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期,宛梆在南阳地区开始盛行,周边各县曾同时拥有近百家宛梆戏班。内乡宛梆始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时有夏馆镇人张珊开办第一个名为“公艺班”的宛梆科班。而后的百余年中,宛梆戏班此起彼伏,尤其是20世纪以来,豫剧、曲剧等其它戏曲剧种的大量普及使得宛梆班子逐渐衰落,到1948年内乡解放,仅存内乡境内师岗镇一台私人所办的宛梆戏班。1951年,内乡县人民政府为保存地方戏,将该戏班收编改制,组建了“内乡县宛梆剧团”,此后多次招收学员,培养宛梆人才,弘扬光大宛梆艺术,今天内乡宛梆剧团已成为全国该剧种独一无二的专业演出团体。
内乡宛梆_内乡宛梆 -简介
宛梆是生长并流行在河南省南阳市的稀有剧种,可考证的活动历史已有将近400年。早期人们称它为“西调”、“乱弹”或“南阳梆子”,由于其音乐唱腔的独特性,也有人称之为“唧唧梆”。因南阳古称宛,新中国成立后又更名为“宛梆”。比京剧、豫剧、曲剧、越调更古老。早年人们称她为“南阳调”、“老梆子”、“南阳梆子”,因南阳古称宛,建国后定名为“宛梆”,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乡宛梆多年来,有“天下第一团”美称的内乡宛梆剧团,一直活跃在豫西南山区农村,年演出场次多达550余场。由于该团对繁荣当地文化事业成绩突出,2002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内乡宛梆_内乡宛梆 -历史沿革
据说宛梆的出现源于明末清初,李自成率起义军从陕西转战河南时,把秦腔带到陕西商洛、河南南阳一带,后与当地民歌小调、民间说唱、民间音乐相结合而成。另一种说法为《中国戏曲手册》记载:明朝末年陕西一带的秦腔艺人因灾荒和战乱,向东流浪,沿途以演唱谋生,由秦腔融入南阳民间曲调,逐渐形成当今独具南阳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据现任内乡宛梆剧团团长李照冉介绍,宛梆曲调丰富,唱腔激昂,声腔高亢豪放。男声用大本嗓,给人以粗犷、豪迈、奔放、明朗的感觉;女生唱腔的高八度呕音花腔,娓婉清亮,配之主弦发出的“唧唧”声犹如鸟鸣,非常动听。无论是唱腔艺术抑或全国惟一性,宛梆都称得上是一个珍稀的剧种,被誉为“一绝”。
在陕西商洛、河南内乡、淅川、西峡、邓州一带颇为流行的宛梆戏曲,演出团体只有一个――1951年建团的内乡宛梆剧团,该剧团因此有“天下第一团”之称。地域的狭小性、偏安一隅的保守性、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使得内乡宛梆和其他地方戏曲一样,在推向市场的征途中历经坎坷,几近凋零灭亡。
内乡宛梆_内乡宛梆 -团长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戏曲普遍不景气,不少稀有剧种面临失传,内乡宛梆剧团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曾师从袁世海、刘长瑜等著名表演艺术家的李照冉,父母亲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内乡宛梆的名角。在宛梆走入低谷时,他发出誓言:“决不能让宛梆在我们这一代毁掉。”1993年6月,当选为内乡宛梆剧团副团长的李照冉,和几名坚守阵地的老演员,多次到离开剧团的演员家登门拜访,苦口婆心请他们出山,40名演职员终于回归队伍。内乡县委宣传部负责同志说,宛梆绝处逢生并渐现生机,得益于当地一批甘愿清贫、艰难行进在文化苦旅征途上的文艺工作者。
1998年秋,老演员张德洲妻子去世,自己还患有疾病,但他坚持随剧团风里来雨里去。1999年春天,他在演出时突患脑溢血,倒在舞台上再也没有起来,时年58岁。
仅有对艺术的奉献是不够的。面对困境,内乡宛梆剧团化小演出单位,增强适应能力,在探索中稳妥推行改革。该剧团大胆改变了单演宛梆的传统做法,把剧团分成宛梆戏曲队和歌舞话剧队,要求演员“一专多能”,以宛梆为主牌,同时又能歌善舞,还会演话剧、小品、相声等节目。两队互相补台,服务村镇传统古会、物交大会、普通人家红白喜事等。凡是健康向上的剧目,做到“群众想看啥,我就能演啥”。剧团聘请专家辅导,依靠演出中介和宣传推介,排练的一系列话剧在江苏、浙江、福建等10多个省份100多个县进行演出。一团两队的运行机制,走活了宛梆剧团生存这盘棋。
内乡宛梆_内乡宛梆 -演出
李照冉介绍说,该团还改革分配制度,根据演出中的工作量大小、水平高低、演出场次,并参考经济效益,拉开分配档次。这一举措使全团下上无闲人,团长兼导演、司机,炊事员兼打字幕,音响师是团里的出纳员,全体演职员都是舞美队、搬运工。
熟悉内乡宛梆的观众都知道,内乡县宛梆剧团多年来下乡演出均自带汽车、自带锅灶、自带舞台、自带铺盖、自带桌椅板凳,不向群众借任何东西。山村条件差,剧团到村里演出,往往是戏台子搭在半山腰,而车只能开到山脚下,7吨多重的演出道具,硬是全体演职员肩扛、手抬、绳索系,一趟趟把戏箱搬到山上。
该剧团每年都要排演4至6部大戏,保证每个地方年年看戏不重样。他们排演的现代剧、历史剧、优秀传统剧目,均受到观众欢迎。1992年,内乡宛梆剧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
内乡宛梆_内乡宛梆 -人才培养
为解决宛梆剧种的人才断档问题,该剧团还开办了两期“小百花”宛梆专业学校,共招收数个县市小学员70多名。如今,不少学员已成为宛梆的中坚力量,活跃在城乡舞台上。
据了解,宛梆的影响还远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等海外华人圈中。香港、澳门的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去年专程到内乡观看了宛梆表演,并表示将牵线搭桥,把这一民族瑰宝推介到港、澳、台及海外。
现在,宛梆已深深地扎根于豫西南的南阳盆地。南阳市委宣传部负责人称:“宛梆已成为当地人的精神大餐,田间地头、阡陌交通、农家小院、深山老林,只要有人所在,就能听到清脆如鸟鸣的‘唧唧声’。”
内乡宛梆_内乡宛梆 -特色
宛梆是明末清初陕西东路秦腔传于南阳后,与当地民歌小调融合而成的珍稀剧种,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比京剧、豫剧、曲剧、越调更古老。早年人们称她为“南阳调”、“老梆子”、“南阳梆子”,因南阳古称宛,建国后定名为“宛梆”,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宛梆作为一个戏曲种类,与其它剧种相比有其独特性,其音乐属板腔体系,主弦为秦腔早期大弦,发音高亢清亮,与枣木梆子搭配溶为一体,形成独有风格,唱腔分为本腔与假腔(亦称“花腔”、“后腔”),各类板式中皆有本腔与假腔相配,特别是女声唱腔中的高八度呕音花腔犹如鸟鸣,堪称中华戏曲一绝。宛梆的通常调门有慢板、流水、二八、散板四大部分,传统乐器有大弦、二弦、坠胡、月琴、唢呐、小锣、手镲、板鼓、大锣、大镲、大鼓、枣木梆子等。上世纪50年代始,试探性引进和改进使用低音坠胡、钢丝三弦及二胡、笙、笛、闷子等,枣木梆子改用檀木梆子,将原剧种激越高亢、悲凉、粗犷音乐改革为明快宽广、悠扬的旋律,70年代初期,开始采用现代管乐器及琵琶、三弦等。
内乡宛梆_内乡宛梆 -传承
清朝中期,宛梆在南阳地区开始盛行,周边各县曾同时拥有近百家宛梆戏班。内乡宛梆始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时有夏馆镇人张珊开办第一个名为“公艺班”的宛梆科班。而后的百余年中,宛梆戏班此起彼伏,尤其是20世纪以来,豫剧、曲剧等其它戏曲剧种的大量普及使得宛梆班子逐渐衰落,到1948年内乡解放,仅存内乡境内师岗镇一台私人所办的宛梆戏班。1951年,内乡县人民政府为保存地方戏,将该戏班收编改制,组建了“内乡县宛梆剧团”,此后多次招收学员,培养宛梆人才,弘扬光大宛梆艺术,今天内乡宛梆剧团已成为全国该剧种独一无二的专业演出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