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简介 夜颂 夜颂-文章出处,夜颂-作者简介

夜颂_夜颂 -文章出处

本文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准风月谈》写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八日,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十日《申报・自由谈》,署名“游光”,后收入《准风月谈》。

夜颂_夜颂 -作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文章作者简介 夜颂 夜颂-文章出处,夜颂-作者简介

夜颂_夜颂 -鲁迅代表作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10篇散文)

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

论文集:《门外文谈》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夜颂_夜颂 -《夜颂》原文

爱夜的人,也不但是孤独者,有闲者,不能战斗者,怕光明者。

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灯前,常常显得两样。夜是造化所织的幽

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

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

虽然是夜,但也有明暗。有微明,有昏暗,有伸手不见掌,有漆黑一团糟。爱夜的

人要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君子们从电灯下走入暗室中,

伸开了他的懒腰;爱侣们从月光下走进树阴里,突变了他的眼色。夜的降临,抹杀了一

切文人学士们当光天化日之下,写在耀眼的白纸上的超然,混然,恍然,勃然,粲然的

文章,只剩下乞怜,讨好,撒谎,骗人,吹牛,捣鬼的夜气,形成一个灿烂的金色的光

圈,像见于佛画上面似的,笼罩在学识不凡的头脑上。

爱夜的人于是领受了夜所给与的光明。

高跟鞋的摩登女郎在马路边的电光灯下,阁阁的走得很起劲,但鼻尖也闪烁着一点

油汗,在证明她是初学的时髦,假如长在明晃晃的照耀中,将使她碰着“没落”的命运。

一大排关着的店铺的昏暗助她一臂之力,使她放缓开足的马力,吐一口气,这时之觉得

沁人心脾的夜里的拂拂的凉风。

夜的人和摩登女郎,于是同时领受了夜所给与的恩惠。

一夜已尽,人们又小心翼翼的起来,出来了;便是夫妇们,面目和五六点钟之前也

何其两样。从此就是热闹,喧嚣。而高墙后面,大厦中间,深闺里,黑狱里,客室里,

秘密机关里,却依然弥漫着惊人的真的大黑暗。

现在的光天化日,熙来攘往,就是这黑暗的装饰,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是鬼脸上

的雪花膏。只有夜还算是诚实的。我爱夜,在夜间作《夜颂》。



六月八日

夜颂_夜颂 -“游光”含义

当时鲁迅写这篇文章是用“游光”这个笔名写的,首用于杂文《夜颂》。许广平说:“在《准风月谈》里用‘游光’笔名所写的文章多半是关于夜的东西。如《夜颂》、《谈蝙蝠》、《秋夜纪游》、《文床秋梦》”。“游光”含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之意。

夜颂_夜颂 -德国作家作品《夜颂》

德国浪漫派诗人诺伐里斯(Novalis)的作品《夜颂》(Hymnen an die Nacht)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20103/125958.html

更多阅读

洛夜 洛夜-作者简介,洛夜-作品列表

洛夜 ,网络写手。代表作品有《重生》《致命诱惑》等。专业:据说是新闻专业。 最大的爱好:最喜欢的就是光吃不干活。 最喜欢的颜色:搭配好看就好了,喜欢深紫红色配黑色。 最喜欢的明星:陈道明 最喜欢的饮品:养乐多【诱惑系列文】 《致命诱惑

逆风而行 逆风而行-作者简介,逆风而行-书籍信息

逆风而行,作者,蓝淋,由鲜欢文化有限公司于2007年8月3日出版。逆风而行 蓝淋_逆风而行 -作者简介蓝淋,鲜网耽美男男驻站作家,其文风熟练,描写细腻,她的文章在带给读者精神上的享受时,也给读者一些感悟。著有《不可不爱》、《请勿靠近》等多

忆韦素园君 忆韦素园君-作者简介,忆韦素园君-全文阅读

《忆韦素园君》是鲁迅为悼念小他20岁的韦素园而写作的,文章感情深挚,充满了对韦素园的赞赏怜惜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忆韦素园君_忆韦素园君 -作者简介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

声明:《文章作者简介 夜颂 夜颂-文章出处,夜颂-作者简介》为网友春色三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