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阿让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悲惨世界》里的主人公。他的一生经历过穷困潦倒,也体验过富裕和显贵,但他能始终如一地一心向善,彰显了人性的美。
冉阿让_冉・阿让 -人物故事简介
冉?阿让是一个伐木工人的儿子,他从小就成了孤儿,由姐姐抚养成人。在他17岁那年,姐夫不幸去世了。就这样,冉?阿让担起了抚养姐姐7个孩子的重任。他身体非常强壮,但是他发现如果继续干目前所从事的职业,难以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面包。
电影《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在一个冬天的日子里,冉?阿让失了业,孩子们嘟囔着要面包吃。他们都快饿死了。当冉・阿让再也无法忍受他们的央求之时,便在夜晚出门,用拳头砸开一家理发铺的窗子,拿回一块面包,给那些饿坏的孩子们吃。第二天清晨,他因为偷窃罪被抓了起来,原来是他流血的手出卖了他。
冉・阿让被判了5年徒刑,期间他几次越狱,被抓回来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结果为了一块面包坐了19年的牢。出狱之后,冉?阿让到处遭人白眼,没有工作,没有饭吃,他发誓一定要向社会复仇。这时,一个叫米里哀的主教感化了他,他决心行善积德,做一个好人。他化名马德兰,在一个城市办了个工厂,成为了富翁。他为贫穷的人提供就业机会,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房子,他处处乐于助人,被市民们选为市长。这时,市里来了一个叫芒汀的姑娘,她原是农村姑娘,到城里做工,被人诱骗生下一个女儿。她把女儿珂赛特寄养在一个旅店老板家中,老板是个恶棍,趁机敲诈她,芒汀被迫卖掉美丽的头发、漂亮的牙齿,又卖身当了妓女,最后贫困交加,病得奄奄一息,冉?阿让听说后立即去照顾她,答应在她死后抚养她女儿珂赛特。这时,警察沙威正追捕失踪多年的苦役犯冉阿让,在马德兰市,他抓住了一个贫穷的工人,认为他就是冉?阿让,准备把他送进监狱,为了救这个无辜的工人,冉?阿让挺身而出,主动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他又落入警察手中,去监狱的路上,他设法逃脱了。
音乐剧《悲惨世界》中的场景冉?阿让马上找到珂赛特,带着她躲在一个僻偏的修道院里。多年过去了,珂赛特已长成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她和一个共和党人马吕斯相爱了。1832年,巴黎爆发了共和党领导的起义,遭到七月王朝的血腥镇压,马吕斯身负重伤,冉?阿让冒着生命危险通过下水道把他救了出来。这时,沙威混进起义者队伍进行侦察,被抓住后判处死刑,由冉?阿让去执行命令,枪毙沙威,但冉?阿让却把沙威放了。沙威在冉?阿让的高尚人格面前羞愧难容,投河自杀。
珂赛特和马吕斯结婚了,年轻人非常幸福。冉?阿让一个人过着孤独的日子,最后他死在了珂赛特的怀里。
冉阿让_冉・阿让 -人物形象分析
《悲惨世界》封面上的冉・阿让
冉?阿让是个失业工人,他诚实、善良。为了挨饿的外甥,他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苦役。后因不堪忍受非人的监狱生活,屡次逃跑,因而被加重刑罚,服19年苦役。出狱后仍受警察的追逐,遭到社会的冷遇。残酷的现实使他产生了对人、对社会的强烈憎恨,蓄意报复。冉?阿让的经历体现了当时法国人民的悲苦,是难以忍受的贫穷逼他堕落。这是那个时代法国历史的真实写照,有着深刻的典型意义。他虽受到米里哀主教的热情款待却以怨报德,偷走了主教家的银器。米里哀主教宽厚待人,使他免于再次入狱。为此他深受感动,决心弃恶从善。后来成为大富翁,又当上了市长。他好善乐施,满怀仁爱之心。他所在的城市成为没有失业、没有贫困和苦难的“乐园”。后来,他因救助别人,遭到通缉,到处飘泊,受尽不白之冤,在痛苦和孤独中度过晚年,临终时才得到亲友的理解。作者对冉?阿让精神复苏和道德升华的描述,虽然体现的主要是自己的主观意图,是他对人类的善意和关于改造社会的主张,但有关劳动者善良、纯朴本质的描写,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真实。
冉?阿让的苦难遭遇是千千万万劳动者悲惨生活的缩影。作家通过冉?阿让的形象反映了穷苦人民的深重灾难,揭露和控诉了当时社会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冉阿让_冉・阿让 -电影《悲惨世界》与冉・阿让
电影海报年代: 1958 导演: Jean-Paul Le Chanois
编剧: Jean-Paul Le Chanois / Michel Audiard / René Barjavel
主要演员:伯纳德布里尔 马克 艾牢德 让・加宾
影片《悲惨世界》根据雨果同名小说改编而成,1935年由美国联美公司出品。
导演忠实原著风格,运用电影艺术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为阐明主题服务,将众多的人物、事件和广阔的社会背景组织得有条不紊,内容充实而不臃肿,情节曲折而不杂乱,准确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演员出色的表演,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冉・阿让的扮演者以其质朴、自然的表演,将外表冷峻刚毅、内心细腻深沉的冉・阿让一生思想变化的全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
冉阿让_冉・阿让 -音乐剧《悲惨世界》与冉・阿让
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形象(右・)
音乐剧《悲惨世界》改编自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说,在英国公演于1985年。之后,在世界各大洲都有不断的演出,在近几年,它的影响也波及到亚洲,《悲惨世界》有日文版(其他语种还有法语、希伯来语、匈牙利语、西班牙语、德语等),而在新加坡、香港、印度以及中国都已经或是将要有它的演出。也因为如此,它被称为世界上最有名的音乐剧,当然,也许更多人听说过的《悲惨世界》是雨果的小说。不过也因为原书的名气太大,音乐剧在一开始很受评论家的排挤。有些人认为它不该把严肃的东西音乐化亵渎了名著,另一些人则认为音乐加上严肃主题是糟蹋了音乐剧。谁想观众的反应却十分积极,票房的收入相当好,就这样剧团支持过了最艰难的初始阶段。之后不久《悲惨世界》就转到伦敦西头(英国舞台剧中心)后来又越洋过海到美国的百老汇,自此一发而不可收。舞台剧在全世界七十多个城市公演,直到现在,十五年后的今天,仍在匈牙利,德国和日本连续公演。1996年8月5日,在伦敦圣阿伯特剧场(St.Albert Hall)举行的十周年的晚会上,《悲惨世界》最优秀的演员聚集一堂,最后由十七位来自不同国家的Valjean出场,用各自的语言演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这也说明该剧在各个国家的知名程度。
音乐剧《悲惨世界》剧照
《悲惨世界》与大多数音乐剧相比,它的剧情要哀伤沉重得多,也有很多严肃悲壮的歌,偶尔有一两个轻松的或是悠扬的歌,但马上又会被铁和血的声音盖过。其中的歌也很有绕梁三日的本领。比如《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那种不经雕琢的热情、人群所特有的热量和决心,在其他的音乐剧里很少见。
冉阿让_冉・阿让 -京剧《悲惨世界》与冉・阿让
京剧版《悲惨世界》在戏曲界质疑声中再登场
京剧版《悲惨世界》自2006年首演之后,一度在戏曲界引发大范围的争论,其中不乏溢美之词和尖锐指责的激烈交锋。2007年12月22日、23日,这出戏在西安再次挑战观众对于戏曲革新的承受力。
这出由中国戏曲学院创作的实验京剧《悲惨世界》,自首演后并没有获得所有戏迷的一致认可,一直饱受着戏迷的质疑,并引发了争议。支持的一方戏迷认为该剧是中国京剧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一次大胆尝试,其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在剧中都有较大的展示空间,而且无论是从唱腔还是做工上都有传统京剧的章法可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戏剧的一些表演方法,但从整体上来看,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戏曲新作。而反对声中,最强烈的就数对剧中服装“不伦不类”的质疑声。
京剧《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扮相对此,该剧的制作人、中国戏曲学院对外合作交流部主任柴丽星女士表示:“事实上,学院内对于服装上的争议也一直存在,之所以最终采用传统京剧服装是综合考虑了舞台效果。”她强调:“既然是教学实验、艺术探索,就无所谓对错,在乎的是尝试,实验性成果不成熟是正常的。关键是这部从剧本、舞美、作曲全部由师生完成的京剧《悲惨世界》,其‘人道主义’主旨表现出来了。”
据介绍,京剧版《悲惨世界》出炉至今,已经先后亮相于北大百年讲堂和上海逸夫天蟾舞台,并通过CCTV《空中剧院》栏目向全国观众播放了演出实况。在历次演出过程当中,剧组还积极地征求各阶层观众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对整个作品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前后修改达20余次,为的就是能够通过不断的打磨,使这个作品能够成为中国戏曲学院自主创作的又一部经典剧目。
冉阿让_冉・阿让 -参考资料
《新语文学习?初中》2007年第5期
《北京晚报》2006年8月1日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