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力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2月1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指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同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债券。

意见全文约12000字,共分5个部分32条,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意见指出,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创新“三农”金融服务。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覆盖全部县域支行。农业发展银行要在强化政策性功能定位的同时,加大对水利、贫困地区公路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力度,审慎发展自营性业务。鼓励开展“三农”融资担保业务,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完善银担合作机制。

意见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要加快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着力加强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健全交易制度。

在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方面,意见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

中央发布2015年一号文件 关注“吃得放心”

转变生产方式 保障粮食安全

【挑战】日益稀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不具竞争力的价格,正对农业生产高投入高产出的旧有发展模式亮起“红灯”,不少农民感慨“地越种越硬、肥越施越多、成本越涨越高”。

【文件破题】文件提出,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文件提出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专家点评】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说:“粮食安全问题,并不是粮食的量不够,而是现在成本高,粮价高,农业竞争力弱、进口压力大的意思。”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朱立志认为,今天公布的一号文件对“转方式”浓墨重彩,极具针对性,传递出我国必须走现代农业道路的信号。“文件提出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这与以往更多地强调产量增长的表述有着明显区别。中国强,农业必须强,农业的强是体现在竞争力上,这意味着农业在‘转方式’上将有更多突破。”朱立志说。

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美丽家园

【挑战】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占农民收入大头的打工收入,其增长前景不容乐观;而在家庭经营性收入方面,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双碰头”,老乡的种田收入增长空间进一步缩窄。

【文件破题】文件明确提出,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势头。文件强调,富裕农民,必须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文件提出,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今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专家点评】党国英:文件对农民增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方案,内外兼具、多措并举。文件提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乡村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思路,对提升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有一定帮助。此外文件提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进一步激活农村要素资源,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可能。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和以往一号文件相比,今年文件在强调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强调公共服务水平及文化建设,提出要创新乡贤文化,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至新的高度。由“物”到“人”,新农村建设迈向“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的新阶段,内涵更为丰富。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挑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同时,农村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长期被禁锢,产权归属不清晰,如何“唤醒”农村大量“沉睡的资产”,已成“三农”发展的一大挑战。

【文件破题】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专家点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所所长叶兴庆: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问题,仍然在于旧体制的制约,唯有通过改革来破题。“文件部署的这些改革,意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被长期压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实现其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以‘活’起来。”

首次大篇幅聚焦农村法治

【挑战】一些地方非法征用农民土地、非法占有农民集体资产等问题时有发生,“法不下乡”成为农村法治的困局。

【文件破题】文件提出,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文件提出要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加强农村改革决策与立法的衔接,农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专家点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不可能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文件首次用大量篇幅聚焦法治,可见“依法治农”已成推进“三农”发展的重要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提出农村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农村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更需要用法律为改革保驾护航。”

为何频频锁定“三农”

细数改革开放以来的多份中央一号文件,其中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共有17个。

这17个文件也并非一直连续,中间有过中断。上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改革如火如荼推进的大背景下,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五个一号文件,对当时的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18年后,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又连续聚焦“三农”。

一号文件涉农传统为何在上世纪80年代中断?对这一问题当时全国从上到下有这样一种认识: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基本问题已经解决了,今后重要问题都在城市,工作重心也从农村开始转到城市。

那么,时隔18年后,一号文件为何又重新锁定“三农”?这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背景:上个世纪末,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出现复杂局面,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几年低速徘徊在4%以下。此外,城市改革经过10多年“加速跑”后,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影响到了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新华社

从2004年开始,中共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密集关注“三农”工作。此前,一号文件有重点关注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改革议题,也有关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农村科技等专业性议题。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小映看来,今年“一号文件”涉及农村问题的各个方面,较为全面,而重点强调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亮点之一。“现在是从传统农业跨越到现代农业的阶段,出现了很多新的势头,需要从政策上进行引导、规范,”他说,“同时,农业农村改革也有没到位的地方,需要做出一些指导规范。”

数读2015一号文件

5大板块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2015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5个“重大”

3个首次

例如过去农民饲养牛羊,牛羊成熟后直接出售换取收入,未来如果条件允许将鼓励农民进行屠宰加工,统一销售,这样农民的收入将更可观。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加大农村改革创新力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1日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中共中央2015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再次聚焦农业问题,凸显出“三农”对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

文件强调,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

文件提出2015年农业农村的五项重点工作,首先是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文件指出,做强农业,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完善和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完善粮食、棉花、食糖等重要农产品进出口和关税配额管理。

第二,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文件指出,富裕农民,要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

第三,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文件指出,繁荣农村,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第四,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文件指出,靠改革添动力,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水利和林业改革,加快供销合作社和农垦改革发展,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第五,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文件强调,以法治作保障,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要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健全农业市场规范运行法律制度,健全“三农”支持保护法律制度,依法保障农村改革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80103/113170.html

更多阅读

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农业热线 中央电视台热线电话

2月21日市委农工办副主任李荣桦走进“农业热线”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2012年2月21日主持人、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市委农工办副主任李荣桦。非常高兴能够通过今天的热线节目,向大家宣传一下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概念股汇总 天宫一号概念股

【一号文件有望聚焦农业经营体制】明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引发猜想。专家表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望聚焦农业经营体制,政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在坚持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形式。这将是中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 1987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跨越藩篱超越梦想——写在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一号文件公布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30日正式公布。这是近5年来第5个关于“三农”问题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解读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作者:徐小青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主要研究领域:农业保护政策、农产品市场分析。参加和主持多项农村政策研究课题,如WTO农业对策问题研究、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国家粮食

声明:《2015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为网友眼睛有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