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教(波斯语:??????? Bahá'í读音 [b?h???i?],旧译大同教),或称巴哈伊信仰,由巴哈欧拉创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伊朗,源自伊斯兰教什叶派,但由于教义发展已经脱离了伊斯兰教的观点,形成一个新的宗教。它的最高宗旨是创建一种新的世界文明,真正实现人类大同。其基本教义可概括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类一体”。“巴哈伊”是指接受巴哈伊信仰并按其准则生活的人,他们在提升和完善自身的同时也竭尽所能地促进他人及社会的福祉。巴哈伊分布于全世界235个国家和地区,出自2100多个种族和部落。
巴哈伊教_巴哈伊教 -概述
德里 模仿悉尼歌剧院修建的巴哈伊寺
巴哈伊信仰(巴哈伊教,旧译大同教)创建于十九世纪的波斯,现(2012年)有遍布200多个国家逾600万信徒。
巴哈伊教创始人为伊朗人米尔扎・侯赛因・阿里・努里(Mirza-Husayn-Ali-Nuri,1817-1892年),被称为“巴哈欧拉”(Bahá'u'lláh),意为“上帝之荣耀”,由此产生巴哈伊教的教名。根据巴哈伊的教训,宗教的历史是神差遣先知,对人类进行教化的进化过程。神派遣列代圣使亚伯拉罕、摩西、佛陀、琐罗亚斯德、基督、穆罕默德和巴孛。巴哈欧拉是其中最新的一位。
巴哈伊信仰认为人类的进步需要两套知识体系,分别是科学体系和信仰体系。科学体系提供物质世界方面的知识,而信仰体系则探寻如何发展人的精神秉赋和内在潜力,两者并没有矛盾之处。针对人类正迈向成熟期的现状,巴哈欧拉传递给人类一套新知识体系。其基本教义可以概括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类一体”。他呼吁每个人“患时代之所需,虑时代之所急”。信仰亦提出一系列精神原则和愿景,呼吁人们抛弃各种偏见,共同致力于创造一种全新的世界文明,真正实现人类大同。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巴哈伊教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宗教,如同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其他受公认的世界宗教一样。巴哈伊教不是其他宗教的一个教派。它是另一个宗教,地位和其他受公认的宗教相同。”
1935年,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开始翻译巴哈伊教经典时,认为其社会主张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世界大同”理想相通,故此将其翻译为“大同教”。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990年代初期。1991年正式更名为“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_巴哈伊教 -发展历史
巴哈伊的历史通常寻迹于其领导者,始于巴孛在1844年5月23日在伊朗设拉子宣布立教,一系列该宗教的中心人物最终建立了管理规条。
该宗教最初局限于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1892年巴哈欧拉去世后,其追随者扩散到亚洲和非洲的十三个国家。在其子阿博都?巴哈的领导下,该宗教开始在欧洲和美洲立足,并且在伊朗得到巩固,虽然仍遭受迫害。
1921年阿博都?巴哈去世后,在他的遗嘱中,指定他的长外孙守基・阿芬第为信仰的领导者――圣护。
1957年守基・阿芬第去世后,巴哈伊的领导层由个人转化为选举和任命产生的管理系统,1963年选举产生了首届世界正义院。
巴哈伊教_巴哈伊教 -基本教义
1921-1975年担任教主的阿芬第(ShoghiEffendi)写下了以下教义概要,他认为这些是巴哈欧拉教诲中的独特原则,是巴哈伊信仰的基石:
“独立寻求真理,不为迷信或传统所限:人类一家,是关键的原则和基本的信条;所有宗教的基本合一;谴责任何形式的偏见,无论是宗教、种族、阶级或民族的;宗教与科学比有和谐;男女平等,是使人类能够跃翔的两翼;普及义务教育;创造普及世界统一的语言;消灭极端的贫困和富有;成立世界最高法庭,解决国家之间的纠纷;乐于劳动,参与属灵侍奉;正义是人类社会和宗教的最高原则;以建立持久普遍的和平为全人类的最高目标。”神论
美国伊利诺州威尔米特的灵曦堂
巴哈伊教相信独一、不灭的神,他是万物的创造者,宇宙中的一切存在皆为其所造。神的存在是永恒的,无始无终,并且是“人格化的神,不可知,不可触及,是启示的源泉,永恒,全知,永在和全能的。虽然神不可直接触及,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