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乐传奇夜莎罗的身世 安意如 安意如-写作经历,安意如-传奇身世

安意如,原名张莉,80后自由写作者,出生于安徽宣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2004年应书商之约写了《要定你,言承旭》。2005年9月,出版传记文学《看张・爱玲画语》。2006年8月,出版文学随笔《人生若只如初见》和《当时只道是寻常》。2006年10月,出版文学随笔《思无邪――诗三百》。安意如患有先天轻微脑瘫,身残志坚。喜欢旅行,变换不同的城市居住。2009年8月出版新书《美人何处》。2012年12月出版《再见故宫》,多处抄袭或改编歌手河图所唱歌曲的歌词。

安意如简介_安意如 -写作经历


美女+才女作家安意如

1984年 生人,身体残疾,文字清丽,已经靠写作在北京黄金地段购得百万房产。
短短两年的时间,她已经出了六本书,《人生若只如初见》成为2006年度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但人生对于她来说,不仅仅是名和利的获得,也让她深陷于“抄袭事件”的丑闻之中。

2002年毕业于安徽某中专院校,做过短时的文秘和会计。
2003年起以如冰恋枫网名流连于新浪金庸客栈。
2004年应书商之约写第一部长篇小说《要定你,言承旭》,于2005年6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当时笔名为粉Q女生+安意如)
翌年2月赴京参与动画剧本创作,并写作《看张・爱玲画语》,由云南美术出版社于2005年9月出版。此后与北京弘文馆建立合作关系,创作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去年8月至10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推出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和《思无邪》。
2007年 6月出版言情小说《惜春纪》(此书因篡改《红楼梦》人物关系而引起争议,其中最令人匪疑所思当属惜春成为秦可聊与贾珍“夫妇”的女儿)
2008年 9月在取回《陌上花开缓缓归》的版权后,与万卷出版公司合作出版《陌上花开》,内容与前者基本一致。
2009年 1月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合作出版《观音》,赏析元代戏曲。

2009年8月出版新书《美人何处》P228页内容系照搬南宫博历史小说《杨贵妃》第三十六节内容。
2009年12月发表博文《吃茶去》,自称参加林清玄茶会,记录林清玄语录若干,被网友揭发博客内容是林清玄在北京时尚廊所开讲座的新闻内容摘抄。被网友揭发后或以各种理由狡辩或不予回应,并曾在家乡网站上发表炫富贴。
2010年出版新书《世有桃花》,被读者指出第一章内容与顾天蓝《玫瑰传说》高度相似,第四节《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内容与豆瓣网电影《melody》诸篇评论相似,第四十二节《桃花诗案》内容与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网络版读物《变幻中的乾坤》一章《二王八司马》内容高度一致,部分语句完全复制自此。同时,其对二王八司马事件的评价来源于学者马立诚所写《二王八司马的146天》。

安意如简介_安意如 -传奇身世


善于想象的安意如

出生的时候早产,生下来只有三斤重,接生的医生断定她已经不行了。“孩子是来投生的,不是来投死的。”这个想法支撑着安意如的家人,被外婆拨弄了一下之后,安意如做了一个拯救她生命的动作――眨眼睛。但是,长时间的窒息,导致了她的小脑缺氧,最终导致她的残疾。父母之后也没有另要孩子,爸爸曾经说过:“不让她成为社会的负担就是我的成功了。”

为治病,安意如从小和父母走遍全国,饱尝艰辛。身体残疾,虽有妈妈的加倍呵护,但有时看来母亲的爱反而更加苛刻,为了督促她锻炼运动神经,妈妈天天拿着毛衣针跟着她,只要她不用力踩小三轮车就会扎她的脚,安意如“哇哇”大哭,觉得特别委屈。多年之后,成年的她才理解了当年妈妈“苛刻”的苦心,正因为此,才有了当年9岁的安意如自己独立“挪”上长城并且登顶的壮举。

安意如简介_安意如 -第一桶金

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不然即使出名了,也来得不那么痛快。”安意如在《看张爱玲画语》中这样写道:“若我宣称自己是不太爱名利的人,听起来便平白无故清高得吓人。可是不必急着怀疑,因为我爱钱,且我说的不爱名亦不是一点不爱,真是属于自己的,拿得心安理得,并不刻意回避。‘天才’之花一夜间开得如火如荼,隔三天去看已是昨日黄花。这样的名气真是惨淡,还不如平心静气数自己的钞票好.钱是辛苦挣来的,和自己亲。”

《人生若只如初见》虽是安意如的第一本畅销书,但她却为了有钱可以去旅游,以“卖大白菜的价格(千字100元)”卖给了书商,所以,这还不是她人生的第一桶金。直到声名鹊起,到了第三本书出版的时候和一家大公司签约,她才拿到了10%的版税,于是,她给自己在北京买了安身之所。

安意如简介_安意如 -一代才女


安意如两月推出三本作品《人生若只如初见》连续数周高居榜首:80后女孩、古典诗词――两个从字面上看似乎水火不容的词,在安意如的身上,奇妙地结为了一体。一个二十出头的文学新人,在两个月内迅速地推出了三本古典诗词的赏析书,并以此走红。与之前的评鉴者不同,安意如对诗词的解读,有着很深的个人烙印。她用自己的理解,去写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和爱情。从《诗经》开始,一直说到清词大家纳兰容若。你可以质疑她说法的权威,但你却常常不由自主地被她清丽婉转的文字本身,被她天马行空似的关联和想象,被她内敛的叙述中偶尔的伶牙俐齿所吸引。安意如从旅居的云南来到北京。北京狂风大作,但坐在空无一人的书屋里,眼前是洒落一地的阳光,坐在对面宽大舒适沙发中的女孩:长发披肩,言笑淡淡,脸上洋溢着初出道即获认可的喜悦,与一般的年轻女孩似乎别无二致。直到她起身,看着她无法像常人那样自如地行走,你才会因意外而顿生命运残酷之感。只是这个身有残疾的女孩说,她从来没有觉得命运不公,尽管残疾给她带来了唯一的缺憾:不能远走高飞。很多人会以为安意如写东西可能会写得特别用心,绞尽脑汁,呕心沥血,对着白海棠吐几口血,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这几本书是浑然天成的,安意如觉得无心才能做到最好。安意如写作靠的是从小读古典诗词的厚积薄发。但厚积薄发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读出来的,而是整体的一种感觉。安意如开始写作古典诗词赏析很偶然,最初只是因为安意如在网上搜元稹的一句诗:“唯将永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那两句话把安意如煽着了,觉得特哀婉动人,但安意如发现没有多少人写过对这首诗的理解,大多是只言片语,写得好的更少,所以安意如就把自己的理解写了下来。安意如还发现一件逸事,元稹是《西厢记》张生的原型,而崔莺莺这个人在唐朝是真有其人,当时安意如被打动了,觉得一个男人对老婆有这种感情真难得,后来才觉得不对劲,文和人不符,于是安意如就从这个角度去写,一写才觉得自己有感觉。

安意如简介_安意如 -个人自述

安意如的书的宣传单上是这样写的:听安意如轻松解读诗词。其实,与其说轻松,不如说是自然,还诗词本来的面目。安意如觉得男性和女性对诗词的解读方法是不一样的,男性会借助很多社会责任、历史人文的影响,务必使其深刻,而女性则很看重人本质的东西,如情感的流向。很多评鉴家,不论古今,都容易犯同一个毛病,喜欢在作品中拔高一些东西,安意如却反其道而行之。安意如是从去年开始这个系列的写作的,一开始就有一个整体的计划。在《思无邪》后,安意如现在正在写评《乐府》的书。安意如的想法很简单,因为安意如喜欢,安意如想就当安意如在考文学的研究生好了,写作过程是对自己本身的梳理,所涉及的东西对以后写作是有帮助的。好在安意如的写作以散文为主,而且安意如一定要写对自己来说特别有感触的诗词,不是翻到哪篇写哪篇,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才气笔力不够的感觉。也许,第四本写完后,安意如可能会暂时停止写赏析,因为再写就力不从心了,感觉自己被榨干了。等到再过两年,如果书还卖得好,安意如可能会修订,但不会把这个选题写滥写臭。

安意如简介_安意如 -旅行之路


当红美女作家安意如

安意如是安徽人,因为腿脚不便,以前安意如只在家门口附近转转,而且有父母陪同,今年安意如开始自己一个人旅行,从三月份至今,安意如一直呆在云南,先去丽江,后去香格里拉。从安徽老家坐飞机去云南时,安意如感觉自己也在飞,安意如觉得自己自由了。旅行对安意如来说,是一种修炼,遇见不同的人,遇见不同的事,印证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印证自己所受的教育,到底对不对。安意如从小腿脚不便,安意如曾经感叹过,安意如觉得其他的不方便倒没什么,唯一的缺憾就是不能远走高飞。安意如的残疾给安意如带来的不是不便,而是更多的便利。因为很多人看到安意如拄着拐杖,行走不方便,都会主动地帮助安意如。比如在安意如下车时,帮安意如把包拎下来。买票时,让安意如先买。因为安意如的疾病是先天性的,从小安意如就承认了这个现实。安意如觉得安意如很幸运,如果是十多岁以后,因为车祸等原因变成残疾,可能感觉会很痛苦,因为前后太不一样了。云南之行后,即使将来去任何地方,安意如心里都有数了。安意如明年打算去越南和印度。这两个国家离中国很近,但文化和中国有内质的差别。很多人告诉安意如,越南像中国的五六十年代,安意如是八十年代的人,没有五六十年代的经历,去越南也许会有重返时光之旅的感觉。去印度,则是对宗教感兴趣,安意如想看看同一种地域环境下,不同的东方文化和宗教内涵。

安意如简介_安意如 -主要作品

代表作品

《人生若只如初见》

《要定你,言承旭》
《看张・爱玲画语》
《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思无邪》
《陌上花开缓缓归》( 再版后书名改为《陌上花开》)
《惜春记》
《观音》
《美人何处》

作品展示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看张・爱玲画语》这是一部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作品。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诗人,词人,凸现其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

纳兰词凄清婉丽,蕴藉自然,小令为清一代之冠,特别是他的悼亡词,更是此中翘楚。纳兰词――华贵的悲哀,优美的感伤。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放的的风骨,优伤才是内敛的精魂。一个生活在三百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章中不倦不悔地体贴诉对感情的执着,对友情的坚定,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这样的心态,拿来解读诗词也是有益的,情雅成诗,爱淡成词,如果没有潋滟坦白的心思,是无法走进古人留在书册中的幻境的。凡心所向,皆是虚妄。从梦中的花园走出时,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弹琴,自己对话谈心。

诗三百《思无邪》

诗经,是一部古老而珍重的书,中国诗歌的源头。名头之高妇孺皆知,但从汉代以来,就没有几个真正能完全懂得的了。诗经一共有305篇,作者在《思无邪》中选择了40余篇进行解读,以“国风”为主,纵横深入地还原了诗经本来的面目。它大气而活泼的,沿袭前两本书的清新自在,然而在表达的深度和力度上都有新的突破。不希望它沦落成一般的诗词解读,也不想它过于艰深,成为散发着腐朽学究气的文章。作者通过对诗经的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做了溯源。

《看张・爱玲画语》(张爱玲逝世十周年祭)

她的人比她的小说,更像一个传奇。在那样的时代,没有人像爱玲一样敢于大声喊出“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的口号来。然而,在绚烂之后她又能即刻归于平淡,像烟花开过之后留在人心里冰冷的惊艳一样。还有她的爱情,如此短促,却又如此热烈,两年时间却需要花一生去忘记。她的死亡也是如此诡异。她安静地躺在那个狭小的公寓里,无人知晓。

《要定你,言承旭》(邂逅50%言承旭)

宇宙无敌超级阳光美少女李好好,是言承旭的超级fans。在一次言承旭的演唱会中,与冤家郑颖风结下“梁子”,而后却阴差阳错地遇到了郑颖风的好兄弟陆羽,一见钟情,同时也发现郑颖风喜欢的女生正是自己的表姐陆曼儿,两人遂签订“秘密不平等条约”:互相帮助对方接近各自心仪的人。陆羽不但外型形似少女杀手言承旭,而且年少多金,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但是被美眉包围的他不但不快乐,反而对这一切深感厌恶,如同冰山一样冷漠。直到有一天,他在寿司店邂逅一个同样冷漠的陌生女孩,寂然冰封的心竟悄悄有了化冻的迹象。这女孩正是陆曼儿。陆羽夹在爱情与友情之间进退维谷,只是陆曼儿却永远美人如花隔云端。难道她真的是一座千年不化的冰山?他们的故事,像《流星花园》一样的梦幻与忧伤。

舞乐传奇夜莎罗的身世 安意如 安意如-写作经历,安意如-传奇身世

安意如简介_安意如 -主要评价

作品评价

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是一部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作品。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人物评价

安意如这本也是读诗的参考书,但不是注释书。“沉吟”,不是朗读,不是歌唱,而是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应。感应诗歌、感应诗人、感应诗心。安意如还是位二十来岁的女孩子,不是学问家,但她懂诗。因为她懂人,更懂得诗人。诗人都是真性情的自在人,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诗人都是怪人,他们不通人情事故,癫痫痴狂,常常与人格格不入。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安意如就是其中的“知我者”,是可以和古今诗人心灵相通的人。因为她自己同样拥有一颗诗心。

安意如简介_安意如 -炒作抄袭


当红女作家安意如回家乡慈善签售

因出版《人生若只如初见》走红的安意如,赢得了“才女”、“美女作家”、“古诗词代言人”等名号;但从去年年底开始,在“天涯论坛”和百度“安意如贴吧”里,就不断有人举报她写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和《思无邪》抄袭了网友“江湖夜雨”的图书和网文。22岁的安意如目前的人气极盛,《人生若只如初见》曾连续两个月位列卓越网图书畅销榜榜首。“江湖夜雨”本名石继航,是山东临清的一名中学地理老师,爱好古典诗词,曾在天涯论坛上发表大量文章。去年他出版了《印象盛唐――网络版唐才子评传》。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上说的都是事实。“去年11月初,有人说起《人生若只如初见》。我当时看了李季兰那篇就觉得似曾相识,后来仔细看发现书中很多地方,不但利用了我的构思,好多文字一模一样,抄袭的部分有38处。安意如的新书《思无邪》出版后,我又发现其中有18处整段抄袭我2005年底在天涯上发表的网文《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

石继航举例说,他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中有一段文字:“看来许穆夫人当时生活的自然环境还是比现在好得多,江湖夜雨曾去郑州时经过河南北部也就是卫国所在的地方,土地一片荒凉贫瘠的景象,河也都是经常断流的季节河、臭水河,淇水(现在的淇县)附近一点也没有许穆夫人诗中的那种景象。”《思无邪》中则有:“按照诗中描述的景色,许穆夫人当时生活的自然环境还是比现在好得多,如今河南北部也就是卫国所在的地方,土地一片荒凉贫瘠的景象,河也都是经常断流的季节河、臭水河,淇水(现在的淇县)附近一点也没有许穆夫人诗中的优美景象。”《思无邪》有的句子与“江湖夜雨”发在天涯上的文章一字不差。

安意如简介_安意如 -感情经历

安意如遇上第一个心仪的男孩子是在上中专时。中专生活很落寞,并不是她当初想要的。为排遣郁闷,她常拄着拐杖去操场,或者看夕阳,或者看男孩子们打球――她就是在球场上发现那个男孩的。
一开始安意如为那男孩子的球队着急,怎么就不进球?有时场外就她一个观众,她也拼命地鼓掌――那男孩子慢慢注意到了她。
他总是在投中一个好球之后,将眉毛上扬一下,将头发向后拢一下,之后,向对方的球篮方向跑。阳光照耀下,他伸出一个指头向天上指的样子很帅。
一来二去,他们熟了。每次从意如手里接过矿泉水瓶的时候,男孩都向她阳光地一笑,说声谢谢,之后拿自己的毛巾给意如轻擦一下汗水。
校运动会开始了,那男生将代表班级球队参赛。正式比赛前一天晚上,意如打电话给那男孩,开玩笑说前一天晚上梦见他了。结果那边回了一句:“你就梦我一个晚上,我都梦着你三个晚上了,还有你的娃哈哈矿泉水!”这应该就是两个人互留的最初的爱情信号吧?
男孩的球队最终大获全胜,他们两人的爱情也急剧升温。
可是,中专毕业时节来临,残酷的现实最终将两个人分开。那男孩要回到家乡山东德州,接有病在身的爸爸的班;而意如的身体,又不可能追随他而去……

中专毕业,进入一家公司做财务。两年前爱情的伤,已渐渐淡去。妈妈来看过女儿的住处后,给意如买了一台电脑解闷。意如给电脑联上了网,白天工作,晚上上网。
在金庸论坛里,意如发现了一个很可爱的男孩子。他名字叫淼,文章写得好,性子也直,也很喜欢意如的才气,两个人很自然地见面了。见面之后,意如对淼很喜欢,虽然他长得不像初恋情人一样帅,但他很朴实,很细心,让意如很有安全感。那阵子,步入新生活的意如觉得空气中又充满了甜香。
不过时间再一长,意如渐渐发现了淼虽然很体贴,但事实上,可能书读多了,缺少社会锻炼,不太懂人际交往,工作也不稳定,除了会写几篇文章,可以说没有一技之长。时间再长一点,意如开始为淼挑不好一瓶合适的洗发水而生气。
俩人最终分手,事实上也由于这个原因,意如的父母很早以前就认定一定要有一个既会疼人,又会赚钱的男人来照顾女儿终身。他们见过淼后,感觉淼无法给女儿长久的安全感,于是果断地要求女儿和淼分手。
权衡再三,意如虽然舍不得那男孩,但最终还是舍弃了这来之不易的爱情。
那个下午,和淼很费劲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之后,淼哭了。意如上公交车回父母家,淼就骑车在后面追。意如向公交车后面看了一眼之后,就再也不忍回头。
“你要一直很好,我会一直记着你。”淼后来给意如发短信。 2006年 年初,意如创作完“漫漫古典情”第一部《人生若只如初见》之时;应书商要求,准备创作“漫漫古典情”系列第二部和第三部之时,她的真命天子出现了。
两人的相识很有浪漫意味。意如的第二部“古典”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需要插画作者,出版方找到了一个名叫磊的男孩,叫他到北京来作画。
磊来北京前,根本不知道意如这个人,但到北京后,偶然一次去书店时,他发现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他很喜欢作者的文笔。等他到出版社报到,说明这个情况之时,出版社告诉他:你要画的书的作者,和你说的是同一个人。
磊几乎疯了。他当时不知道意如已经来到了北京进行创作,想去徽南找意如,见见这个心仪的作者。等出版方告诉他意如就在北京时,他跳了起来:我一定要先见见她!
上天眷顾,磊像极了意如中专时喜欢的那个男孩子,那眉眼,几乎克隆出来的一样!瘦时像裴永俊(那男孩自评),胖时像菜农版周润发(意如一个朋友的评语)。见面后,意如仿佛找回了初恋的感觉;而磊,则为意如身上散发出的古典和灵秀气息着了迷。
因为看书太多,意如已不再相信风花雪月,她希望未来的爱人可以让她有一点崇拜――磊正是那样的,在一些自己认为绝对正确的事情上,有着可爱的霸道。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意如知道,磊有自己的事业,却义务给人做插画,不收费――能做到这一点的男人,而今还有吗?
于今,意如已经成名,作品陆续登上各地畅销书排行榜,收入不菲,而磊的工作室收入也日渐丰厚,二人的生活纳入正轨。
而今,意如觉得,自己的生活相对美满了,已不再需要更多。和磊这样的男人在一起,她已感觉到了幸福。接下来的日子里,她的意愿是可以一直写下去。
她觉得,世界给了人一方面的不幸,同时肯定会给人更多希望得到的东西。按这样的想法,她一定会珍惜,让自己永远幸福下去。

安意如简介_安意如 -爱情语录

1.小说中,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很浪漫,但生活中,我们都是被限定在五分钟打完几百字,做不完就被人横眉冷对的人。所以,得现实。
2.我不是很爱风花雪月一类东西的人。我希望的伴侣,要能让我有点崇拜,要会疼我。我十几岁时就看《金瓶梅》了,早熟,我觉得男女之情不应被性等东西左右。
3.人们常常会拿自己的爱情和别人比较,但我不会。我虽然身有残疾,但我事实上从没真正自卑过。佛说,世上之人生而不平等,但我的观点是:平等由内心生发,由我们自己来调整。
4.我是个不太喜欢复杂人际关系的人,喜欢就是喜欢。在爱情这方面也一样。《白马啸西风》里,李文秀说过:那些是很好很好的,但我偏不喜欢。这种人,值得我们赞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90103/116219.html

更多阅读

断肠人在天涯:传奇作家三毛的“欺世”之谜二

断肠人在天涯:传奇作家三毛的“欺世”之谜(二)【宣传片】她是无数人的青春记忆,却又受到无尽的质疑。她盛年弃世,留下身后重重谜团。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她是一个特立独行、至情至性的传奇作家,还是一个人格分裂、怪癖伪善的欺世盗名之徒?

梅兰芳回忆录:舞榭歌台记录下的粉墨春秋节录一

作者:梅兰芳出版社:东方出版社《梅兰芳回忆录》相关资料[编辑推荐]梅兰芳是中国一代杰出的京剧大师,以男儿身化作美娇娘,演绎出了无数风华绝代的女子或凄美、或昂扬、或可掬一笑的人生。他圆润明亮的唱腔、华丽的舞蹈和臻于完美的表

阿曼尼莎汗的传奇 阿曼尼莎汗电视剧土豆

阿曼尼莎汗的传奇潘蒙忠一个传奇的女子,一个传奇的创举,一个传奇的故事,一个传奇的辉煌,创造所有传奇的正是维吾尔族的伟大音乐家、诗人、十二木卡姆的组编者阿曼尼莎汗。站在新疆

读安意如的书 安意如的文学尝试阅读

<<观音>>爱情,是往返的幻觉。我馈赠于你,你回馈于我。放 不开,那命运鉴定的爱情,躲不开,这注定凄艳的容幸。所以--就让我以死来殉你,请葬我于此,等来年春动,你以生来赎我。从来没有念念不忘一本书那么久,读一遍,不够,第二遍再又细细琢磨。总是

声明:《舞乐传奇夜莎罗的身世 安意如 安意如-写作经历,安意如-传奇身世》为网友不帅哥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