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董涛的八兄弟 高唐的事情

简 约 方 言

也许高唐原本就该是我魂梦中的又一个故乡,若不然,作为外地人,我怎么一踏上这片土地,就对这里的方言无师自通呢?

最开始接触高唐话并对高唐话产生兴趣,是年轻时随先生回高唐探亲,那时,院里的一个叔叔看见了我们后就问:“么时家来的?”我先生回答说:“昨晚上回来的。”叔叔不愿意了,他说:

“还坐他娘的碗回来的,你咋不说是坐盆回来的啊?”

先生当时脸就红了,赶忙更正:“是夜哄夯回来的。”不用解释,我也明白这“夜哄夯”就是昨天晚上了。我也从那时候起知道了高唐人是多么看重和维护自己的方言了,他们不喜欢本地人抄外地口音,不管你去了外地有多久,忘记了方言就是忘本。

高唐话是很有趣味的,就拿那句“哄夯”来说吧,一次女儿用热水烫脚,邻居奶奶过来打招呼,问:(文章阅读网:www.www.AihuAu.com.net )

“妮儿,沾波哄夯烫脚啊?”

女儿不解,反问过几遍,奶奶都如是问过来。我赶忙从里屋出来,用东北话给女儿翻译:

“奶奶是问你,晃晃晚上就烫脚啊?”

女儿这才明白了,也为我的故意说家乡话而笑得差点踩翻水盆。其实这“沾波儿”和“晃晃”(东北有些地方说‘晃常 ’)的两地方言均为:经常性的但不是天天。也就是说:“经常晚上烫脚啊?”

“ 沾波儿”和“哄夯”两词我在字典里也没查到怎么写,只能照音比字了。高唐人管晚上叫“哄夯”,把昨天说成“夜来”,昨天晚上就是“夜来哄夯”。他们把洗衣服称为“绸嘛”,把骂人说成“卷人”,把骗人说成“穴人”。把某些好事情或能人说成“杠管来了”。方言中的有些词语在字典上都是无法查到的。比如说那个“穴”字,我想是来自“坑人”的“坑”意,“穴”字的意解也是为“坑”为“孔”为“洞”,这样一理解也觉这“穴人”二字用的最恰当不过了。

高唐还有一字方言“咋”,很让人无所适从,连他们自己也说是“高唐猛一咋(砸)。”这一“咋”是问语,但足以把人“砸”懵,它说起来也较其它方言强硬,不容置疑。比如说你要拒绝某人为你做事时,他就会直愣愣地问过来:“咋?”就像东北人问:“咋地啦?”一样不好回答,通常东北人也会含糊地反问而答:“没咋地啊?”这“咋”不是一字千斤吗?它的背后蕴藏着诸多不解,你怎么能一下子回答得清呢?那种仗义的语气,让人不由得想起李逵,想起鲁智深等等诸多梁山好汉的义气和浑莽。

高唐话也是非常简约的,我曾经和当地的朋友形容他们的方言是“简约方言大写意”。刚来高唐的时候,去市场买菜,问菜贩:

“这菜是怎么卖的?”菜贩只伸出两个手指回答:“二斤。”不用再问,我知道是一块钱二斤,但他把主要的省略了。这是简单的。还有一年,那年的棉花价格很低,我也替家里担心。一次遇到一个乡邻,我问她现在的棉花多少钱了?她只回答:“四毛了”,等我见到婆婆一更正才弄明白是:二块四毛钱。高唐人说话多节省啊。

高唐董涛的八兄弟 高唐的事情

如此简约的话很多,比如我们东北人说的一种蔬菜:芥菜疙瘩,高唐只用两个字:芥根。难怪有个相声也说东北人说话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90103/114629.html

更多阅读

嵇康和山涛的友谊 与山涛绝交书

嵇康和山涛的友谊王小亚  说到友谊,我总会想起1700余年前那片神奇的土地,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奇绝磊落的人,他们洒脱放任,他们不拘礼法,他们相同又都不同,他们每个人都听从自己的心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他们就是魏晋时期在竹林下恣意

我26年前拍摄的唐国强与前妻孙涛的生活照片 唐国强前妻

1990年的大年除夕,著名演员唐国强的第一任妻子孙涛在父母家的卫生间里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年仅35岁的生命。得知这一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5年前我镜头里的那对恩爱夫妻竟会弄成这个悲剧。我找当时给他们拍的照片,因搬了几次家,不知照片

央视主播周涛的两任丈夫是谁图 周涛丈夫小三

6月21日,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举行。许久没有出山的美女周涛担任当晚活动的主持人。如今已46岁的周涛依旧美艳,在后台与两位年轻的男主持合影,娇俏动人。主持人边策晒出与周涛的自拍照,

济宁传奇人物陈涛的5大传奇-------引子 黑鸦堡垒的传奇人物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陈涛在早春二月,像一朵迎春花有些性急地冒芽吐金,在济宁长沟镇的乡野灿然开放,急切地迎接一个伟大变革时代的到来。陈涛出生于这一年的阴历二月初二,民间风俗是龙抬头的日子。陈涛的父母当时并没有在

声明:《高唐董涛的八兄弟 高唐的事情》为网友男台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