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是综合的艺术体裁,包含音乐性与文学性。歌曲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变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记忆和感受。歌曲所具有的极高的审美价值,完全可以起到修复人类心灵的作用。歌曲带给人们的是全方位的艺术享受,优美的旋律使人能够产生高尚的想法,丰富人类的感情,促进他们理解人类情感的深邃内涵,达到心灵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的契合。
分别的歌曲_歌曲 -定义
歌曲
歌曲gēqǔ,英文为song,歌曲上有歌词,由人声演唱的一种音乐,可以有乐器伴奏,也可以没有乐器伴奏,单独由人声演唱。可以由一个人独唱,也可以多人齐唱,或多人多声部重唱或合唱。歌曲,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对于人的情绪有一定的影响。
分别的歌曲_歌曲 -歌曲简史
歌曲
歌曲是指带有歌词,由人声演唱的一种音乐,可以有乐器伴奏,也可以没有乐器伴奏,单独由人声演唱。可以由一个人独唱,也可以多人齐唱,或多人多声部重唱、对唱、联唱、齐唱或合唱。歌曲是音乐艺术中规模最小、篇幅最短、形成最早和影响最大的音乐艺术形式之一。歌曲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共同度过了漫长而艰辛的悠悠岁月。它不借助于任何外在的条件、生存的状况和物质的基础,只要有嗓音,有表达能力,有情感就可以有歌唱,这~原始本能正是人类与生俱有,并区别于其他生物种群的先决条件之一。
现代歌曲的形式主要形成于l8世纪的欧洲大陆,当时全欧洲一流的作曲家都在交响乐和歌剧两大巨峰之间纵横驰骋.一展才华。“Lide”即艺术歌曲却卑徽渺小,无人问津。舒伯特独具慧眼,倾其毕生精力,以六百余首作品艺术歌曲确立了揩模和标准,成为日后浪漫主义的标志性作品。德奥歌曲是一种高标准的纯艺术品,从音乐的美伦美奂到文字的尽善尽美,无不反映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家追寻理想、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精神境界。歌曲被直接移植到我国是在l9世纪末,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末期,一夜之间,现代歌曲这种舶来品便如雨后春笋般的传遍了大江南北,在新兴的学堂里鼎盛一时。那个时期的歌曲史称“学堂乐歌 ,它包括了欧、美、日等的一些名歌盎曲如《马塞曲》等。“学堂乐歌”为唤醒沉睡的中国、启蒙国人的民族意识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此以后,这一音乐演唱形式便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土壤,成为百余年来中国观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
分别的歌曲_歌曲 -分类
歌曲
由于歌曲分类的依据不同,各类歌曲的称谓大很繁杂。中国歌曲常见的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按演唱形式分类:齐唱、独唱、重唱、对唱、合唱;
2.按音色特点分类:男声、女声、童声、混声、高音、中音、低音;
3.按演唱方法分类: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民族歌曲;
4.按形成年代分类:古代歌曲、近代歌曲、现代歌曲;
5.按歌词内容分类:叙事歌曲、讽刺歌曲、诙谐歌曲、爱情歌曲、风光歌曲、赞颂歌曲等;
6.按结构特点分类:联唱、套曲、组歌、小唱等;
7.按节奏特点分类:进行曲、圆舞曲、摇滚歌曲、迪斯科歌曲等;
8.按演唱群体分类:工人歌曲、
部队歌曲、农村歌曲、青年歌曲、儿童歌曲等;
9.按功能特点分类:队列歌曲、劳动歌曲、舞蹈歌曲、广告歌曲、教育歌曲等;
10.按歌曲出处分类:电影歌曲、电视歌曲、歌剧选曲等;
11.按情绪特点分类:抒情歌曲、轻歌曲、劲歌、柔情歌曲等。
12.按演唱者的数量分类:两重唱、四重唱、小组唱、大合唱等;
13.按称谓不同分类:革命歌曲、历史歌曲、群众歌曲、流行歌曲、校园歌曲、乡村歌曲、弹唱歌曲、改编歌曲、填词歌曲、金曲、新潮歌曲等。
分类的目的有利于演唱,有利于创作,有利于研究,有利于欣赏。对照以上一些歌曲分类的分类称谓,有些能获得比较清晰的概念,能方便运用;有些虽约定俗成,但是还存在着比较模糊的认识;有些却是随心所欲杜撰的。
歌曲分类的科学程度是体现一个国家音乐水平的标志之一,所以有关方面应该加以重视并制订一个权威性的分类标准,供音乐流通中使用。
外国歌曲分类:
外国歌曲分为:trip-hop、Worldmusic、newage、dream-pop、classicalpop、acappella、bossanova、postrock、britpop、dub、electro、jungle、drum'n'bass、big-beat、brit-hop、breakbeat、psychedelictrance、trance、ambient、techno、electrophonicmusic、folk、chamberpop、synthpop、orchestra、gangstarap、house、r&b、disco、punk、soul、reggae、rap、pop、artrock 35类
分别的歌曲_歌曲 -歌曲唱法
流行歌曲
美声唱法(Bel Canto)意文译作"美好的歌唱",英文译作beautiful singing,顾名思义是精美的意思。它注重声音的华丽。以意大利唱法为体系代表,虽然有源于意大利派而又区别于意大利派的德国派,俄罗斯派等,但它们仍没有超出意大利派的范畴。
美声唱法是以它发声的连贯性,共鸣腔的立体性,喉器的稳定性,及声区的统一性而形成一派。主要强调呼吸的自如,气息及咽壁力量的保持及有控制的运用,嗓音的轻快,弹跳,及混合共鸣(立体共鸣)等发声技巧。使歌声产生出松弛,丰满,圆润,而又有明亮的金属声音。它美丽,辉煌,热情,给人以高雅的享受。当今最伟大的歌唱家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以他们精湛的歌唱,称霸歌坛。特别是帕瓦洛蒂那辉煌的高音C3 ,令世人赞叹不已。美声唱法在三十年代由老一辈歌唱家们传播到我国,并随之在音乐院校中得到发展。特别是解放以后,由于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美声唱法已在许多院校形成主体。近年来一批批声乐人材不断走出国门,在国际大赛中屡屡获奖。这说明美声唱法已在我国有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民族唱法是我国的民族民间唱法,包括民歌,曲艺,戏曲和民歌风格的演唱方式。在演唱方法和技巧上突出了地方性,民族性。特别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地理,风俗都有所不同,文化,语音也有较大差异,许多民歌作品又多用我国传统的五声,六声,七声调式来创作,因而在我国的舞台上,就出现了多种民族风格的演唱方法。民歌的发声位置较靠前,主要以额窦为主,不太重于咽壁力量,喉器位置的保持较美声高些,较少运用混合共鸣,强调吐字清晰,甜润,声音明亮,气息扎实,结合不同的风土人情,加以旋律的装饰音,运用真假声的结合,而产生宽阔的音域,展示民族特有的高吭风格与魅力。像老一辈歌唱家郭兰英,郭颂,才旦卓玛,胡松华,何继光,现代的彭丽媛,闫维文,还有在这次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一鸣惊人的王宏伟等都有着高超的艺术水准和强烈的时代感,民族感。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八字方针。改变了美声唱法一花独放的局面。各类院校也早已增设了民族唱法演唱专业。为繁荣我国的民族声乐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俗唱法具有大众性,自娱自乐性,是轻音乐范畴的一种表演方式,通俗易懂,易唱。具体表现在发声中喉器及共鸣位置较自由,强调口语化,感情化,动作化,个性化,电声化。它可随便借鉴任何一种演唱方法及风格来表现作品,充分运用声,光,电的现代科技,给观众以强烈的刺激。像70年代美国著名的"猫王"埃尔维斯普协斯勒(1935-1977)。他音域宽广,不但掌握了轻声唱法,抒情唱法,还能用喉音似斯哑的唱法,甚至吼叫的唱法从G到d3 ,而且声音轻快抒情,加上他大幅度的表演动作,把作品的内涵,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随他欢笑而高兴,随他悲泣而流泪。
虽然中国早在三十年代已出现通俗歌曲演唱,由于战火连绵,市场惨淡,发展缓慢。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通俗音乐才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滚滚袭来而得到迅猛发展。通俗歌曲也堂而皇之的登上了禁锢了多年的舞台,在群众中立刻就引起了共鸣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分别的歌曲_歌曲 -中外歌曲比较
曲调的异同
曲调中国民族唱法的曲调,多为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民谣或依民歌、戏曲风味而创作的富有民间风味,戏曲风味的歌剧选曲和歌曲,内容多种多样,主要是歌唱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风情。欧洲美声唱法的曲调是以作曲家所创作歌剧中,最有魅力的独唱艺术咏叹调,常见的独唱艺术咏叙调,从古流传至今的宣叙调,以及具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创作性的艺术歌曲为主的曲调,同时也演唱一些以赞美和抒情为主的康塔塔曲调的大型声乐套曲。总的来说,曲调难易差别不大,内容包罗万象。
风格的异同
中国民族唱法的风格是与民族的音乐风格与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审美习惯等紧密相连。因此,民族风格的声乐作
品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如北方民歌豪放粗犷,江南民歌委婉阴柔,高原民歌高亢挺拔,黄河下游的民歌舒展自如,牧区草原民歌自由辽阔等。而欧洲美声唱法的风格,从美声唱法的产生至20的各个时期,其技术要求和演唱风格各具特色,但从历史发展看,它们都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实践理论的在断完善而渐趋成熟。从有限的声乐文献中看,美声唱法的风格大致可分三类:1、抒情性演唱。此风格高雅、富贵、适合演唱,17世纪意大利古典咏叹调和舒伯特、舒曼等人的艺术歌曲;2、“女性”装饰性演唱,此风格可分为花腔女高音、戏剧性女高音、抒情女声;3、朗诵性演唱,此风格可分为严肃的、诙谐的朗诵性演唱。声音特点的异同
中国民族唱法的声音特点是以清晰、甜美、明亮的声音见长,以真声为主,唱到最高声区参照美声唱法,运用假声,讲究气息通畅和头腔共鸣,特别注重吐字规律,强调以字、以气、以声唱情,声情并茂。而欧洲美声唱法的声音特点是混声唱法,即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要求气息既结实又通畅自如,声音既圆润明亮又宽松丰满,强调整体共鸣,讲究音色、音质、音量、音域的完美与扩展。中国民族唱法和欧洲美声唱法同属声乐门类。演唱时都需要讲究气息、共鸣、咬字、吐字,都特别重视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观众,达到歌唱的艺术效果。中国民族唱法,应在吸取欧洲美声唱法的呼吸、共鸣、发声等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克服“大本嗓”的低位置唱法,注重字中有声,以声传情,声、腔、字、情揉为一体;当然,应根据中国民族的心态、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民族的语言特点,来改进“土”唱法,发展中国民族的声乐艺术,以适应人们对现代社会生活以及对现代艺术的需求,通过对中国歌唱艺术及欧洲歌唱艺术的比较,在继承、借鉴、创造方面更明确,更具自觉性,同时也希望中国民族歌唱艺术呈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
分别的歌曲_歌曲 -创作
中国近代歌曲创作
学堂乐歌在二十世纪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中,学堂乐歌既是中国现代歌曲创作的萌芽,同时也是中国现代专业音乐创作的胚胎。当然,早中期的学堂乐歌多是选曲填词,尚不属严格意义上的专业音乐创作;学堂乐歌的后期,自李叔同之《春游》诸歌始,才有了中国人自己作曲的尝试。至20年代后期,萧友梅、赵元任等人才真正称得上现代意义上的作曲家,他们的歌曲作品《问》、《教我如何不想他》等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最初一批艺术歌曲。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歌风大变,由启蒙主题转向抗战救亡。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爱国作曲家创作了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等,为鼓舞大众抗战、争取民族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以群体歌唱为特色的群众歌曲,在建国后至1966年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歌唱祖国》(王莘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瞿希贤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李劫夫曲)、《社会主义好》(李焕之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瞿希贤曲)便是其中的代表。到了新时期,由于时代条件和审美趣味的变化,群众歌曲的创作走向全面衰落。
流行歌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三四十年代的黎锦晖、陈歌辛等人的创作,其思想艺术质量良莠不齐。中国建国以后流行歌曲在大陆完全绝迹,而一些抒情歌曲却在夹缝中得到了发展。到了新时期,在港台流行歌曲的影响下,大陆作曲家也开始了创作流行歌曲的尝试。王酩、王立平、谷建芬诸人的作品多通过影视作品的媒介在广大群众中流传,并迅速在中国全国国范围内掀起一股流行歌曲的狂潮。徐沛东、雷蕾、崔健等一批有才华的青年作曲家登上歌坛。到了九十年代,流行歌曲创作的题材、风格更为多样,尤其是接受欧美流行音乐影响后,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突破了港台模式,逐渐形成独特风格。总体说来,中国流行歌曲创作尚处在积累阶段,缺少精品和力作是必然的。艺术歌曲创作自萧友梅、赵元任始,此后黄自、青主、贺绿汀等人在此领域亦多有建树。四十年代之江文也、谭小麟亦有佳作问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不但在民歌改编方面出现了
《牧歌》、《玛依拉》、《新疆好》等佳作,且在创作上出现了丁善德的《爱人送我向日葵》、吕远的《克拉玛依之歌》、美丽其格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生茂的《马儿啊你慢些走》等优秀曲目。李劫夫为毛泽东诗词写的《念奴娇?昆仑》、《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蝶恋花?答李淑一》以及丁善德的《清平乐?会昌》、贺绿汀的《卜算子?咏梅》、赵开生与瞿希贤分别谱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等,均为传诵至今的名篇。六十年代中后期,艺术歌曲完全绝迹。七十年代之后始有《北京颂歌》、《千年铁树开了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等传世。新时期是艺术歌曲的黄金时代,题材大大拓展,艺术上更为成熟,语言与技法的运用更为丰富多样。罗忠无疑是这一时期艺术歌曲创作成就显著的作曲家,他的《涉江采芙蓉》、《秋之歌》、《鹧鸪天》、《黄昏》等,曲意独到而有深度。一些“新潮”作曲家也有时涉足艺术歌曲领域并多有佳作奉献。
分别的歌曲_歌曲 -歌曲的音乐内涵
音乐艺术
歌曲的音乐内涵首先要确立旋律与节奏的关系。传统作曲教材中都有这样一句话:“旋律是歌曲的生命”。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句话否定了节奏在歌曲中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现代音乐发展的理论观念来看,歌曲创作的切人点应该以节奏人手更方便、更易学和更易达到歌曲内在的统一。因此,与旋律相比,节奏更具体、更直观、也更原始 远古的部落民族依耪于“击石附石”的节奏且不说,当今青年热衷于“蹦迪”或“舞蹈机”,其中的感受恐怕节奏远远多于旋律。节奏在初学歌曲写作的人手里尤其重要.只有掌握了节奏的框架概念,才能驾驭歌曲这种小而全的音乐体裁。
相比之下,旋律的创作则更抽象、更难被传授和表述。优美的旋律只可蠹会,不能言传 正如许多作曲家谈及旋律便时不时地搬出“灵感”一说。麦卡特尼在论述《昨天》一曲时仅用了“梦中所年写”四个字。因此,歌曲与乐曲不同,一个缺少旋律感的作曲家可以写就出色的器乐曲,但是歌曲就不行。器乐曲讲究的是形式和结构,是利用某种“动机”式的音乐主题在时间跨度中精巧而有序的发展。而歌曲讲究的是旋律的美感、先声夺人的瞬间效应,是利用短短的几分钟吸引听众全部的注意力 因此,把握旋律的美感和能力是一个歌曲作曲家最至关重要的品质。
除了旋律与节奏的关系.歌曲的音乐内涵也包括了音乐写作其余的各个方面,如音乐写作中呈示、发展和再现的原则、结构性段落中ABA经典形式、高潮布局中黄金分割定律的影响、谰式谰性的回归原理等等。歌曲的音乐内涵还反映了作曲者对艺术的审美倾向。
分别的歌曲_歌曲 -歌曲的文学内涵
歌曲风格
歌曲的文学内涵主要是指歌曲的文学因素,其中常见的形式是诗词。诗歌的内容,包括叙述的方式都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歌曲的风格形成,像诗歌中“扬抑格”和“抑扬格”就会影响到歌曲乐旬的起始情况;诗歌中的“排比旬”和 对称性结构”也会影响到歌曲乐旬和乐节的写作特点,以至于形成歌曲的“方整性”和“ }方整性 结构;诗歌的分段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歌曲的乐段数量。除去形式上的影响,诗歌的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很难想象一首《黄河颂》的歌词会成为一支轻快的乐曲;歌剧《茶花女》中著名的“饮酒歌”会写成一首凝重而缓慢的男低音独唱曲。歌曲也有它自身的一些特 占,如篇幅短小,音域有限,又必须在三五分钟内完成。因此,它就象文学中的随笔、日|己一样,是作家主观感受的直接反映 作曲家在创作歌曲的时候更多的是从个人的角度反映其生活、经验、遭遇、欣喜、悲尚等。舒伯特有‘’歌曲之王”的美誉、他创作的不朽名著《美丽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都选取了浪漫主义诗人缪塞的诗篇..缪塞并不能说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大诗人,然而,正是他的诗篇反映了作曲家的人生哲学和现状,在“孤独的流浪汉”这一点上触动了作曲家的心弦,继而凝成五彩缤纷的旋律流芳百世。
就本质而言,歌曲的最终目的是要表达歌词的文学内容 因此,几乎所有的歌曲作曲家对于歌词的选择和确定都是十分审慎的。歌曲对于歌词的要求并不在于作家的名气或作品的质量有多情、多高和多好,但是一定要有感人之处,动情之处,哪怕是仅仅一句。其辩证的关系在于歌词太饱满,歌曲则苍白;而歌词略微平庸,但不失闪光点,歌曲则仍有张扬的余地。因此,今人谱唐宋诗词或徐志摩、戴望舒等名家名篇时,鲜有佳作问世,而当代诗歌情况则正相反。
分别的歌曲_歌曲 -歌曲的二度演绎
当前,歌曲的二度演绎已成为一首歌曲成败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作曲是指作曲家把歌词谱上旋律,并书写在纸上即完成了一度创作的过程。而后的二度创作是指把歌曲从乐谱推向舞台、推向观众的一个过程,其同包括乐队的配乐,演唱者的演绎和最后的表演过程。然而,这样的一个传统过程虽不能说已成历史,但也正在逐渐成为历史。时同码可以说是音乐领域的~ 场革命,它从根本上动摇了音乐作为时间艺术的基本定义,从此音乐可以静止,可以凝固,可以从任阿的一个小节或音符切出切^,像电影的剪辑技术或雕塑中垒土一样任由你的取舍。国外的音乐学家把录音的出现定义为音乐史的第五次革命。而在时间码基础上形成的分轨录音,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歌曲演唱者的命运:人声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分轨录人,提纯取精,选择最好的音色、最完善的’精绪合成出品质超一流的CD唱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