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的惩罚 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传说,西西弗斯-惩罚

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是人间最足智多谋的人,与更加悲剧的俄狄浦斯王类似,西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国王。他甚至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最后,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

西西弗斯_西西弗斯 -传说

根据《荷马史诗》,西西弗斯是人间最足智多谋的人,他是科林斯的建城者和国王。当宙斯掳走河神伊索普斯(Aesopus)的女儿伊琴娜(Aegina),河神曾到科林斯找寻其女,知悉此事的西西弗斯以一条四季常流的河川做为交换条件告知。由于泄露了宙斯的秘密,宙斯便派出死神要将他押下地狱。没有想到西西弗斯却用计绑架了死神,导致人间长久以来都没有人死去,一直到死神被救出为止,西西弗斯也被打入冥界。

在被打入冥界前,西西弗斯嘱咐妻子墨洛珀(Merope)不要埋葬他的尸体。到了冥界后,西西弗斯告诉冥后帕尔塞福涅(Persephone),一个没有被埋葬的人是没有资格待在冥界的,并请求给予三天告假还阳处理自己的后事。没有想到,西西弗斯一看到美丽的大地就赖着不走不想回冥府去了。直到其死后,西西弗斯被判逐出到地狱那边,在那里,他每天要把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推到非常陡的山上,然后朝边上迈一步出去,再眼看着这个大石头滚到山脚下面。西西弗斯要永远地、并且没有任何希望地重复着这个毫无意义的动作。

他的唯一的选择就是那块石头与那座陡山。

西西弗斯_西西弗斯 -惩罚

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

终于有一天,西西弗斯却在这种孤独、荒诞、绝望的生命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意义――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推动下散发出一种动感庞然的美妙,他与巨石的较量所碰撞出来的力量,像舞蹈一样优美。他沉醉在这种幸福当中,以至于再也感觉不到苦难了。当巨石不再成为他心中的苦难之时,诸神便不再让巨石从山顶滚落下来。

西西弗斯在这一奇妙的发现中超越了自己的命运。在那微妙的时刻,西西弗斯回身走向巨石,他静观那一系列并无直接关联却跟他自己的命运紧紧相连的生命行动,发现正是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命运。于是他变得比他推动的巨石还要坚硬。征服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西西弗斯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种幸福。

西西弗斯_西西弗斯 -评价

荷马说,西西弗斯是最终要死的人中最聪明最谨慎的人。但另有传说说他屈从于强盗生涯。我看不出其中有什么矛盾。各种说法的分歧在于是否要赋予这地狱中的无效劳动者的行为动机以价值。人们首先是以某种轻率的态度把他与诸神放在一起进行谴责,并历数他们的隐私。阿索玻斯的女儿埃癸娜被朱庇特劫走。父亲对女儿的失踪大为震惊并且怪罪于西西弗斯,深知内情的西西弗斯对阿索玻斯说,他可以告诉他女儿的消息,但必须以给柯兰特城堡供水为条件,他宁愿得到水的圣浴,而不是天火雷电。他因此被罚下地狱,荷马告诉我们西西弗斯曾经扼往过死神的喉咙。普洛托忍受不了地狱王国的荒凉寂寞,他催促战神把死神从其战胜者手中解放出来。

还有人说,西西弗斯在临死前冒失地要检验他妻子对他的爱情。他命令她把他的尸体扔在广场中央。不举行任何仪式。于是西西弗斯重堕地狱。他在地狱里对那恣意践踏人类之爱的行径十分愤慨。他获得普洛托的允诺重返人间以惩罚他的妻子。但当他又一次看到这大地的面貌,重新领略流水、阳光的抚爱,重新触摸那火热的石头、宽阔的大海的时候,他就再也不愿回到阴森的地狱中去了。冥王的诏令、气愤和警告都无济于事。他又在地上生活了多年,面对起伏的山峦,奔腾的大海和大地的微笑他又生活了多年。诸神于是进行干涉。墨丘利跑来揪住这冒犯者的领子,把他从欢乐的生活中拉了出来,强行把他重新投入地狱,在那里,为惩罚他而设的巨石已准备就绪。

选自加缪《西西弗的神话》

西西弗斯_西西弗斯 -启示

西西弗斯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还因为他的激情和他所经受的磨难。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人们并没有谈到西西弗斯在地狱里的情况。创造这些神话是为了让人的想象使西西弗斯的形象栩栩如生。在西西弗斯身上,我们只能看到这样一幅图画:一个紧张的身体千百次地重复一个动作:搬动巨石,滚动它并把它推至山顶;我们看到的是一张痛苦扭曲的脸,看到的是紧贴在巨石上的面颊,那落满泥士、抖动的肩膀,沾满泥土的双脚,完全僵直的胳膊,以及那坚实的满是泥土的人的双手。经过被渺渺空间和永恒的时间限制着的努力之后,目的就达到了。西西弗斯于是看到巨石在几秒钟内又向着下面的世界滚下,而他则必须把这巨石重新推向山顶。他于是又向山下走去。

正是因为这种回复、停歇,我对西西弗斯产生了兴趣。这一张饱经磨难近似石头般坚硬的面孔已经自己化成了石头!我看到这个人以沉重而均匀的脚步走向那无尽的苦难。这个时刻就像一次呼吸那样短促,它的到来与西西弗斯的不幸一样是确定无疑的,这个时刻就是意识的时刻。在每一个这样的时刻中,他离开山顶并且逐渐地深入到诸神的巢穴中去,他超出了他自己的命运。他比他搬动的巨石还要坚硬。

如果说,这个神话是悲剧的,那是因为它的主人公是有意识的。若他行的每一步都依靠成功的希望所支持,那他的痛苦实际上又在哪里呢?今天的工人终生都在劳动,终日完成的是同样的工作,这样的命运并非不比西西弗斯的命运荒谬。但是,这种命运只有在工人变得有意识的偶然时刻才是悲剧性的。西西弗斯,这诸神中的无产者,这进行无效劳役而又进行反叛的无产者,他完全清楚自己所处的悲惨境地:在他下山时,他想到的正是这悲惨的境地。造成西西弗斯痛苦的清醒意识同时也就造就了他的胜利。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

如果西西弗斯下山推石在某些天里是痛苦地进行着的,那么这个工作也可以在欢乐中进行。这并不是言过其实。我还想象西西弗斯又回头走向他的巨石,痛苦又重新开始。当对大地的想象过于着重于回忆,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这就是巨石的胜利,这就是巨石本身。巨大的悲痛是难以承担的重负。这就是我们的客西马尼之夜。但是,雄辩的真理一旦被认识就会衰竭。因此,俄狄浦斯不知不觉首先屈从命运,而一旦他明白了一切,他的悲剧就开始了。与此同时,两眼失明而又丧失希望的俄狄浦斯认识到,他与世界之间的唯一联系就是一个年轻姑娘鲜润的手。他于是毫无顾忌地发出这样震撼人心的声音:"尽管我历尽艰难困苦,但我年逾不惑,我的灵魂深邃伟大,因而我认为我是幸福的。"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基里洛夫都提出了荒谬胜利的法则。先贤的智慧与现代英雄主义汇合了。


西西弗斯

人们要发现荒谬,就不能不想到要写某种有关幸福的教材。"哎,什么!就凭这些如此狭窄的道路……?"但是,世界只有一个。幸福与荒谬是同一大地的两个产儿。若说幸福一定是从荒谬的发现中产生的,那可能是错误的。因为荒谬的感情还很可能产生于幸福。"我认为我是幸福的",俄狄浦斯说,而这种说法是神圣的。它回响在人的疯狂而又有限的世界之中。它告诫人们一切都还没有也从没有被穷尽过。它把一个上帝从世界中驱逐出去,这个上帝是怀着不满足的心理以及对无效痛苦的偏好而进入人间的。它还把命运改造成为一件应该在人们之中得到安排的人的事情。

西西弗斯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此。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同样,当荒谬的人深思他的痛苦时,他就使一切偶像哑然失声。在这突然重又沉默的世界中,大地升起千万个美妙细小的声音。无意识的、秘密的召唤,一切面貌提出的要求,这些都是胜利必不可少的对立面和应付的代价。不存在无阴影的太阳,而且必须认识黑夜。荒谬的人说"是",但他的努力永不停息。如果有一种个人的命运,就不会有更高的命运,或至少可以说,只有一种被人看作是宿命的和应受到蔑视的命运。此外,荒谬的人知道,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在这微妙的时刻,人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西西弗斯回身走向巨石,他静观这一系列没有关联而又变成他自己命运的行动,他的命运是他自己创造的,是在他的记忆的注视下聚合而又马上会被他的死亡固定的命运。因此,盲人从一开始就坚信一切人的东西都源于人道主义,就像盲人渴望看见而又知道黑夜是无穷尽的一样,西西弗斯永远行进。而巨石仍在滚动着。

应该认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西西弗斯_西西弗斯 -相关图书

《西西弗斯的神话》

目录

序言

西西弗斯的神话

荒谬的理论

荒谬与自杀

荒谬之行


西西弗斯

哲学意义的自杀

荒谬的自由

荒谬的人

唐璜主义

戏剧

征服

荒谬的创作

哲学与小说

基连诺夫

西西弗斯的惩罚 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传说,西西弗斯-惩罚

瞬间的创造

西西弗斯的神话

附录:弗兰兹・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和荒谬

艺术家和他的时代

序言

对我来说,《西西弗斯的神话》标志着我曾在《反叛者》(The Rebel)一书中所追寻观点的开始。《反叛者》试图剖析谋杀问题,而本书试图解析自杀问题,两本书一样,分析时都没有借用永恒价值观,因为当今的欧洲,这种价值观可能暂时缺失或扭曲了。《西西弗斯》的基本论点是:对生命是否意义的好奇是正当必要的;因此直面是否自杀的问题是合情合理的。而该问题的答案就隐含并出现在一些悖论之中,只是后者掩盖了它的存在,即:即使一个人并不信仰上帝,他也不应该自杀。本书写于15年前,1940年法国和欧洲历经灾难之际,但本书认为,即使当时受到了虚无主义的制约,我们可能也应找寻道路,走出虚无。在我写过的所有书中,我一直尝试着以此为方向探索。尽管《西西弗斯的神话》提出的是道德问题,但它的结论对于尚处沙漠之中的我来说,不啻于鼓励我继续生存和创作的一种邀请。

因此,我认为可能应在哲学思辨之后加入一系列的散文,一类我从未停笔的文章。这些文章放在我的其它书中会有点另类。它们皆以一种更加诗化的形式例证了从赞同到拒绝本质上的波动。在我看来,这种波动界定了艺术家和他艰难的呐喊。我想让美国读者和我一样明晰的是,本书的统一性存在于冷漠与激情交替的表达和一个艺术家为了理论他的生活和创作而纵情的反思之中。15年来,我已经走出了曾经书中记载的某几中处境,但是似乎对我来说,我依然犹如往日,忠于这些推动形势变化的迫切需要。这是为什么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在美国出版得那些书中最私密的。因此,这本书比其他书更需要得到读者的宽容和理解。

――阿尔贝?加缪,巴黎,1955年3月

致帕斯卡・皮亚

哦,我的灵魂啊,不求你拥有无尽的生命,但盼你仍对这种可能抱有期望。

――品达,皮提亚之三

以下的篇章将探讨的是这个年代颇为普遍、荒谬且敏感的话题,而不是,严格意义上讲还不为我们这个时代所知的荒谬哲学,因此为了不失公允,在开篇,我要指出,某些当代思想家对本书有着莫大的恩惠。但是整部书中,你会发现这些人的语言文字会被引用和评论,尽管这与我欲隐去这一部分的本意相差甚远。

但是同时请注意,迄今作为结论出现的荒谬将会被视为本散文的出发点。这一点对理解文章很有用。而且,从这层意义出发,也可以说,我的评注中有些也是暂时的: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你会发现这里只是单纯地描述知识份子的疾病。暂时没有讨论形而上学,没有讨论信仰。这是本书的局限性和唯一的偏见。个人经历让我觉得有必要交代清楚这些情况。

读后感


西西弗斯

在关于他的若干版本的神话故事中,唯一确定的是他最终被判为永罚,将一块巨石推到山顶,等巨石由山的另一边滚下,然后重复劳动。而被判为永罚的原因则众说纷纭:希腊神话的简短介绍中,以“西西弗斯,希腊神话中科林斯国王,生前贪婪,死后被罚推巨石上山,登顶后巨石滚下,继续推上,永不停息”来介绍这个蔑视神的权威的君王。然而加缪选择了一个向往自由的西西弗斯:他是因为重返人间后不愿回到冰冷的地底而遭受的刑罚。我时常闭目想象加缪笔下的美好世界:随清风吹来的是田野的气息与芬芳的花瓣;海湾绵延至远山渐变成美丽的弧线;日出时金色的阳光华丽的令人眩晕。向往自由的西西弗斯宁愿选择日后的永罚也不放弃拥抱阳光亲吻大地的自由。于是他被判在没有日光的地狱中徘徊。这使我想起了儿时第一次听到这个神话故事时的心情,那也似乎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近乎绝望的沮丧。而西西弗斯,平静面对一切,微笑走向失败。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也许诸神认为他会失去希望,而加缪却说:“失去希望并不就是绝望。地上的火焰抵得上天上的芬芳。”因此,西西弗斯用轻蔑的目光看待失败,因为“没有轻蔑战胜不了的命运。”

说西西弗斯不能不说我最喜欢的作家加缪。威廉?福克纳评价加缪说:“他就是不能忍受永无止尽的寒冷。他就是不愿沿着一条仅仅通向死亡的路走下去。他所走的是唯一的一条可能不光是通向死亡的道路。他遵循的道路通向阳光,那是一条完全靠我们微弱的力量用我们荒谬的材料造成的道路。”

联想他的一生,我总是觉得这个西西弗斯很像是他,尤其是后期的他的化身。西西弗斯的身上可以看到加缪的两个主要论点:反抗和荒谬。西西弗斯是反抗的英雄,在凡人看来痛苦的永罚在西西弗斯看来是荒诞的快乐。所以说他也是荒诞的英雄。

反抗与荒诞,这是读西西弗斯首先学到的东西。加缪有一本传记叫做《阳光与阴影》,一正一反的命题正合加缪的“二元对立论”。对西西弗斯来说,即使是痛苦,也是反抗的快乐,对加缪来说,即使他在五十年代是孤独寂寞的,他也依旧是年轻一代的良心,依旧是地中海的阳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20103/123674.html

更多阅读

白起项羽坑杀战俘——最终得到了历史的惩罚 白起vs项羽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句话点出了华夏五千年历史的焦点,而一次次的分合带来的最直接的事物就是无数次的战争的出现,其中一些著名的战争直到今日也被人们津津乐道,伴随的战争出现的也就是战争中对待战俘的问题,但凡有点熟悉中国历史

艾略特的惩罚孙博山 艾略特波浪理论全集

本文原刊于《举目》杂志网站“言与思”栏目艾略特(ElliotRodger。更多相关报导见本文末之【编者注】),一个22岁的年轻人,这个世界并不知道他的存在,直到他死之后。5月23日,美国校园枪击,7死13伤,包括他自己。最后一个视频在悲剧发生的24

《弱者的惩罚》被多家转载和用作阅读题 弱者抚之以仁的意思

弱者的惩罚吕金华  有一只猴子真是猴性十足,十分令人生厌。他常常不把小动物们的生命当一回事,特别是小蚂蚁们,被他捏着玩捏死的就多得数都数不清。有一天,他又在地上抓住了一只老蚂蚁。谁知,这只蚂蚁却说起话来:“别忙捏死我,我有惊人

古代的下阴相术 古代对女人阴部的惩罚

古代的下阴相术据说。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的阴毛长一尺八寸,呈金黄色,卷于阴上,用手扯开,长过膝盖,放手复卷。这样的阴毛是如此罕见,以致被古代的相术师称为“金丝缠阴”,认为这样的下阴相意味着顶级富贵,也意味着极度淫荡。究其实,下阴相术

声明:《西西弗斯的惩罚 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传说,西西弗斯-惩罚》为网友妖娆丶侽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