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文化圈常用来指代源自欧洲而分布至世界各地由白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地区、文化,此意义下的“欧美”常指科技、流行文化、军事力量等等的世界先进水平。
拉丁文化圈,又称为西方文化圈、天主教文化圈、罗马文化圈、欧美文化圈等,其地理范围主要包括欧洲大部分地区、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南美洲由于自近代以来被西方殖民时间较长,其文化多被欧洲殖民者所同化,有时也被看作拉丁文化圈的一部分。拉丁文化圈的主要特征为:民众多信奉天主教(以及新教各派),拉丁字母使用广泛,文化上多继承古罗马、古希腊文化。拉丁文化圈常用来指代源自欧洲而分布至世界各地由白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地区、文化,此意义下的“欧美”常指科技、流行文化、军事力量等等的世界先进水平。
拉丁字母主要源于伊特鲁里亚字母。根据Hammarström (在 Jensen 521),B、D、O和X这四个字母应该源自传入南意大利的希腊字母。
没有争议的是这些字母主要源自伊特鲁里亚文化。字母“C”的读音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F”字源自Ϝ (digamma),在原来的伊特鲁里亚字母及拉丁字母被用来表示/w/音,而“FH”才是本来用作表示/f/音的字母。后来罗马人简化了“FH”成为“F”,而这个字母从此就用来表示/f/音。
半元音/w/与/u/、/u:/及/j/,与元音/i/、/i:/都采用同一个字母来表示,分别为“V”及“I”。
最初的拉丁字母只有20个,并没有“G”,“Y”,“Z”。原来的拉丁字母并没有“U”字,但有一个半元音字母“V”;也没有“W”,因为“V”字的本来工作就是今日英语“W”的功用;他们亦没有“J”字,因为“I”本身可以当作半元音来用。直到11世纪才从“I”中分化出“J”,从“U”分化出“V”,又从“V”分化出“W”。
天主教是基督宗教的一个主要分支,是耶稣直接传承下来的。虽然最接近原文的名称是“公教会”,但是自明朝时就沿用的名称“天主教”(因其将不使用上帝、神等词汇称呼他们信仰的神,而仅使用天主一词)却已成了正式的中文代名词[1]。基督教教派的所有公教会之中,罗马公教会(罗马天主教会)的会众最为庞大,全世界人数有11亿,因此“公教会”(天主教)一词往往指的是与罗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会。目前天主教会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会中最为庞大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