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概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建设兵团”、“兵团”;或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生产建设兵团,为中国最大的兼具戍边屯垦、实行“军、政、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截至2013年)有14个师(垦区),176个农牧团场,4391个工业、建筑、运输、商业企业,有健全的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金融、保险等社会事业和司法机构,总人口270.14万,占新疆总人口的11.9%,在岗职工93.3万人。

新疆建设兵团_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概况


建设成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生产建设兵团,为中国最大的兼具戍边屯垦、实行“军、政、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兵团属于国务院计划单列的省(部)级单位,自行管理内部行政事务;司法事务受新疆的高法高检领导管理,由新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任免兵团各级法检的组成人员;行政业务受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兵团部驻乌鲁木齐市;分支机构遍及克孜勒苏以外的新疆全境,主要靠近“两周一线”〔即“两大沙漠”和一个边境线(中国西北边境)为主,管理多个县级市,拥有健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司法机构;分布有37个民族(2002),主要民族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和蒙古族。兵团的一级单位为“师”,师下设“团”或“农场”;现有14个师、174个农牧团场。兵团总人口260.72万人(不含疆外居住的7.33万离退休人员),占新疆人口的12%。按民族分,汉族人口222.98万人占85.5%,少数民族人口37.74万人占14.5%(2010年六查)。2012年,兵团GDP总量1,197.21亿元(189.66亿美元),同比年增幅18.4%,人均GDP45,501元(7,208美元)。

新疆建设兵团_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历史

早期历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50年代初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逐渐稳固、全面转入和平时期经济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批军人复员转业。与苏联接壤的新疆经济落后,汉族在人口民族构成中占少数,存在大片宜农荒地。中国领导人决定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第二十二兵团仅保留一个现役国防步兵师,绝大多数军人(17.5万人)就地集体转业、在新疆安家落户从事工农业生产,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首任司令员为陶峙岳。

兵团成立后的主要任务是开垦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戈壁荒漠,兴修农田、水利、绿化等基础设施,发展经济。当时兵团也吸引和征调了大量中国其他省份的青壮年男女来调整兵团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性别比例。在1960年代中苏交恶的时候,由于大量边民逃往苏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调大量人力到边境地带“代耕、代牧、代管”,以填补边境地区的防卫空缺和农业生产缺额。到1966年末,兵团的总人口达148万人。

文化大革命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于1975年3月25日被撤消,成立新疆农垦总局。其背景是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军队要整顿”。当时全国各生产建设兵团,包括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都是隶属于各大军区的正军级单位;兵团、农建师、团场、营、连各级干部主官均为现役军队干部,连队人员则为国家正式农垦职工。截至1975年底,全国一刀切所有这种体制的军队领导的农垦单位全部脱离军队,划归地方。其中的现役军人干部或者转业留在农垦单位、或者转业回老家,极少量被调回军队另行安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撤消后,各农建师改为地区农垦局,划归地区行政公署领导;新疆农垦总局仅有业务指导权。例如,农一师改为阿克苏地区农垦局.

恢复重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期间,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受到严重破坏。1975年3月,兵团建制被撤销,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总局,主管全疆国营农牧团场的业务工作。

1980年3月,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会议决定西藏的工作“以藏族干部和藏族人民为主”,把绝大多数汉族干部、汉族技术人员与职工撤回内地;分管新疆工作的中央领导和生产建设兵团的创立者王震力主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1981年上半年巡视新疆后正式向邓小平递呈报告,提出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81年8月13日,邓小平在王震、王任重陪同下到石河子市视察,参观了棉田、农科院、原兵团战士的家,之后说:“原生产建设兵团的业绩,新疆各族人民不会忘记,党中央不会忘记。”又指出:“兵团事业要大发展,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的重任,要为新疆的稳定作出贡献。”

1981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决定调当时担任吉林省委第一书记的王恩茂回新疆工作。

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名称由原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开始了二次创业。30多年时间里,兵团对国有农牧场进行了大包干责任制、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等方面的改革,兴办工业,建设城镇,兵团的屯垦戍边事业不断迈向新的阶段。

1982年6月1日,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受中央委托,王震专程到新疆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讲话。此后兵团成为稳定新疆局势的支柱。

从20世纪50年代到2014年的60年中,兵团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和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开荒造田,建成了一个个农牧团场,逐步建立起涵盖食品加工、轻工纺织、钢铁、煤炭、建材、电力、化工、机械等门类的工业体系,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13年底,兵团下辖14个师,176个团,辖区面积7.06万平方公里,耕地1244.77千公顷,总人口270.14万,占新疆总人口的11.9%。

新疆建设兵团_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职责


坐落于乌鲁木齐市的兵团军事部办公大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实行党政军企合一体制,是在自己所辖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

屯垦戍边是国家赋予兵团的职责。兵团的“屯垦”,以现代农业开发为基础,同时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着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新疆的社会进步与民族团结。兵团的“戍边”,一方面守卫国家边防,另一方面维护国家统一和新疆社会稳定,防范和打击恐怖势力的犯罪破坏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及其破坏活动成为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危害国家统一的严重威胁,兵团戍边的重点转移到防范和打击“三股势力”破坏活动的任务上。

新疆建设兵团_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建制


老一批军团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受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双重管辖,享有省级的行政、经济权限,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兵团的党务、税收、司法事务受自治区相关部门管辖,行政、经济、财政等则由中央政府管理并依照国家法律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统计方面,兵团的人口和面积一般都计入地方县区级人民政府的统计中(兵团城市除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管理体系主要有兵团、师、团三级。兵团设第一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司令员三个主官职位。师设政治委员和师长两个主官职位。兵团部设在乌鲁木齐市。

兵团第一政治委员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兼任。现第一政委是张春贤。兵团政治委员和司令员则兼任自治区的党、政副职,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接任免,由中央组织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考核,其行政职级为正省级,党内级别为中央委员。兵团现任政治委员和司令员分别是车俊和刘新齐。

兵团的师大都与自治区的地级市分别对应,师设专职的政治委员和师长,行政级别为地厅级。

兵团的团级单位除了团场外,还有农场、牧场等,一般统称为“农牧团场”。团场编以数字番号。设有自治区直辖县级市的师,实行师市合一体制。

在兵团部、各师师部和团场集中的垦区,设有三级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任领导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设置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决定》,确立了兵团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律地位,并就其机构设置、监督关系、案件管辖、人事任免等问题作了原则性规定。根据该决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及各师中级人民法院的组成人员(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的任免,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规定分别审批。自治区人大换届后,兵团两级法院组成人员均需要重新由自治区人大任命。兵团的基层人民法院的组成人员,由兵团分院任免。根据2005年6月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法院案件管辖权问题的若干规定》(法释[2005]4号),本院管辖兵团各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的除死刑(含死缓)案件之外的二审案件、以及辖区内标的在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的一审案件,其判决和裁定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一级的判决和裁定;农业师中级人民法院行使地州一级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权限,垦区人民法院行使县级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权限;本院业务上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监督指导,同时监督指导所属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本院的党政工作接受兵团党委的领导。

1983年,兵团的武装连队改编为武警建制,整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武警指挥部(简称“武警兵团指挥部”,正师级)及其所属的各支队、大队、中队。

副军级建制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执行省军区的职责权限,如兵役动员、预备役编组、民兵工作等。兵团的各支民兵应急反应分队,是新疆维护稳定、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2012年10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武警部队副政委吴云峰中将宣布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武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挥部编制等级调整的批复》,武警新疆兵团指挥部升格副军级,邸明任武警兵团指挥部司令员,吴玉科任武警兵团指挥部政治委员。

所属各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员大都是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第一兵团和第二十二兵团转业而来的。目前兵团下设14个师(其中包含1个建筑工程师)及185个农牧团场(其中包含11个建筑工程团),插花地分布于自治区全境,位于1950年以前的荒地。2003年兵团总人口大约为248万人,其中汉族人口约218万。

所辖14个师

所辖团场

阿克苏垦区阿拉尔垦区/阿拉尔市库尔勒垦区塔里木垦区(乌鲁克垦区)且若垦区麦盖提垦区(前进垦区)喀什垦区

新疆建设兵团_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经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把发展经济作为当前的第一要务,利用其国家计划单列的特殊地位,积极参与全国市场的竞争。为了方便与外界的交流,它还经常使用一个企业化的名称――“中国新建集团”。

兵团经济目前依然以农业为支柱,核心是棉花、水果、蔬菜、粮食、油料、甜菜种植等产业,所生产的商品棉、哈密瓜、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葡萄酒、番茄、番茄酱、啤酒花、美利奴羊等产品在全疆乃至全中国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其中商品棉和番茄酱更是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兵团的农业生产已逐步过渡到现代化阶段,既有集约化大生产,也有家庭作坊模式,在种植上普遍实现了节水灌溉和机械化耕种。

在兵团成立以前,新疆几乎没有工业。兵团成立后兴办了大量工矿企业,其中有很多后来都转交给了新疆各级政府。目前工业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主要有食品、纺织、电力、采矿、造纸、医药、建材等门类。

除了工农业外,兵团在物流、贸易、旅游、房地产、建筑、公用事业等第三产业也都具有较强的实力,甚至还拥有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兵团旗下目前有11家上市公司,大都是兵团内经济效益最佳或者最具竞争优势的企业。

上市企业

机械化种水稻

2014年10月,农业部专家组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6亩“水稻机械精量旱穴播技术与机具”示范田进行了精准测产验收,确定亩产达到1042.97公斤,打破了袁隆平超级稻创造的亩产1吨纪录。

新疆兵团采用的这一技术是靠水稻直播机在旱地直接整地、播种,不需要育秧、栽秧,可大大节省劳动力,适合在干旱地区推广。

新疆建设兵团_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城市

在兵团的发展历程中,先后建成了六座具有一定规模的中等城市,并且现在管理着除奎屯市外的其余五座城市。师部和市府两块牌子、同一套机构,由师政治委员兼任市委书记,师长兼任市长。这些城市虽然在名义上是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但自治区的各级政府对城市发展一般不作干预。

驻地城市

新疆建设兵团_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人口

兵团2009年总人口为257.31万。兵团的民族构成为:

兵团民族构成(2002年数据)

民族人口百分比汉族2 204 50088.1维吾尔族165 0006.6回族64 7002.6哈萨克族42 7001.7蒙古族6 2000.3其他18 1000.7

兵团各师当中,以农八师人口最多,共有57.93万人(2002年数据)。

根据国家2014年公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白皮书公布,截至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270.14万,占新疆总人口的11.9%。

新疆建设兵团_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科教文卫

教育


石河子大学的逸夫图书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身拥有完整的教育体系,覆盖了高等教育、中学、小学、幼儿园及成人教育等各个领域。现有两所综合性高等学府石河子大学和塔里木大学,分别位于北疆的石河子市和南疆的阿拉尔市,均以农科专业见长。此外,兵团还有近两百个覆盖不同学科的科研院所。截至2013年,兵团拥有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7所、中等职业学校24所、普通中学243所、小学55所,各民族在校生48.13万人。

文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机关报是《兵团日报》。兵团和各师都有自己的电视台,例如新疆兵团电视台;其中《新疆走出去》节目为兵团的卫星电视节目,由鑫诺3号传输。各团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97座,其中兵、师电视台2座,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台13座。兵团卫视综合频道进入19省市有线电视网络1.43亿户。广播覆盖率96.5%,电视覆盖率98.5%。

兵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建立了影剧院、文化馆、博物(纪念)馆、图书馆(室)、文化广场等一批文化活动场所,拥有专业文艺团体8个、业余文艺团队数百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97座、网站66家,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98.8%,公开出版发行报刊杂志35种,每年出版各类文化图书100多种。

科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概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

兵团的科技事业不断发展,拥有农垦科学院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12万人。建有各类重点实验室14个,企业技术中心4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

卫生

兵团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职工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348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48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18人、注册护士3.89人、医院床位10张。2013年人口死亡率为4.94,婴儿死亡率为7.56,人均期望寿命76.79岁。

新疆建设兵团_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城市建设


阿拉尔市在兵团的发展历程中,先后建成了六座具有一定规模的中等城市,并且现在管理着除奎屯市外的其余五座城市。师部和市府两块牌子、同一套机构,由师政治委员兼任市委书记,师长兼任市长。这些城市虽然在名义上是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但自治区的各级政府对城市发展一般不作干预。

在中央和自治区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兵团以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空间为重点,统筹产业布局和城镇布局,按照“师市合一、团镇合一”的原则和师建城市、团场建镇的思路,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截至目前,兵团已建成阿拉尔市、铁门关市、图木舒克市、双河市、五家渠市、石河子市、北屯市等7个县级市和金银川镇、草湖镇、梧桐镇、蔡家湖镇、北泉镇等5个建制镇,初步形成以城市、垦区中心城镇、一般团场城镇、中心连队居住区为发展架构,与新疆城镇职能互补,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体系,城镇化率已达62.3%。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兵团城镇已经逐步发展为区域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人口、资金、产业、人才、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的集聚之地,推进了新疆城镇化进程。石河子市2000年被联合国评为人类居住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城市,2002年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新疆建设兵团_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对外开放

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兵团发挥农业生产及农副产品加工领域的产业特长,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和物流产业,积极开拓中亚及欧洲等国际市场,进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总量逐渐扩大。目前,兵团已拥有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4个自治区、兵团级园区,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技术合作。2013年,兵团进出口总额达115.91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额103.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5.42亿美元。

新疆建设兵团_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新疆是多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和新疆社会稳定的最长远的根本问题。兵团高度融入新疆社会,长期与地方各民族毗邻而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构成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嵌入式”社会发展模式,做到了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兵团坚持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支援地方建设,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兵团医疗机构常年组织医疗队深入地方农村、牧区开展巡回医疗,防病治病,送医送药。兵团在修建各种水利、道路等工程时,同时考虑地方各族人民的利益,使兴修的各项工程成为兵地双方受益的“两利工程”。

20世纪50年代,为支持新疆工业发展,兵团把已经建设起来的规模较大的一批工交建商企业无偿移交给地方。20世纪60年代中期,兵团每年拿出800多万元人民币专项资金帮助地方进行农田规划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兵团恢复后,连续5年投资9000多万元人民币,支援喀什、塔城等地区兴办农田水利建设,并与地方共建文明单位400多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帮助地方建设“双语”幼儿园和“双语”学校,培训“双语”教师。1999年开始,连续14年在北疆7个师的57个团场,接收来自南疆四地州32个县(市)15批2156名基层少数民族干部挂职锻炼培训。进入21世纪后,兵团与地方大力发展融合经济,建立起经济联合体87个,合作项目200多个。兵团还常年抽调大批科技人员,为地方举办种植、养殖、农机等各类培训班,向各族农牧民传授和推广各类先进技术。兵地相互支援、融合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兵团有汉、维、哈、回、蒙古、锡伯、俄罗斯、塔吉克、满等3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37.54万人,占总人口的13.9%,有37个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兵团把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加大政策支持和扶贫开发力度。21世纪初以来,兵团共实施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建设项目114个,总投资10.8亿元人民币,项目涉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安居工程、设施农业、畜牧养殖业等多个领域。2012年,兵团37个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实现生产总值111.03亿元,比2011年增长42.8%,比兵团平均水平高出24.4个百分点。

新疆建设兵团_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维稳戍边


1990年4月,阿克陶县巴仁乡发生反革命武装暴乱,农三师民兵奉命参加平暴。民兵杨新生(左2)、吴昌吉(右2)荣立二等功新疆陆地边境线漫长,戍守边防是国家赋予兵团的重要职责。兵团从组建开始,就是一支高度组织化的准军事力量。多年来,兵团坚持亦兵亦民、劳武结合、兵民合一,拥有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民兵武装力量和兵团武警部队,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与军队、武警和各族群众建立起边境安全联防体系,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新疆社会稳定、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中发挥出特殊作用。

兵团的边境团场是戍边的重要力量。兵团对边境团场实行团场包面、连队包片、民兵包点的生产与守边双承包责任制,实行兵团值班民兵连队与当地驻军、武警和地方民兵四位一体的军民联防机制,共同维护国家边防安全。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兵团不断加强边境团场建设的力度。从2000年起,兵团在边境团场实施以危旧房改造、饮水、交通、文化、就医、电视广播、环境卫生等为重点的“金边工程”,发挥区位优势实施沿边对外开放,开展区域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合作,进一步改善了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边境团场的凝聚力、吸引力,提升了边境团场戍边的综合实力。

维护新疆稳定是兵团的重要职责,也是实现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股势力”破坏活动对新疆社会稳定的危害日益凸显。针对这种情况,根据统一部署,兵团所属师、团、连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应急民兵营、连、排,随时应对各种暴力恐怖突发事件。在反恐维稳斗争中,兵团发挥了特殊作用。尤其是1990年阿克陶县巴仁乡“4・5”事件、1997年伊宁“2・5”事件发生后,兵团民兵发挥熟悉情况、就近就便的优势,快速反应、迅速出击,与武警部队和各族群众携手联动,共同打击暴恐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兵团迅速组织民兵担负起执勤、巡逻和对重点目标的守卫任务。当前,兵团正着力建设全国一流民兵队伍,建立融生产、训练、执勤、应急于一体的民兵常态化轮训备勤机制。

新疆建设兵团_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相关影视剧

反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景生活的影视剧有:
?热血兵团
?戈壁母亲
? 热血炎炎
?化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20103/124706.html

更多阅读

新疆建设兵团农六师及各团简介 新疆兵团农九师

农六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师部与五家渠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七师,即西北野战军新四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六师,是一个工农商兵一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商建交服综合经营的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附副省级行政区 全国省级行政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另一块牌子:中国新建集团 简称:建设兵团、兵团 位置分布于中国新疆全境组织性质 军政合一行政地位 副省级中央计划单列驻地 乌鲁木齐人口(2006年)[1] 257.94万人民族(2002年,百分比)- 汉族- 维吾尔族- 回族

声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概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为网友帅到灵魂深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