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语:Latvijas Republika)。国名源自民族语,意为"铠甲"、"金属制的服装",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北部的议会共和制国家。西邻波罗的海,与在其北方的爱沙尼亚及在其南方的立陶宛共同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二国相邻,全国总面积64589平方公里。 拉脱维亚人属于波罗的人,文化上接近立陶宛人。拉脱维亚语属于印欧语系。拉脱维亚是单一制国家,由109个自治市和9个直辖市组成。 拉脱维亚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拉脱维亚的经济改革彻底改变了前苏联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1991年,拉脱维亚脱离苏联独立。2004年5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加入欧盟。2004年3月29日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会员国,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2014年1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
拉脱维亚共和国_拉脱维亚 -历史沿革
拉脱维亚
公元前3000年左右,拉脱维亚人的祖先定居在波罗的海的东岸
。公元前900年,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罗尼亚人以及说芬兰语的利沃尼亚人,几个不同的波罗的海部落定居在拉脱维亚。 波罗的海人建立了到古罗马的商路,以当地产琥珀交换贵金属。
12世纪晚期,第一个传教士由罗马教皇派遣,来到了道加瓦河下游进行传教。并且逐渐建立了由德国商人和传教士为主的定居点但当地居民却没有接受基督教。于是日耳曼十字军被派往拉脱维亚,用武力强迫当地居民改信基督教。这时,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罗尼亚人都已建立自己的王国并与入侵者对抗。 但在13世纪早期,德国人控制了今日拉托维亚的大部以及爱沙尼亚的南部地区 。并且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十字军国家即后来所知的玛利亚地或利沃尼亚。里加成为了主要的贸易中心,并于1281年的加入了汉萨同盟。
18世纪时,俄国从瑞典和波兰获取了现拉脱维亚的所有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脱维亚于1918年11月18日获得独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再次兼并拉脱维亚,并将其纳为一个加盟共和国。
1980年,苏联开始进行政治改革,这也促进了拉脱维亚独立运动的发展。
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共和国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拉独立。9月17日,拉脱维亚加入联合国。
Svente庄园
自独立以后,拉脱维亚积极培养和西方各国的关系,并已于2004年
加入欧盟和北约。
2006年10月7日,拉脱维亚举行议会选举。人民党获得100个席位中的23席,绿党和农民联盟获得18席,新时代党得到18席,和谐中间党占据17个席位,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祖国与自由联盟、为了统一的拉脱维亚人权党分别获得10个、8个和6个席位。人民党、绿党和农民联盟、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以及祖国与自由联盟组建联合政府,艾加尔斯・卡尔维蒂斯继续担任总理。
2007年5月31日,拉脱维亚议会举行总统选举,瓦尔季斯・扎特莱尔斯当选总统。
拉脱维亚共和国_拉脱维亚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拉脱维亚位于东欧平原西部,临波罗的海东岸,里加湾深入内陆;同爱沙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接壤。面积为64589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62046平方千米,内水面积25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拉脱维亚地形以平原、低地和低矮丘陵相间,四分之三地区在海拔120米以下,最高点海拔311米。
拉脱维亚海岸线长307千米,里加湾深入内陆。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边境线总长1841千米,其中海岸线长度496千米。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
水文
里加老城俯瞰
拉脱维亚主要河流是道加瓦河和高亚河。境内多湖泊和沼泽。面积超
过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140个,较大的湖泊有卢班斯湖、拉兹纳湖、埃古列湖和布尔特涅克斯湖。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有1.4万条河流,其中长度10千米以上的有777条。
气候
拉脱维亚地图
拉脱维亚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年降水量550―800毫米,较湿润。夏
季白天平均气温23℃,夜晚平均气温11℃,冬季沿海地区平均气温零下2-3℃,非沿海地区零下6-7℃。平均年降水量633毫米。湿度大,全年约有一半时间为雨雪天气。
拉脱维亚共和国_拉脱维亚 -资源
有泥炭以及白云石、石英砂、石膏等建筑材料。森林复盖率为44%,有1.4万个野生物种。
拉脱维亚共和国_拉脱维亚 -行政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
拉脱维亚分为26个县(rajons),以及7个直辖市。
爱兹克劳克雷县(Aizkraukle)
阿卢克斯内县(Alūksne)
巴尔维县(Balvi)
包斯卡县(Bauska)
采西斯县(Cēsis)
陶格夫匹尔斯市(Daugavpils)
陶格夫匹尔斯县(Daugavpils)
多贝莱县(Dobele)
古尔贝内县(Gulbene)
杰卡布皮尔斯县(Jēkabpils)
叶尔加瓦市(Jelgava
叶尔加瓦县(Jelgava)
尤尔马拉市(Jūrmala)
克拉斯拉瓦县(Krāslava)
库尔迪加县(Kuldīga)
利耶帕亚市(Liepāja)
利耶帕亚县(Liepāja)
林巴济县(Limba?i)
卢扎县(Ludza)
马多纳县(Madona)
奥格雷县(Ogre)
普雷利县(Prei?i)
雷泽克内市(Rēzekne)
雷泽克内县(Rēzekne)
里加市(Riga)
里加县(Riga)
萨尔杜斯县(Saldus)
塔尔西县(Talsi)
图库马县(Tukums)
瓦尔加县(Valka)
瓦尔米耶拉县(Valmiera)
文茨皮尔斯市(Ventspils)
文茨皮尔斯县(Ventspils)
首都
里加,面积307平方公里,人口70.6万(2010年)。位于波罗的海国家的中心地带,北纬56度58分0秒,东经24度8分0秒,濒临里加湾,市区跨道加瓦河两岸,北距波罗的海15公里。处于欧洲西部和东部、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交叉点上,其港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波罗的海跳动的心脏”和“北方巴黎”。由于里加濒河临湖,所以又有三河一湖之称,三河指道加瓦河、列鲁巴河、城市运河,一湖指吉士湖。面积307平方千米。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1.4℃,全年平均气温6.7℃。
拉脱维亚共和国_拉脱维亚 -国家标志
国旗
National Flag Of Latvia
拉脱维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2:1。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的横宽条组成。早在13世纪时,居住在拉脱维亚的拉特加人就使用过红、白、红图案的旗帜。1918年这面民族旗帜得到了事实上的合法化,1922年确定国旗的颜色和比例。1940年拉脱维亚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当时的国旗为在苏联国旗旗面的下部加白、蓝色的水波纹图案。1990年拉脱维亚宣布独立,象征拉脱维亚民族统一的红、白、红旗又被用来作为国旗。这种红色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暗红色,国际间习惯称之为“拉脱维亚红”。暗红色讴歌了拉脱维亚人为了祖国勇于披肝沥胆、抛洒热血的爱国情怀,白色抒发了拉脱维亚人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和渴望。
国徽
拉脱维亚国徽
拉脱维亚国徽分为大、中、小三个样式。其中小国徽
为盾徽:上方为太阳,十七道光芒代表十七个操拉脱维亚语的地区;左下角为狮子,表示西拉脱维亚;右下角为狮鹫,表示东部地区。盾上方有三颗五角星,象征了历史上的三个区。中国徽加上了橡树枝条。大国徽的树枝以国旗捆绑,左右以狮子和狮鹫守护着。
国歌
《上帝保佑拉脱维亚》(拉脱维亚语:Dievs, svētī Latviju!)是拉脱维亚的国歌。作曲人及作词人皆为卡尔利斯・包马尼斯(Kārlis Baumanis,18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