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是我国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核心城市为北京、天津、唐山。环渤海经济区有以下优势。地理区位优越。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北部,扼我国北方地区海上门户,与日本、朝鲜和韩国等联系便捷,拥有“亚欧大陆桥”东端的天津港、大连港,是我国华北、东北的经济核心区,腹地范围广大,几乎包括半个中国。
京津唐_京津唐地区 -京津唐概况
京津唐地区
京津唐都市经济圈,是指首都北京、中央直辖市天津和冀东重要城市唐山之间三角地带的广大地区。土地总面积4.2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4 %),人口2975.8万人(占全国的2.4 %)。她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间的结合部。北枕燕山,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湾,为华北全区从太平洋彼岸到欧亚内陆的主要通道和欧亚大陆桥的主要出海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京津唐都市经济圈以北京这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轴,是聚集竞争力最高、发展最快的都市经济圈之一。她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方向,成为国内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
京津唐_京津唐地区 -京津冀合作
在河北省唐山市,一位当地政府官员评价道:“现在推进京津冀合作,首要的是推进京津唐区域。”这是因为,无论是地缘优势,还是产业对接,辐射带动等方面都已具备成熟的条件。
从地理上看,北京市到唐山市150公里,唐山市距天津市120公里,天津市到北京市137公里,处于“一小时经济圈”。京津唐三市互有相邻,复盖地域4万余平方公里。从历史上看,三地渊源深厚。自古唐山地区就是北京防御塞外游牧民族进攻的重要屏障,而天津则因拱卫京师而设卫,成为海运、漕运重镇。三地同属燕赵大地,具有相同的文化认同感。
从经济发展上看,有专家指出,目前,京津工业已经凸现以开发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化趋势,而唐山是发展环境和产业基础距离承接京津产业链延伸或作为生产基地条件最好的城市。唐山经济近几年在河北省一直保持领先。2008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3560亿元,财政收入460亿元。
[]比较优势 各有所长
京津唐三地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北京拥有知识经济等优势,天津拥有加工制造业和海运等优势,唐山则拥有重化工业和资源以及港口等优势,三方优势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如果强化京津唐更深层次的合作,将更有利于三方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天津社科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韩士元认为,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信息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具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物流中心。京津两市因发挥各自优势,在产业结构上进行协调。如在制造业领域北京致力于研发,搞关键技术,而天津则进行制造和研发转化。
从第三产业来看,北京有资金、管理方面的政策优势,天津则有物流、仓储、加工、分装等长处,在组织物流上有优势,因此可以把总部设在北京,但仓储等则可设在天津。
唐山在河北省未来发展上肩负重任。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提出,把唐山建设成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领头羊。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向斌介绍说,唐山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冶金业是唐山第一支柱产业,不仅成规模,而且技术在升级换代,为与京津的产业对接提供了基础。目前,首钢已在曹妃甸与唐钢共同组建了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京津唐_京津唐地区 -区域合作
目前,京津唐三地的合作趋势已经显现。记者在曹妃甸看到,天然深水良港曹妃甸正在紧张施工中,首钢与唐钢共同组建的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也将落户曹妃甸工业区。该项目结合首钢搬迁和唐山地区钢铁工业调整,投资677亿元,在河北曹妃甸新区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预计2010年达到年产钢950万吨、钢材868万吨生产水平。
京津之间,京津快速铁路、京津第二条高速路等交通建设目前已大规模启动。而京津塘科技新干线的建设,也为两市高科技产业对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北京的一些高科技公司纷纷前往滨海新区寻找商机,进入企业孵化器,而一些大型贸易公司也将物流基地设在滨海新区。
曹妃甸
在唐山,经曹妃甸到天津汉沽的沿海高速正在修建。与滨海新区海滨大道贯通后,由曹妃甸至天津港只有20余分钟车程,这将为两市今后的合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对于天津滨海新区而言,以其诸多优势正在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的龙头。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滨海新区不只是天津的新区,更是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新区。充分发挥好其龙头作用,与京津冀紧密合作势在必行,而构建京津唐“金三角”,则是滨海新区发挥带动辐射作用的关键一步。
尽管京津唐三地之间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些合作也已开展,但目前三地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基础性缺陷,如缺乏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认同感不强;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性差等问题,成为区域协作发展的障碍。专家呼吁京津唐之间应通过政府推动、产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资产整合等,推动城市间合作,从而为京津冀一体化起到带动作用。
京津唐_京津唐地区 -产业分工
数据显示,北京与天津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极其相似,相似系数全部在0.9以上,最高达到0.96。这一状况直接导致了资源难以在该地区范围内合理流动,限制了市场机制下对周边地区辐射效应的产生。
天津社科院专家韩士元认为,京津合作要在产业结构上进行协调。从北京市情况看,2005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60%,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真正达到产业结构高级阶段的地区之一,消费型城市特点较明显。但总体来说,实力不强,影响到北京对周边地区的产业带动。北京虽然已把首钢迁走,但两城还是存在太多相同的产业,要进一步融合、调整。北京不是完全不能发展工业,而是应探讨京津两城之间的优质资产如何融合,协调发展,以发挥更大效益。
比如汽车工业,北京年产达50万辆,而天津也将达40万辆左右,由于两地的汽车工业都是与外资企业合作,受到外资牵制,因此两地完全可以联合起来,发展国产工业,北京致力于汽车研发,搞关键技术,而天津则进行制造。其他如电子、化工等产业也有这样的问题。天津作为面向世界的工业基地,发展民族工业是重要目标。在制造业上北京可以发展设计、研究力量,搞成套的、高端的设备。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合理定位两座城市,对两城进行合理分工,从政府层面进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