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制沿革历史 杨柳青镇 杨柳青镇-建制沿革,杨柳青镇-历史沿革

杨柳青镇地处京畿要冲,系西青区政府驻地,是该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域位居津城西厢,东临该区中北镇、杨柳青农场,西有张家窝镇,西南接辛口镇,西北连武清区,北临北辰区。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镇政府辖有25个行政街村、29个居委会,总人口11万,是天津市与环渤海经济区最大的乡镇。杨柳青镇历史沉积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杨柳青镇有丰富民间艺术。同时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休闲旅游业发展迅速。

杨柳青_杨柳青镇 -建制沿革

杨柳青镇是中国北方历史名镇。初名“流口”,后复名“柳口”。金贞祜二年(1214)置“柳口镇”,为该镇行政建置之始,元末明初更今名。


民国时期的杨柳青地名邮戳

清代之前,杨柳青镇先后隶属章武、平舒、鲁城、武清、静海、天津等县,民国时期隶属天津县,建国

后,先后隶属河北省、河北省天津专区、静海县、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市西郊区(今改称西青区)。

这里曾是南北漕运枢纽码头,商贸集散地。自金代建镇始,历经元、明、清、民国诸朝至今,已过千年。

杨柳青_杨柳青镇 -历史沿革

有关杨柳青镇名的由来之说很多,但大致不外三种:


杨柳青镇地图

一曰“有柳说”。即宋代景德至元丰年间(1004―1085年),黄河决口北流,在镇北形成“三角淀”(东淀),境内河道湖泊再次回流东下,得名“流口”。宋兵沿河界(今大清河)建立“河泺防线”,遍栽莳柳,此处为东端,因杨柳密布,又名“柳口”。经沧桑变革,历史禅延,渐更名为“杨柳青”。

二曰“名人留说”。即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文人偈奚斯游历至此,见遍地杨柳青青,流水潺潺,景若苏杭,因赋诗《杨柳青谣》一首。其中有“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之句,故得名“杨柳青”。

三曰“御赐钦定说”。即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沿运河(南运河)行至此地,见两岸杨柳繁茂,婀娜多姿,遂问随行大臣刘墉为何地,刘墉随口答为“杨柳青”,乾隆亦颔首称曰:“杨柳青!”被陪行的地方官传扬开去,“杨柳青”镇名遂被叫响。因有“御赐钦定”一说。


杨柳青广场上的秧歌

上述三说究竟哪个为准,历来都难有定论。“有柳说”有史实文字记载,古时原名的确因宋兵植柳繁茂曾称“柳口”。“名人留说”亦确有《杨柳青谣》原诗自元代流传至今。此说业已被《杨柳青镇志》确认。至于“御赐钦定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确也经过此地,不过,起码仍存两大疑点,难以确认。一是此说虽流传极盛,但并无史书文字记载,考证欠据;二是《杨柳青谣》早于乾隆下江南400余年就已有“杨柳青”的文字组合用于文学作品对杨柳青景色的描写,并将其定为篇名。这对“御赐钦定说”的可靠性和可信程度无疑是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悬念。难道杨柳青镇名就没有可能在偈氏写诗时就已定型了吗?然而,从杨柳青镇名定型的权威性来看,从此传说为杨柳青镇增加的文化色彩来看,应是三说融合为一体更为科学些。杨柳青上千年的发展、变迁、禅延,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当是先有柳阴植成,再有文人留下好诗美文被人们逐渐引为镇名沿用,后为权威的乾隆皇帝“御赐钦定”进一步加以确认,也未可知。


杨柳青年画“连年有余”

有关杨柳青镇名的含义,其异义主要是在“杨柳”二字上有两种不同的释义:一说是“杨柳”就是泛指柳树。而另一说则是把两字拆开,说“杨”就是杨树,“柳”就是柳树。这两种释义,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都是对的。然而,用在杨柳青镇名上,就是泛指柳树,绝非是指杨树和柳树。古人习惯把柳树泛称为“杨柳”是不争的事实。如古诗中有“颠狂杨柳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之句,这里的“杨柳”即指柳树,与别句中的“桃花”相对仗。再如《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也是说柳树中的垂柳,而不是拔了一棵杨树又拔了一棵柳树。从杨柳青的实际情况看,是宋兵沿河堤遍栽莳柳,柳成林成阴,得名“柳口”,显然与杨树无关。尽管杨柳青地区亦有杨树,也不能错误地把“杨柳”拆开作杨树和柳树来解释。

杨柳青_杨柳青镇 -地理环境


杨柳青镇

杨柳青镇距天津市中心16公里,离天津机场30公里,到天津港50公里,有西青道、津杨公路等直通市区及外环线,间有京沪铁路、津同公路、津静公路、津保高速、京福高速穿境而过,又有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三河交汇,环镇而过,进津入海。处于天津市公路、铁路、海运、航空运输立体交通网络之中。

二OO七年九月四日,杨柳青镇经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镇。

杨柳青_杨柳青镇 -行政区划

120111101001西渡口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10利民大街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12常青道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15振兴道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17火车站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18青沙路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19青云里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20柳苑里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21轻机厂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22南营房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23二经路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24三经路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25龙华里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26荣华里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27耀华里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28西河闸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29电厂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30碧泉花园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31广汇园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32青水家园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33锦秀花园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35世纪新苑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38柳溪苑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39时代华亭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40英伦名苑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41莱茵小镇社区居委会120111101042柳轩苑社区居委会120111101201一街村委会120111101202二街村委会120111101203三街村委会120111101204四街村委会120111101205五街村委会120111101206六街村委会120111101207七街村委会120111101208八街村委会120111101209九街村委会120111101210十街村委会120111101211十一街村委会120111101212十二街村委会120111101213十三街村委会120111101214十四街村委会120111101215十五街村委会120111101216十六街村委会120111101217白滩寺村委会120111101218大柳滩村委会120111101219隐贤村村委会120111101220东桑园村委会120111101221前桑园村委会120111101222后桑园村委会120111101223东碾坨嘴村委会120111101224西碾坨嘴村委会120111101225娄家院村委会

杨柳青_杨柳青镇 -经济概况

1999年以来,累计投资38亿元,新修和拓宽改造16条道路,道路总长23公里。完善了道路、供水、供热、供电、通讯、有线电视、宽带管网等基础设施,修建了立体绿化带。建设了体现古典与现代风格的杨柳青广场,以及居民住宅小区,商贸区。形成了住宅区、教育区、行政办公区、工业区、商业区、镇北绿色生态区、民俗旅游区七大功能分区。使古镇成为既体现古典风貌,又融入现代内涵,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人与历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现代化城镇。

第一产业

杨柳青镇通过政府引导、扶持、服务,形成了以产业化农业、高效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观光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格局。已建成农业设施化基地10个,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5个,组建了九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形成了一批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机大户,进入产业化链条的农户超过60%。生态观光农业是杨柳青镇农业产业的支撑点,现已形成了大柳滩万亩生态果园和一批无公害种、养业基地,目前,林果苗木、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业为主的高效农业比重占到了。(形成了农产品采摘、农乐园、垂钓园、农家饭、动物亲触场为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区,每年吸引游客达20万余人)。

第二产业

杨柳青镇是天津汽车配套产业重要基地,已被确定为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密集区。近年来,杨柳青镇抓住天汽与一汽重组、天汽与丰田合作的历史性机遇,加紧了对企业的整合、调整,狠抓技改延伸、嫁接改造,一些工业企业已形成规模和产业链。截至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已达到13家,年产值超过15亿元。与此同时,传统的优势行业塑料制品、医药化工、五金机械,也已形成聚集效应。全镇现有规模工业企业6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0家(天成、佳利、三王、三尚行、先达工贸、电装空调、迪艾夫绝缘子、联盈、牧丰饲料、佳利福铸造),外资企业28家,累计注册资金达到1.3亿美元,占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

第三产业

杨柳青镇大力发展房地产、市场、商贸物流等新兴服务产业,复兴了商业繁荣的景象。房地产开发上,云集了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国内知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业上,建成了宝华街和金三角农贸综合开发市场、广汇商贸街、五金城、建材市场、木材市场等五大交易市场,市场和商贸设施总面积已达25万平方米。沿西青道现已形成物流产业带,汇集了奥森物流等多家物流储运企业。

杨柳青_杨柳青镇 -历史文化


文昌阁

杨柳青镇历史沉积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是运河漕运重要枢纽,成为中国北方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集散地,商业繁荣,被誉为北国小江南、沽上小扬州。杨柳青镇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现存有明万历四年(1576年)所建,国内保存最完好明代楼阁式建筑文昌阁。杨柳青人赶大营第一人安文忠建于130年前的安家大院等名闻遐迩。

杨柳青镇在注重保护有形历史文化同时,通过挖掘、整理、弘扬、发展历史文化,使众多的非物质性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复兴发展。连续两年春节期间(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六),都举办了有民俗文化旅游节,演出花会、鼓舞、戏曲、民间音乐、堂会等20多道节目。连续七年举办夏季文化大舞台,每节历时一个月,节目多表现传统文化,增加古镇历史文化内涵。

运河文化

最集中体现古镇传统风格的是南运河民俗文化区。古镇因河而兴,御河(京杭大运河杨柳青河段)给古镇带来了繁荣的商业,孕育了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是古镇的魂。在旧城改造中,投巨资恢复了4.2公里的南运河,建成了南运河景观带和御河人家民俗文化旅游区,形成了南有秦淮人家、北有御河人家的人文景观。运河文化、宗教文化、大院文化、城乡文化和民俗文化、年画文化等,这些中国北方传统的民俗历史文化在此都有集中体现,显示了古镇的古典风格和文化气息。

民间艺术

杨柳青镇有丰富民间艺术,起于宋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杨柳青木版年画,曾出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兴旺景象,被推崇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首,深刻影响了国内近百种年画,过年贴年画由此成为北方地区习俗。杨柳青剪纸、风筝、砖雕、石刻和民间花会也灿然观,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

杨柳青镇的民俗文化气息十分浓郁。小镇旧有戏楼、牌坊、文昌阁,称为杨柳青三宗宝。清代有津门著名的崇文书院及古寺院40余座,现尚存普亮宝塔、报恩寺、白檀寺遗址等。位于镇中1875年建成的有华北第一民宅之称石家大院以其规模宏大、建筑华美而驰名华北。这些文化遗址与古朴的清代街衢、四合宅院、古运河风光共同构成了杨柳青淳美的风俗画卷。

杨柳青以“杨柳青年画”驰名,关于杨柳青年画的传说很多。殊不知,杨柳青居民对刻砖艺术也很热爱,几乎每家门前的正上方都悬着一块刻砖,而且每家每户的刻砖图案各不相同,似乎这刻砖是门徽一样。人们只要对门前的刻砖看上一眼,就立刻会说出这家主人的姓氏来。应该说,杨柳青是一个民间艺术之乡。

民俗文化节


杨柳青镇

杨柳青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灯节,都会举行民俗文化文化活动,一般是会(高跷、秧歌之类的民俗表演)和灯展。从我小时候就有,那时候每年正月十五街道上就挂满了古式的灯笼,有大红的园灯也有木制的方灯,民间一直流行着“正月十五逛灯溜百病”的老话,人们都在十五十六的晚上走上街头――钻灯。就是在挂灯的地方下边走过去,这样可以消除疾病。还有还有像灯笼里扔铜板的风俗,我小时候好多同龄的孩子在灯底下捡大人们扔的钱。自从香港回归那年夏天开始,政府在杨柳青体育场燃放烟花,开始时是夏天放,后来改成每年正月十五有时还有十六,每晚连续放一个小时的烟花,开始觉得那么多烟花好漂亮的,后来都看习惯了。近几年来,老式的掉在公路上的灯笼彻底的消失了,全是巨大的落地式灯笼,于是十五的钻灯改成了看灯,不过一年一番新都是很漂亮的灯笼,有年画灯笼,古代故事灯笼,还有吊钱和喜字灯笼,卡通灯笼和生肖灯

笼。原来小孩子手来提的燃蜡烛的纸灯也换成了一闪一闪的电子灯,是牛年,发卡式牛角灯尤其流行。每年十五十六的杨柳青的人流量都让我感到恐怖,那时才体会到中国人口之多。可就辛苦了交警,每次都忙到深夜维持秩序。

广西建制沿革历史 杨柳青镇 杨柳青镇-建制沿革,杨柳青镇-历史沿革

虽说灯笼的种类和形式更加丰富了,可是会却明显缩水了,以前公路上到处是高跷、舞狮表演,只剩少许的秧歌了,据说石家大院每年都搞活动,但那是收钱的。我相当怀念十几年前的杨柳青的灯节,不过没来看过杨柳青灯展的朋友们可以来看看啊,肯定不虚此行的。我上大学后才知道的,很少有地方办免费大型灯展的,以前一直以为所有地方都一样过灯节的,所以没看过的朋友欢迎来看灯,免费看哦!

古典与现代

杨柳青镇是一座既古老而又年轻,既传统而又现代,把传统与现代近乎完美融合的现代化城镇。这里,完整保存着古镇风貌,萃聚了中国北方悠远的民俗文化。

改革开放,特别是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民俗文化旅游区后,杨柳青镇以北为契机,在尊重历史、不割裂历史的前提下,完整保存了历史遗存、名胜古迹,大力拯救、挖掘了民俗文化,蓬勃发展起来民俗文化产业。与此同时,进行了大规模旧城改造,把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使镇区既体现传统风格,又富于浓郁的现代气息。

首先是重视对历史遗存、名胜古迹的保护、修复,把传承历史文化、体现古镇风格的有价值的古建筑都完整保厚下来。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修复了石家大院,恢复了安家大院,规划出14万平方米,修复杨柳青旧民居,建成具有民俗特色的大院群。按照明清时期古镇的历史风貌,修复了明清街,并规划建设50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复原古镇传统民居,展现出明清时期古镇商埠林立、商贸繁荣景象。

其次,在旧城改造中,注重体现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古镇历史文化厚重的古典风格,体现其古风雅韵。政府办公区、住宅区和商业区、教育区、工业区均以浅灰色为整体色调,老民居与现代建筑自然达渡,体现建筑文化的一脉相承,完美结合,既不失古代居民韵味,又体现现代文明气息,既让人感受到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让人感受到新兴城镇的勃勃生机。

杨柳青_杨柳青镇 -旅游景点


石家大院的戏楼

杨柳青镇内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休闲旅游业发展迅速。

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有:华北第一民宅----石家大院、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杨柳青年画和民间年画作坊、华北最大的高尔夫球场、西河风光、万亩果园、普亮宝塔以及新辟景点杨柳青广场、杨柳青文化公园、报恩寺、关帝庙、安氏祠堂、御河人家、明清街、文昌阁、崇文书院等。

杨柳青_杨柳青镇 -交通

杨柳青的交通已经相当发达,公交有153路(杨柳青-天津西站),175路(杨柳青-王顶堤―下瓦房),669路(杨柳青―山西路)、824路(天安数码城-西站-天津站)、672路(杨柳青-天津站)、163路(杨柳青-第六埠)、603路(杨柳青―曹庄子花卉市场,但现已停运)

剩下的就是便民号:杨柳青-北辰区(便民2路,但现已停运);杨柳青-大寺(津西2路,途经西青、南开);杨柳青--李七庄(津西1路);杨柳青--第六埠(津西5路,杨柳青镇到辛口镇的第六埠)天津农学院西校-杨柳青-大港(便民61路,161路 两车已合并,途经西青、红桥、南开、津南、大港);杨柳青-塘沽(便民9路,途经西青区、红桥区、南开区、和平区、河北区、河东区、东丽区、塘沽区);大柳滩-杨柳青-大杜庄(以上便民线路已于2014年4月被公交公司复盖)。

以上杨柳青站点分别指杨柳青火车站,杨柳青广场(新华道站)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90103/11488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11 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 葛源镇开店如何

横峰县葛源镇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红色省会”所在地,至今保留着大量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为加强对革命历史文物的保护以及旧址群周边环境的治理,将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丰富的人文资源变成爱国主义教育的教

绥中县 绥中县-建制沿革,绥中县-人口民族

绥中县位于葫芦岛市的南部,濒辽东湾。东隔六股河与兴城市相望,南临渤海,西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接壤,北枕燕山余脉与建昌县毗邻。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点城市,辽宁省五点一线环渤海开发战略起点城市。绥中县是辽宁省省管县制度的第一个试

大邑县 大邑县-建制沿革,大邑县-自然资源

大邑县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西部,成都平原西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邑县历史悠久,文化繁荣。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大邑县在中国的大地构造上属扬子板块的西部地区。位于成都平原与龙门山的交接处,属龙门山北东向

声明:《广西建制沿革历史 杨柳青镇 杨柳青镇-建制沿革,杨柳青镇-历史沿革》为网友风吹散承诺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