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棘螈 棘螈-简介,棘螈-形态特征

棘螈(学名Acanthostega),又名棘鱼石螈,是一种已灭绝的四足总纲动物,是最初有明显四肢的脊椎动物。它出现于约3亿6000万年前的上泥盆纪,是肉鳍鱼类与第一种能在陆地上行走的四足动物的中间体。

棘螈_棘螈 -简介

Acanthostega(棘螈)
这种生物已经演化出前后肢,但每肢都有8趾。这种生物是从鱼类进化到两栖类的过渡产物。而且,它具有更多的鱼类特征,如有鳃、鳍和只能在水中起作用的感官。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珀·阿尔博格说,Acanthostega也许一生很少会离开水。但是化石研究表明、棘螈可以用前肢撑起头部进行呼吸,就像现在的娃娃鱼[大鲵]。

棘螈_棘螈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棘螈 棘螈-简介,棘螈-形态特征

镇海棘螈属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棘螈属,是我国目前仅有的1种棘螈,只分布在北仑区九峰山风景区海拔100 - 200米的丘陵地带,专家称它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它白天很少活动,晚上出来觅食,以蚯蚓、蜗牛、小型螺类、蜈蚣等为食,每年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3月份为冬眠期,4―5月份是棘螈的繁殖期。卵孵化所需的时间为40天左右,从卵膜孵化出来的幼体必须在水中生活58-88天,直至四肢脚趾发达,鳍鳃蜕变,皮肤粗糙后上岸,从此永远不再入水。

棘螈_棘螈 -种群现状及分布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一个物种的数量少到以百计算时,即为濒危物种。而今镇海棘螈仅存有300多尾,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其种群数量比大熊猫(目前1590只)、新疆北鲵(目前不足4000尾)等极度濒危的物种数量还少。近年来由于气候急剧变化,人类经济
活动日益频繁,使该物种越来越难以发现。
宁波北仑是镇海棘螈的重要栖息地,但当地人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在保护区里,人们种植茶树、橘树,大量占用了棘螈的生活空间,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导致棘螈的生活生态环境变得极为恶劣。近几年,棘螈的数目更是急剧下降,形势不容乐观。这使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就镇海棘螈的濒危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积极可行的保护建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90103/116495.html

更多阅读

洞螈 洞螈-形态特征,洞螈-生活习性

洞螈(亦称盲螈,学名:Proteus anguinus),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它栖息于第拿里阿尔卑斯山脉石灰岩溶洞的地下水脉中,分布区域从意大利第里雅斯特附近的伊松佐河盆地,穿过斯洛文尼亚南部、克罗地亚西南部,最远到达赫塞哥维纳。这个物种也是洞螈属

形态特征 猎隼 猎隼-简介,猎隼-形态特征

猎隼(sǔn)(学名:Falco cherrug)为中型猛禽,隼科隼属的鸟类。猎隼体重510-1200克,体长278-779毫米。多生活于高山和高原。分布广泛,中国和中欧、北非、印度北部、蒙古常见。以鸟类和小型动物为食,可驯养用于狩猎。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船蛆科 船蛆科-简介,船蛆科-形态特征

1930年荷兰的堤岸遭到船蛆的严重破坏。1933年有人提出用杂酚油防治船蛆的方法。中国沿海渔民常用废锅铁钉在船底防止船蛆侵入,或者以火烤船底来消灭船蛆。近年来中国提出“56防除法”,已推广应用,效果较好。世界性分布,中国有10余种。船

形态特征 白条鱼 白条鱼-简介,白条鱼-形态特征

白条鱼,学名:Hemiculter leucisculus,中文别名为白鲦、餐条,江苏兴化叫白料。是Basilewsky于1855年命名。栖息于淡水,深度为0-10米,分布在中国大陆、越南北部、朝鲜半岛、俄罗斯及台湾。台湾分布于北、中、南部各地河川的下游、湖泊及各大

声明:《形态特征 棘螈 棘螈-简介,棘螈-形态特征》为网友不服输就别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