(约40t),单独敷设的数英里长的电缆被5根每根沿舰的全长延伸的同轴电缆所代替,这使该舰与其分系统都能自由扩展或改变。

由于数据多路系统的冗余度和灵活易于扩展配置的优点,将对舰艇的高速数据传输、处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当前战略意义

综上所述,“阿利・伯克”级是一级以编队防空为主,并具有很强的对岸对海攻击能力的驱逐舰,“战斧”巡航导弹的远程

对岸攻击能力对驱逐舰有深远的意义。ⅡA型改进为设2个机库,携带2架“海鹰”直升机后,其编队区域反潜能力得到了显着的加强。2002年以后可能成为世

界上首批具有战区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将成为美国海军进入21世纪的主力驱逐舰,在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费用限额的前提下,装备“宙斯盾”系统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是I型舰设计的主线,在确保具有对付21世纪初的反舰导

弹炮和攻击能力的前提下,再协调I型舰的其他作战能力。设计中的这种主次分明的思想,以及追求经济性、强调编队的协同作战和舰艇生命力、重视可靠性、可维

性和可用性的设计思想是非常正确的。Ⅱ型舰改进了对空作战能力、电子战能力和超视距目标的探测和跟踪能力。ⅡA型舰在Ⅱ型舰的基础上重点改进是反潜能力,

并采用光纤等新技术。

伯克级驱逐舰_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新型舰艇

最近,美国海军官方和国会报告称,美国海军新型“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排水量可能更大,可能会采用全新的上层建筑设计并携带新型武器。

新型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将融合未来几年成熟的先进技术。新型雷达是其中一个基本组件,目前正在研发之中,比目前巡洋舰和驱逐舰所使用的SPY-1相控阵雷达具有更大的数组。

据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官员称,美国海军在“阿利・伯克”级“FlightⅡA”型驱逐舰项目的重新启动以及未来“FlightⅢ”型驱逐舰的研发方面都将十分注重成本的节约。

DDG-51型驱逐舰项目于2009年重新启动,美海军希望该型驱逐舰能保留被裁减掉的新一代巡洋舰(CG[X])的能力,即用做弹道导弹防御(BMD)平台。

美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DDG-51项目经理表示,重启的DDG-51项目首次在船体开始建造之时就考虑到BMD能力

的配备,而不是等舰艇服役以后才进行BMD能力改装。DDG-51重启项目首舰的舷号将以DDG-113开始。BMD能力的开发仍然是DDG-51项目面

临的主要挑战。在项目的进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预算,并且充分利用这些资金,同时还要推翻那些一味追求新技术,增加造舰成本的观点。我们希望能够在有限

的预算内,能够达到建造的最高水平。

2010年3月3日,美国海军高级采购军官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新型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必须超越当前舰艇的导弹防御

能力,这也是该舰不断发展防空和反导雷达技术的原因。新技术的开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根据技术成熟度和新型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发展情况,新型雷达和

武器技术将在2016年左右应用到新型舰艇上。

通用动力公司下属巴斯钢铁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将联合建造下一批“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伯克级驱逐舰_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超级战舰

影片中主角霍伯指挥的驱逐舰(约翰・保罗・琼斯号DDG-53USSJohnPaulJones电影中简称USSJPJ)利用监测海浪变化发现外星人,经过多次努力,外星人的战舰终于在双方的防御范围之外被导弹击沉。显尽了驱逐舰的威风。

主角霍伯的哥哥,所指挥的的驱逐舰为桑普森号(DDG-102USSSampson)

永田上校原为仿自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金刚级驱逐舰“妙高号”舰长,后被霍伯同任为约翰・保罗・琼斯号的舰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80103/111091.html

更多阅读

美军驱逐舰之王图文 美军驱逐舰也门遭袭击

美军驱逐舰之王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其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部署面最广,不愧为当今世界的驱逐舰之王。当然,其最为世人称道的特点是最早装备“宙斯盾”系统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具备抗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的能力。

★装备·《X-51“驭波者”:60分钟精确打击全球?图 》

【摘要】:美研制超音速导弹速度达现役战斧七倍(组图)美制X-51“驭波者”超音速巡航导弹想像图X-51“驭波者”超音速巡航导弹弹头特写美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发射舰载战斧巡航导弹  X-51的弹体由镍合金制成,长度为3.5米,是一种尺寸

45型驱逐舰 地平线级驱逐舰

45型驱逐舰(英语:Type45Destroyer)或以首舰命名称为勇敢级驱逐舰(英语:DaringClassDestroyer)是英国皇家海军隶下的新一代防空导弹驱逐舰。本级舰围绕PAAMS导弹系统,配备性能优异的桑普森相控阵雷达和S1850M远程雷达,并划时代的采用了集成电

声明:《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发展沿革,阿利・伯克级》为网友有兄弟的粉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