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推荐的个性发展自我评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在“xx中学”这所优秀的学校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同时,通过老师们的热情帮助,也使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完善与发展。在这里我学会了独立,在困难面前不后退,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而每解决一个问题,克服一个困难,都使我的信心得到了提升。因为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自信,加上百倍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通向成功的彼岸。
三年的学习生活,让我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考、读书和社会实践使我不断走向成熟。使我对知识充满渴望,对理想的实现有了目标的追求,住校的生活,使我的人际关系得到了扩展,新的思维方式的变更,造就了我日趋成熟的思想,培养了我务实进取、做事认真负责的作风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正因如此,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我能够比较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认真预习,积极复习。遇到问题,能向同学请教,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我把学习当成获取知识,丰富自己的乐事,对它充满了兴趣。我的特长是.喜欢阅读文学刊物.正是这一爱好,并得以运用.使我的现代文阅读有了良好的基础,也取得了见效的成果。
在生活中,我能够尊重师长,善于与同学沟通,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人。积极参加学校和组织的各项活动,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运动中体会快乐,收获健康。在家庭中,我能尊重父母,尊敬长辈,有问题及时沟通,学会孝敬。
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我即将结束高中的生活,告别高中时代的,将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考上理想大学,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以此书写人生的篇章中最光辉的一页,争取早日成为国家栋梁。
篇二:
人的个性具有社会性、主体性、独特性。这里所说的个性是积极的个性,个性发展是指个性品质的不断完善,包括积极个性品质的形成、发展和不良个性品质的矫正、克服。个性教育是有意识地形成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品质,防止与克服消极的个性品质。提出个性教育是为了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在当前条件下得到自由发展;也就是说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做得更自觉、更有效。
事实上,不提个性教育,每个教育活动都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在这个意义上说,每个教育者都在进行某种个性教育。或者说,在教育活动中每个教育者都在对学生个性施予影响,不是自觉的影响,就是不自觉的影响,不是积极的影响,就是消极的影响。提出个性教育意在更自觉地施以积极影响,防止盲目的、消极的影响。个性教育是相对于单一的模式化的教育而言的。提出个性教育,并非是要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外,单独地、专门地组织教育活动,而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为指导思想,在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育、发展积极的个性。个性教育并非只限于学校教育,它也应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方面。个性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由于各种因素和各方面的影响,个性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有人把社会对个性的影响分为三类:
(1)常规年龄级影响(即与年龄相关的环境影响);
(2)常规历史级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影响);
(3)非常规生活事件影响(个人生活中经历的意外事件、偶然事件影响)。
因此,个性修养是终身性的,个性教育应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方面。个性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改革开放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而教育改革、教育现代化发展又是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的基础工程。个性通过教育形成,但不是任何教育都能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个性教育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但不是任何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良好的个性教育。只有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积极个性品质的教育、教学活动才是我们所要求的个性教育。教育个性化是根据受教育者特点施教,使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系统中的各种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因素。关于“教育的个性化”,前保加利亚伦理哲学家莫穆夫曾说:“我们把‘教育的个性化’理解为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过程,这是一个足以使个人行为社会化和受到调节的知识内容,同足以形成人的个性形式的那些不同类型的心理意识、思想过程以及种种特征和态度(需要、兴趣、信念、价值标准、意向)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就其完整形式来说,是内化和外化两者统一的过程,这两者统一的过程可能概括为‘教育的个性化’这一范畴。”我们理解,个性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内部机制,教育个性化是使教育影响成为受教育者可以接受的,从而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因而有两层意思:把受教育者可接受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受教育者内部动因;通过受教育者“自己运动”而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根据以上对个性和教育个性化的理解,我们认为个性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独特性、创造性,这是个性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使教育成为个性教育应当采取的策略或措施,以及教育成为个性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如果说培养主体性、独特性、创造性是个性教育的目标要求,那么实现上述要求,还应根据个性发展特点使教育活动多样化和充分利用闲暇教育。这也是实施个性教育的策略、措施,也是教育个性化的体现。因为个性具有完整性、多样性,相应的教育活动也应是丰富多样的;个性发展不仅是学校正式教育的结果,也是闲暇生活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结果,因此,根据个性形成的特点,也应把闲暇教育作为个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就上述各问题分别说明之。主体性的弘扬与教育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之一。一个人只有作为主体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意识和活动,才可能是有个性的个人。
弘扬人的主体性,就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扬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创造性。个性教育就是要培养这种主体精神。不能把个性教育归结为就是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教育的主旨在发展人的主体性。但并非任意一种教育活动都能使受教育者主体性得到发展。只有这样一种性质的教育活动即受教育者把它作为自己发展的方式、因而自觉、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的教育活动,才是促进其主体性发展的教育活动。在这样性质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他参与教育活动,不是被迫的、强制的,而是作为自主发展的活动主体自觉主动参与的,这样的教育活动是他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这就是主体性,发展性教育,或称主体——发展性教育。
主体——发展性教育的基本涵义是:
(1)以培养主体性、发展主体性为目标;
(2)在教育活动中,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
(3)主体——发展性作为根本的思想,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一种教育活动能否成为主体——发展性教育,从受教育者说,关键取决于他对待教育的态度,即主体地积极地对待。但这种主动性不是自然地自发地产生的,而是需要教育者主体发挥其主导作用,给予积极的引导,这里的关键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对活动的欲求、兴趣、行为动机和定势。对此,前苏联学者哈尔拉莫夫提出的主张可供参考:
1)深入阐明所要安排的活动有什么社会政治意义,以及它对学生个性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2)不断地把每个学生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任务具体化、确切化和复杂化,并对完成这些任务进行有效的帮助;
3)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集体都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检查;
4)使集体生活充满丰富的知识内容和精神内容;
5)适当地显示出整个整体以及个别学生在学习、劳动和社会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实践中,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创造的学生代表会议制、班级干部轮换制、值周班长制,人人接受社会工作制等,都是培养、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形式,都可看作是主体——发展性教育的具体形式。个人独特性的发展与因材施教个性是不可重复的,个性与独特性相联系。独特性,可能表现在智能方面,如思维敏捷、记忆力强;也可能表现在思想道德方面,如原则性强,道德信念坚定、诚实、真挚,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等;也可能表现在审美方面,如特别喜爱某种艺术,特别易受某种艺术的感染等等。只有发展学生独特性的教育,才是个性教育。这样培养独特性的教育应当是有特色的教育。因而,这里所说的因材施教,不能仅仅看作一般的教育原则,它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培养学生独特性的教育思想,一种个性教育观。以这一教育思想为指导,在培养目标上有特色,即在目标要求上将社会现代化需要和个性发展需要结合起来,这种培养目标具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因此,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是一致的。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特点,以不同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式,使学生既达到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其个性独特性。我国有些学校概括出的“合格加特长”,就是独特性教育目标的一种模式。
作为个性教育,因材施教不等于个别指导,个别指导是师生一对一的指导,个性化的教育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他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而采取的相应的教育,帮助他们“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要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和找出能使他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给他带来创造的欢乐的那条‘含金的矿脉’……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在学校里不要使任何一个学生成为毫无个性,没有任何兴趣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应当从事一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有一个进行心爱的劳动的角落”,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门特别喜爱的学科,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最爱阅读的书籍。总之,使每一个学生在某一个领域、在某一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充分显示其个性。要促进学生独特性发展,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讲过“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实践中十分重视了解和研究学生,他一生中曾研究过3700个学生,而且给学生做详细的记录。了解学生的个性是培养良好个性的前提。
创造性的发展与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发展是个性发展的极重要方面,是个性主体发展的最高形式,或者说是人的能动性的最高形式。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创造性具有极重要意义。创造性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创造性既是重要的个性品质、道德品质,也是适应科学和现代生产需要的学习品质、劳动品质。创造性发展程度是个性发展的尺度,培养创造性是个性教育的重要目标。“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不是放任人性的自由表现。发明和发现也要遵守一种为人们自由接受的纪律,也要模仿别人所选择的模式,尤其要反对那些矛盾的模式。否定纪律的作用和拒绝遵守一切规则,都是不可能的,虽然,从长远期来看,有些纪律和规则在一个人自己的运用中会日益完善,而这样的纪律和规则同发明创造的本能是最相一致的。”创造性教育应是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释放出来,但并非任何教育都能做到这一点。“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制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认清这些任务乃是现代心理教育学研究最有成果的智力成就之一。”
陶行知先生1933年就倡导创造教育。创造性作为个性特点,不仅仅是创造力的表现,而且是创造意识、创造情感、创造的意志、创造能力的统一,因而创造教育是个性教育的重要方面,是个性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把培养创造性仅仅作为智育的任务,事实上,它是整个教育的任务。创造意识是出自对社会的责任感而形成创造意向、创造欲望、要求,创造情感是一种高级社会情感,它以开拓创新为快乐,创造意志是创造过程中表现出的目的性、顽强性、独立性、自制性。实施创造性教育,要创设、营造鼓励创造性的教育环境,美国创造学家史密斯主张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中,“教育者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设定开发创造性的条件,创造性所需要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知识环境”。我们理解,创设这样的环境就是:建立友善的、鼓励创造性的学生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宽容、理解、男女生正常交往;热爱学生,形成民主、平等师生关系,教师乐于接受和鼓励不墨守陈规的、新奇的答案和行为;实施开放式教育,让学生接触社会,投入实践,开阔眼界;由保姆式管教方式转为学生自主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教学由注入式变为启发式;由刻板的、划一的模式化教育转变为生动活泼的多样化教育,改变教育方式的标准化、程式化、八股式,代之以灵活性、多样性、趣味性的教育方式。个性的完整性和教育活动的多样化个性具有社会性,个性反映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个性的形成发展是其精神力量、思想、情感、意志、性格、情绪、才能等等因素作为整体发生变化的过程。如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所说“个性的概念表现着生活主体的整体性”,“它是一种特殊的整体形成物”个性中的一切特征、品质共处于统一体中,在相互联系中发展,马卡连柯曾说过,个性发展不是一部分、一部分进行的,个性成长具有它完整性和多面性。个体的完整性、多面性要求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个性发展必须通过教育活动,
二是这种活动要丰富多样。
个性是在活动基础上形成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内部心理活动是外部对象性活动内化的结果,外部的对象性活动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化,这种内化、外化的无数次交替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个性的整体性多面性要求教育的多模式、多功能,作为个性教育的活动应是有着内在丰富性和多样性。片面追求升学率、单调刻板的学习生活,枯燥无味的教育教学方式是极不利于个性和谐发展的。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教育的目标要求方面既统一又要多样,在教育内容、方法、教育活动的形成方面也都应当是多样的,只有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才能使个性的各个方面有效地活动起来,从而使作为整体的个性得到有效的发展,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参与一定的社会政治活动、群众性文化生活、公益劳动、体育运动等这类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研究表明,多种形式的、新颖的活动能激起受教育者的积极情绪,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自主的积极地参与,使教育活动成为他们自主发展的活动。实际工作者创造的、在实践中形成的愉快教育、成功教育都是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当然,作为发展个性的愉快教育模式,主要不在追求感性的快乐,而在于获得内在精神的愉悦,在于促使其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得到发展,因而它并非不要受教育者付出艰苦劳动和具有刻苦精神,只是当教育活动成为受教育者自主发展的活动时,有着对实现目标的强烈愿望、学习的艰苦性和乐趣性,苦与乐便同时并存,当经过苦学、有所收获,目标达成便能享受成功的快乐。社会主义社会里,集体主义是个性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本内容,组织个人参加集体性的活动是发展个性的基本途径。个人生活于其中的集体,就是个性发展的基本环境,个人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自我感觉、别人的评价、自我评价等等都是个性形成的基础,在健全的集体中,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比较作用等促进积极个性发展的机制。
个性自由发展与闲暇教育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人的发展时,常常提到人的自由发展。自由发展是从主体与客体关系说的。人的发展总要打上社会的、时代的、阶级的烙印,因此自由发展决不是不受任何约束的放纵、无秩序、无责任、无纪律。自由是对客观世界必然性的认识与改造。自由发展是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利用客观条件前提下自主地发展积极的个性,包括发展兴趣、才能、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品质。自由是相对的,自由发展的程度也是相对的,总的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自由发展可能性逐步增加,当前我们所说的自由发展在程度上相对说低一些,即在当前社会条件下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发展时间分为两部分: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我们可以把教育活动和闲暇时间看作两大类活动。对学生来说,闲暇时间是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学习时间之外的属个人支配的空闲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闲暇时间日益增多,在我国实行新的工时制度后,学生的闲暇时间更多起来,(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的存在,闲暇时间往往被侵占,随着教育改革的继续发展,最终要改变这一状况)闲暇时间应当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是最好的个性自由发展的时间,然而面对大量的自由时间,有的用作补课或布置额外的作业,有的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过好闲暇生活,以致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因此要进行闲暇生活指导,实施闲暇教育。闲暇教育是个性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要通过闲暇教育使学生学会生活,提高闲暇生活质量,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闲暇教育包括闲暇生活价值观教育,培养正确闲暇生活态度以及有关闲暇生活的知识、技能教育,指导学生过文明、健康、科学的闲暇生活,通过各种闲暇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使自己的个性道德品质、社会技能、创造才能等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篇三:
一、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结构,它既包含生物的、生理的因素,又包括社会的、精神的因素。因此,自我意识的内容必然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地说,大致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 生理方面的自我意识,即对自己生理条件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如高或矮?胖或瘦?
2. 心理方面的自我意识,即对自己心理品质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如自己的理解力、记忆力强还是弱?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思维是否敏捷?情绪是否稳定?心境如何?行动的自觉性高还是低?自制力强还是弱?做事是否果断?等等。
3. 品德方面的自我意识,即对自己遵守道德行为规范、遵守法规、思想政治品质、生活和思想作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4. 社会方面的自我意识,主要指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经济状况、政治地位、声誉、威信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如自己是受人尊重和信任?在集体生活中举足轻重还是无足轻重?别人对自己是亲近还是疏远?等等。
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起着制约的作用。例如:人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意识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和集体中的地位、作用,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或义务,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能自觉地调节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促进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最终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可见,健康的、成熟的自我意识会给个人带来快乐和积极的社会效应,因此,在小学教育工作中,了解和分析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婴儿最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将自己与客观事物混为一谈,他们玩弄自己的手、脚,就像玩弄一件玩具一样。将近1岁时,儿童开始把自身的动作与动作对象区分开来,初步认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在1岁以后,儿童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意识到身体的感觉,开始把自己的名字当作自己的信号,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志。约在2岁以后,逐渐学会使用代词“我”、“你”、“他”。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志。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经过三个时期:①自我中心期(8个月-3岁),是自我意识的最原始状态,称生理自我;②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③主观自我时期(青春期--成人期),自我意识趋于成熟,进入心理自我时期。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速度不同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不断发展的,但不是直线的、匀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又有平稳发展的时期的。研究表明:
1. 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处于上升时期,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二年级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小学二年级到小学三年级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在上升期中属次要地位。这是因为学校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如考试成绩的好坏,教师对自己的评定,同伴对自己的接纳性等等,都使儿童从不同角度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而学习活动对儿童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等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从而促使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
2. 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
3. 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又处于第二个上升期。在小学中年级,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起来,其辩证思维也初步发展起来,这就促使儿童的自我意识更加深刻。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这就使小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小学生自我意识因素发展不同步
总体上,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会随着他们与客体互动的增多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而提高,但自我意识具体成分的发展并不同步。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主要成分,它的发展水平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自我体验与自我认识密切相关。因此,儿童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的发展大体一致。儿童自我调控的发展呈现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调控分数比高年级儿童高,这是儿童的调控由外部调控向自我调控发展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低年级儿童比较容易接受权威人物(教师或家长)的控制,他们的自我控制分数高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实际上是“外部控制”的结果;小学高年级儿童独立性增强了,外在的约束力逐渐减小,内在的自控能力逐渐增强,但这种自控力的发展是逐渐的,较为缓慢的,因而表现出自我控制分数下降。
三、自我意识各因素的发展
(一)小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
1. 自我概念的发展
随着儿童内心世界的发展,他们会越来越多地将自己作为思考的对象,客体我不断地扩展,儿童逐渐构建起自我概念,即关于我是谁,我有什么样的性情、态度及价值观的认识。
学前期儿童自我概念的特点是具体化。当你让一个3岁或5岁孩子描绘自己时,他很可能回答道:“我叫小明,今年5岁。我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我有很多很多玩具,我能够自己刷牙了……”。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非常具体的。他们用以描述自我的,主要是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名字、外貌、拥有什么东西以及日常行为。
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能够逐渐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行为、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整合起来,从而认识到自己身上一些稳定的特点。在8-11岁时,儿童的自我描述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开始提到自己的人格特质,这些描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如这时让一个11岁儿童来描述自己,他会说:“我叫悦悦。我已经是一个大人了。我是一个诚实的人。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我擅长弹钢琴。我经常去打乒乓球,不过,我最擅长的体育活动是游泳。有时我也会发脾气,但一般情况下我都很乐观……”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这个孩子比较强调能力,如擅长游泳等。此外,在描述中既有积极的特点,也包括消极的特点,如诚实但成绩一般的描述。这些都表明,儿童已经开始注意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特点,能够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在青少年早期,青少年已经能够将各种分散的特征联系起来,如将“机敏”、“有创造性”整合为更高层次、抽象水平更高的“富有智慧”。但是在青少年早期,这些关于自我的描绘还没有系统化,它们之间还缺少有机的联系。因此,有时青少年会对自己产生互相矛盾的看法。如,他们有时会觉得自己既是内向的,又是外向的,对此感到很困惑。这种困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青少年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如在父母面前、在老师面前、在一般同学面前、在好朋友面前,面临着不同的社会压力和要求。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对自我有不同的要求,会表现出自我不同的侧面。而在青少年早期,他们还不能将这些特征有机地联系起来,尚没有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因此,他们经常会出现“哪一个是真正的我”这样的困惑。
到青少年中期,青少年已经能够将这些看似相悖的观点系统化。他们开始意识到个体在不同的情景中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如他们会这样评价自己:“我这个人适应能力很强。在好朋友面前我很健谈,而在家中我很少说话。因为他们很少真正想听我的想法。”青少年十分关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如自己是否为他人欢迎等。
总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认识到人与人的区别不仅在身体和拥有的物品上,还涉及到感情、兴趣等方面,并且会逐渐地认识到自我的本质更多地取决于个体内部的心理特点,也就是说,儿童的自我认识在逐步变得深刻、全面。
2. 自我评价的发展
(1)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儿童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主要还表现在儿童自我评价水平的发展上。儿童自我评价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自我评价独立性的发展。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是相对于自我评价的依附性而言的。独立性的自我评价萌发于学前后期。从学前后期到学龄初期,儿童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于成人的评价,但他们已有了对自己行为的一些独立看法。当成人对他们的评价不公正时,往往会引起他们的不满。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儿童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明显发展,他们逐步学会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从而能够独立地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儿童独立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面不断提高,到初中三年级以后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基本上不再依附于别人。
其二是自我评价稳定性的发展。一般来说,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在小学三年级以前稳定性较差,中学以后稳定性较高。儿童一方面通过周围的人对自我评价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对自己活动结果的认识,越来越较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使主观评价和客观实际统一起来,提高自我评价的稳定性。
其三是自我评价全面性的发展。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指的是自我评价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小学低年级儿童在评价自己时常常是片面的,他们更多地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随着道德观念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儿童逐渐学会较全面地评价自己的行为,能同时列举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对自我的评价也更多是表面的,不够深刻,表现为局限于对一些具体行为的评价。到了小学高年级直至初中,这时的儿童能将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动机联系起来,分析自己的个性品质,其自我评价的深刻性和概括性开始逐渐发生质的变化。自我评价全面性的发展同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有很大关系,良好的教育可以使儿童较早地全面深刻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2)自我评价的几种类型
自我评价的基本类型有过高的评价、过低的评价和适当的评价。不同类型的自我评价的儿童有不同的表现,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表现为自我评价高于小组对他们的评价,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可能性、活动的成果以及某些个性品质。他们在选题和做作业时很自信,喜欢选择那些显然是力不能胜的任务。在遇到挫折时,不是固执己见,就是把失败的责任推向客观原因。他们不一定自我吹嘘,却喜欢挑剔别人的所作所为,批评别人。如果让他们比较和自己在质量上相同的作业和其他活动成果时,他们常常给自己打上“优”,而给别人打“良”或者更差的等级,并会在别人的作业里找出大量缺点。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很容易形成过分自信、高傲、不讲策略和难以相处的个性特征。
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自己的评价低于小组对他们的评价,对自己的能力及以后的发展缺乏信心。他们在选题或做作业时,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一般选做容易的题目。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容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的个性特点。
自我评价适当的儿童,自我评价与小组对他们的评价比较接近。他们是积极、富有朝气、机智、好与人交往的。他们通常兴趣广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自己在学习或其他方面的错误,选择适当的或稍微困难的任务,在遇到失败后则进行自我检查,选择困难小的任务。
(二)小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
自我体验的发展始于学前期,根据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的调查,约在4周岁左右。学前儿童对社会情感的自我体验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丰富,并有一定的顺序性,其中愉快感和愤怒感发展较早,自尊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发生较晚。同时自我体验又表现出易受暗示性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儿童对社会情感与自我认识的发展是比较一致的,都具有较高水平的发展速度。但是到小学六年级以后,儿童的自我情感发展的速度则缓慢下降,到高中至大学阶段,儿童自我情感的发展水平才逐渐趋于稳定。
张丽华、杨丽珠的研究(2004)就发现3~9 岁儿童的自尊发展存在着极为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张文新的研究(1997)发现,初一年级学生比初二、初三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要高。也有研究表明,自尊心的发展依赖于评价的情况,依赖于自信心的水平,也依赖于能力、品德的水平,还依赖于环境气氛的状况。以下就是评价的四种情况对自尊心的影响。
篇四:
大家好,我是XXX。
活波开朗是我,遇事沉着是我,热情大方是我,品学兼优是我。在平常的生活中,我积极帮助身边的同学,和班级的同学们一起在学习生活中快乐成长,老师交待的任务总能认真完成,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同学信任的好朋友。在班级中,每一次活动我都能组织得有声有色,同学之间有什么困难或矛盾,我都能帮助他们很好的解决。在学习上我也是当仁不让,我不是很聪明,但我明白,学习上的成功是1%的天赋+99%的汗水,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收获。
我喜欢画画,阅读,书法,笛子……正是这些丰富的课余活动,使我学习到了许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也让我在学到一技之长的同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国书法比赛二等奖,书画摄影大赛铜奖,作文大赛一等奖……在欣喜之余,我也在不断的努力着,一步一个脚印,让汗水与泪水铸就一个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希望大家能喜欢我。
篇五:
我是一个热爱生活,做事认真的人。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我不但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同时,在各方面也得到了完善。在困难面前,我从不后退,总是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而每解决一个问题,克服一个困难,都使我的信心得到了提升。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自信,加上加倍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通向成功的彼岸。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我能够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认真预习,积极复习。遇到问题,向同学请教,向老师咨询。我会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我把学习当成获取知识,丰富自己的乐事,对它充满了兴趣。
我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善于与同学沟通,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人。在生活中,我能够尊重师长,孝敬父母。我能够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有益活动,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我喜欢体育,并积极参与其中,在运动中体会快乐,收获健康。
我身上还存在着不少缺点和不足,今后,我要加倍努力,不断完善自我。
个性发展特长及成果
(1)我居住社区楼房的墙壁上,经常有人张贴小广告,严重影响了社区的环境。我就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和母亲一起用铲子等工具将它们清除掉,遇到贴和散发小广告的违法行为,我会主动制止。
(2)我舅舅工作的地方是一家培训机构,我把那里当成培养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高中期间的每一个暑假,我都到这家培训机构进行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任何工作,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具备认真负责的精神和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3)我的兴趣广泛,计算机、唱歌、足球、篮球都是我的最爱。除了利用课间、课后时间和同学一起踢足球外,节假日我还在小区里和同龄的伙伴一起锻炼。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提高了我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篇六:
在新的学期,新的环境下我们要重新开始,无论过去是失败还是成功。忘记以前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只需要把经验和教训铭刻于心。面对失败,让我们铭记一位老者的话:一个人如果失败了,并不证明他永远完了;如果他认输了,并且退却了,那他才永远完了。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看到同学个个都长高了,个个都精神饱满,我就非常想对他们再说几句鼓励的话:要有进步的信心和决心。
新年伊始,应认真总结过去,千万不要骄傲,应该在新学期再接再励,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应该振奋精神,争取迎头赶上。不论怎样,老师都希望每位同学都有“我会比昨天更进步”的信心和决心。
我的发展目标
新学期刚开始,要做好”五个心”:
一,是收心.
把暑假的以玩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以学为主的生活方式.
二,是决心.
我要在新学期伊始下就下定决心使自己的人生有一个美好的开端.
三,是恒心.
在学习上要下功夫,持之以恒,战胜困难.
四,是爱心.
不仅要提高学习,同时还提高品德修养.尊敬老师,团结友爱,互相互爱,孝敬父母.
五,是用心.
用心做人,做学问.
学期末的我
在放假期间,如果有条件的话,我想与同学做一次旅游,旅游会开阔我的眼界,我想让我领略一些在原来的地方领略不到的东西。
其实,无论做些什么,只要在假期结束的时候,自己回想起来觉得没有白过,过得充实,对自己有意义就行了。能留下点回忆,比什么都好,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我的假期学习计划是这样的:在这一学期报班填补不足.再提前学习新课程.
我的发展目标
这半学期过去了,应总结过去,弥补以前的不足。
我决心:1,树立一个信心:我能我行
2,创立一种学风:认真刻苦
3,凡事从“认真”开始,认认真真地读书,认认真真地上课,认认真真地做作业。
4,学业成功的过程离不开勤奋和刻苦。“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劲,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格言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5,培养一个习惯:自觉自愿 .学业进步,贵在自觉。我们要在老师的指引下,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新学期我们的父母在关注着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祝福你们。今天我们要将新学期视为一个新的起点,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和生活之中。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我们回到老教室,看到熟面孔,但要带着新的希望,踏上了新的征程.让我们在下半学期的开始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
思想道德 自我评价
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有爱心、乐于帮助他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 。
思想道德事迹记录袋
我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希望自己以后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素质,创造自己闪耀的一片天空。
学科学习记录
语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课上认真听讲,主动参加讨论。每周写一篇周记,读几篇文章,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后我应该更加严格要自己,努力做得更好。
英语: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有不懂的就问,每天都读读单词,课文,在测试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考出一个满意的分数。
思想政治:课上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按照老师的要求背诵每一天的学习重点。当自己的应用能力还是有些差,应该多多关注一些新闻,开阔自己的视野。
学业情感自我评价
无论过去是失败还是成功。忘记以前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只需要把经验和教训铭刻于心。要有进步的决心,千万不要骄傲,应该再接再励,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应该振奋精神,争取迎头赶上。
合作与交流 自我评价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勤奋,追求科学,思想健康向上。与他人团结互助.约束自己的行为.尊重身旁每一个人的想法.可以很快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
合作与交流行为记录袋
我在与小组合作交流时都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见解独特,也会接受同学的批评与建议!和同学一起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
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
对于体育有很强的热情,能够坚持每天都锻炼身体,而且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审美与表现自我评价
有健康和审美情趣,不追求和接受低级、庸俗的东西。
对艺术学习有兴趣,具有创新意识。
审美与表现记录袋
我个人比较注重自然美,有健康的审美情趣。不追求和接受低级、庸俗的东西!
个性与发展 基本情况
特长:学科特长;从小喜欢对地理科目的探究.喜欢阅读文学刊物.并得以运用.
体育运动特长:对多数运动热爱.
艺术特长;唱歌
有新意的成果:艺术节合唱 音乐课合唱
其他:对电脑技术小有研究.
自我评价
从小到大,对学习,我都抱着一种坚持不懈的态度充满了信心。对同学朋友我永远都用一颗热情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们。我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父母眼中乖巧的女儿。遇到困难,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是每一次我都坚持了下来。对生活,我永远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相信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信念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个性发展过程
我在学校特别喜欢踢足球,所以我们每周3都和学校的老师比赛,在比赛中虽然我们从来都没有胜利过,但是我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战胜他们。在踢足球的过程中我和同学建立的很好的默契,和老师也建立的很好的师生友谊
个性发展特长与成果展示
本人个性良好,缺乏特长,所以在今后要提高自己学科方面的特长、体育运动方面的特长和艺术方面的特长等;争取做到全面发展。
篇七:
热情是我最华丽的装扮
我是一个拥有太阳花般性格的女孩,是校园中典型的活跃分子。高中生活开始后不久,我进入了学校的合唱队、话剧团。或许我的嗓音并不是最出众的,或许我的表演甚至显得青涩可笑,但是在舞台上,我释放的是专属于年轻人的热情!这热情是我最华丽的装扮。有了它,我相信舞台上的自己就是最夺目的太阳花!
我还主持着学校的大小活动。与合唱、话剧相比,主持人这个身份无疑更让我充满自信。我顺利主持了学校的各种活动,如 微笑传东城 激情迎奥运 活动、庆祝奥运会倒计时一百天活动等。另外,我还将学校的特色活动进行了报道,在《中学时事报》《校园报告三十九度二》杂志上刊发了文章。
一次偶然,我成为了学校的代表,与东城区其他7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团委副书记们一同组织了东城区高中生辩论大赛。也正是这次组赛的经历改变了我整个高中生活。我作为校学生会主席以组织区里的辩论赛为契机,将学校的学生会进行了重组。
学习是学生的本分,经过高一的努力,我抓住了文理分班的机会,从普通班考入了文科重点班。在这个学习氛围更加浓郁的班级里,我和身边的伙伴一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当然,我们都不是死读书的人,一本小说,一部电影,都会成为我们课余生活的话题。在文科班里,处处都荡漾着文艺的气息。
记者、主持人、学生会主席,青春的图画在一点点变得清晰,渐趋浓郁。
就是这样,多重身份的转换之下,我努力学习,用心生活。
篇八:
不合格案例一
我有独特的想法与见解,有时候想事情往往和大部分人想的不一样。
不合格案例二
我坚持发展自己个性,能够团结同学,和同学互相帮助,并努力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缺点。在不违反班规校规的同时坚持发扬自己勤于思考、开朗、诚实、善良、乐于帮助同学的个性。
不合格案例三
我是做事细心认真的人,生活中我从来不怕遇到困难,因为困难使我更坚强.一旦遇到困难我会想尽办法去解决困难,而不是去逃避.在寻找解决困难方法的同时我从中会到很多.同时我把困难和挫折看成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磨练,如果没有困难和挫折的激励我的生活就不是完美的!只有不段的去经历才会使我在成长才会从中吸取到教训,从而更好的去面对不论是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的没一个问题。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只要我们有不段创新的精神我相信我一定能够把事情做好,即使不是最好也要努力去做好!我掌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高中三年,塑造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自信来自实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身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改正缺点。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我相信只要我有不段努力的精神我就一定能够成功,相信我行我能!
合格案例:
我是一个热衷于向不同方面发展的人,尽管高中的学习生活格外紧张,但我还是紧紧抓住每一次活动的机会,参与其中,以求历练。辩论会之行,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没有硝烟的战场,既要抓住时机找漏洞,又要理清思路免干扰,更要适时提出对方其尘服的观点。紧张与刺激的同时,更让我从中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英文,我也在高一顺利的通过了公共英语三级,并在口语一项中获得满分。同时我也坚持着学了十余年的钢琴,每天抽出20分钟弹几首曲子,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通过史记选修课和平时的文学积累,我的文学素养与语文功底大大提升,作文多次受到老师的夸奖。我坚持练习行书,和两年前的我相比,不论是字形还是心性,都有了质的改变。每一项,我都用心对待,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念,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目标。通过多方位的学习,我深深感受到,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让我更加有责任感,更加理解 理想,抱负,文化 的内涵。
好案例: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在这片舞台上,我演绎着自己独特的一份精彩。 对生活中现象的发现与思考激发了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升入高中后,我加入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并成为北京市翱翔计划的第一届学员,这使我真正拥有了在 我做科学 中感悟科学的机会。在北大医学部实验室进行我的科学实践课题 核苷类似物AZT和D4T抗DNA病毒的可行性研究 更让我学到了许多。它所带给我的,不止是 明天小小科学家 的获奖,还有我对科学家更深的理解,让我憧憬着成为这个优秀群体的一员并为之不懈奋斗。我从中所收获的,也不仅是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更开始明白,科学不止是兴趣,还是一种严谨负责求实的态度,一种需要巨大毅力的坚持,一种面对并解决问题的勇敢。
我的高中生活也充满各种缤纷的风景:三年以来,我的成绩始终轻松领先;连年被授予区优秀干部等荣誉称号;学习之余,京津沪三地高中生英语技能大赛北京赛区16强、东城区高中生辩论大赛会徽设计特等奖等奖项更证明了我的综合素质。作为班长,我与班主任老师一同开展班级的建设,让班级真正成为大家的集体,让我们在这个集体中共同成长;作为学校科技俱乐部部长,我参加各种科学讲座,并组办 科学家进校园 活动,邀请了著名科学家来校进行科普讲座,将科学思想传播给更多的同学们。
拥有过这一切,我可以自信地宣告,我的高中,是精彩难忘的,是充实的、进步的,更是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三年。
1.个性发展自我评价和特长成果展示
特长成果展示
是学生在三年里参加的最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非学科类奖项、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担任社会职务等内容,选择最突出的三项(每项300字以内)。
特长成果展示之一:
社会实践活动
多次参加街道社区活动,陪老奶奶聊天,帮街道办事处打扫卫生,帮社区阿姨打扫街道,捡垃圾。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参观科技博物馆,去领会宇宙的奥妙,探索科学的神奇。参观少管所,增强法制观念。
记忆最深的是参加东城区运动会开幕式,这次活动我担任升旗手一职,这是一次庄严的任务,不容我们有半点差错,参加东城区体育节开幕式那天正好下雨,但并没有打退我们参加的热情。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做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特长成果展示之二:
奖项及个性特长(兴趣爱好)
1. 高一、高二我被连续评为校级 三好生 并连续获得区级 特优生 荣誉称号。高中以来我一直坚持参加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科学实践活动,取得优异成果。是北京市教委组织的旨在培养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的 翱翔计划 活动的首届学员。2007、2008连续两年获东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08年获第28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2009年获北京市第九届中学生金鹏科技论坛一等奖;2009年获第29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紫光科技创新专项奖。
2.&nbs学生工作总结p;我是喜欢跳舞的女孩,有过八年舞蹈功底的我发现舞蹈渐渐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美妙的舞姿更是离不开音乐的陪伴,我仍然是蓝调的拥护者。在英语特长班的开放日展示活动中,我与同学唱的一曲蓝调,曾打动过无数同学。热爱音乐的我,能从音乐中发现许多美妙的东西,当我忧伤,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它能够帮我找到前进的方向。我从小学习二胡的演奏,这种颇具民族风格的乐器,更加能够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特长成果展示之三:
班干部工作或者社团经历
我的体育成绩自从小学开始就名列前茅,并且由于声音洪亮,从小学3年级以来一直担任着体育委员的职位。在高一时,我很荣幸的又当上了体育委员,我一直尽心尽力地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在体育课上,协助老师准备体育器械并维持纪律;在体育课后,积极组织并带头参加体育活动。为使班集体在参加运动会入场式时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我认真组织同学们进行队列行进训练。虽然经常嗓子喊哑了,但是当运动会上同学们整齐地走过主席台时,总是令我感到无比快慰。担任这项职务使我的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研究性学习
内容摘要是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的最精炼概括,反映了学生的兴趣、发展方向及其研究水平
内容摘要撰写要体现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果
一、项目负责人:李思敏
二、选题背景:近年来,中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同时始发年龄又有下移的势头。更多的人都戴上了眼镜,甚至连几岁的小孩都戴上了眼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三、研究目的:通过此次研究希望同学们端正态度,视力正常的同学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已近视的同学及时治疗,防止视力进一步下降,稳定视力水平。
四、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通过本次研究,希望能够使同学们更多的了解近视给我们带来的危害,重新审视自己,没近视的做好预防工作,近视的能够及时治疗,端正自己的态度,防止视力进一步下降。
五、研究的基本过程:在初中生和高中生中各取一定人数进行问卷调查,再对一部分的中学生进行专访,并分析调查及专访结果,得出相关结论。
六、研究结果:高中学生近视进展率较初中学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普遍高中生的视力比初中生更低且高中生近视人数远多于初中生。
七、研究结果分析:相对初中生而言,大部分的初中生都是由于看电视频繁,且离电视的距离较近和沉迷于网络而造成的
篇九:
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榜样。
初中三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本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学习之余,走出校门,本人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合作与交流 自我评价
我在与小组合作交流时都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见解独特,也会接受同学的批评与建议!同时认真听取同学的见解,和同学一起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
合作与交流行为记录袋
愿意合作与交流。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与他人分享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我喜欢绿色,因为绿色代表活力,代表希望,生机勃勃。所以我每当我遇到困难我都会努力去做,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