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打灯笼的启示 盲人提灯笼的故事

盲人提灯笼的故事

有则民间故事,一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总是手提一盏明亮的灯笼。别人总觉得很奇怪,不时发出风言风语,有人说他是痴呆症患者,也有人责怪他说:“你自己是个盲人,眼睛已看不见,白天黑夜不是一个样吗?何必多此一举?”后来,盲人终于道出了心声:“我黑夜提灯笼不是照明自己而是照亮别人,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倒我。这样,我既保护了自己又保护了别人。”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司机开车进隧道时,往往有人或嫌麻烦或存侥幸心理不开车灯,认为反正隧道不长,能见度尚可,开开关关的,何必自找麻烦!事实并非如此。有报载:某日,某司机开车进隧道离出口不远处,迎面驶进一辆大卡车,两车相撞,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事故原因,据称是大卡车刚进隧道,没有及时开车灯,从隧道外光亮处进入里面黑暗处,司机的视觉还未调整过来,而对面的来车司机认为即将出口又没开灯,故发生了惨剧。

在此,提醒司机朋友和广大民众要学学“盲人提灯笼”的精神,在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同时,又免遭意外的民事纠纷,利人利己,促进人际和社会的和谐。这就是助人为乐、为善至乐的哲理所在吧。

盲人提灯笼的故事200字

盲人打灯笼的启示 盲人提灯笼的故事

今天,我读了一篇《盲人提灯笼的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个盲人,他晚上走路时候,总是提着一个灯笼,人们感到好奇,便上去问他:“你自己又看不见,为什 么还要打灯笼?”盲人回答:“我虽然看不见,但别人能看见,我晚上出门打灯笼,别人老远看到我,他就不会往我身上撞了,对别人对自己都有好处。”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同时受到很大教育,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我们应该学习盲人,为别人照亮道路,也照亮了自己。帮助别人也是 我们经常做的事,一个人只有热情地帮助和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盲人提灯笼”的安全启示

有一个盲人在夜行时总总会提着一盏灯笼,旁人百思不得其解地问:“你什么都看不见,这不是多此一举么?”盲人回答说:“我提这盏灯笼并不完全是为我自己,也是为了他人。”旁人再问:“这话怎么说呢?”盲人说:“在黑夜里的一束亮光足够引起大家的注意,方便他人不撞上我,同时也为他们指明安全的方向。”这个故事曾经被人做成一个歇后语:盲人点灯――白费蜡(多此一举),仔细想来,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安全启示。

从盲人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互保观,他通过提灯笼的方式诠释了“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和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不伤害自己,即自保安全。据统计,事故的发生有70%是“三违”导致的,有的是人们主动违章,有的是无意识地违章,这些都暴露出人们对自我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哲学上说,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一个反应,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和帮助人们进行实践。我们不妨学习“盲人提灯”的自我防范意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意识,摒弃“差不多、几乎、可能、也许、大概”等侥幸词语,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在强化意识的同时提高技能,最终成为“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型员工。

不伤害他人和不被他人伤害,即互保安全。简单来说,盲人切实抓牢了安全互保绳,他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提醒别人注意安全的同时保护了自己的安全,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上了一道双重保险锁,最终获得了双赢。综观过往的事故案例,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人们看到别人违章不出声制止,看到安全隐患不上报,认为多说一句就是“唠叨”,对别人进行监督是“多此一举”或者“不信任”。诸不知,提醒他人也是提醒自己,少一次提醒、少一次监督等任何环节的缺失都有可能引发事故,有可能会造成不少家庭痛失亲人的悲剧甚至危害到自己。因此,在生产劳动中必须人人树立起安全互保观,严格按照“两落实”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开展工作,扫好自己“门前雪”的同时也要管他人“瓦上霜”,只有这样,才能人人安全。

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即保他人安全。今年高考作文“梯子不用时请横放”这一命题,就表达了一种温和的保护方式,“梯子横放”折射着以人文本和事故预想的防范观。主动关爱人,主动保护别人是维系安全这个“圆”完好无缺的必要条件。一个生命就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幸福的家庭、幸福的企业都是无数个个体组成的。而“盲人提灯”的故事告诉我们,保护他人安全只是举手投足间的一件易事,只要我们心怀感恩,心怀善念,构建幸福、和谐的企业就不会再是一件难事。

盲人提灯笼的启示作文

盲人提灯笼歇后语

1:盲人提灯笼――为他人服务

2:盲人提灯笼――照人不照己

3:盲人提灯笼――白费啦(蜡)

4:盲人提灯笼――多此一举

盲人提灯笼故事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几次。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晚上我就打着灯笼出来。”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来你是为了别人!”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碰撞过?”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我了。”

读完这则故事,很多人悟出的是这样一个道理:首先帮助了别人,其次也帮助了自己,帮助别人的结果是帮助了自己。

但是,转换一个视角,盲人的行为是否也可以堪称为自欺欺人呢?假想,如果盲人走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半路上灯笼里的蜡烛被风吹灭了,盲人却浑然不觉,依然在心里笃信着自己的理念“灯笼是自己的依靠,可以照亮路途,也可以照亮别人。”那么这盏被风吹灭的灯笼还能起到保护盲人的作用吗?

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中一句话:“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这似乎于直白的话语,却蕴藏着实实在在的分量和丰富的内涵,引人深思。“自以为灯,自以为靠”。一个人的心智要像灯一样照亮自己,才不至于走入黑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80103/111513.html

更多阅读

老王山下访外甥 外甥打灯笼的下一句

老王山下访外甥韦毓璋老王山,是我的家乡——都匀市归兰水族乡的一座名山,山下的行政村取名叫富裕村。家门族下的好多大姐就嫁到这座山下的村子里。老王山下的富裕村,座落于都匀市与独山县和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交界处,距贵州省黔南布依

“曾子杀猪”的启示中考作文素材 曾子杀猪文言文

“曾子杀猪”的启示(1)你是否留意到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父母坐在麻将桌上,孩子在一边玩。过不多久,孩子便开始在身边闹起来。为了让孩子不影响他们的工作,就给孩子许下诺言:“不要吵,待会儿我给你买……”结果一场大战下来,把对

咿呀学语和蹒跚学步的启示 蹒跚学步是什么意思

咿呀学语和蹒跚学步的启示人一出生就在不断地学习,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吃饭穿衣到言行举止,言传身教,孜孜不倦,充满着爱和智慧。此时的母亲堪称是伟大的老师!咿呀学语时,母亲总是想方设法逗孩子发声,从“打wa

天骐我的世界孤岛求生 “孤岛求生”的启示

  前两日有幸参加了一次培训的户外拓展训练。体验式拓展训练让不熟悉的学员组成一个团队,在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同时迅速熟悉了解自己的同学,为今后的学习与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学们在活动中团结友爱,奋发向上,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各

第27节:西门子的启示

系列专题:《享用一生的智慧书》  68 西门子的启示  一位8岁的小女孩去教士家学刺绣,每当他走到教士家门口时,便会有一只凶猛的雄鹅朝他扑来,好几次还啄了她。女孩吓得号啕大哭,再也不肯去学刺绣。她的母亲千方百计地劝她,但她说如果

声明:《盲人打灯笼的启示 盲人提灯笼的故事》为网友半边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