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卧龙自然保护区-区域特色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距四川省会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面积20万公顷,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国家级保护区之一,是国家和四川省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区现有人口5343人,其中,农业人口4550人。

卧龙保护区_卧龙自然保护区 -简介


卧龙自然保护区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四川省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翼。最高峰为西南的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附近高于5000米的山峰有101座。群山环抱,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溪流众多。年均温8.9℃,最高温度29.2℃,最低温度-8.5℃,年降水量931毫米。原始森林茂密,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带,从亚热带到温带、寒带的生物均有分布。海拔16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1600~20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常绿树有萤青冈、印叶钓樟,落叶树有水青树、山毛榉、槭等;2000~2600米为针阔混交林,以铁杉为主,其次为垂枝云杉、四川红杉、槭、椴等;2600~36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带,以岷江冷杉为主,林下有大面积箭竹;3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和灌丛。不同类型的植被为多种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1963年建立自然保护区。面积2万公顷。1983年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主要保护对象是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1980年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合作在卧龙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1980年,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并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198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卧龙保护区内汶川县的卧龙、耿达两个公社划定为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实行部、省双重领导体制,由林业厅代管。同年7月,省政府、原林业部联合作出了将四川省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改为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的决定,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署办公的综合管理体制。

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卧龙自然保护区-区域特色

卧龙保护区_卧龙自然保护区 -区域特色


卧龙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横跨卧龙、耿达两乡,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总面积约70万公顷。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1980年加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是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资源特别行政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63年,当时面积2万公顷,1975年,面积扩大到20万公顷,是我国建立最早、栖息地面积最大、以保护大熊猫及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2006年7月世界遗产大会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最重要的核心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享誉中外。
中国政府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援助下建立的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一个。1978年,保护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中外科学家采用无线电跟踪等手段,对大熊猫个体生态、种群以及大熊猫主食竹类进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卧龙自然保护区地理条件独特、地貌类型复杂,风景秀丽、景观多样、气候宜人,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还有浓郁的藏、羌民族文化。区内建有相当规模的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保护动物繁殖场;有世界著名的“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观测站;有国内迄今为止以单一生物物种为主建立的博物馆的大熊猫博物馆。
多年来,卧龙自然保护区着眼于建设一流的国家自然保护区目标,坚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方针,积极开展保护、科研、社区建设等工作,使大熊猫为主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高山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攻克了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工作中的“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幼仔成活难”的三大难关,人工繁殖大熊猫92胎、97仔、成活85仔,幼仔存活率已经连续5年达到100%。圈养大熊猫总数达到200余只,占世界圈养种群的65%。同时也培养、锻炼出了一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大熊猫科研队伍。已出版学术专著11部,发表科研论文1470多篇,有4项获部、省科技成果奖,有5人次获优秀科技论文奖。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大熊猫认养活动,保护区积极寻求对外合作,建立合作开发机制。在二十一世纪初,区内经济得到有效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全区人均收入达4032.42元,比2003年增加2234.21元。

卧龙保护区_卧龙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脉东南坡,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岷江上游汶川县映秀镇西侧,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度的高山深谷地带,东经102°52'─103°25',北纬30°45'─31°25',东西宽60公里,南北长63公里。东与汶川县映秀镇连接,西与宝兴、小金县接壤,南与大邑、芦山两县毗邻,北与理县及汶川县草坡乡为邻。

卧龙保护区_卧龙自然保护区 -地质构造

卧龙地区位于龙门山中南段,邛崃山的东南坡,为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其地貌形态以高山深谷为主。区内最高峰四姑娘山是邛崃山的主峰,海拔高度6250米。以四姑娘山-巴朗山为界,以东为四川盆地边缘山地,以西进入川西高原。
构造格局
卧龙地区大地构造上属于龙门山褶断带的中南段,由一系列北东向平行的褶曲和断裂组成。构造带总体方向为北40-50度东。褶曲均为紧密的倒转腹背斜、腹向斜,自西北向东南有:总棚子倒转复背斜、三道卡子倒转复向斜、牛头山倒转复背斜、铜槽倒转复向斜,这些褶曲轴面走向为北30-60度东,轴面倾向在不同地段变化很大,忽而倾向西北,忽而倾向东南,呈一弯曲的扭曲面,倾角40-60度不等。腹背斜和腹向斜的两翼均被次一级同向倾向的小背斜和小向斜复杂化。断裂带为北东向挤压性逆冲大断裂,自西北向东南有皮条河断裂带、耿达断裂带、映秀断裂带。主断裂的倾向为北300-330度西,倾角50-60度,因为是挤压性的逆冲断裂,所以断裂破碎带非常发育。同时发育了一组与主断裂带垂直相交的张性断裂及与主断裂斜交的扭性断裂。这些断裂和褶曲基本上控制了卧龙地区的地貌格局。
地层
卧龙地区前古生界至中生界三叠系地层发育齐全,缺失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界第三系的地层。地层的分布大致以皮条河为界,东南部为古生界地层,西北部以中生界三叠系地层为主。东南部大面积出露志留系茂县群的变质碎屑岩,其岩性为灰绿色绢云母千枚岩,银灰色砂质千枚岩夹有薄层石英岩及薄层状、透镜状结晶灰岩。靠近皮条河条带状分布有泥盆系及石炭──二叠系地层。前者为未变质的灰色、深灰色薄层状灰岩,含泥质灰岩夹炭
卧龙自然保护区质面岩及砂岩;后者为中厚层状灰岩夹千枚岩、炭质千枚岩、结晶灰岩夹砂砾岩。三江口一带零星出露奥陶系灰色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及砂质板岩。西北部大面积分布三叠系地层,其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板岩、炭质千枚岩、薄层灰岩及细粉砂岩等,背斜轴部出露泥盆系地层,其岩性为炭质千枚岩、砂质千枚岩夹石英岩、碎屑灰岩等,邓生一带有少量石炭──二叠系地层分布,其岩性以炭质千枚岩、结晶灰岩夹砂岩为主。第四系的松散堆积主要有河流相堆积物、泥石流堆积物及冰碛物。河流相堆积物主要分布于皮条河河谷及各支流河谷。花红树沟、龙岩沟、大魏家沟等泥石流沟沟口分布有大量泥石流堆积物。皮条河上游向阳坪一带的古冰川谷、正河上游古冰川谷内分布有古冰碛物,而现代冰川谷中发育有现代冰碛物。另外,卧龙地区东北部大面积分布有澄江──晋宁期的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西部四姑娘山一带有燕山期花岗岩出露。

卧龙保护区_卧龙自然保护区 -地貌特征

1、地势: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的地貌单原属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处于邛崃北部的东南麓,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皮条河从保护区的西南向东北将保护区分为两大块,河的西北部山大峰高、河谷深切,大部分山峰的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在西北部边缘沿巴朗山至四姑娘山、以及北部与理县接壤的山地,海拔高度均在5000米左右,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超过5000米的山峰近百座,境内最高峰-四姑娘山高达6250米,为四川省第二高峰,皮条河的东南部,地势相对平缓,除个别山峰外,海拔一般不超过4000米,东南部中河及西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0米以下,东部的木江坪海拔最低,仅1150米。


卧龙自然保护区2、河谷形态:受地势的影响,保护区内的河流大体由西北向东南流,河谷形态多样,主要河流:皮条河、耿达河的河谷沿挤压性断裂带发育,两岸基岩松散,易被侵蚀,河谷不断加宽,形成阔谷,并常发育有五段阶地。其部分支流如英雄沟、银厂沟等由于河流沿张性断裂垂直下切,两岸基岩陡峭、形成峡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上游谷地,沿冰川谷发育,上部形成"U"形谷,而下部受河流溶蚀切割,形成"V"形谷,组合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30103/126373.html

更多阅读

印度 观虎好去处卡纳老虎自然保护区 老虎脑自然保护区

去年印度自然摄影之行中有一站是卡纳老虎自然保护区(Kanha TigerReserve)。这个保护区是观赏老虎的好去处,曾经有一个德国人一天看到9只老虎,令人羡慕不已。除此之外,这个保护区还可以看到一些比较难见到的野生动物,比如沼鹿、印度野狗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郴州特产有哪些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中国自然保护区邮票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邮票

中国是世界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各类自然保护区264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373个。到2005年3月,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有:武夷山、鼎湖山、梵净山、卧龙、长白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

中国旅游 黑龙江旅游景点大全 黑龙江省旅游景点大全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东北的省份,总面积约为45万多平方公里,省会哈尔滨。清1671年沿黑龙江岸筑城,名黑龙江城,清朝后期后改为黑龙江省。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相望。平原海拔50-200米,西部属松嫩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北部、东南部为

中国八大著名自然保护区 全国著名八大温泉

中国八大著名自然保护区1、大熊猫的故乡──卧龙:位于四川省岷江上游的卧龙县,占地约20万公顷,是我国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最大的一个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等。2、仙鹤之家──扎龙:位于齐齐哈尔的乌裕尔河下

声明:《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卧龙自然保护区-区域特色》为网友威龙丶断魂神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