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宗淮(1944年-),男,汉族,生于重庆,江苏盐城人,大学学历,工学硕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家,乔冠华和龚澎之子。乔宗淮曾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芬兰大使。1984年任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副秘书长,1987年任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副社长。1991年任驻芬兰大使、驻爱沙尼亚大使。1992年任驻芬兰大使。1997年,接替杨桂荣,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1998年,由王桂生接任。后担任驻爱沙尼亚大使。2001年8月,任外交部副部长等职位。此外,他还是中共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
乔宗淮_乔宗淮 -人物履历
1968年-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委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78年-1981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程热物理专业研究生;
1981年-1983年 国防科委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3年-1984年 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
1984年-1987年 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副秘书长(其中85-91兼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
1987年-1991年 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副社长;
1991年-1992年 驻芬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兼驻爱沙尼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1992年-1993年 驻芬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1993年-1997年 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1997年-1998年 驻瑞典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1998年-2001年 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2001年-2002年 外交部副部长;
2002年-2008年 外交部部领导成员。
中共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大会当选中央纪委委员。
乔宗淮_乔宗淮 -资料
姓名:乔宗淮
性别:男
籍贯:江苏盐城人
生于:1 9 4 4年0 7月
所处时代:现代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描述:外交部副部长
重要事件:1 9 9 1年任驻芬兰大使、驻爱沙尼亚大使。
2 0 0 1年0 8月任外交部副部长。
2 0 0 2年0 9月任外交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乔宗淮_乔宗淮 -外交
中国外交部高层官员调整李辉何亚非升任副外长,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李辉、何亚非,近日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另外该部亚洲司司长胡正跃同时升任部长助理。这是继前不久常务副外长王毅转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之后,外交部高层官员的最新调整。经过这次调整,外交部领导班子由一名部长、七名副部长和四名部长助理组成。
除外长杨洁篪以外,七名副外长分别是乔宗 淮、张业遂、武大伟、吕国增、李金章、李辉和何亚非;四名部长助理分别是翟隽、刘结一、吴红波和胡正跃。新任副外长李辉,今年五十五岁,长期负责中国对欧亚地区外交事务,曾在中国驻苏联、俄罗斯、哈萨克大使馆工作。一九九九年李辉任欧亚司司长,四年后升任部长助理,今年七月任副外长,主管欧亚地区事务和外事管理工作。今年五十三岁的何亚非,长期负责中国对美洲和大洋洲地区外交事务,曾任军控司副司长、中国驻美使馆公使、美大司司长等职。二00六年李辉升任部长助理;两年后升任副外长,主管军控事务和礼宾工作。新晋身部领导成员的胡正跃,长期从事中国对亚洲国家外交事务,曾在中国驻越南、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国使馆任职;二00六年他接替崔天凯任亚洲司司长;今年七月升任部长助理,主管亚洲地区事务和条约法律工作。
乔宗淮书记会见葡萄牙外交合作国务秘书,2008年5月30日,乔宗淮书记会见了来访的葡萄牙外交合作国务秘书克拉维尼奥。双方就中葡关系以及做好明年两国建交30周年庆祝活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乔宗淮_乔宗淮 -会议发言
在国际移民对话会高级别论坛上的发言。
主席先生,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出席此次国际移民对话会高级别论坛。我谨祝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乔宗淮
主席先生,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移民史。“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移民为人类文明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为各国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全球范围内的移民数量显着增加。但是,非法移民、跨国有组织犯罪、侵犯移民合法权益、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等现象又给移民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趋利避害,将移民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最大化。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关注的持续升温,移民与环境的关系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中方认为,环境与移民问题在全球化浪潮中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一方面,洪水、地震、海啸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和工业化造成的荒漠化、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等环境变化不时引发移民问题,另一方面,大规模的移民对迁居地当地环境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但是,我们必须指出,移民决不是破坏环境的主因,环境也不是造成移民产生的根本原因,两者不是对立的。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和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与智慧,我们认为人与环境应该是协调发展的。移民与环境从本质上讲都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我们才能处理好移民与环境的关系,共建一个繁荣、和谐的世界。
乔宗淮_乔宗淮 -追忆母亲
乔冠华之女回忆母亲,近年,关于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回忆录纷纷问世。然而,在记述乔外长叱咤中国外交舞台的纷繁文字中,关注与他生活长达28年之久的夫人,也是一代杰出外交家龚澎的文章颇为单薄。日前,乔冠华与龚澎的女儿乔松都撰写的由中华书局出版。“妈妈在天上看着,我就是卖出一本书也尽了孝心。”3月29日,1953年出生的乔松都这样表达她历时8年写作《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的初衷。16岁的儿子在报刊上看到关于姥姥、姥爷的记叙,偶尔也会回家问问,他在作文中写道:“我经常听妈妈讲起姥姥和姥爷,可是我从没有见过他们。”龚澎是新中国外交部的第一任新闻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恩来曾称赞说“没有人能够代替她”,但乔松都只在等书中零星见过等单篇回忆文章,原本想把书名定成“龚澎传”的乔松都最终拿出40万字里三分之二的篇幅来写母亲。
乔冠华与龚澎于1943年结婚,龚澎1970年病逝,乔冠华在1973年有了第二次婚姻。乔松都表示,她母亲是一个独立女性,她写这本书只是为了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中国第一位新闻发言人1928年初秋,龚澎考入上海圣玛丽亚女子中学初中;1933年6月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其姐姐龚普生先她一年考入燕京大学经济系―――龚普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国际条法司副司长、司长,1981年中国首任驻爱尔兰大使―――龚普生的夫君章汉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部副部长。1938年3月,龚澎成为延安马列主义学院第一期学员,同年“七一”前夕的一次有外国友人参加的纪念性集会上,龚澎被毛泽东亲点为翻译,“那是她第一次为毛主席担任翻译。”1938年10月,龚澎被分配到太行山的华北版,在赴任途中结识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并担任过彭德怀的秘书,后结识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将军。
此前的1940年深秋,龚澎被组织上派往重庆开始了她革命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观察力很敏锐”的龚澎顺利通过周恩来的考试,在特务密布的战时重庆,她靠着自己的智慧、努力和人格魅力“陆续结交了几乎所有驻重庆的外国记者”,“还与在外国新闻机构中的中国雇员广交朋友,从他们那里得到了许多宝贵的信息”,成为驻重庆外国记者公认的“中共外交发言人”。“由于工作关系,母亲与史迪威将军主持的美军司令部的朋友很熟,她时常通过这条渠道为我们的同志提供方便。”经记者白修德引荐而认识龚澎的“中国通”费正清教授日后回忆,“龚澎对那些没有家室之累的、主张采取有力行动的国外记者所产生的魅力,一定程度上出于她那才智超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因为在这个充斥着随声附和者的城市中,她扮演了一名持不同政见者的角色。她是在野党的发言人,而在野党的改良主张暴露了执政党的罪恶。”
1943年深秋,龚澎和乔冠华结婚,次年7月生下长子、现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宗淮。重庆谈判期间,龚澎还陪同毛泽东会见了同情中国革命的美国友人杰拉尔德?坦纳鲍姆等人。此外,龚澎与重庆各界特别是知识界有着多方交往。她成为建筑学家梁思成认识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在龚澎解放前的岁月里创造了很多个第一:传播第一人、创办中共第一份外文期刊《新华周刊》……美国著名记者斯诺一生三次访华,有两次就是龚澎全程陪同和接待的,“斯诺1970年第三次来访时,母亲已经生命垂危,无能为力了。”著名华裔作家韩素音几次在重庆和香港与龚澎不期而遇:“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我总是遇到龚澎。”
著名外交家
“文革”前外交部新闻司的当家人。1949年12月26日,龚澎被任命为外交部情报司(1955年7月2日经周恩来批准改称新闻司)司长,“从此,母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4年,她是建部初期十几名正司级以上干部中唯一的女性,也是外交部至今为止担任司级职位最长的干部”,“1964年母亲升任部长助理后仍然主管新闻司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可供中央领导人参考的内部资料只有新华社编辑的,“周恩来对母亲说,完全靠新华社发消息太慢了!”龚澎在新闻司创立之初就倡议创办了和等重要的内部刊物,《临时通报》等刊物1957年后统一更名为《新情况》,“《新情况》的刊名是父亲想出来的”,“毛泽东还曾经为刊物命题”,“上世纪50和60年代,新闻司的人常能见到周总理在某期上用毛笔写的批语和在每个句子后面点的逗号和句号”,“这份刊物一直保留至今。”
上世纪50年代初,龚澎领导的外交部新闻司上报中央的重要文稿都是一式五份抄送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董必武,“为了使中央领导同志能够看清文稿,他们把字都写得很大”,“司里安排了几位英文好的同志连续收听‘美国之音’、‘BBC’和澳大利亚广播电台等外台的重要新闻。”根据曾担任新闻司三科副处长的宋以敏的回忆,“龚澎同志告诉我们,总理谈到(外交调研)这个问题时讲,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最难能可贵的是,龚澎同志能那样恰当地把握好两者的不同,从来不用对外宣传的一套来要求对内调研。而这并不是所有的司领导都能认识到和做到的。”正是按照周恩来的指示,龚澎任内成功组织了外国记者1955年对西藏的采访和考察,还促成拍摄荣获第二届百花奖最佳长纪录片奖的。
龚澎的开拓性功绩远不止这些,她事实上最早扮演着新中国“新闻发言的奠基人”的角色,直到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制度1983年才正式建立。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她与黄华作为中国政府的新闻发言人举行了多场记者招待会。1964年9月,龚澎亲自组织了其后陈毅副总理与300多位中外记者的见面会,“包括入场散场等问题都在她的管辖之内。”龚澎已经去世38年了,但她毅然投身革命的理想主义情怀始终激励着乔松都:“母亲受过当时中国最好的教育,她有温馨的双亲和家庭,有稳定的收入和工作,更没有被逼婚和逃婚的事,她完全有条件选择另一条道路,继续在上海教书,守护在父母身边,将来嫁人过一种更为安逸的日子”,“作为燕大历史系的高才生,她也可以选择出国深造,做一名研究历史的学者,可是她却偏偏放弃了原本属于她的一切,而选择了让现代人已经无法理解的艰辛坎坷之路。”
乔宗淮_乔宗淮 -文革中与父亲决裂
最近几年里,章合之频频发表文章或出版专着,大谈她与乔冠华的感情,透露了「我和冠华的结合虽然还有阻力,但那已主要是他的子女的反对.…:一直到九月底他的孩子不经与他商量,就把家里搬空的新闻纷纷扬扬,几乎传遍京城。」但是,章含之却没有回顾乔冠华的孩子们以什么理由反对父亲新婚。
一种说法是,乔宗淮及其妹妹骨囝时明确表示反对他父亲的这桩婚姻,故意把其母亲龚澎的照片挂在父亲为由目已和章含之怖置的新房里,结果父子大吵一场。乔宗淮兄妹继而又给周恩来写信,大意是父亲年纪大了,续弦,子女们没有意见,但是不能续章合之,因为此人明显是有政治野心,以后会坏国家大事。
小乔的这番举动合囝然不能改变老乔的主意,所以乔宗淮兄妹一气之下,统统离开了乔冠华的高干住宅。子女们走前把乔家的所有家俱全都搬走,并宣布与父亲脱离关系。
不过,上述说法与乔宗淮妻弟查理彭(剧作家吴祖光的女婿)的回忆出入很大。查理彭说,乔冠华和章含之结合的确遭到乔家子女的反对,乔宗淮以「章政治上不够成熟,父亲应考虑全面,挑选一个能在政治上帮助并保护父亲的配偶」为由反对。女儿乔松都更是对父亲单刀直入:「你对不起我妈妈!」
旅居美国的查理彭说,长时间的拉锯战使双方失去耐、心。乔冠华最后逼迫子女搬出家门。于是,子女乘父亲和章合之不在家时,乔松都搬到了她任职的解放军北京二六二医院,乔宗淮则搬到岳母家。
有传说,子女们搬走了」此蒙俱用曰关,女儿还搬走了母亲龚澎生前买给她的二口钢琴。为此,章含之曾致电公安部长李震,声称乔家被盗,要求公安部逮捕乔家兄妹。然而,乔松都则说,老乔和章含之丢了那台龚澎买的钢琴,因而她至今不能原谅。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乔冠华当上了外交部长,「四人帮」倒台后没有几天,他便遭到整肃,外交部长职务被黄华取代。章合之也被迫离开外交部,被调往农业口从事外事行政工作。九十年代以后虽常有出国,但大都不是官方安排,而是被海外」此事术机构邀请。
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二日,乔冠华抑郁病终,时年整七十岁。在他去世之前,中共高层似乎有人对他的悲惨处境表示不公,据称邓小平也曾被劝说考虑对他的重新启用问题。可惜此时乔冠华的身体已经完全垮了。
乔宗淮_乔宗淮 -杨振宁向赵紫阳举荐乔宗淮
乔宗淮在清华大学念的是力学物理,文革初期,他曾跟随同校的贺龙之子贺鹏飞、刘少奇之女刘涛等人一同造反,当过动力系的文革主任,积极参予批判蒋南翔活动。。一九六八年,乔宗淮被分配至国防科工委工作,先是被下放至农场改造思想,两年后回到北京,进入国防科委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三室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职务是研究室研究实习员。
当时胡耀邦正赋闲在家,乔宗淮是胡家的座上客,两人关系甚密。胡曾劝乔宗淮切莫荒废学业。
「文三结束后,乔宗淮考进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室,在中共飞机喷射发动机方面的学术带头人吴仲华门下读研究生。一度还在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受训。
美国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有一次到中国大陆访问,国防科委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五室任助理研究员的乔宗淮接待过杨氏。杨振宁对他的才华十分赏识,于是在总理赵紫阳面前夸赞了一番。由此,乔宗淮也受到了赵紫阳的青睐,被专门单独召见一次后,其工作关系即被调往国务院办公厅。
一九八三年乔冠华去世没有几天,乔宗淮被派往香港工作。表面上是被公费派往香港中文大学的进修员,实际上是胡耀邦为首的中央书记处向香港方面派出的眼线。前香港新华社社长、港澳工委书记许家屯先生在其回忆录中详细记载了乔宗淮「出使」香港的经过。
八十年代初,中共整个港澳事务大权都掌握在廖承志手中,廖氏不但是中共老一代外交家、高级统战干部,本人同香港更有密切的关系。他是广东人,抗战时期就曾在香港组建八路军香港办事处,他的母亲何香凝与香港的关系更为久远。中共建政后,中共关于对香港的大小事务,周恩来也往往都是交给廖氏具体领导和主办。这一切决定了廖承志对港澳问题的大权独揽,任何人都难以插手。一九八二年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召开时,
廖承志被安排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但关于港澳方面的工作却从来不向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书记处交代和通气,搞得书记处一班人大都对他有意见却又不好直接说出口。就在这时,海外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同中共政要胡耀邦、赵紫阳、万里等人接触时反应说:有些香港人对香港新华社有意见,认为该单位不能向中共中央反应香港人的意见。杨氏还建议说:可以另设渠道,办法是由中央向香港中文大学派个「访问学者」,此人能直接向中央负责人反应港人意见。
胡耀邦同意后,让万里选人,万里则选中了乔宗淮。从此乔宗淮成了香港新华社之外直通中央书记处胡耀邦、万里等人的一条专线。
万里选中乔宗淮的原因,一是因为他父亲原来是中共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创建人,与香港有家庭渊绿,另外,也不排除对刚刚去世的乔冠华搞一点政治补偿。前文已经说过,如果乔冠华不是很快去世的话,中央台臼时也许会让他重新出来工作。而在乔冠华病重住院时,中央书记处安排习仲勋前往看望,病榻上的乔冠华一脸怒气,嘱咐章含之说:什么都不用说了,说了也没有用。如果乔冠华地下有灵,知道在他刚刚去世时,中央书记处即决定重用他的长子,也应转怒为喜的,即使父子曾经决裂。
当许家屯被胡耀邦建议出任香港新华社社长兼港澳工委书记一案被通过以后,中央书记处自认为从此港澳工委已掌握在书记处手中,于是万里在同许家屯谈话时交代了几个月前派乔宗淮赴港的经过和初始用意,并说:「中央认为这条线没有必要了,决定交给你。」
于时,随着许家屯正式上任,乔宗淮被任命为中共港澳工委常委兼秘书长。同时,既然已经把乔宗淮的秘密使命转为公开,他的名字由曰然也被胡耀邦、万里等人列进了「第三梯队」培养名单。
在一九八五年九月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一大批「第三梯队」成员被增补为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且一中乔宗淮被增补为候补委员。自此,这位工学硕士终于秉承父业,踏进了最引人注目的外交圈。
当时的中共中央委员会成员,包括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总共祗有二百多人,平均每十几万中共党员中才产生一个。虽然外界并不知道中共所谓素三梯队」的形成过程和具体用意,但看到乔宗淮以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秘书长的职位却进入中央候补委员序列,自然认为他的政治行情猛烈看涨。当时港报就揣测他将是许家屯的接班人,为乔宗淮自己所否认。
两年以后,许家屯向媒体宣布,提升乔宗淮为副社长兼港澳工委常委。受许家屯牵连党校进修
在香港工作期间,乔宗淮的个人才干和开明作风,基本上受到了左中右各方人士的称赞和肯定。
他在新华社香港分社主要负责公关联络,广泛接触香港各界人士,同香港政府高官亦建有私交,还和台湾方面的人物互有往来。
右派出版的《新闻天地》曾经发表)少夫记述他同乔宗淮相聚的文章。香港某些一刊物也曾报导,这一左一右,一老一少见面时气氛相当融洽,情景颇为感人。这反映了小乔思想开放,没有包袱,交往越来越广,已经包括某些一有台湾背景的知名人士。有一次,锺逸杰以香港候任布政司身份访问中国大陆,乔宗淮作全程陪同。在半个月中,宾主双方相处甚洽。钟逸杰回港后,特别邀请乔宗淮到私宅欢聚。另外,香港有一批年轻而资深的新闻记者,同乔宗淮经常有聚会,就各种问题交流情况和看法。
香港报刊评述乔宗淮时说:他风度翩翩,处事得体,在外交场合的形态同当年且一父颇有几分相似。
一九八七年十月,乔宗淮在中共十三大上继任中央候补委员。
假如没有发生「六?四」事件,因此而引起许家屯赴美国事件,乔宗淮或许真可能成为中共在香港的掌舵人,但事实却是泡影。
乔宗淮_乔宗淮 -一人身兼两国大使
许家屯事件后,新华社香港分社发生人事大搬风。在此之前,许家屯曾经推荐叶选平接替自己职务,但江泽民和李鹏却看好了思想和工作作风远比许家屯、乔宗淮等人保守的周南。
一九九」年三月二日,乔宗淮到北京参加「中共中央党校高级学习班」。当时传说纷纷,有说乔宗淮将升官,有说是调虎离山,有说是调回审查与许家屯事件的关系。一九九一年八月十日,中共宣布免去乔宗淮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的职务,但未同时提及新任命,更是引起海外广泛揣测。多认为他的下台是李鹏强硬派对许家屯班底「秋后算账」的结果。
事实是,乔宗淮在被免职前后,已经被内定为驻芬兰大使。「组织谈话」后,乔宗淮感觉自己原来已经官至副部级,在党内又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现在到一个区区小国当大使,明显是降级使用,所以迟迟没有应命。
在这种情况下,知己们纷纷上门劝说,有的出主意说去芬兰可以暂时避开北京的权力漩涡,总比落个「不服从调动」,最后在家赋闲好;也有人帮他分析说,外交部毕竟是外交专业很强的机构,如果想当外交部长,先去当一段时间驻外大使,积累一些政治资本,倒是周全的安排。于是,乔宗淮才在一九九」年十二月底走马上任,同时被宣布兼任中国驻爱沙尼亚首任大使。可不久,爱沙尼亚与台湾建交,乔宗淮的首任大使也就成了末任大使。
在赫尔辛基大受侨界欢迎
在美国出版的王京之素杂志一九一九九五年十月号,曾刊登一篇题为善冠华与乔宗淮〉的文章。文中介绍说:毛泽东在五十年代曾经说过,乔冠华知道的事情太多,不能出国当大使。如今,他的儿子竟圆了老子未竟的事业。
乔冠华一生中从来没有到过芬兰,但二战期间他却以乔木的笔名发表了八历史的报复V和八从西线到东线〉等文章,对当时的芬兰及芬兰战争做了极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甚至给芬兰的地理形势和交通系统绘制了一幅详细的地图。
一九九二年春节,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的华侨,搞了一次出人意料的左、中、右大联合。已经在那里经营起餐饮业的华人老板们,无论是亲共的还是亲台湾政府的;无论是香港去的还是大陆去的,竟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联合举宴,为乔宗淮这位刚刚走马到任的中共大使接风。
一位芬兰华侨说:小乔之所以如此大受当地侨界欢迎,一是得益于他父亲当年在联合国风头不凡,为中国人脸上增光,使海外华人至今记忆犹深,所以老乔当年的功绩自然福及子孙;二是因为小乔在港工作成绩颇佳,「六?四」后又一度被中共免职,所以本人形像也被华侨们看好,尤其是从香港去芬兰的华侨对他更是友善。在欢迎宴会上,华侨们特地邀请了现在芬兰谋生的大陆著名歌唱家迪里拜尔和大陆著名三弦演奏家龙建登台献艺,为乔宗淮捧场。乔宗淮的夫人也即兴用钢琴演奏了一首中国民歌。
据说应邀出席作陪的中共大使馆其他官员个个受宠若惊,因为他们此前从未被那里的侨界如此礼遇。十四大上被取消中央候补委员资格在这次联欢会上,乔宗淮还表示在一九九三年的春节联欢会上一定要补演节目,但是一
九九二年十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乔宗淮的名字已经从中央候补委员名单上消失。开完十四大后,乔宗淮回到芬兰继续驻守,但大使馆召集的一九九三年的春节联欢会却冷冷清清,乔宗淮本人更是不见踪影。个中原因,华侨们纷纷猜测,待一九九四年中乔宗淮被宣布调任驻朝鲜大使时,人们才明白乔宗淮又一次吃亏吃在个性和思想解放这方面了。
按照中共「友好」国家的排序,北韩绝对比芬兰重要。但是,把个性和思想大解放的乔宗淮派往北韩,恰恰可以让他再不情愿也必须表现得收敛一些,因为北韩的整个社会和政治环境就比中国还要保守、僵化得多。如果说乔宗淮是中共外交干部中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那么与中共的所有建交国家中,北韩又是无与伦比的保守、僵化和落后,所以把乔宗淮调往北韩,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乔宗淮妻子彭燕燕,系老红军战士彭加仑(抗战时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主任)的千金,原是芭蕾舞演员,曾在东方歌舞团工作,后任中央舞蹈学院编导,乔宗淮在香港工作时,她亦一同在新华社工作。他们结婚于一九七O年生母病危之际,为的是让母亲去世前接受媳妇礼拜。一九七三年,乔宗淮和八个月身孕的彭燕燕搬到岳母家,一住便是七年。
乔宗淮的父母亲都是世人所知的中共外交家,其实他的姨母龚普生也曾是中共驻爱尔兰大使。
乔冠华当年半生从事中共外交,不但在世界各国政界、外交界享有盛名,在大陆老百姓中也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共领导人。许多人都被他的风度、气质及能言善辩的口才所折服,并因此为他随「四人帮」倒台而结束政治生命而惋惜。
中共外交部的工作人员说,一九七六年底以后,黄华虽接任乔冠华任中共外交部长,但从不敢在他面前说一句大话。直到去世前,乔冠华在外交部」直是人倒威风不倒,祗要他的汽车出现在外交部楼下,楼内的所有部级官员都避之唯恐不及。一是怕见面尴尬;二是不愿在部下面前被乔冠华衬出自己的形像的猥琐和气度的渺小。
如今,威风半世的老乔已经作古,小乔刚刚显露头角就遇到挫折。但若干年后,乔冠华二世在中共外交舞台上重振雄风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