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平所作文章 张青云 张青云-人物生平,张青云-文章发表

张青云,人名。比较知名的有清朝将领张青云。当代中国 同晖学社理事、诗人张青云;语文教师、作家张青云等。

张青云_张青云 -人物生平

1970年10月22日生,江西省修水县人,1993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九江市一中高中语文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九江市作家协会会员、民进会员、中语会会员。

1989年本人由修水县一中考入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大学期间,广泛阅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多次获专业奖学金、三好学生。

2002年1月底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在修满学分的同时,积极参与指导教师的学术研究活动,广泛吸纳北师大、北大、清华等高校的知识资源,接受名家熏陶,广开视野,对文学、教育均有进一步的认识。

从1993年7月至今,在九江市一中工作期间,工作兢兢业业,送走许多优秀学子,所教班级历届高考语文成绩均优秀。开设多门校本课,参与学校多项文化活动。在工作中努力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教书育人的工作视为神圣的事业追求。

参加工作后,仍然笔耕不辍,阅读不断,勤于思考。向往高屋建瓴地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境界,以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为榜样,努力摆脱教师书匠的低级趣味。认为“语文承载人文、教学方法多元,育人重在精神”。

张青云_张青云 -文章发表

《忆江南》 《江西诗词》1993年第2期;

《居所春秋》 《九江日报・周末世界》1994年8月13日;

《秋韵》 《初中生之友》1994年第11期;

《“神童”与“山谷竹”》 《初中生之友》1994年第12期;

《油榨坊》 《九江日报・周末世界》1996年11月3日;

《春天的故事》 《九江日报・周末世界》1996年4月28日;

《教室里的阳光》 《九江日报・周末世界》1999年2月7日;

《最后一堵墙》 《九江日报・周末世界》2000年8月26日;

《眺望》《九江日报・长江周刊》2003.8.29

《想像作文教案》《九江教研》2004.1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局限性与可行性》 《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关于高中语文学科特性及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九江教育》2002年第4期;

《谈新〈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语言艺术的要求》 《中国教师》2003年第3期;

余生平所作文章 张青云 张青云-人物生平,张青云-文章发表

《九江一中学报》每期均有文刊载。

张青云_张青云 -比赛获奖

九江市第三届高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市教研室,2003年10月24日;

江西省第四届高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省教研室,2003年11月23日。

辅导获奖:

九江市“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征文”辅导一等奖 市教研室,1996年元月;

九江市“春蕾杯”征文辅导一等奖 市教研室,1998年10月;

“中华魂”《伟大的祖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优秀辅导员” 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02年7月1日;

全省“辉煌五十年,跨进新世纪”读书教育活动中荣获教师辅导优秀奖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教委,2000年1月;

“提高全面素质,跨入新世纪”读书教育活动教师辅导优秀奖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教委,2001年10月;

学生石芳菲《寄友箴言》于《初中生之友》1996年7―8期发表。

其他业绩

为电视专题片《给学生一片蓝天》《让学生飞得更高些》撰稿

为一中百年校庆大型音舞诗剧《百年放歌》撰稿

《高中新诗教学的改革》被确定为市级重点课题

九江市高中教师优质课专家评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30103/129481.html

更多阅读

余秋雨抄过老师“张可”王元化夫人 的家 余秋雨

余秋雨抄过老师“张可”(王元化夫人)的家——吴拯修访谈录萧夏林中国第一部问谎文学书吴拯修先生的《问教余秋雨》出版发行后,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注。北京晚报、深圳晚报、羊城晚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著文推介;凤凰网、新浪网、腾讯

地刑星·菜园子·张青 菜园子张青怎么死的

  菜园子张青张青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外号“菜园子”,在小说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中首次由鲁智深提及。本在孟州道光明寺种菜,却因为小事杀了光明寺里的僧人,逃出后在大树坡作劫匪,结识了孙二娘,便在十字

孙二娘、张青在梁山为什么会被边缘化? 孙二娘与张青

孙二娘、张青在梁山为什么会被边缘化?(《<水浒>百问》之四九)将“夜叉”当作绰号用在人身上,尤其是用在女人身上,孙二娘是第一个,也算是开了“母夜叉”一词使用的先河。凭借“母夜叉”这一响亮绰号,孙二娘的知名度比起丈夫张青来要高出

声明:《余生平所作文章 张青云 张青云-人物生平,张青云-文章发表》为网友个性指的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