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三中学 武汉市第三中学 武汉市第三中学-百科名片,武汉市第三中学-学校

武汉三中创建于1905年,解放前即是闻名全省的“湖北省立汉阳高中”,解放后为武汉市重点中学。晴川历历,芳草萋萋,深远的文化渊源,厚重的人文精神,武汉三中伴随着一代代汉阳子弟成长、成才,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学校现有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59人、市学科带头人8人,区学科带头人15人,硕士学历教师24人。教师阵容雄厚,高级教师近全校任课教师人数之半,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骨干队伍已经形成,新老交替已基本完成。在各级公开课、优质课竞技中,三中中青年教师屡创佳绩,肖少斌老师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1998年9月在全国中学物理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学校现占地3万余平方米的校园已经园林化,电教室、语音室、多煤体网络教室、监控系统、图书馆、音乐室、美术室等均达到一类标准,还有全市中学少有的现代化体育馆。2000年5月至2001年4月,学校相继建成了现代化教学技术设备齐全的教学综合大楼、教师办公楼、300米的塑胶跑道运动场、学生公寓和优美怡人的大小花园广场。

武汉市第三中学 武汉市第三中学 武汉市第三中学-百科名片,武汉市第三中学-学校

武汉三中_武汉市第三中学 -百科名片

武汉三中创建于1905年,解放前即是闻名全省的“湖北省立汉阳高中”,解放后为武汉市重点中学。晴川历历,芳草萋萋,深远的文化渊源,厚重的人文精神,武汉三中伴随着一代代汉阳子弟成长、成才,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学校现有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59人、市学科带头人8人,区学科带头人15人,硕士学历教师24人。教师阵容雄厚,高级教师近全校任课教师人数之半,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骨干队伍已经形成,新老交替已基本完成。在各级公开课、优质课竞技中,三中中青年教师屡创佳绩,肖少斌老师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

武汉三中_武汉市第三中学 -学校规章制度

2012年8月27日早上8点30分,武汉三中领导班子、管理骨干以及各年级核心小组成员一同来到梅子山军事管理区召开行政学习例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李忠同志主持,会上校领导班子分别对新学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与规划。

会议之初,校党委书记、校长汪玉明同志站在教育家和管理者的双重角度就全校工作进行了宏观部署和微观指导,打开了管理团队的工作思路,提升了管理团队的工作理念。汪校长围绕 “如何促进学校持续性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从教师队伍的管理、教育教学常规的管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行政管理四个方面分层指导,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想法,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随后,刘平华副校长就其分管的教务处、教科室工作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表示要继续强力推进“131”教学模式的运行,充分发挥名师的作用,积极探索和构建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模式;张才清副校长则从班主任育人、家校联合育人、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三个方面谈了全员育人实施有效德育的具体措施;张劲松副校长以及党委副书记李忠同志分别就学校行政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提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此次行政学习例会的召开,将全体三中管理人员凝聚在一起,共谋发展,为三中再创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深信,在三中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全体管理人员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三中将走向科学化、精细化发展道路。

武汉三中_武汉市第三中学 -三中历史

书院时期的武汉三中


武汉市第三中学

汉阳历史悠久,历为郡府治所,山川秀丽,水陆通畅,商贾云集,文风称盛。武汉三中就置根于这片古城,从书院时期开始,历三百载;自近代学堂计算,

武汉市第三中学


武汉市第三中学

已是百年。 一、书院时期 1868年《续辑汉阳县志图》图内清晰可见晴川书院 公元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汉阳府建晴川书院,院址初在汉阳城南纪门内。1742年(乾隆七年)取义学废址,扩充修建。1799年(嘉庆四年),郡守刘斌用赈济余款购置张姓民宅改建书院,晴川书院遂迁址至试院西(今武汉三中校址),“晴川书院”为刘斌亲手所书。 1852年(咸丰二年),太平军攻汉阳,书院毁于兵火,1865年(同治四年),郡守钟谦钧率僚属集资重建。此时书院与地处凤栖山麓的凤山书院共有生员百人。书院仿效白鹿等名院的训导制度,治学严谨,赏罚严明,学子举试多得功名。 我省著名学者王葆心(1868―1944)曾任晴川书院院长(即“山长”)。王葆心,字季芗,一字晦堂,自幼勤奋,曾在两湖书院修业五年,1894年夺取优贡,学冠诸生,蜚声江汉。在任晴川书院院长之后,1903年以第三名考取举人,赴礼部任职,兼京师书报局总纂及京师优级学堂教习。民国后曾任北京图书馆总纂、湖北国学馆馆长、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及武汉大学教授、湖北通志馆馆长等职。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晴川书院是颇具规模的。据汉阳知县裘行怒《改建晴川书 院》载:书院“栋宇南面辟崇门,入门为院落,地可五弓。延北为二门,门以内院宽半亩。再北为讲堂,宏敞轩豁,势极堂皇。东西列长案,为诸生应课设也。由堂而北为穿堂,再入为南楼,复有小院,缭以廊房。再北为二堂,山长设讲席。再为三堂,再为庖,隔为后院。又于讲堂后,由穿堂之西折西南有小屋,小楹中设神龛,作匡床式阶,植双桂如盖……其以晴川名者,本崔颢诗也。” 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急剧演变,西方文化侵入,国势倾危。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废科举,兴学堂,以教育强国。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制定近代教育体制,汉阳各书院纷纷改制为新式学堂。晴川书院改制为“汉阳中学前堂”,与凤山书院改制的“汉阳中学后堂”共有男生300余人。学堂学制初订四年,后改为五年,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开设课程。但刚从封建书院脱胎而出的近代学

武汉市第三中学所获荣誉

堂仍有许多封建的教学内容,课程中谈经论道的课时比重还很大,当然也新设置了算学、历史、地理、外语、体操、图画、手工等课程。 1904年,在汉阳中学前堂内先后设汉阳府中学堂和汉阳府师范学堂,至此晴川书院完成了向新式学堂的演变,书院延续了近200年。其后,近代学堂向现代化中学的演变,又经历了百年之久。我们所言百年三中,是指学堂出现后的历程,若更深远渊源论,当为三百年。

民国时期至抗战复员前的武汉三中


武汉市第三中学

1912年(民国元年),官立中学改省辖。省将汉阳府中学堂更名为晴川中学,学校实施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的“注重道德教育,以实业教育,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开设了修身、国文、英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等课程,学制为四年,首任校长为著名书法家、学者宗彝。 宗彝(1875―1935),汉阳人,年青时为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先后毕业于武昌两湖书院及贵州法政学堂。光绪末年,在贵州任抚署文案,学务处坐办和余庆知县。1912年任晴川中学校长,次年任黎元洪副总统秘书。1921年代理湖北省政务厅长,次年代理湖北省教育厅长。其书

武汉市第三中学所获荣誉


武汉市第三中学

法古朴遒劲,非常有名气,今武汉关钟楼上“江汉关”三字以及武当山天柱峰上“一柱擎天”摩崖大字,为其手迹。 宗彝之后,先后有黄梅、胡柏年、孙锦章担任晴川中学校长。 晴川中学是由学堂到学校的一个转折点,此后办学才有了教育宗旨、学制及课程计划等较为规范的管理。这应该说是学校历史上的一次大进步。晴川中学培养了不少杰出学生,其中就有革命烈士殷崇周。 殷崇周(1902―1930),汉阳人,16岁进入晴川中学读书。“五四”运动时,是汉阳城区学生联合会负责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5月,他与中共川阳临时县委取得联系重新组建了汉阳永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00103/120024.html

更多阅读

沈阳第十一中学75届初中三班同学会之一 沈阳黄埔军校同学会网

沈阳市第十一中学75届初中三班同学会即将举行!!!亲爱的老三班的同学们:你们好吗!好想你们。首先让我代表沈阳市第十一中学75届初中三班同学会筹备委员会,向您和您的家人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祝福!祝各位老同学虎年虎虎生威、大吉大利!!!

声明:《武汉市第三中学 武汉市第三中学 武汉市第三中学-百科名片,武汉市第三中学-学校》为网友实干型野心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