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市大坡镇 大坡镇[榆树市] 大坡镇[榆树市]-乡镇概况,大坡镇[榆树市]-地理

大坡镇地处榆树市南端,与九台、德惠、舒兰两市三县相邻,黑大、长榆公路纵贯全镇,第二松花江从境内流过,水域面积4.8平方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51公顷,其中,水田面积4500公顷,全镇辖8个村,一个街道办事处,98个村民小组,68个自然屯,总户数7896户,人口32235人。大坡镇是吉林综合改革试点镇。

大坡镇_大坡镇[榆树市] -乡镇概况


水稻生产基地大坡是吉林省水稻生产基地。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大坡人请来了日本水稻专家在全镇推广大棚旱育苗水稻种植技术,后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持,改造沿江沼泽地4.8万亩为优质高效水稻种植基地,现在又有16个精洁米加工厂,大坡稻米远销到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经过多年的生产和建设,大坡生产加工稻米的软硬件系统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大坡是东北地区有名的蔬菜生产乡镇。大坡人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和经验,大坡人引进温室大棚种菜技术并得以快速发展。温室大棚产出的西红柿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曾享有“大坡柿子俏关东”的美誉。这两年大坡人面对市场更新蔬菜种植技术,现在试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1000栋温室大棚生产出的将全部是绿色无公害蔬菜。

大坡镇以养牛、养猪、养鸡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已经形成规模。水资源丰富,部分农民利用江河、池塘发展水产养殖业,大坡是榆树市有名的渔米之乡。目前,大坡镇已形成稻米、蔬菜、肉牛、生猪、肉鸡、养鱼等几个产业。大坡镇的经济发展与其他乡镇和其他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经济总量很小,财政收入很少,农民人均收入不高。大坡镇人民诚望海内外朋友携资金和技术来大坡,用大坡镇本地的土地、水利、粮食、蔬菜、畜牧业等农业资源和优惠的发展政策同大坡镇人一起共同发展共同获利。


大坡镇2003年,大坡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7.4亿,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了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61元,大坡镇粮食总产达到了7.6万吨。粮食总收入达1.2亿元,多种经营收入达0.6亿元。民营经济总产值达到1.8亿元;大坡镇各类养殖业户达到1210户,其中规模养殖户达到125户,全镇生猪发展到3.8万头,肉牛发展到1.5万头,家禽发展到72万只,畜牧业总产值实现了1.1亿元。全镇现有民营企业56家,个体工商业户652户。

大坡镇通过国家三、四期的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了松坡灌区改造工程,使全镇实现了由自然农业向设施农业和水利农业的根本性转变,目前,松坡灌区已成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东北地区一流的浅湿灌溉模式片。这为全镇的水稻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托优势,做强三个产业,抓好一个园区建设。

大坡镇_大坡镇[榆树市] -地理位置


大坡镇海拔1335米,镇境内山多林密,生态环境保护良好,镇内山清水秀,风光秀丽,景观迷人。镇内发现多处古代文化遗址,出土汉代铜鼓及大型石斧等珍贵历史文物;新田、福州、格苍、下垌等村落属革命老区、遗存有不少革命遗迹。

工业发展步伐加快。该镇以资源为依托,以“造环境,抓回归,兴科技,创特色”为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竹、木、水资源优势,致力发展独具特色地方工业,取得较为明显成效。全镇新办了小水电、纸品生产、木制家私和竹器制品生产等企业7家,其中小水电一家,至目前为止全镇共有小水电站29座,装机容量达10000千瓦。该镇以“工业富镇”为战略目标,大力引进外资,筹划兴办碧臣绿色食品工业园,以此为依托,充分发展民营企业,大力发展资源型加工业,到目前为止全镇共有企业553家,从业人员2834人。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该镇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以组织引导、扶持服务、示范推广、奖励刺激等措施,巩固和发展了粮、果、菜、桑、林、畜牧养殖等六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黄榄科技示范园,积极探索养山地鸡、养羊等致富新路子。

大坡镇_大坡镇[榆树市] -农业产业化

1、绿色稻米产业


绿色稻米近年来,在发展绿色稻米产业上下了一些功夫,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一是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增长。全镇水田面积4800公顷,占作物总面积的70%左右。二是调优品种结构不断优化。首先是积极引进新品种,淘汰劣质品种,把好品种入口关。全镇水稻的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5%。三是科技投入不断加大。水田灌溉主要是利用松花江的暖肥水,改进栽培技术,学习外地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在施肥上,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施用量。今年,大坡镇施用农家肥就达到3.6万立方米,座落在两家村的有机肥料厂生产的有机肥今年被抢购一空,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为绿色水稻生产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根据土壤特点,
大坡镇定期请吉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有关专家,按照绿色水稻生产规程,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既达到平衡营养土地的目的,又节本增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四是搞好绿色稻米精加工。利用现有稻米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把稻米加工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三军公司的龙头加工企业作用,完善机制,扩大规模。目前,三军公司由于收购资金不足等方面因素影响,不能满负荷生产,今年,我们研究措施,搞好龙头企业与生产农户的对接。在生产环节上,加强管理,注重质量。在销售环节上,树品牌、创名牌,目前大坡大米已走出市门、走出省门、走出国门,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2、绿色蔬菜产业

蔬菜生产一直是大坡镇的主导产业之一。素有“大坡柿子俏关东”的美誉,在蔬菜生产上,保护地蔬菜、温室大棚已发展到390公顷,并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平衡施肥等先进技术,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使大坡蔬菜逐步接近和达到国际市场蔬菜质量标准。重点是强化服务手段,从品种选育、田间管理到市场销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同时,注重发挥典型的带动和示范作用,重树大坡蔬菜品牌,占领更广阔的市场。

3、精品畜牧产业


肉牛饲养在肉牛饲养上,依托国家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肉牛繁改站、牲畜交易市场和现有的专业屯和专业户,引进国外优良牛种,采取人工胚胎移植技术,改良更新普通牛品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实行精品战略,加大了肉牛品种的改良力度,加快了三元杂交牛的发展步伐,良种牛、三元杂效牛饲养率达到80%以上。为了鼓励和扶持养牛业的发展,2002年,我们投资500万元,新建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黄牛交易市场,改进了市场的服务设施。同时,进一步抓好生猪、肉鸡、蛋鸡生产,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加快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发展精品畜牧业。

4、砂石采捞业

松花江灌溉及河床的砂石采捞是大坡镇的传统工业项目,几十年来为区域建筑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01年镇政府为了保护资源增加产业效益,规范市场,对采捞业户和运行机制进行了集团化管理,通过改革不仅合理开发了砂石资源,促进了采捞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到2003年末,从事采捞业户27家,从业人员560人,实现产值1500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

5、抓好国家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大坡镇在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几年来,国家对园区累计投资已超过1800万元,项目正在发挥效益,对推动大坡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园区内的肉牛繁改站和投资210多万元建成的现代化高科技温室和组培室,都是当前国内最先进的,但利用率太低。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作用。重点抓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管理,确保园区内的项目保值增值,使其既有完整性,又有连续性。二是加强与国家正规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联合与合作,把园区变成他们科技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基地。

大坡镇_大坡镇[榆树市] -特色产业


温室大棚大坡镇是吉林省水稻生产基地。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大坡人请来了日本水稻专家在全镇推广大棚旱育苗水稻种植技术,后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持,改造沿江沼泽地4.8万亩为优质高效水稻种植基地,现在又有16个精洁米加工厂,大坡稻米远销到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经过多年的生产和建设,大坡生产加工稻米的软硬件系统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大坡是东北地区有名的蔬菜生产乡镇。大坡人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和经验,八十年代末,大坡人引进温室大棚种菜技术并得以快速发展。温室大棚产出的西红柿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曾享有“大坡柿子俏关东”的美誉。这两年大坡人面对市场更新蔬菜种植技术,现在试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1000栋温室大棚生产出的将全部是绿色无公害蔬菜。

全镇以养牛、养猪、养鸡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已经形成规模。水资源丰富,部分农民利用江河、池塘发展水产养殖业,大坡是榆树市有名的渔米之乡。全镇已形成稻米、蔬菜、肉牛、生猪、肉鸡、养鱼等几个产业。大坡镇的经济发展与其他乡镇和其他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经济总量很小,财政收入很少,农民人均收入不高。大坡镇人民诚望海内外朋友携资金和技术来大坡,用大坡镇本地的土地、水利、粮食、蔬菜、畜牧业等农业资源和优惠的发展政策同大坡镇人一起共同发展共同获利。

吉林省榆树市大坡镇 大坡镇[榆树市] 大坡镇[榆树市]-乡镇概况,大坡镇[榆树市]-地理

大坡镇_大坡镇[榆树市] -历史文化


大坡镇--辽金遗址榆树市境内大坡镇有辽金遗址117处,其中古城址有11座,最大的是大坡镇古城。大坡古城位于大坡镇驻地东南2公里,东经126度28秒,北纬44度35秒。别名“营城子”,属辽金时代的古城。此城址已列入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坡古城建在北高南低的缓坡上,南北墙垣较平直,东西墙垣因地势而筑,略孤曲,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墙长1050米,西墙长840米,南墙和北墙各长630米,周长为3150米。墙垣残高不等。城外有一道护城河,现宽10米左右,深2-3米,护城河与古城西南的松花江支流白家泡子相连通。

该城置东、西、南、北四门,各门现宽15-20米不等。城四角均有角楼遗址,唯西北隅之角楼保存完好,其直径约7米,现残高3米。四面墙垣均有马面。马面高于墙垣并且突出墙垣的外缘,呈半圆形,马面间距为90米,角楼与马面是防御敌人进攻的军事设施。说明此城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城北墙上,曾出土一个石球,直径13厘米,是抗击敌人进攻的一种武器,也是群众说的“滚木雷石”。

古城西北部地表上,散布遗物有绿釉瓦、连珠兽面瓦当、菱形花纹和缠枝花纹滴水、布纹瓦和卷云纹瓦建筑构件。这些遗物说明这里很可能是当年官署衙门的建筑群落。古城东北地面上除了有密集的砖瓦残块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辽白瓷、宋代泉州瓷片。这里还发现大批铜钱,主要有“开元通宝”、“咸平通宝”、“九丰通宝”、“元丰通宝”等30多余种。


大坡镇--铜钱在古城外,周围遍布建筑遗址。其中,主要遗址有冶炼作坊,遗物有木炭、红烧土和大量铁渣。在古城东北6公里处有一高出地面100米左右的土丘。其顶端有一处约为350平方米方形遗址。地表散有布纹瓦和青砖残块,当地人叫它“仓顶子”,这里应是保卫古城的一处军事设置,站在仓顶子上可总览古城内外。古城西墙外700米处,有三处南北走向的建筑台基。这里曾出土双珠兽面瓦和兽面建筑构件。在古城南门外400米处有一建筑址,群众称其为“花园”,其面积为3000平方米。这里出土许多布纹瓦和青砖残块。这是一座有相当规模的建筑遗址。

大坡镇古城不但有许多规模较大的建筑遗址,而且还出土了玉雕龙云牌饰、双鲤鱼铜镜、带柄仙人故事铜镜、石虎、石函、铜钱等文物,从建筑型制特点看,属辽金时代的建筑,从建筑规模看,应是州治所在地,有人认为是辽代军事重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30103/127221.html

更多阅读

《指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典型人物 指尖上的中国纪录片

我国东北地区农村,家家都备扫除工具------笤帚。这件看上去很不起眼的东西,发明存续大概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了,它蕴蓄着浓郁的乡土风情和萨满文化气息。吉林省梨树县榆树台镇荣家窝铺屯,一个名叫李光波的家庭妇女,从嫁到荣家开始就与笤帚结

诺门坎战役 诺门坎战役1939国语

诺门坎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北约 50公里,海拉尔南偏西约200公里的哈尔哈河以东,汗达盖--将军庙--阿木古朗一线以西地区,东西约30公里,南北约70公里。这一地区的边境线原是有争议的:蒙古人民共和国认定的边界线是汗达盖--将军庙--

声明:《吉林省榆树市大坡镇 大坡镇[榆树市] 大坡镇[榆树市]-乡镇概况,大坡镇[榆树市]-地理》为网友沉梦听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