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贡献人物事迹材料 李兰娟 李兰娟-人物简介,李兰娟-突出贡献

李兰娟,传染病学专家。1947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197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_李兰娟 -人物简介


李兰娟

李兰娟(1947.9-)女,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人。汉族,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人工肝开拓者,原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委,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主编,感染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学、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副主编。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传染病学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30余年,并取得显着成就。2013年3月李兰娟院士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在H7N9禽流感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论文《人类感染活禽市场来源的新发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临床分析和病毒基因组特征》,已在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

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ALSS)获重大突破。急性、亚急性重肝病死率从88.1%显着降低至21.1%,慢重肝从84.6%降至56.6%,已治疗700余例。主持制定ALSS技术规范作为全国标准,积极推广至全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我国第一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创建四步灌流分离肝细胞新方法;构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申请专利9项,已授权2项。首次揭示重肝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新指标;发现五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01、03年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收录10余篇。主编专着8部,参编9部。

李兰娟_李兰娟 -突出贡献

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李兰娟

1986年,李兰娟申请到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青年科研基金,为攻克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达80%的世界性难题,她历经10余年,艰苦攻关,攻克了人工肝治疗中易出血、低血压等难点,创建了一套疗效确切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上升至78.9%,慢重肝病治愈好转率从15.4%上升至43.4%,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她成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取得成功后,她毫无保留地向全国同行传授这项技术,浙医一院先后举办了八期国家级人工肝成果推广学习班,在全国30多个省市30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人工肝技术,取得同样好的疗效,使众多的重肝患者重新升起了生命之帆。


李兰娟

李兰娟还多次应邀去北京、上海等地应用人工肝技术抢救肝衰竭病人并获成功。北京人民医院血液科一位接受移植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肝功能衰竭,黄疸迅速上升,生命危在旦夕。在接到要求会诊的电话时,李兰娟正远在舟山海岛出差,她立即决定带领人工肝治疗组火速进京,为患者做了4次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

人工肝项目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她积极向全国推广,该项目被列入国家医学继续教育重点培训和推广项目。浙医一院传染病科成立了人工肝中心及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李兰娟教授多次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全国20余个省市300余家医院开展应用人工肝技术。

她还但任中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主持制定我国《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指南》,明确了开展人工肝技术须具备的条件及人工肝治疗的适应症、相对禁忌症、疗效判断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她主办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际暨全国人工肝会议,主编了我国第一步《人工肝脏》专着。李兰娟还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关论文,和日本等国家开展专业协作,担任国际血液净化学会中国理事,提高了中国医学界在治疗肝炎方面的国际地位

微生态学研究


李兰娟

李兰娟教授应用新兴的生命科学――微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肠道菌群生态变化及其在重型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防治进行系列研究,首次发现了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存在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表现为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显着减少,肠杆菌科细菌等有害菌显着增加。率先提出了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在慢性重型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新理论。提出了应用微生态原理治疗重型肝炎的新思路。还首次在我省获得了正常人群肠道菌群值的数据,为微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2年,李兰娟担任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主持制定了我国《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指南》,推动了中国人工肝技术的健康发展。多次主办了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应邀赴日本、意大利等国讲学和交流,与日本冈山大学建立人工肝合作研究关系并被聘为客座教授。

感染微生态学


李兰娟

李兰娟在肝病微生态和感染微生态领域开展的创新性研究,首次揭示重型肝炎

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深入开展医院内感染和细菌耐药的研究,主编中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着,奠定了感染微生态学的基础。

抗击非典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工作中,李兰娟对全省“非典”防治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控制了可能扩大的“非典”疫情,实现了省医务人员零感染率,杜绝了第二代病人,在全国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李兰娟还率攻关小组开展“非典”病毒检测、发病机理及防治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更多的创新理念运用到行政工作中去,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卫生领域的进展和动态,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和规划。

此外,在抗击“非典”中,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确保浙江省没有发生二代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重症病人得到有效救治,为浙江取得抗击“非典”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她率攻关小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内地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李兰娟_李兰娟 -科研成果

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


李兰娟

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成功培育出无菌大鼠(已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建立了无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

注重细菌耐药研究,引领细菌耐药研究小组发现六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研究成果分别于2001、2004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编了我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着,奠定了感染微生态学的基础。

率领课题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大陆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Journal Hepat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李兰娟

主编专着11部,其中《传染病学》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均为中国该领域的首部专着;

承担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20余篇。

主编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着8部。

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和浙江省人工肝中心主任以及《感染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和《国际流行病感染病学杂志》副主编等职。

2013.10.26下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对外通报,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也就是说,我国科学家已经做出了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种子”,一旦出现老百姓最担心的H7N9禽流感暴发流行,可迅速生产出疫苗,为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接种,防止禽流感大流行。

这项研究表明,我国已经具备自主研发流感病毒疫苗株的技术和能力,首次打破和改变了我国流感疫苗株需由国外提供的历史。

这项研究,是在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由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领衔,并作为研究主体,联合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协同攻关完成。

李兰娟_李兰娟 -获得荣誉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获得1997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兰娟

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1年国家教育部推广应用二等奖

重型肝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获得2001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研究获得2003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成果获2004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立了中国第1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HepLL,创建分离肝细胞的新方法,构建新型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成果获200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李兰娟院士领衔的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荣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育部高校推广应用奖二等奖1项;

获得授权专利5项。

突出贡献人物事迹材料 李兰娟 李兰娟-人物简介,李兰娟-突出贡献

李兰娟_李兰娟 -社会评价

一位病人写道:“作为一个肝病患者,看到熟悉的病友离去,内心深感恐惧。幸运的是:人工肝技术让我重新拥有了健康,在我吃得香、睡得甜,每天感受生命的美好时,总是难忘李教授的救命之恩。”


李兰娟

李兰娟在浙江卫生事业道路上的探索获得了成效。高强部长2005年在浙江视察时说,我10年以后想做的事情你们已经做了,没想到的事情你们也做了。

吴仪副总理也高度评价了浙江卫生工作。

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李兰娟对每一位病人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细致了解病史、精心设计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她都一丝不苟,环环相扣,不断总结。她总是以满腔的热情和责任心救治病人,带病人和亲人,无论白天、黑夜还是节假日,只要病人需要,她都会及时赶到。病人的痛苦,她刻骨铭心;病人的康复,是她最大的快乐。

她总是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把专业技术奉献给病人,并致力深化卫生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时代要求,改革创新、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高素质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卫生强省”,为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她从一个普通医生成长为目前国内唯一的传染病学科院士;她领导的课题组创建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破解了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这一国际性难题;她任省卫生厅厅长在全国率先提出卫生现代化和“卫生强省”的发展战略,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卫生部的高度评价;她在全国政协会上为保障广大民众的健康建言献策;她正率领浙江省科协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尽心竭力。

李兰娟_李兰娟 -人生信条


李兰娟

严谨求实,坚韧不拔,奉献社会。

有胸怀坦荡的健康心态,才有精力充沛的健康体魄。

李兰娟_李兰娟 -成长感言


李兰娟

我从小家境困难,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都是靠助学金来完成学业,一直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所以格外地刻苦勤奋,成绩也非常优秀。在别人的印象里,我是一个做事特别认真的人。我觉得,只有认真才能把事做好。更重要的是,人得有事业心和责任心。正是这种认真和执着,使我能在传染病学术领域不断地创新探索。

1986年,我申请了青年科研基金,带领课题组展开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人工肝作为一项新技术,当时国内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不少人对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这一新方法的前途表示怀疑,但我深信只要攻克治疗中的几个技术难点,还是有成功的可能。做了一段时间,确因重型肝炎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很大,有的课题组成员也没有信心了,我只好另找人:谁愿意,跟着我做!

我是一个医生。对于重症病人来说,就地治疗才会有更大的生存希望。所以我们毫无保留地向全国同行传授人工肝技术,并在全国30多个省市30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为此,我们成立了省人工肝中心及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举办了九期国家级人工肝成果推广学习班,主办了第一、二、三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会议,主持了人工肝技术的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并颁布实施,还主编了国内首部《人工肝脏》专着。到目前为止,已有英、美、德、日等国家及香港在内的全国各地600多专家、教授前来参观或进修,使人工肝技术更好地造福于病人。


李兰娟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团队可以创造奇迹。我一直很感谢我身边的两支团队:浙医一院的科研团队在传染病研究领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能承担和完成国家973、863、十五攻关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离不开团队的努力。我只是作为设计师和协调者领衔设计和参与重要环节的研究,而团队的共同努力是成功的关键。我深深体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高瞻远瞩;有了“高效”团队,才会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重点支持创新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宽容他失败,当然也要从财力上投资支持。我认为让科技工作者能够“安心、静心、诚心”从事科研工作十分重要。“安心”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引得进人、留得住人、育得好人”的工作机制,热情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政治上多关心、生活上多关怀、感情上多关爱,大力营造卫生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静心”就是要转变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思想,充分肯定和尊重自主创新人才的艰苦工作,培育“十年磨一剑”、“宁静而致远”的意志,倡导追求真理、坚持不懈、奋力创新的科学精神。“诚心”就是要造就宽容失败、鼓励争鸣的学术氛围。允许失误、宽容失败,鼓励卫生科技人才发扬勇于创新、大胆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促进跨学科、跨专业人才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百家争鸣、共谋创新”的生动局面。


李兰娟

我的成长得益于几代人创建的传染病学科和团队的共同努力,我才能取得这些成绩

,当选为院士。我感谢我的老师和同事,也深深感激和敬重我的母亲,她以朴实无华的言行教给我老实做人、认真做事的道理。年迈的母亲如今还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照顾全家的生活,给我很多理解和支持,让我全身心投入工作。我永远是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人类最终能够战胜传染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80103/112722.html

更多阅读

二。典型教学材料 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材料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李文壮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划分方式;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收入的高低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

用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写的高考满分作文 感动校园人物事迹材料

魏青刚——没有故事的平民英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CCTV致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

李丹宇望薄安度晚年 张干 张干-人物事迹,张干-安度晚年

张干(1884年-1967年),字次仑,号攸凰,著名教育家。1908年湖南中路优级师范学校毕业,获举人称号,留校任教。后在北京国立美术专科学校、湖南省立第一中学、省立长沙女子中学等校任教。1967年1月21日逝世。张干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且朗声说道:“

声明:《突出贡献人物事迹材料 李兰娟 李兰娟-人物简介,李兰娟-突出贡献》为网友身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