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地理位置 儋州 儋州-历史,儋州-地理

儋州市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濒临北部湾,位于东经109.5°,北纬19.5°。陆地面积3400平方千米,2009年底,全市人口为105万。市政府驻地那大镇。儋州市是海南省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也是海南西部的经济、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均在其境内。这里陆海交通发达、环岛西铁路、环岛高速公路横穿市境,海运可直抵东南亚和中国各沿海城市。辖区有17个镇,有10个国营农场其中4个市属农场及3个工业园区。主要方言有儋州话、军话、客家话、临高话、黎话、广东话、海南话等,语言交流主要以儋州话为主。

儋州市第一中学_儋州 -历史

儋州,古称“儋耳”。
秦朝象郡之外徼,又为离耳国。一名儋耳。
汉朝元封元年,得海上大洲,始设儋耳郡。领县二至来、九龙。始元五年,省儋耳并入珠崖郡。初元三年,并罢珠崖。永平十八年,儋耳降附,以潼伊为太守。儋州市
三国吴赤乌五年,讨平儋耳珠崖,以珠崖郡于徐闻。
齐朝属越州。
梁朝大同中,置崖州于废儋耳之地,即今儋州。
陈朝崖州仍梁制。,又折崖之西南地,置临振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郡为州,将“儋耳郡”改为“儋州”。
唐朝乾元元年,复为儋州。
五代南汉儋州仍唐制,废富罗县。
宋朝儋州。熙宁六年降为昌化军。端平二年,改为南宁军。
元朝南宁军,属琼州。
明朝儋州,洪武元年为南宁军,仍属广西。寻废军号,复为儋州,仍领三县属广东。三年,以属琼州府,十九年以感恩改属崖州。
清朝清初琼府管州三,县十。儋州、崖州、万州。
民国民国均设州为县。又称儋县。
1950年海南解放至1992年,儋县建制没有改变。
199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儋县,设立儋州市(地级市)。儋州自建制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委市政府和南海网联合打造的当地重点新闻网站,内容丰富,栏目齐全。对当地经济建设、信息交流、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儋州市第一中学_儋州 -地理

地势


儋州

儋州市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由平原、丘陵、山地三部分构成。丘陵占76.5%,滨海平原占23.13%,山地占0.37%。南部属山地和丘陵地带,西南属平原阶地地及火山熔岩台地,东南部为沙壤土,海拔多在100―200米之间,中部为河流冲击平原,北部主要为玄武岩和第四纪的海相沉积层,海拔在5―10米之间,境内大部分都在海拔200米以下。儋州市境内大部分都在海拔200米以下。西南部的纱帽岭海拔752米,为境内最高点。境内大小山峦160座,多在东南部。

河流

儋州市全境大小河流36条。其中发源于境外流经境内的有:南渡江、珠碧江和文澜河;发源于境内的有:北门江、春江、光村江、大江和山鸡江等5条。地表年径流量达189亿立方米。全境海岸线长225公里,且曲折多海湾。主要海湾有:后水湾、儋州湾和洋埔港。主要海岸港口有:洋浦、 干冲、白马井、新英、海头、排浦、峨蔓、英沙、顿积、神充等。其中洋埔港湾阔水深,建有万吨级深水码头,是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

气候

儋州市处于东亚大陆季风气候的南缘,属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气温为23.5℃,最热月7月份的平均温度为
27.8℃,极端最高气温33℃,最冷月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7.5℃, 极端最低气温3.2℃。由于受岛内中部隆起的五指山脉的阻隔,处于背风面,又濒临北部湾,故该市的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光热充足年平均光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西部沿海最多,达2500小时左右。雨量适中,分布不均,该市各地年降雨量900~2200毫米,年均1815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全年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干季雨季分明。5~10月为雨季,占年雨量的84%,11~次年4月为干季,占年雨量的16%。雨量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

儋州市第一中学_儋州 -资源

水资源

儋州市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15毫米,年地表径流量18.9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约2500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18倍。地下水动储量11.46亿立方米,理论可开采量2.24亿立方米。儋州市径流落天然总落差643.8米,最大天然落差180.7米。可利用落差391米,电能理论蕴藏量1.43万千瓦(未含过境河流南渡江、文澜江和珠碧江)。另外,渠道跌水电能蕴藏量1.39万千瓦。合计2.82万千瓦,可开发2.25万千瓦,年可发电1.5亿度。人均电能理论蕴藏量0.04千瓦/人。儋州市境内有全国十大水库之一-松涛水库,其库容量达33.4亿立方米。

土地

海南儋州地理位置 儋州 儋州-历史,儋州-地理

儋州市辐员面积3265.18平方公里,合4897768亩,可耕地面积206.20万亩,其中水旱田47.02万亩,旱地81.79万亩,待垦荒地77.38万亩。

海涂

“海涂”乃沿海潮间带上淤积的烂泥,是由陆地上的物质和海中的物质沉积发育而成的滩涂。潮涨时被淹没,潮退时露出,其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酸度6.5~7.0。滩涂上繁育着丰富的浅海生物资源,如:文蛤、贻贝、牡蛎、毛蚶、泥蚶和青膏蟹等。新英、海头和排浦等港湾的滩涂还生长着4668亩茂盛的红树林。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特有景观,大片红树林可阻挡风浪,保护海岸不受侵蚀。儋州市全市滩涂138329亩,30%适用于浅海养殖。

生物

儋州市动、植物种类繁多,据初步统计,市内植物有644种,隶426属128科。其中珍贵本材树种有青梅、母生、坡垒、银珠、油楠、花梨、白格、红本罗、苦梓等20多种。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橡胶、胡椒、咖啡、香茅、油棕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猪、金钱豹、果子狸、水鹿、猕猴等,其中水鹿(俗称“山马”)、猕猴、穿山甲、蟒蛇等10余种,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海产资源主要有红鱼、石斑鱼、马鲛鱼、乌鲳、海鳗、海鲶、五刺银鲈、马六甲鲱鲤等鱼类600多种及贝类、澡类等100多种其中白蝶贝是生产名贵珍珠的贝类,洋浦至排浦一带海域初省水产厅划为白贝类自然保护区。

矿产

褐煤-主要分布于东成镇长破墟一带,储量约1.58亿吨。油页岩-主要分布于长坡墟,储量约28.3亿吨。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海头、南丰、兰洋、那大等镇,储量约100亿吨。石英砂-主要分布于光村镇、松鸣乡,储量约0.85亿吨。石灰石-主要分布于侨植、八一农场等,储量约2.3亿吨。重晶石-主要分布于兰洋镇,储量约42万吨。钛矿-主要分布于排浦至海头一带海滩、陆地,储量约16万吨。

儋州市第一中学_儋州 -区划


儋州

截止到2006年4月儋州市辖17个镇:那大镇、和庆镇、南丰镇、大成镇、雅星镇、兰洋镇、光村镇、木棠镇、海头镇、峨蔓镇、三都镇、王五镇、白马井镇、中和镇、排浦镇、东成镇、新州镇。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国营西培农场、国营西华农场、国营西庆农场、国营西流农场、国营西联农场、国营蓝洋农场、国营新盈农场、国营八一农场、国营龙山农场、国营红岭农场。

那大镇辖10个社区、20个行政村;和庆镇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南丰镇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大成镇辖1个社区、5个行政村;雅星镇辖2个社区、12个行政村;兰洋镇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光村镇辖2个社区、10个行政村;木棠镇辖25个行政村;海头镇辖4个社区、10个行政村;峨蔓镇辖13个行政村;三都镇辖9个行政村;王五镇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白马井镇辖6个社区、15个行政村;中和镇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排浦镇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东成镇辖1个社区、19个行政村;新州镇辖12个社区、19个行政村;洋浦经济开发区辖18个社区。(根据《海南省行政区划代码(2006年4月)》整理)

儋州市第一中学_儋州 -交通

儋州市拥有洋浦港、白马井港等天然深水良港,环岛西线高速公路、粤海铁路(在该市设有那大、八一两个站)贯穿境内,环岛高铁正在建设当中,交通发达,已形成水陆交通网络,是海南西部的交通枢纽和连接内陆、通往东南亚地区的桥梁。
儋州市公路里程较长,公路覆盖面积广,2010年基本实现路路通村村通。“田”字形公路规划中“白马井――儋州――万宁”东西跨越高速列入海南十二五规划,西部民用机场等项目正在筹建当中。

儋州市第一中学_儋州 -人口

儋州市为人口105万的海南第二大市,2008年被省列为海南第三个地级市建设。儋州民族众多,有汉族、黎族、苗族等20多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93%,黎、壮、苗等少数民族人口占约7%,是海南省人口数量第二的市。全市共有家庭户214100户,家庭户总人口896054人

儋州市第一中学_儋州 -经济

儋州工农业总产值占海南省十分之一。经济总量仅次于海口市居全省第二位。农业方面,已形成了33万亩甘蔗、27万亩瓜菜、13万亩水果、100万亩橡胶、30万吨水产品、75万亩粮食等农业支柱产业的生产规模;工业方面,形成了年产13万吨机制糖、100万吨水泥、5万吨标准胶,以及家俱、建材、轻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产业体系;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292.75亿元,2012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301.27亿元,位居海南第二。

2006年至2011年,儋州市生产总值从71.83亿元提高到144.85亿元,年均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从 59.5:13.4:27.1调整为51.7:16.2:3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88亿元提高到7.14亿元,年均增长 30.6%;政府性基金收入从1914万元提高到14.56亿元,年均增长13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8.64亿元提高到 51亿元,年均增长27.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5.61亿元提高到39.59亿元,年均增长 2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550元提高到16524元,年均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674元提高到6577 元,年均增长12.3%。投资和消费连年快速增长,1财政收入连续大幅增加,基金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发展。 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一是农业经济亮点纷呈。巩固发展粮油、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橡胶、糖蔗、瓜菜等传统产业,建设了雪茄烟叶、芦笋、黑皮冬 瓜、红南瓜、朝天椒等一批特色农业基地,连续四年获得“全国粮油大市”称号,先后获得“中国黑皮冬瓜之乡”、“中国红南 瓜之乡”、“中国优质朝天椒之乡”和“中国优质蔬菜基地十强市”称号。

2011年建设常年瓜菜基地2.2万亩。深入实施“农民养猪增收”和“百千万”饲养工程,引进建设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产业化项目、罗牛山万头种猪场、鹏翔智能化养猪场等项目,温氏带动农户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猪年出栏量超过100万头,肉类总产量从2006年的5.52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8.68万吨,年均增长9.5%,连续五年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先后获得“生猪调出大县” “畜、牧大市”称号。新造80吨以上渔船68艘、新增海水养殖5300亩、淡水养殖1万多亩,建成中投特种等一批龟鳖养殖场,水产 品总产量从2006年的27.8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35.3万吨,年均增长4.9%。

儋州市第一中学_儋州 -文化

古迹

悠久的历史给儋州市留下了众多古迹,且多为宋代以前的古迹,如汉代伏波井、中和古镇、东坡书院等。尤其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间,讲学明道,使儋州教化日兴,“书声琅琅,弦歌四起”。海内外名士接踵而来,从师东坡。儋州在此时成为了全岛文化的中心,也培养了民众尊师重教的传统。苏东坡北归九年后,儋州人符确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此后,儋州人才辈出,名声远播,在海南历史上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儋州民风淳厚粗犷,古风犹存。在苏东坡带来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下,这里的人民爱好吟诗作对,使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有许多民间诗社。
在拥有“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基础之上,在2013年10月12日又获得“中国书法之乡”。

儋州调声

儋州人喜爱唱歌。有一首民歌唱道:“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多似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儋州民歌种类繁多,其中儋州山歌和调声最为盛行。
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利用山歌和调声等体裁编写《抗日状》等,产生过宣传鼓动的巨大效果。如今,每年正月十六、八月十五,儋州中北部地区的男女青年,穿着统一的服装,汇集山坡或沙滩,举行赛歌会。他们对歌调声,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赞美。儋州调声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而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解放后,一批批音乐工作者前来儋州采风,陶醉在婉转悠扬的乐曲声中。
2006年,海南省儋州市申报的“儋州调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序号45。

儋州市第一中学_儋州 -教育

历史

儋县教育,源远流长。1044年(北宋庆历四年),于州城(中和镇)东创建了州儒学。这所儒学是全琼最早学府之一。1097~1100年(宋绍圣四年至元符三年),大文豪苏轼(东坡)谪居儋州三年,兴办教育,对启迪民智,弘扬中原文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是时,先后从师于苏轼的岛内外学子20余人,于是儋州一时“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成为海南文化教育之中心。
此后,儋州读书风气日盛。1127年(宋建炎初年),王霄创办零春书馆。明代增建振德书院、图南书院、义斋书院及社学等24间;清代重修东坡书院、丽泽书院,兴办桄榔书院、文会学馆、兴文学馆、蔚文学馆及社学等9间。学堂遍布州城及各乡都。读书求学者众,名驰州郡。自宋代至清末,本县科举中进士者5人,中举人者76人。
1912年(民国元年),彻底废科举、兴学校,教育制度发生根本变革,1925年(民国14年)儋县有小学135间,学生7536人。1926年(民国15年)创建儋县县立初级中学(简称“儋中”),1928年9月招生两个班,次年招生三个班。1934年(民国23年)在“儋中”增设简易师范一个班。30年代,多以大村庄办学,原先私塾式的小学逐渐合并。1935年(民国24年)小学77间。
1958年,在所谓“大跃进”中,教育实行“两条腿走路”方针,教育发展过快。1961年,县教育局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学校教育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教学质量相应提高。但是,本县是广东省的“文化大革命”重灾区,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10年间,前三年停课闹革命,教师被批斗,学校秩序混乱。“文革”后期学制缩短,教材减少,劳动课增多,并提出“中学不出社,小学不出队”的口号,形成完全小学办“戴帽子中学”,公社中学大办高中的局面,以致教育发展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
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重新调整学校设点布局,对中、小学进行调整,压缩高中,减少小学附设初中班,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升学考诚制度。1990年全县有中学52所,学生人数2.7万人,是1952年的29倍多;小学422所,学生人数10.42万人,是1952年的17.6倍。同时,民族教育、国营农场和厂矿企业教育也得到发展;华侨、港、台同胞爱国爱乡,热心教育,捐资办学,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也作了一定的贡献。
自1977年恢复考试制度后,教学相长,各级教育蓬勃发展,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77年至1990年,全县给全国各大专院校及中专学校输送新生3749名;各类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设备较齐全、比例较协调、布局较合理的教育网络。1990年,高中、初中、小学升学率分别为26.8%、40.7%、88.7%。

学校

海南大学

2007年8月14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而成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财政部共建高校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海南大学分三个校区,其中儋州校区即为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总校区所在,位于海南西部素有“诗乡歌海”之称的儋州市。
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前身为“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为了打破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对我国天然橡胶的封锁、禁运,经中央批准创建的以橡胶和热带农业为主攻方向的特色大学,是海南省内唯一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的高校。她与创建于1954年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前身为“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紧密结合,“两院”一体,创造了包括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内的900多项
科教成果,使我国由原来的植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为国防事业和热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该校区自50多年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凝聚了社会各界及海内外乡亲的深情厚谊。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董必武、王震等,新一代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50103/133346.html

更多阅读

怎么让qq不显示地理位置 qq位置信息

怎么让qq不显示地理位置——简介利用QQ共享位置功能可方便QQ好友定位自己当前的位置,当然有时我们却并不希望别人知道我们的具体地理位置,这该如何操作呢?下面解会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怎么让qq不显示地理位置——工具/原料QQ怎么让q

如何使QQ不显示地理位置信息 qq怎么显示地理位置

如何使QQ不显示地理位置信息——简介有时候不想仍别人知道自己在哪里,可是QQ却显示了地理位置暴露了我在哪里,这样我们不得不隐身,其实,QQ可以通过简单的设置,不显示地理位置信息,下面我们开始设置吧。如何使QQ不显示地理位置信息——工

如何在qq中设置不显示地理位置 qq不显示地理位置

QQ不显示地理位置设置方法/步骤:1、正常登录腾讯QQ,登录成功之后,在QQ面板左下角齿轮按扭。即 设置按钮2、在打开的“系统设置”窗口中,单击“状态和提示”,在二级菜单中单击“共享与资讯”,然后在右侧,把“我的地址位置及天气”前面的复

怎么查询对方qq的ip地址及地理位置 显示对方ip地址的qq

怎么查询对方qq的ip地址及地理位置——简介相信不少QQ朋友都用过QQ聊天软件自带的“我的共享位置及天气“功能,利用这一功能,你的QQ好友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你所在的地理位置。然而由于QQ这一地理位置报告功能是可选的,当对方没有启用这

声明:《海南儋州地理位置 儋州 儋州-历史,儋州-地理》为网友风雨都扛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