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概述和性质 铟[金属] 铟[金属]-概述,铟[金属]-性质

铟是银白色并略带淡蓝色的金属,熔点156.61℃,沸点2080℃,密度7.3克/厘米3(20℃)。铟很软,能用指甲刻痕,比铅的硬度还低。铟的可塑性强,有延展性,可压成极薄的金属片。从常温到熔点之间,铟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缓慢,表面形成极薄的氧化膜,温度更高时,与氧、卤素、硫、硒、碲、磷作用。大块金属铟不与沸水和碱反应,但粉末状的铟可与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铟。铟与冷的稀酸作用缓慢,易溶于浓热的无机酸和乙酸、草酸。铟能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铟的氧化态为+1和+3,主要化合物有In2O3、In(OH)3,与卤素化合时,能形成一卤化物和三卤化物。

铟_铟[金属] -概述


铟原子的核电荷数铟(英文:indium),元素符号In,原子序数49,原子量114.82,属周期系ⅢA族。

铟是一种柔软的银灰色金属,带有光泽。从常温到熔点之间,铟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缓慢,表面形成极薄的氧化膜,温度更高时,与氧、卤素、硫、硒、碲、磷作用。大块金属铟不与沸水和碱反应,但粉末状的铟可与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铟。铟与冷的稀酸作用缓慢,易溶于浓热的无机酸和乙酸、草酸,铟能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

铟的氧化态为+1和+3,主要化合物有In2O3、In(OH)3,与卤素化合时,能形成一卤化物和三卤化物。铟-115是最常见的铟同位素,带有微弱的放射性。

铟_铟[金属] -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和状态:银白色金属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1215
密度:7.31克/厘米3
熔点:156.61℃
沸点:2080℃
莫氏硬度:1.2
电离能 (kJ /mol) :5.786电子伏特
M - M+ 558.3
M+ - M2+ 1820.6
M2+ - M3+ 2704
M3+ - M4+ 5200
M4+ - M5+ 7400
M5+ - M6+ 9500
M6+ - M7+ 11700
M7+ - M8+ 13900
M8+ - M9+ 17200
M9+ - M10+ 19700
其它:稀散元素之一,有延展性,比铝软。

化学性质

元素原子量:114.8
元素类型:金属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15.7
原子序数:49
元素符号:In
相对原子质量:114.8
核内质子数:49
核外电子数:49
核电荷数:49
主要:In+3
其它:In+1, In+2
质子质量:8.1977E-26
质子相对质量:49.343
所属周期:5
所属族数:IIIA
摩尔质量:115g/mol
外围电子排布:5s2 5p1
核外电子排布:2,8,18,18,3
晶体结构:晶胞为四方晶胞。
晶胞参数:
a = 325.23 pm
b = 325.23 pm
c = 494.61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原子半径:2
其它:易溶于酸或碱;不能分解水;在空气中很稳定;燃烧时会发生鲜紫色的火焰。

铟_铟[金属] -特性

其一:铟金属显银白略带淡蓝色,光泽亮丽,在弯曲时会发出鸣音。其与铜银金的合金制作假牙。熔点156.61°C,沸点2080°C,密度7.3克/厘米³;延展性好,比铅还软。

其二:铟具有熔点低(156.61°C),沸点高(2080°C),传导性好,延展性好,比铅还软,能用指甲刻痕;可塑性强,可压成极薄的金属片。其氧化物能形成透明的导电膜等特性,近年在铟锡氧化物(ITO)、半导体、低熔点合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由于铟锡氧化物(ITO)具有可见光透过率95%以上、紫外线吸收率≥70%、对微波衰减率≥85%、导电和加工性能良好、膜层既耐磨又耐化学腐蚀等优点,作为透明导电膜已获得广泛应用。随着IT产业的迅猛发展,用于笔记本电脑、电视和手机等各种新型液晶显示器(LCD)以及接触式屏幕、建筑用玻璃等方面,作为透明电极涂层的ITO靶材(约占铟用量的70%)用量的急剧增长,使铟的需求正以年均30%以上的增长率递增。世界市场上平面显示器的快速增长成为全世界铟的生产的最主要的最终用户,包括平面电视、台式计算机显示器、可上网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主要的平面显示器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使得国际市场对铟的需求急剧增长,而且目前还没有新的用于替代ITO的材料研究出来。

其三、从常温到熔点之间,铟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缓慢,表面形成极薄的氧化膜,温度更高时,与氧、卤素、硫、硒、碲、磷作用。铟在空气中的氧化作用很慢;大块金属铟不与沸水和碱反应,但粉末状的铟可与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铟。铟与冷的稀酸作用缓慢,易溶于浓热的无机酸和乙酸、草酸。铟可作为包复层或与其它金属制成合金,以增强发动机轴承耐腐蚀性;铟有优良的反射性,可用来制造反射镜;银铅铟合金可作高速航空发动机的轴承材料。易熔的伍德合金中每加1%铟,可降低熔点1.45℃。铟化合物半导体有锑化铟(通迅激光光源、太阳能电池),磷化铟和锑化铟(红外检测、光磁器件、太阳能转换器等)。

其四:铟合金可作反应堆控制棒,能够敏感地检测中子幅射;可用于登陆舱,着陆时不脆化、不开裂。

铟_铟[金属] -历史

1863年F.赖希和H.T.里希特为了寻找铊而研究闪锌矿,用处理矿物所得的硫化物进行光谱分析,发现一条靛蓝色光谱,认为是一种新元素,并命名为铟,意思是“靛蓝色”,同年分离出金属铟。

铊被发现和取得后,德国弗赖贝格(Freiberg)矿业学院物理学教授赖希由于对铊的一些性质感兴趣,希望得到足够的金属进行实验研究。他在1863年开始在夫赖堡希曼尔斯夫斯特(Himmelsfüst)出产的锌矿中寻找这种金属。这种矿石所含主要成分是含砷的黄铁矿、闪锌矿、辉铅矿、硅土、锰、铜和少量的锡、镉等。赖希认为其中还可能含有铊。虽然实验花费了很多时间,他却没有获得期望的元素。但是他得到了一种不知成分的草黄色沉淀物。他认为是一种新元素的硫化物。

只有利用光谱进行分析来证明这一假设。可是赖希是色盲,只得请求他的助手H.T.李希特进行光谱分析实验。李希特在第一次实验就成功了,他在分光镜中发现一条靛蓝色的明线,位置和铯的两条蓝色明亮线不相吻合,就从希腊文中“靛蓝”(indikon)一词命名它为indium(铟)(In)。两位科学家共同署名发现铟的报告。分离出金属铟的还是他们两人共同完成的。他们首先分离出铟的氯化物和氢氧化物,利用吹管在木炭上还原成金属铟,于1867年在法国科学院展出。

铟_铟[金属] -分布


铟铟在地壳中的分布量比较小,又很分散。它的富矿还没有发现过,只是在锌和其他一些金属矿中作为杂质存在,因此它被列入稀有金属。

铟在地壳中的含量为1×10-5%,它虽然也有独立矿物,硫铟铜矿(CuInS2)、硫铟铁矿(FeInS4)、水铟矿[In(OH)3],但量极少,绝大部分铟都分散在其他矿物中,主要是含硫的铅、锌矿物,闪锌矿中铟的含量为0.0001%~0.1%,铅锌冶炼厂和锡冶炼厂都能回收铟。

铟是非常稀少的金属,全世界铟的地质含量仅为1.6万吨,为黄金地质储量的1/6。铟在地壳中的含量约十万分之一,没有独立矿物,广泛分布于闪锌矿中,含量在0.1%以下。铟矿物多伴生在有色金属硫化矿物中,特别是硫化锌矿,其次是方铅矿、氧化铅矿、锡矿、硫化铜矿和硫化锑矿等。虽然在一些有色金属精矿中铟得到初步富集,但由于铟品位低,一般不可直接作为提铟原料。而上述有色金属精矿经过冶炼或高炉炼铁后得到的粗锌、粗铅、炉渣、浸出渣、溶液、烟尘、合金、阳极泥等是提铟的主要原料。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铟储量,也是全球最大的铟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世界铟总产量的30%以上。2006年,中国精铟产量近6吨,原生铟供应量占全球的60%以上。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铟消费国,每年铟需求量占世界铟年产量的70%以上,绝大部分从中国进口。

铟_铟[金属] -回顾


2012年中国铟价月度走势图2012年国内锌产量至少减产20万吨,主要是大型骨干企业减产,铟产量也受到限制。但因一些新生产者加入,对全国产量有贡献,2012年全国精铟产量下降有限。据中国有色工业协会铟铋锗分会初步统计,2012年全国精铟产量完成383吨,比2011年减少9吨。广西因河池镉污染事件产业整治而明显减产,江苏本来是来料加工地区,2012年加工量也显著减少;湖南地区产量基本持平;云南、陕西、河南等地因新产能投入而增产。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铟铋锗分会产量统计(2012主要省份大数(t):湖南120;云南100;广西70;辽宁、广东、江苏、青海、河南均在10-20之间)。
2012年国内消费基本维持在60吨左右,因此今年新生产的铟85%以上转化为国内库存。在国家累计收储的100吨精铟以外,有三分之一库存在生产企业,三分之一被主要交易所以及个人投资者持有,另外三分之一在投资商手中。
2012年精铟年均价为3524.3元/千克,较2011年4504.6元/千克降21.76%。2012年粗铟年均价为3181.9元/千克,较2011年降21.4%。2012年精铟离岸价全年均价为540.5美元/千克,较2011年降26.2%。

2012年铟市场由两条线分别主导:国内以投资为主线,国外则以供需为主线。国内市场全年有三次波动。第一次始于2月初,广西河池镉污染事件发生后,当地百余家涉重企业全部停产整顿。河池是我国重要的原生铟生产基地,市场担忧铟原料供应,精铟价格从3400-3500元/千克上涨至2月底的3750-3850元/千克。第二次波动发生在6月,市场盛传国家即将在当月进行收储,成交价从最低时的3300元/千克上涨至3750元/千克。第三次波动幅度最小,用户为节日备货外市走强,加之8月末收储方案落地,为国内价格提供支撑,但此前市场已将收储题材消费,遂未大幅上涨。

铟_铟[金属] -用途


铟铟主要作为包复层或与其它金属制成合金,以增强耐腐蚀性;铟有优良的反射性,可用来制造反射镜;铟合金可作反应堆控制棒;在无线电和半导体技术中,铟及铟的化合物也有重要用途。铟可用作低熔点合金、半导体、整流器、热敏电阻等。含24%铟及76%镓的合金,在室温下是液体。铟是电子、电信、光电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材料之一,70%的铟用于制造液晶显示产品,在电子、电信、光电、国防、通讯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极具战略地位。铟产业被称为“信息时代的朝阳产业”。

铟锭因其光渗透性和导电性强,主要用于生产ITO靶材(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和平板屏幕),这一用途是铟锭的主要消费领域,占全球铟消费量的70%。

其次的几个消费领域分别是:电子半导体领域,占全球消费量的12%;焊料和合金领域占12%;研究行业占6%。另,因为其较软的性质在某些需填充金属的行业上也用于压缝。如:较高温度下的真空缝隙填充材料。
医学:肝、脾、骨髓扫描用铟胶体。脑、肾扫描用铟-DTPA。肺扫描用铟Fe(OH)**3颗粒。胎盘扫描用铟Fe抗坏血酸。肝血池扫描用铟输铁蛋白。

铟_铟[金属] -产地

中国是世界上铟锭主要生产地,此外全球还有美国、加拿大及日本等国生产。
我国的铟分布在铅锌矿床和铜多金属矿床中,保有储量为13014t,分布15个省区,主要集中在云南(占全国铟总储量的40%)、广西(31.4%)、内蒙古(8.2%)、青海(7.8%)、广东(7%)。
尚未发现铟的单独矿床,它以微量伴生在锌、锡等矿物中。当其含量达十万分之几,就有工业生产价值,目前主要是从闪锌矿中提取。另外,从锌、铅和锡生产的废渣、烟尘中也可回收铟。无机材料铟可以形成类似碳键的化学键
《Science》杂志上,英国科学家发表论文,声称他们在铟原子间形成了铟-铟单键组成的长链。这个发现非常令人惊讶,因为一般只有元素周期表中第14列的元素(碳族元素)才能形成这种化学键。所有的生命系统和大多数聚合物都含有碳元素,这也是因为只有碳这样的元素才能形成这种化学键。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和苏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制备的这种新的铟化合物中含有与众不同的电子结构,这种结构允许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3列元素(硼族元素)形成类似碳有机物的聚合物。
研究人员们还认为,硼族元素聚合物的电子学性质可以用来制造那些类似固体半导体的新型电子学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一种可溶解的铟聚合物可以很容易取代碳族元素的地位,而且生产这种铟聚合物不需要像固体电子器件那样的高温低压条件。
伦敦帝国学院化学系的MikeHill博士说:“我们制造的化合物具有出人意料的稳定性,而且生产它们的过程也很简单。它可以用来解决大量的问题。”他还说:“如果你把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看作是一些颜料的话,那么我们平时只用了调色板中的某几种颜料。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要用那些平时没有用到的颜料。”
研究人员通过碘化铟和一种钾的衍生物之间的置换反应制备出了这种铟聚合物。他们正打算更深入的研究这种铟聚合物分子,并且在硼族元素化合物中形成更长或更短的链,最终利用它们制出稳定的聚合物。

铟_铟[金属] -危险性

重金属,有轻微毒性。
健康危害:铟比铅还毒。美国和英国已公布了铟的职业接触限值均为0.1mg/m3[11]。而这两个国家铅的标准为0.15mg/m3。说明铟的毒性不可轻视。液晶显示器含有铟,据新华社消息,28岁的黄力(化名)就职于江苏一家生产手机液晶显示屏的企业,主要工作是将一些金属粉喷在液晶屏幕模板上.工作两年后,他经常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检查发现肺部布满雪花状的白色颗粒物.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医学循征,呼吸科专家认为,黄力是罕见的铟中毒,他血液里的铟是常规的300倍。黄力肺里的粉尘颗粒无法抽出,所以肺部功能很难恢复,而且还在不断地自我排出蛋白质。所以每隔一个月就要到医院进行一次全肺灌洗,否则就可能旧病复发,有生命危险。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可燃,具刺激性。

铟_铟[金属] -提取工艺


铟的提取工艺以萃取-电解法为主,这也是现今世界上铟生产的主流工艺技术。其原则工艺流程是:含铟原料→富集→化学溶解→净化→萃取→反萃取→锌(铝)置换→海绵铟→电解精炼→精铟。

铟多数与其性质类似的锌、铅、铜和锡等共生,现已发现有自然铟、硫铟铁矿(FeIn2S4)、硫铟铜矿(CuInS2)、硫铜锌铟矿[(Cu,Zn,Fe)3(In,Sn)S4]和羟铟矿[In(OH)3]等5种含铟矿物。铟在硫化矿中的含量最高,闪锌矿是主要工业来源,铜矿、方铅矿、黄锡矿与锡石也含有较高的铟,但由于产量极少,非常分散,不能作为直接生产铟的原料,一般是从锌、铅、锡等重金属冶炼的副产物中回收生产。由于稀散金属离子在化学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造成分离、富集、回收上的困难,近年来,随着铟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于铟的富集、回收进行了很多的研究。

世界上铟产量的90%来自铅锌冶炼厂的副产物。铟的冶炼回收方法主要是从铜、铅、锌的冶炼浮渣、熔渣及阳极泥中通过富集加以回收。根据回收原料的来源及含铟量的差别,应用不同的提取工艺,达到最佳配置和最大收益。常用的工艺技术有氧化造渣、金属置换、电解富集、酸浸萃取、萃取电解、离子交换、电解精炼等。当前较为广泛应用的是溶剂萃取法,它是一种高效分离提取工艺。离子交换法用于铟的回收,还未见工业化的报导。在从较难挥发的锡和铜内分离铟的过程中,铟多数集中在烟道灰和浮渣内。在挥发性的锌和镉中分离时,铟则富集于炉渣及滤渣内。
在ISP炼铅锌工艺中,精矿中的铟较大部分富集于粗锌精馏工序产出的粗铅中,回收富铟粗铅的铟,一直采用碱煮提铟工艺,存在生产能力小、生产成本高、金属回收率低等缺点。

为了简化铟的提取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金属回收率,针对原有的提铟生产工艺,本项目通过条件试验、循环实验及综合试验,研究开发了“富铟粗铅电解-铅电解液萃铟”提取工艺,确定了新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工艺流程为:粗铅熔化铸成极板,装入电解槽通电进行电解,阳极中的铟溶解进入电解液,当铟富集到一定浓度后,抽出电解液进行萃取、反萃,富铟反萃液经pH调节、置换、压团熔铸后得到粗铟。

铟_铟[金属] -提取方式

从炼锌副产品中回收铟


铟日本同和矿业公司以炼锌中产生的净液残渣作为原料,先分离和浸出,脱铜、脱铝,除去原料中与镓铟性质相似的重金属,然后在富集镓铟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混合搅拌,调整酸度之后,再用醚萃取铟,使它和镓及其它金属分离。最后用水反萃出铟,再经置换,熔融和电解。在每次电解中需调整电流密度和电解液的酸度,以除去微量的镉、锡和铝等,生产出4N以上的金属铟。此外,铟的选择性分离法是把铅、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微量的铟烟尘、阳极泥等各种残渣以及电解排出液作为原料,采用含萃取剂膦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有机溶剂,于pH小于1.0的条件下,对含铟及其它金属的硫酸溶液萃取,然后用盐酸在30-700C进行反萃,从而选择性分离铟。其萃取铟的效率可高达98%以上。

硬锌真空蒸馏提锌和富集锗铟银

“硬锌真空蒸馏提锌和富集锗铟银”项目属于材料学科,冶金技术领域科研项目。硬锌是粗锌火法精馏过程中产出的一种中间产物,是由粗锌中的高沸点物质组成,其主要是以锌铅铁砷为主体并含有锗铟银等元素的多元合金。硬锌的产出率约占粗锌处理量的4%。由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永年等人主持研究的“硬锌真空蒸馏提锌和富集锗铟银”项目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该技术用“真空蒸馏法提锌和富集锗铟银”的新流程及新工艺,并成功地研制了与该工艺流程配套的生产设备,突破了常规的在现有生产技术上进行技术改造的传统做法,取得了成功。有关专家评价道,该发明工艺属国内首创,且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无“三废”污染,属“绿色冶金”新技术,符合国家所倡导的资源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从矿渣中回收金属铟

从锑、锌矿渣中回收金属铟一般采用酸化浸出-萃取法。在其他矿渣中如铁矾渣、铜渣等也含有稀散金属铟。冰铜冶炼转炉吹炼得到的铜渣中铟含量达0.6%~0.95%,具有较大的回收价值。从铁矾渣中富集、回收铟可采用还原挥发处理和萃取提铟新工艺,将铁矾渣在高温下用炭还原,并加入某助剂使铟从渣中挥发出来,形成富铟物料,再进行浸出-萃取-电积,可得到纯度为99.99%的高纯铟,铟回收率大于80%,同时解决了铁矾渣的污染问题。

从烟灰中回收金属铟

冶炼烟灰中主要含有锌、铅、铜和铁等金属,同时含有少量铟。铟在冶炼烟灰中主要以In2O3,In2S3和In2(SO4)3等物相存在。从冶炼烟灰中回收铟主要采用酸浸―溶剂萃取法。株洲冶炼集团采用硫酸直接浸出―萃取法从铅浮渣反射炉烟尘中提取铟,在200g?L-1硫酸溶液中浸出,铟的浸出率为90%,用P204作萃取剂,适当条件下溶液中铟的萃取率可达85%,用HCl作反萃剂,反萃率在95%以上。在酸浸过程中加入NaCl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铟的浸出率。对铅烟灰进行酸化焙烧―水浸,铟浸出率提高到88%以上。在萃取过程中采用P204水平箱萃取法,铟的萃取率从90%提高到95%。

从废水中回收金属铟

1)萃取法
在铟的富集与回收中,萃取是重要的方法,萃取剂包括二(2一乙基己基)膦酸(HDEHP、P204),P5708、P507D、P350、PV?HQPF、Cyanex923、TR-PO、TBP和石油亚砜等。

2)离子交换法
萃淋树脂具有萃取剂流量少,柱负载量高,传质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分离工程。

3)液膜法
液膜分离法是一种高效、快速、节能的高新分离技术。以P291为流动载体,L113A为表面活性剂,液体石腊为膜增强剂,煤油为膜溶剂,硫酸和硫酸肼水溶液为内相试剂,用该乳状液膜体系对铟进行分离富集。

从合金中回收金属铟,以铅、锡等为主体的多元合金及金属化合物,含有铟、锗等有价金属,可采用碱熔、酸浸的方法回收铟、锗等有价金属。如电炉底铅是以铅、锡等为主体的多元合金及金属化合物,往电炉底铅中加入NaOH,进行碱熔和碱煮,将细浸出渣酸浸,两段酸浸的铟总浸出率达99%,铟直收率达84.3%。

中国铟的提取工艺在上世纪90年代初获得突破,在有色金属工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铟的提取工艺普及非常快,特别是铟价高涨之后,铟的综合回收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国内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针对各种含铟物料的提铟工艺又取得长足进展,因此中国铟产量增长迅速。主要生产厂家工艺特点在于针对不同的含铟原料采取不同的初步富集方法和溶解技术,再根据介质情况选择适合的萃取剂。如华锡集团和柳州铟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铟原料为含铟量大约0.2%的炼锌铁钒渣;葫芦岛锌厂、韶关华力公司、韶关冶炼厂则是从含铟2%~3%的硬锌块中提铟;株洲冶炼厂用置换渣(铟2%~3%)作为提铟原料;柳州锌品公司从生产立德粉的浸出渣(含铟0.2%)中提炼。

铟_铟[金属] -应用领域

医学应用

适应症:肝、脾、骨髓扫描用铟胶体。脑、肾扫描用铟-DTPA。肺扫描用铟Fe(OH)**3颗粒。胎盘扫描用铟Fe抗坏血酸。肝血池扫描用铟输铁蛋白。类别:放射性核素诊断用药。

工业应用


铟铜铟硒(CIS)等I-II-VI三元化合物薄膜半导体材料,由于有价格低廉、性能良好和工艺简单的优点,将成为今后大力发展太阳电池工业的一个重要方
向,促使铟在该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大。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产业已经兴起,铟锡氧化物(ITO)是各类平板显示器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目前全世界的铟有
75%左右消耗在这方面,未来仍然大有作为。不仅如此,随着铟的提取、加工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成本的降低,铟的应用还在继续拓展。

铟称得上“合金的维生素”,铟合金可用作钎焊料,铟是无铅焊料新的重要添加元素,世界无铅焊料的发展趋势有利于铟钎焊料的应用。利用铟合金熔点低的特点还可制成特殊合金,用于消防系统的断路保护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热控装置;添加少量铟制造的轴承合金是一般轴承合金使用寿命的4-5倍;铟合金还可用于牙科医疗、钢铁和有色金属的防腐装饰件、塑料金属化等方面。

由于铟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及对光的反射能力,可制成军舰或客轮上的反射镜。铟对中子辐射敏感,可用作原子能工业的监控剂量材料,目前用在原子能工业的铟,大约与电子工业上的用量相近。

铟可在蓄电池中作添加剂,在无汞碱性电池中作为缓蚀剂,可使电池成为绿色环保产品。铟在防止雾化层方面的用量不断增加,铟涂层最初是在汽车制造业中采用,有可能普及到工业及高档民用建筑业中去。日本索尼公司发明了以铟代替钪的新阴极,这样每根电子枪的成本就降到了掺钪电子枪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在电视机大功率输出、长寿命方面,铟的应用发展前景引人注目。

光电子领域

在光电子领域,铟及其化合物半导体具有广泛的用途。在铟基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如锑化铟(INSB)、磷化铟(INP)、砷化铟(INAS)等中,研究和应用最早的是锑化铟(INSB),而最受重视并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是磷化铟(INP),它在微波通讯向毫米波通讯方面,作为光纤通讯的激光光源和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材料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展现了铟应用的可喜前景。锑化铟和砷化铟在红外探测和光磁器件方面也有重要用途。在太阳能电池中,含铟化合物薄膜材料正异军突起,以其高转换率、低成本、便于携带等优势受到瞩目。

铟_铟[金属] -生产现状


中国铟资源丧失定价权 日本加工后10倍价钱买回
在经历了年初短暂的行业回暖后,目前的铟价正面临“有市无价”的尴尬。“近期铟价显现出疲弱迹象,需求也不旺,预计报价还将有小幅下滑。”天津稀有金属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王先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目前铟价为现货商询价2778元~3000元/千克(不含税),市场价格则为3100元/千克。而在今年8月份,铟价还维持在3600元/千克,短短几个月间整整下降了500元。事实上,产量仅为银的1%的铟一直被外界看好。按照产业分析人士的估值,铟的合理价值应在2000~3000美元/千克,也就是目前铟价的大约6倍。稀缺战略资源因何遭遇价格“尴尬”,《每日经济新闻》对此进行了调查。

19家企业联合争夺定价权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原生铟供应国,然而,这一垄断性资源优势却没有体现出“中国价值”,铟资源价格长期遭受外国厂家的压制。19家中国具有铟出口资质和配额的企业就MB(MetalBul-letin,英国《金属导报》周刊)的精铟报价问题发表联合声明:认为MB报道的精铟价格不能代表当前中国市场的主流价格;2010年6月中旬以来,中国厂商未曾以MB所报道的低价出货,上述企业要求MB公正地发布即时市场价格,否则将联合业内人士拒绝参照MB的报价,并拒绝向其提供任何有关信息。19家企业“激烈”行动背后正是中国在国际铟市场缺少话语权的具体体现。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自6月9日以来。MB对铟金属的最低报价就一直维持在520美元/千克,中国企业对此明确提出异议,认为MB报价低于市场主流价格;MB声称其报道的低价确为中国出口的不含税价格。在几次与MB沟通未果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通过公开申明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铟业分会(以下简称铟业分会)也表态称,中国是铟最主要的原产地,理应在铟的价格问题上更有话语权。“从6~7月份,铟业分会就MB低报中国铟价格与对方进行了一个半月的艰难磋商,最后迫使MB正视中国企业的要求,提高了报价。”铟业分会会长赵立奎表示。
约九成小铟厂退出市场

金属铟铟矿多伴生在有色金属硫化矿物中,特别是硫化锌矿,其次是方铅矿、氧化铅矿、锡矿等,需通过相关工艺才能提炼出铟,目前包括株冶集团、中金岭南、ST锌业、ST珠峰、罗平锌电等企业都有铟业务。方正证券铟业分析师邓新荣表示,对于株冶集团等企业来说,铟并不是主营业务,而是副产品,生产成本低,因此价格也往往不高,这也造成了铟价格一直被市场低估。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之一,云南省已探明的铟储量占到了全国的40%左右。以个旧地区为例,当地铟资源富集于铅、锡、锌、铜等矿中,原先精加工铟厂有乘风有色金属、云锡集团、自立矿冶厂等企业,另有十余家粗加工铟厂。由于国内在产业链延伸方面的科技投入不够,致使铟的深加工产品不能生产,国内下游行业直接消费少,精铟必须依赖出口。但是来自欧美及铟主要消费国日本的厂家需求持续低迷,加上走私现象猖獗,出口市场只能不断以低价进行竞争。与铟价的低迷相比,各种提取铟的原材料价格却在不断上涨,另外,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日益严格,许多小铟厂被迫关闭。“整体关闭了90%,现在只剩下2家了个旧市双龙贵金属实业有限公司高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提炼铟的各种辅助材料价格一直上涨,挤压了粗铟的利润空间。由于没有成熟的处理铟生产废水的方法,这些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国家实行节能减排之后,光环保一项就让铟厂的成本增加了20%。”压力不止于此,2007年6月18日开始,中国对铟出口实行许可证和配额管理,并征收15%的关税。而在此前,出口铟可以享受退税13%。一进一退之间利润的巨大下滑也让林炼焕下定决心关闭了小铟厂,转行做铜业生意了。在个旧颇有实力的乘风有色金属也停止了铟业生产,据公司段总经理介绍,由于没有利润,厂里虽然拥有铟出口配额,但也不得不停止生产。根据铟业分会的统计,从2007年开始,中国精铟产量连续3年逐年下降。为此,国家在政策上又进行了一番调整,从2009年7月1日起,对“未锻轧铟、废碎料”的出口暂定关税由原先的15%下调为5%,“铟粉末”出口暂定关税由10%下调为5%。日本控制铟加工核心技术
虽然中小铟厂退出市场、关税提高等因素让铟出口下降,但这丝毫没有阻止外资染指中国铟资源的热情。在《每日经济新闻》的调查中发现,这些外资正以更为隐蔽的方式来获取中国的铟资源,其中以日本最为典型。
日本是铟需求大国,中国70%的铟出口日本。但是日本将这些原产铟加工成高端产品后,又高价卖给中国企业。
中国国内铟产业的发展存在“群龙无首”、中小企业当道的现象,目前拥有100多家铟厂,铟资源呈分散状态,约95%的生产厂家年生产量仅在1~5吨,且多数只能加工初级原料产品。
作为最大的铟采购商,日本企业主要采取的是分散采购的方式。日本企业最常用的做法是到铟厂比较集中的区域挨个打听铟厂的产能,然后“狮子大开口”,要求采购。比如你的产能只有1吨,那么他就会开口说要3吨,因为产能达不到,再加上是国际贸易,所以小铟厂往往不敢贸然接单。实际上,各家铟厂的情况基本已被日本买家摸透,然后这些日本买家就开始动用国内招聘的中间采购商几百斤几百斤地从这些小铟厂购买,以达到压价的目的。
日商从大量公开采购转为小量分散采购,一方面是在采购战略性极强的物资上避开国际市场的关注,另一方面巧妙利用采购时间差,扭曲正常的供求关系,并配合以舆论宣传、恶意打压来操纵市场价格,坐收渔利。
中小铟厂规模小,许多企业因资金缺乏,迫于生存的压力只能竞相压价出货,从而造成了长期以来极具战略储备意义的铟资源大量低价流失。
更为严重的是,在铟产业链中,中国通过消耗大量的铟资源赚取微薄的利润,而日本等国却将每年从中国大量进口的低价铟加工成高端产品,再以高价卖给中国。铟靶材(ITO粉)就是其中之一。
铟是ITO靶材生产的主要原料,自1994年以来,中国国内有不少企业联合高校对相关技术进行研发,但至今无法掌握高品质ITO靶材制作所需之技术,这些技术目前主要被日本的几大公司掌握,日本矿业公司、三井产业等4家企业控制着全世界95%左右的ITO靶材市场份额。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株冶集团等国内公司曾与日本企业进行过谈判,但一直无法引进相关技术。
以目前的市场价格为例,中国出口精铟价格仅为每吨300万元左右,但从日本进口的铟靶材(ITO粉)高达每吨两三千万元,价格接近精铟的10倍,利润可见一般。

铟_铟[金属] -投资前景


铟在世界属于稀缺资源。全球预估铟储量仅5万吨,其中可开采的占50%。由于目前未发现独立铟矿,工业通过提纯废锌、废锡的方法生产金属铟,回收率约为50-60%,这样,真正能得到的铟只有1.5-1.6万吨。

基于铟的稀缺和不可替代性,美国从1985年开始金属铟的储备。2007年,日本也将铟列入战略储备金属名单。中国拥有世界上80%的铟储量,却没有铟的定价权,走私情况猖獗,走私量甚至大于正常出口量。中国对铟资源的保护还有待加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铟首先应用于合金材料的生产。八十年代,铟被大量用于电子工业。至2006年,铟的用量逾千吨,广泛用于发光材料、半导体轴承制造。铟作为一种优良的改性剂,有“金属维他命”之称。良好的商品属性支撑了铟的金融属性的开发。

铟具有很好的保值性能。当前,一些金融部门、南方的投行已经接受铟作为融资工具进行抵押贷款。

铟还可以作为投机工具活跃于资本市场。一般金属行情波动周期为5-7年,而铟则相对的具有很好的价格波动性。每年铟价会有两轮涨势。由于日本是目前最大的铟消费国,每年4月份日本的通关优惠政策会导致日本采购大增,铟价暴涨。而11月底前日韩企业则会为第二年生产提前2-3月大量采购,价格也会小涨。从2001年1月至今,铟价涨跌可为跌宕起伏,最低时只有50美元/千克,最高达到1050美元/千克。如此波动的行情有利于投机者利用金融杠杆进行有效操作,获取大量利益。

未来,铟还可能与股票债券等硬性资产相提并论,用作风险规避。铟与银价值非常相近,而相比之下铟更加稀缺。铟优于黄金投资的理由还在于,金价已经到达一个高位,绝无翻倍可能(全球黄金储量以16万吨计,接盘需要79万亿美元,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铟的储量则只有1.5万吨,用量却以每年20-30%的比率上升,未来价格有翻倍可能,甚至会回到1000美元的高位。尽管短期内市场暂时疲软,但长期来看,如果没有强力的替代材料出现,铟的价格总会有所突破。

贵金属概述和性质 铟[金属] 铟[金属]-概述,铟[金属]-性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80103/113763.html

更多阅读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视频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能识别典型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懂得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3.认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

贵金属概述和性质 金钢砂 金钢砂-概述,金钢砂-性质

碳化硅又称金钢砂或耐火砂。硬度很大,具有优良的导热和导电性能,高温时能抗氧化。金钢砂_金钢砂 -概述碳化硅又称金钢砂或耐火砂。碳化硅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产绿色碳化硅时需要加食盐)等原料在电阻炉内经高温冶炼

声明:《贵金属概述和性质 铟[金属] 铟[金属]-概述,铟[金属]-性质》为网友薄情薄意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