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东北风尘际 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 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作品信息,

支离东北风尘际 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 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作品信息,

《咏怀古迹》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元年(七六六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共五首。夔州和三峡一带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亦可分首独咏。此篇为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_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 -作品信息

《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诗意画【名称】《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

【年代】盛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言律诗

支离东北风尘际_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 -作品原文

咏怀古迹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支离东北风尘际_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 -注释译文

【注释】

⑴支离:流离。

⑵羯胡:指安禄山。

【译文】

战乱中在长安东北一带流离,天地间漂泊在西南地区。长久地停留在三峡的房屋中,在五溪与溪人一同住在山里。羯胡事主狡猾反复无常,诗人伤怀的时候还没有回还。庾信一生最凄凉,晚年作的诗震动了江关。

支离东北风尘际_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 -作品鉴赏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首是第一首。战乱中诗人流离失所,漂泊西南,心中愁苦,更加思念故乡,借凭吊庾信,抒发自己的情怀。全诗感情深沉,诚挚感人。

浦起龙《读杜心解》认为:“此‘咏怀’也,与‘古迹’无涉,与下四首,亦无关会。”意思是《咏怀古迹》借古迹以抒己怀,专咏古迹,合则为组诗,分则为咏怀。首言庾信,次及宋玉、王嫱,皆叹其才之不得用;咏蜀主刘备与诸葛武侯,感君臣际会之难;通过怀古,抒发自己的身世感叹和内心感受。

“支离东北”、“漂泊西南”,直指诗人最痛心之处,概括了无数离乱痛苦和无限愁肠。“东北风尘”指安史之乱;“西南天地”指逃亡蜀中。三四句承上,正面抒写“漂泊之感”。“三峡楼台”,说夔府山居,“淹日月”,写久滞无聊。夔南五溪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处之地,因此称“衣服共云山”。久滞异地,无限痛楚,却冠以“楼台”、“日月”、“衣服”、“云山”的轻松之词,这是以乐写哀的手法。五六句宾主双关,以流水对句,转入时事。“羯胡”句追述安禄山叛乱。“词客”句以词客自比,并连带下文庾信,写自己漂泊西南。七八句承“哀时”,以庾信作结。庾信之“萧瑟”代指杜甫自身之萧瑟;庾信之“暮年”实为杜甫之暮年;“词客”之“暮年”只有“诗赋”可慰“平生”,这是自慰,自哀,诗人正是从咏古中以述怀,庾信以其绝世之诗赋“动”其“乡关”之思,杜甫也正是以其绝世之诗歌“系”其“故园”之心。

支离东北风尘际_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 -作者简介

杜甫像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天宝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20103/125361.html

更多阅读

《咏怀古迹》其三 赏析 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三)杜 甫群山万壑赴荆门①,生长明妃尚有村②。一去紫台连朔漠③,独留青冢向黄昏④。画图省识⑤春风面,环佩⑥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⑦,分明怨恨曲中论⑧。[注 释]①壑:沟谷。赴:形容山脉相连,像在奔赴某处。荆门:山名,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标:1、赏析诗歌的内容2、体会诗歌的情感3、鉴赏诗歌的创作技巧4、背诵全诗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教学方法:点拨研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

咏怀古迹其三 永怀古迹其三翻译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目的】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

声明:《支离东北风尘际 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 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作品信息,》为网友爱是过往温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