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成功之道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在现代中国有许多名人,在古代中国同样有许多名人。今天,就让我们打开时光隧道,随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来了解闻名世界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我给大家讲个关于孔子的故事。一天,孔子的马不小心吃了农夫的庄稼,被农夫扣了下来。因为孔子觉得子贡口才好,所以就让他去讨回马。子贡对农夫说:“这可是我们远近闻名的孔子的马,你还敢扣下?快还我!”接着还讲了一连串的大道理。可是农夫还是不还。孔子又请马夫去试一试,马夫对农夫解释道:“我们的庄稼和你们的庄稼长得一样,所以马也分不清了。你能把吗还给我吗?”不一会儿,马夫便牵着马回来了。子贡问孔子:“我为什么不能要回马?”孔子回答道:“因为你还缺少智慧。”从这个故事,我懂得了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知识要活学活用。

标题: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网址:http://u.www.AihuAu.com.net/subject/1599597.html
沙发回目录

孔子成功之道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 2014-10-20 11:52

我眼中的孔子在现代中国有许多名人,在古代中国同样有许多名人。今天,就让我们打开时光隧道,随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来了解闻名世界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我给大家讲个关于孔子的故事。一天,孔子的马不小心吃了农夫的庄稼,被农夫扣了下来。因为孔子觉得子贡口才好,所以就让他去讨回马。子贡对农夫说:“这可是我们远近闻名的孔子的马,你还敢扣下?快还我!”接着还讲了一连串的大道理。可是农夫还是不还。孔子又请马夫去试一试,马夫对农夫解释道:“我们的庄稼和你们的庄稼长得一样,所以马也分不清了。你能把吗还给我吗?”不一会儿,马夫便牵着马回来了。子贡问孔子:“我为什么不能要回马?”孔子回答道:“因为你还缺少智慧。”从这个故事,我懂得了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知识要活学活用。

板凳回目录

我眼中的孔子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 2014-10-20 11:52

我去过孔子传播思想,教育子弟的圣地――曲阜。或许由于相隔的时间太久了,我只记得孔府比皇宫还高的门槛;孔庙的满园银杏树,孔林的子贡手植树和旁边那块使我流泪的石碑;还有那条在树荫下长一华里的路,路的一边种了73棵树,代表孔子享年73岁,另一边种了72棵树,代表孔子三千弟子中的72贤人。但是是我永生难忘的是那一股如烟雾般飘渺的书香,和那一片让人不忍破坏的宁静。我现在才明白孔子对人的教育意义绝非只在《论语》之中,还有那种好学勤奋的精神和气沉丹田、平静祥和的气质。我曾经十分崇尚墨家思想,因为我认为“兼爱、非攻”比孤零零的一个“仁”字更富有血性。我觉得儒家学说太中庸了,有时表现出一种懦弱。随着我理性思考能力的提高,我意识到虽然“儒”和“懦”两个字很相像,但他们的意思却不可同日而语。我了解到,墨家思想是从儒家思想中分离出来的,它们的本质都是躲避争端,崇尚和平,它们可以融为一体。其实儒家思想并不难理解,就看你怎么看它。我以往的看法有些消极,实际上儒学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大度和宽容,宽容并不等于懦弱,具体来讲就是:不是争不过,而是不喜欢争斗”。在我的眼中孔子永远是那个穿着布袍,拄着拐杖,头顶上有丘的老头;永远是那个性格沉稳、天资聪颖、顽强固执的人。但是,他的灵魂却穿越了亘古的长空,向我们诉说着“是谓大同”的理念。每次我读时就会想起柏拉图的理想国,但孔子与柏拉图毕竟是不同的。我想引用于丹的一句话:“孔子没有色彩,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在我看来就是适合一切的色彩。“天下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能想象没有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吗?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学校七年级十一班刘文倩

#4楼回目录

我眼中的孔子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 2014-10-20 11:52

两千五百多年过去了,人们提起孔子,还总是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因为,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世界,并且渗透到了每个人的心里。

孔子是中国人不可能绕过的一个人。每个时代,几乎无可避免地要拿孔子来说事儿。从惶惶周游列国到确立一家之说,从儒术独尊,圣人师表,到打倒孔家店,大型祭孔活动,孔子就被装扮成各色人等登场,或神化或妖魔化。去后种种褒贬热闹,与孔子其人究竟何干且放置一边,单说我对孔子的态度,六个字便可概括:信其道,敬其人。这两句,为因果关系,顺序不可颠倒。

孔子一生,办成了三件大事:教书育人、传播学说、修撰典籍。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方法是推己及人,曾子对此有所延伸,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梁漱溟先生则说:"孔门之学乃为己之学,而己又是仁以为己任的己,此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席不暇暖。"孔子之所以将整整十四年时间都花费于周游列国,虽凄凄惶惶,席不暇暖,却执著一念,从未畏难停步,明知难为而为之,是想以此创立一个富足和谐、文明有序的理想社会。"童年之苦寒、成长之艰辛、游说之落魄、晚年之孤寂"构成了孔子的生命色彩。

孔子,无疑是一个失意的理想主义者。然而,落空的理想并未让孔子放弃宣扬自己的学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子的杰出正在身处困境仍能心怀天下。从政理想这扇门被关上了,十四年的努力打了水漂,不过,孔子却幸运地打开了教书育人这扇窗。

孔子晚年致力于私人讲学,有教无类。他主张士人贤者干政,他的很多弟子因此都走上了从政的道路,开战国时期及秦以后的"布衣卿相"之局,这在中国的教育、政治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郭沫若曾言:孔子是由奴隶社会变成封建社会的那个上行阶级中的先驱者。孔子立场顺乎时代的潮流,同情人民解放。这样的见解,是中肯而客观的。

#5楼回目录

我眼中的君子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 2014-10-20 11:52

我眼中的君子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题记君子,当有竹的品格:“千磨万砺还坚劲”用于直面人生的挫折;君子,当有莲的修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独善其身;君子还当有玉的透明,谁的随性……我眼中的君子是像屈原那样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识。爱国忧民是屈原的常识。他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士”,是“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者。在那个风雨多谗言的时代,如果你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你即可平步青云,而你却是个君子,宁可葬身鱼腹,也不愿苟活于世,与世俗同流合污。在众人不舍得目光中你毅然决然的跳入汨罗江。从此在汨罗江便有“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传说。我眼中的君子是像苏武那样有誓死忠于自己的国家的高尚品质。胡笳幽怨,如泣如诉。苏武,一个汉家男儿,用自己忠于大汉的热血谱写了一曲生命不屈的赞歌。当同伴卫律、李陵已成叛徒之时,只有他断然拒绝匈奴的威逼利诱,站在坚贞与铭记之间,他放弃了无忧无虑的生活,选择与孤冢相伴,与牧羊为群。十九年的日日夜夜,一个只靠吃毡毛和雪的汉子,倘若没有君子的情怀,没有对大汉的忠诚,又能笑看风雪,赏高山雪莲?我眼中的君子是像司马迁那样有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精神。冷月相照,凄冷的月光静静地泻在冰冷的地面上。透过牢房的栅栏可以看到蜷缩在角落的司马迁,此刻的他好像在说:汉武帝啊,你怎能因我直谏而对我动用宫刑?寒冷的夜晚,只有月光与他为伴,抚慰他受伤的心灵。但是司马迁没有放弃,宁愿伏案泼墨,也不愿消沉颓靡;宁愿继承父志,也不愿平庸偷生。假若没有君子的意念在他的脑海,司马迁又怎会完成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我眼中的君子,是像闻一多那样义正词严,拍案而起;我眼中的君子,是像文天祥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眼中的君子,是像钟南山那样,出于医生的责任感,揭露“非典”的第一人;我眼中的君子••••••君子有如清澈的泉水,可以看见游动的鱼,飘动的草。君子有如深邃的夜空,可以看见朦胧的光,移动的彩。君子有如生长的春天,可以看见融化的冰,动人的绿。“君子之交淡如水”与君子相交,撇开名利色香,只是一种兴趣相投,心灵与精神相交的一种境界罢了。感谢我眼中的君子,是他们教会我生活,做人的道理。

#6楼回目录

我眼中的老子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 2014-10-20 11:52

对于老子,我是既敬佩又疼惜。

敬佩他的有话直说,即使面对孔子这个大儒家也毫不退缩,也许正是他这像石头一样的倔脾气,才使得孔子能心甘情愿地赞他为“真龙”;敬佩他的朴实本色,他并不似庄子那般大刀阔斧地将天地鬼神通通搬出,只用了几句简单朴素的话语便足以说明一切;更敬佩的是他思想的博大精深,宇宙万物的进化演变,千万种姿态到了他笔下,便汇成了那一个意味深长的“道”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谓层层递进,滴水不漏。

然而,正因为如此,我才愈发地疼惜他。疼惜他的固执。明明是精通天地间自然规律的哲人,面对自己的理想时,却同执得像个孩子;明知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动荡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却依旧倔强地不肯放弃自己“小国寡民”的理想。他同执地用文字堆砌着自己“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理想——哪怕现实带来的失落如车轮般,将他的理想湮没于滚滚红尘之中。

疼惜他的朴实。他说“上善若水”,于是他自己也真的像水一般平静,言辞间遗留下的,只有滴滴的恬静。而他留下的五千字的《道德经》,其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对我国的哲学发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疼惜他的本分。他的修养就在于,他始终只是本分地守着自己的“无为”思想,不沾染外界的世俗种种,真是本色到看不见一丝杂质。再来看看今天所谓的“天不怕,地不怕,只要是人就敢骂”的人:看看那些追名逐利、见捐款就躲开的人;看看某些自诩“看破红尘”却不断“复出”的人……老子更是显得分外珍贵。

记得读初中时,历史书上有诸子的画像,当时调皮的同学评价说,老子是长得最“帅”的那一个。今天,当我逐渐地走近老子后方才意识到,老子的“帅”决不仅仅是外表,而是由他深厚的思想内涵而散发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这其中有哲人和思想家的哲理思索,亦有孩子和幻想家的天真固执。正是这些相互对立的身份,造就了我眼中的一个立体的老子——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老子,有着可以亲近的温度。

#7楼回目录

我眼中的诸葛亮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 2014-10-20 11:53

我眼中的诸葛亮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赞诗,诸葛亮以其不可测度的智慧、鞠躬尽瘁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志,虽大志未酬,依然成就一个千古传颂的人物.和刘备以起共捍卫蜀国的确,在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诸葛亮是最为声名煊赫的.他是一个超越了他生活的时代,历代不衰、千古传颂的人物.他是一个突破了阶级界限,从帝王将相到市井平民,从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汉,众口界碑,妇孺皆知,受到普遍称赞、歌颂的人物;他是一个超越了地域限制,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颂的人物.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整个三国的历史是与诸葛亮息息相关的,三国之局系因汉末之乱。最值得回味的是这个格局早在诸葛亮高卧隆中,尚未出仕前已拟就.诸葛亮精熟时势,洞烛机先,其智不可测,而且这个大战略纯粹是要人在毫无凭借、毫无实力中,创造一种形势来.也就是说,是现实条件最差的刘备,诸葛亮一方主导了整个格局的发展.这种大智慧岂是小说刻意妆点渲染的“借东风”之类的小机巧所能及?更何况那种“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修养所给予后人的不只是断理之精、料事之明,更呈现了一种人格典型,予人无限之向往与敬慕。综观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向往之中,含有份惋之意,正如杜甫所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是诸葛亮自己构画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则系尽力完成他对刘备的责任,以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情景构成了一种悲壮的美感,是孔子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类型.最终北伐未能成功,星殒五丈原诸葛亮“死则死矣”,然而,他的忠贞、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无不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他对国家、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等身处世格言,又不知影响了多少人.他的政治、军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军事家所学习和借鉴……我心中的英雄――诸葛亮

#8楼回目录

我眼中的祢衡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 2014-10-20 11:53

祢衡是《三国演义》这部书里面一个有才华的大人物了,可是,他最后怎么就死在了黄祖这个武夫的手里了呢?我们还得从祢衡各个方面慢慢分析。

1、祢衡,才气过人祢衡是当时一个大才子,天文地理无一不通,连孔圣人的二十代玄孙孔融都那么看得起他,把它推荐给曹操,让他去劝降刘表。也算是一个文学家了,他给我们留下来文学作品只有一个千古绝文《鹦鹉赋》,当时黄祖的儿子过生日,别人送给黄祖的儿子一生日礼物--鹦鹉,黄祖以鹦鹉做了一篇文章让祢衡看,大才人看黄祖做的文章,当场碎纸成片,并做了这一篇《鹦鹉赋》文章,同时还给大家背了《三绝碑》,很多不服气他人也暗自称叹。祢衡的这一点,我非常佩服他。

2、祢衡,正直,敢骂曹操

当时曹操已经是丞相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名誉称霸天下,很多大臣都对曹操敢怒不敢言,可曹操看不起祢衡,曹操让祢衡担当他府的鼓吏,本想侮辱祢衡,可是,祢衡在酒宴上赤身击鼓骂曹,将曹操专权扰政、祸国殃民的种种罪行一一列举,他是多么正直啊,这一点,我也很欣赏他。

3、祢衡,看不起在恶人手下做官的人祢衡这个人,最看不起恶人手下的大臣。当他第一次面见曹操时,就把曹操手下诸臣骂得分文不值,什么荀或可使吊丧问疾,什么苟攸可使看坟守墓,张辽可使击鼓呜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诏等等,最后还说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他觉得在恶人手下做官的人都不是好人,我觉得这一点祢衡做的不太对。

4、祢衡,目空一切祢衡这个人眼睛里没有任何人,他认为天下所有人都不如他祢衡,骂黄祖是一尊佛像,又当场把黄祖写的文章撕掉,自己来写。在他的眼中,天下人第一数他祢衡,于是他谁都敢骂,黄祖、刘表、曹操各位谋士等等,因此成为人们讨厌的人,再加黄祖粗鲁,一怒之下,他就变成了刀下鬼 了。

说祢衡死得冤吧,他死得也冤,他不就是口出狂言,骂人了吗?难道骂人就该死吗?当时是没有这条规定的。说祢衡死的不冤吧,他死的也不冤,因为他多多少少有些咎由自取,最重要的就是他看不起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习祢衡的才能和正直,可万万不能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因此只有我们不自大,虚心学习,处理好周围间伙伴关系,才能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80103/111722.html

更多阅读

敢于打破常规才是成功之道 敢于打破常规的议论文

敢于打破常规才是成功之道人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往往较少去想应该怎样做,而是按照自己或者习惯性的方法直接就开始了行动,这就是我们说的常规。常规隐藏在人们的思维和习惯里,就像是计算机中安装的固有程序一样。为什么按照这个固有程

星巴克的成功之道 探讨晋商的成功之道

    明清时期的晋商,辉煌500年,后因战乱等原因才迅速衰落。探讨晋商的成功之道,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和企业制度设计,非常有益。    晋商的不少商号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大,即企业的规模大。如曹家共有分号640多个,遍布大江以北

企业成功之道 所谓小企业的成功之道(一)

  下午,呼狐朋狗友去另一狐朋狗友的茶楼喝了一通茶,侃了一通山。是夜,坐下来又不禁胡说一通的,呵呵~~说什么?说什么?反正说了也就说了,你们也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是不是?  小企业,依旧是什么小企业的,呵呵~~还要什么所谓成功之道,自我感觉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1000字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1000字一:我眼中的礼仪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从礼纪中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的精华

家长眼中的学校作文 我眼中的学校作文

篇一:我眼中的校园我眼中的校园,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地方,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进入校园,一眼就能看见那苍翠而挺拔的雪松,屹立在校门口,好像一位威严的战士一样守卫着学校。我们的学校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到处都能看见绿树,我们喜欢在

声明:《孔子成功之道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为网友瘠薄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