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排序树(Binary Sort Tree)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1)若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2)若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3)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
二叉排序树_二叉排序树 -定义
二叉排序树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1)若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2)若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3)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
(4)没有键值相等的节点。
二叉排序树_二叉排序树 -查找
二叉树
步骤:
若根结点的关键字值等于查找的关键字,成功。
否则,若小于根结点的关键字值,递归查左子树。
若大于根结点的关键字值,递归查右子树。
若子树为空,查找不成功。
平均情况分析(在成功查找两种的情况下):
在一般情况下,设 P(n,i)为它的左子树的结点个数为 i 时的平均查找长度。如图的结点个数为 n = 6 且 i = 3; 则 P(n,i)= P(6, 3) = [ 1+ ( P(3) + 1) * 3 + ( P(2) + 1) * 2 ] / 6= [ 1+ ( 5/3 + 1) * 3 + ( 3/2 + 1) * 2 ] / 6
注意:这里 P(3)、P(2) 是具有 3 个结点、2 个结点的二叉分类树的平均查找长度。 在一般情况,P(i)为具有 i 个结点二叉分类树的平均查找长度。
P(3) = (1+2+2)/ 3 = 5/3
P(2) = (1+2)/ 2 = 3/2∴ P(n,i)= [ 1+ ( P(i) + 1) * i + ( P(n-i-1) + 1) * (n-i-1) ] / n
二叉排序树
∴ P(n)=
P(n,i)/ n
因为 2(1+I/n)lnn≈1.38logn 故P(n)=O(logn)
二叉排序树_二叉排序树 -步骤
若根结点的关键字值等于查找的关键字,成功。
否则,若小于根结点的关键字值,递归查左子树。
若大于根结点的关键字值,递归查右子树。
若子树为空,查找不成功。
插入算法:
首先执行查找算法,找出被插结点的父亲结点。
判断被插结点是其父亲结点的左、右儿子。将被插结点作为叶子结点插入。
若二叉树为空。则首先单独生成根结点。
注意:新插入的结点总是叶子结点。
void InsertBST(t,key)
//在二叉排序树中插入查找关键字key
{
if(t==NULL){
t=new BiTree;
t->lchild=t->rchild=NULL;
t->data=key;
return; }
if(keydata ) InsertBST(t->lchild,key);
else InsertBST (t->rchild, key );
}
void CreateBiTree(tree,d【 】,n)
//n个数据在数组d中,tree为二叉排序树根
{tree=NULL;
for(i=0;i InsertBST(tree,d);}
二叉排序树_二叉排序树 -删除结点
在二叉排序树删去一个结点,分三种情况讨论:
若*p结点为叶子结点,即PL(左子树)和PR(右子树)均为空树。由于删去叶子结点不破坏整棵树的结构,则可以直接删除此子结点。
若*p结点只有左子树PL或右子树PR,此时只要令PL或PR直接成为其双亲结点*f的左子树(当*p是左子树)或右子树(当*p是右子树)即可,作此修改也不破坏二叉排序树的特性。
若*p结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均不空。在删去*p之后,为保持其它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可按中序遍历保持有序进行调整,可以有两种做法:
C代码
二叉排序树_二叉排序树 -性能分析
二叉排序树
每个结点的C(i)为该结点的层次数。最坏情况下,当先后插入的关键字有序时,构成的二叉排序树蜕变为单支树,树的深度为其平均查找长度(n+1)/2(和顺序查找相同),最好的情况是二叉排序树的形态和折半查找的判定树相同,其平均查找长度和log 2 (n)成正比。
二叉排序树_二叉排序树 -优化
Size Balanced Tree(SBT)
AVL树
红黑树
Treap(Tree+Heap)
这些均可以使查找树的高度为O(lo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