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可理解为:封建时代统治集团禁止异己的人做官或不许他们参加政治活动。关押;监禁:~犯人。束缚;强力限制:这些陈规陋习成了~人们精神的枷锁。把人束缚在椅子或床上。囚禁,强行把某人关押,束缚在某物上。p。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后汉书・党锢传序》:“帝意稍解,乃皆赦归田里,禁锢终身。” 唐 元稹 《叙奏》:“百司皆牢狱,有栽接吏械人逾岁而台府不得而知之者,予因飞奏绝百司专禁锢。
禁锢_禁锢 -详细解释
探源
(1)指限制不准做官。
《汉书・贡禹传》:“贾人、赘婿及吏坐臧(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
《后汉书・党固传》:“乃皆赦归田里,禁锢终身。”
(2)指封闭。
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
含义
1. [inhibit;banish]∶当局禁止某些社会阶层或政治上的异己做官或参加政治活动
乃皆赦归田里,禁锢终身。――《后汉书・党锢传》
禁锢终身,不许仕进
2. [encompass]∶关押,监禁
他被禁锢在坚固的堡垒中
3. [restrain]∶强力限制
4.束缚,限制
出处
1. 谓禁止做官或参与政治活动。
鲁迅南腔北调集
《史记・平准书》:“议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减罪。”《汉书・云敞传》:“初, 章 为当世名儒,教授尤
盛,弟子千馀人, 莽 以为恶人党,皆当禁锢,不得仕宦。”《后汉书・党锢传序》:“帝意稍解,乃皆赦归田里,禁锢终身。”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举孝廉贤良,党事禁锢,隐于海上。”
2. 监禁;关押。
《汉书・刑法志》:“前令之刑城旦舂岁而非禁锢者,如完为城旦舂岁数以免。”《后汉书・鲍昱传》:“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宜一切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 唐 沈亚之 《学解嘲对》:“禁锢连岁不解,岁千馀人,虽赦宥,而狱死者不可胜多矣。” 唐 元稹 《叙奏》:“百司皆牢狱,有栽接吏械人逾岁而台府不得而知之者,予因飞奏绝百司专禁锢。” 宋 欧阳修 《文惠陈公神道碑铭》:“每岁正月,夜放灯,则悉籍恶少年禁锢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一民》:“如狱囚既被禁锢,虽知游散之有益于卫生,而不能出狱。”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三:“所有黑铁板窗都紧紧地关上,好像中间禁锢着不知多少死囚。”
3. 封闭;束缚限制。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可是在 中国 ,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冰心 《繁星》诗:“云彩在天空中,人在地面上--思想被事实禁锢住,便是一切苦痛的根源。”艾思奇 《民族的思想上的战士--鲁迅先生》:“从来天才的思想家都常常要跳出形而上学方法的禁锢,而对于辩证法的发展多少贡献一些东西。”●中国古代免除有罪官员的官职,并终身禁止其本人或其亲属任官的刑罚 。早在春秋时即已有此刑 。秦时称籍门。《秦简・除吏律》对于禁锢的人称为废官。汉朝正式称为禁锢。汉文帝时,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官。其后有对本人禁锢终身的,有锢及三族的,有锢及五族的,有锢及素所厚的,有锢及知识(至交)婚姻(妻父是婚,婿父是姻)的,有锢及门生、故吏、父子兄弟的。赃吏增加禁锢至二世、三世。魏、晋、宋、梁、陈、西魏均沿袭此制。隋唐以后,律典中不复有“禁锢”之文,然又时常有诏令行用。明清时,有“革职永不叙用”之法。
示例
我们的思想不能被传统禁锢了。
他的双脚骨折了,不得不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
郑愁予《雨说》: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